第105章 大膽的要求
我被再就業兄弟團選中了 作者:橙芒荔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宇的突然提議,把一屋子人搞得措手不及。
成立工作室的事關係太大,賴恆也不能輕易答應,於是隻能匆匆宣布散會,把方宇拎到他辦公室進行單獨深入交流。
交流的過程很幹澀,可能是因為彼此都不夠委婉,導致未能達成魚水盡歡的雙贏局麵。
不管賴恆怎麽打感情牌,方宇就咬定一條:要成立個人工作室,堅決不肯退讓。
這不禁讓對他頗為讚賞打算正式收入囊中的賴副總,氣得恨不得將他再一次原地雪藏。
原因無他,隻因成立個人工作室,對藝人有千般好,對公司卻……也不能說一點好處沒有,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星個人工作室,是一種明星品牌效應的產物,一般隻有一線明星才會有。
簡言之就是,圍繞明星這個個人品牌,成立一個完善的工作團隊,包括經紀、造型、宣發等,整個團隊完全圍繞明星個人進行服務。
公司為工作室發展提供資源,但並不參與決策,然後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成。
當然,近幾年隨著明星工作室的火熱,很多藝人的工作室已經脫離了母公司,以獨資企業的方式進行運營,這也是絕大多數明星工作室的最終歸宿。
方宇有10年合約在極光,成立獨資企業肯定不現實,所以他提到的個人工作室,必然是和公司按比例分成的那種。
但即便這樣,極光也很難同意。
畢竟一旦走入工作室的模式,就代表著公司對藝人的管理徹底失去決策權,如果藝人發展失敗,那公司投入的資源就純純浪費,如果藝人發展成功,公司卻隻能拿到很少一部分的分成。
對公司來說,弊端大於好處,這也就是為什麽隻有一些當紅藝人才有底氣和公司提出成立工作室的原因。
因為隻有腰板夠硬,才能這麽幹。
而方宇……
顯然還不夠格,至少在極光高層眼裏,還不夠!
這個提議被擱置下來。
方宇也不著急,橫豎現在雪藏已經解除,讓公司見識到“方宇”這個名字能帶動的經濟效益多麽恐怖,不過是指日可待的事。
……
雙方僵持了一周,時間進入5月。
一條名為“《漠河舞廳》全曲來啦”的視頻,在一個名為“歡迎來蘑菇屋做客”的賬號發布,一經發布,立馬被頂級綜藝《向往的蘑菇屋》的幾個常駐嘉賓轉載。
這幾位可都是圈內實打實的大咖,粉絲量過千萬的那種。
這一轉載,這曲清唱版的《漠河舞廳》便迅速在網絡蔓延,成為當日的抖音熱榜。抖音官方嗅著風向找到了極光公司,想要拿下《漠河舞廳》的版權,極光非常配合,並開出了800萬的友情價。
交易順利達成。
論理,以方宇目前的知名度和熱度,800萬一首歌實在是太誇張。
哪怕時間往前推半年,在他剛參加完《看得見的聲音》拿冠軍那一陣,這首新曲還能勉勉強強賣這個價。
可是現在……
他的名氣,實在與這個價格相去甚遠。
但那是在外界。
對於抖音官方來說,方宇就算不是他們的親兒子,也是個實實在在的潛力股。
他現在的個人賬號就兩條視頻,一條是半首《紅日》,一條是半首《漠河舞廳》,點讚量都超過了500萬。
這實力,這水平,把觀眾狠狠拿捏。
這種實力梆硬的博主,官方除了漱口相迎還能有什麽辦法,800萬的價格完全是買到就是賺到。
果然,在前期多次預熱下,正式版《漠河舞廳》一經上線,便立即引發萬千博主的新一番轉載翻唱狂潮。
一夜之間,滿世界都在殺人又放火。
《歡迎來蘑菇屋做客》掐準時機,一連發出多條節目的預熱片段,並且本著吃屎要趁熱乎的原則,把節目上線時間定在了5月8日。
評論區炸了。
“蘑菇屋這麽快就出了新的一季?”
“不會吧,嘉賓全換了?那還有什麽看頭?!”
“不是蘑菇屋吧,之前拍了六季也沒改名字啊!”
“哈哈哈,我一整個爆笑,看起來好歡樂啊!”
“不是,節目組你是怎麽想的,請這些人?!”
“出軌的,劈腿的,雪藏的,封殺的……娛樂圈徹底沒人了嗎?”
“有一說一,看起來很搞笑哎,一點也尷尬!”
“這節目再好看,我也堅決不會看!惡心!!”
“……”
評論區的風向,總體來說是毀譽參半,但每一條都十幾萬的點讚量,對於一個新成立的賬號來說,足以證明前期宣傳預熱的成功。
至此,節目組已出盡百寶,最終的播出效果,隻能等三天後節目正式上線方能見分曉。
……
就在方宇靠一首歌,再一次強勢迴歸大眾視野之際。
極光公司老總鄭兆新終於結束了醫院休養,迴到了辦公室,聽著秘書匯報近期公司藝人的聲勢動態,臉色是一會兒黑一會兒亮。
秘書匯報完,偌大辦公室裏似乎隻迴蕩著兩個字。
“方宇……方宇……方宇……”
鄭兆新眉頭緊皺。
作為一個老板,他很難不喜歡為他掙錢的員工,尤其是沒喂什麽草就嘩嘩擠奶的好員工。但同樣作為一個老板,他又很難喜歡這種主意太正、不聽指揮,動不動就把公司搞得天翻地覆的害群之馬。
很不湊巧,方宇身上集齊了這兩種很複雜的元素。
於是鄭總對他的感情,隻能是又愛又恨……這種感覺,隻有在麵對活好不黏人就是天天嚷嚷要上位的小三時,才會出現。
主打的就是一個刺激。
現在倒是有一個法子,可以徹底解決這種不上不下的困境。
“如果答應他成立工作室……雖然按比例分成,公司拿的是少了點,但如果這小子以後都能保持這個水準發揮,那他的個人品牌價值絕對不可估量,到時候,即便是2個點的分成,對公司來說也絕對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鄭兆新很難不動心。
畢竟近兩年,公司的搖錢樹們一棵一棵隱退,本來還有個寄予厚望的杜崢,卻因為離個婚被一夜打迴原形。
放眼偌大一個極光,竟然連一個挑大梁的都沒有,眼看就要被音樂圈其他公司遠遠甩到身後。
鄭兆新怎麽能不著急!
雖說現在,公司成功躋身影視投資圈,但這一行賭的成分很大,贏了一本萬利,輸了血本無歸。
而且就算賭成功了,從影視劇籌拍到正式看見收益,至少也得一年時間,效率實在太慢。
有種山窮水複疑無路的感覺。
然而方宇這猛地一冒頭,讓苦於極光前途的鄭總,頓感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不……從了他?!”
成立工作室的事關係太大,賴恆也不能輕易答應,於是隻能匆匆宣布散會,把方宇拎到他辦公室進行單獨深入交流。
交流的過程很幹澀,可能是因為彼此都不夠委婉,導致未能達成魚水盡歡的雙贏局麵。
不管賴恆怎麽打感情牌,方宇就咬定一條:要成立個人工作室,堅決不肯退讓。
這不禁讓對他頗為讚賞打算正式收入囊中的賴副總,氣得恨不得將他再一次原地雪藏。
原因無他,隻因成立個人工作室,對藝人有千般好,對公司卻……也不能說一點好處沒有,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星個人工作室,是一種明星品牌效應的產物,一般隻有一線明星才會有。
簡言之就是,圍繞明星這個個人品牌,成立一個完善的工作團隊,包括經紀、造型、宣發等,整個團隊完全圍繞明星個人進行服務。
公司為工作室發展提供資源,但並不參與決策,然後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成。
當然,近幾年隨著明星工作室的火熱,很多藝人的工作室已經脫離了母公司,以獨資企業的方式進行運營,這也是絕大多數明星工作室的最終歸宿。
方宇有10年合約在極光,成立獨資企業肯定不現實,所以他提到的個人工作室,必然是和公司按比例分成的那種。
但即便這樣,極光也很難同意。
畢竟一旦走入工作室的模式,就代表著公司對藝人的管理徹底失去決策權,如果藝人發展失敗,那公司投入的資源就純純浪費,如果藝人發展成功,公司卻隻能拿到很少一部分的分成。
對公司來說,弊端大於好處,這也就是為什麽隻有一些當紅藝人才有底氣和公司提出成立工作室的原因。
因為隻有腰板夠硬,才能這麽幹。
而方宇……
顯然還不夠格,至少在極光高層眼裏,還不夠!
這個提議被擱置下來。
方宇也不著急,橫豎現在雪藏已經解除,讓公司見識到“方宇”這個名字能帶動的經濟效益多麽恐怖,不過是指日可待的事。
……
雙方僵持了一周,時間進入5月。
一條名為“《漠河舞廳》全曲來啦”的視頻,在一個名為“歡迎來蘑菇屋做客”的賬號發布,一經發布,立馬被頂級綜藝《向往的蘑菇屋》的幾個常駐嘉賓轉載。
這幾位可都是圈內實打實的大咖,粉絲量過千萬的那種。
這一轉載,這曲清唱版的《漠河舞廳》便迅速在網絡蔓延,成為當日的抖音熱榜。抖音官方嗅著風向找到了極光公司,想要拿下《漠河舞廳》的版權,極光非常配合,並開出了800萬的友情價。
交易順利達成。
論理,以方宇目前的知名度和熱度,800萬一首歌實在是太誇張。
哪怕時間往前推半年,在他剛參加完《看得見的聲音》拿冠軍那一陣,這首新曲還能勉勉強強賣這個價。
可是現在……
他的名氣,實在與這個價格相去甚遠。
但那是在外界。
對於抖音官方來說,方宇就算不是他們的親兒子,也是個實實在在的潛力股。
他現在的個人賬號就兩條視頻,一條是半首《紅日》,一條是半首《漠河舞廳》,點讚量都超過了500萬。
這實力,這水平,把觀眾狠狠拿捏。
這種實力梆硬的博主,官方除了漱口相迎還能有什麽辦法,800萬的價格完全是買到就是賺到。
果然,在前期多次預熱下,正式版《漠河舞廳》一經上線,便立即引發萬千博主的新一番轉載翻唱狂潮。
一夜之間,滿世界都在殺人又放火。
《歡迎來蘑菇屋做客》掐準時機,一連發出多條節目的預熱片段,並且本著吃屎要趁熱乎的原則,把節目上線時間定在了5月8日。
評論區炸了。
“蘑菇屋這麽快就出了新的一季?”
“不會吧,嘉賓全換了?那還有什麽看頭?!”
“不是蘑菇屋吧,之前拍了六季也沒改名字啊!”
“哈哈哈,我一整個爆笑,看起來好歡樂啊!”
“不是,節目組你是怎麽想的,請這些人?!”
“出軌的,劈腿的,雪藏的,封殺的……娛樂圈徹底沒人了嗎?”
“有一說一,看起來很搞笑哎,一點也尷尬!”
“這節目再好看,我也堅決不會看!惡心!!”
“……”
評論區的風向,總體來說是毀譽參半,但每一條都十幾萬的點讚量,對於一個新成立的賬號來說,足以證明前期宣傳預熱的成功。
至此,節目組已出盡百寶,最終的播出效果,隻能等三天後節目正式上線方能見分曉。
……
就在方宇靠一首歌,再一次強勢迴歸大眾視野之際。
極光公司老總鄭兆新終於結束了醫院休養,迴到了辦公室,聽著秘書匯報近期公司藝人的聲勢動態,臉色是一會兒黑一會兒亮。
秘書匯報完,偌大辦公室裏似乎隻迴蕩著兩個字。
“方宇……方宇……方宇……”
鄭兆新眉頭緊皺。
作為一個老板,他很難不喜歡為他掙錢的員工,尤其是沒喂什麽草就嘩嘩擠奶的好員工。但同樣作為一個老板,他又很難喜歡這種主意太正、不聽指揮,動不動就把公司搞得天翻地覆的害群之馬。
很不湊巧,方宇身上集齊了這兩種很複雜的元素。
於是鄭總對他的感情,隻能是又愛又恨……這種感覺,隻有在麵對活好不黏人就是天天嚷嚷要上位的小三時,才會出現。
主打的就是一個刺激。
現在倒是有一個法子,可以徹底解決這種不上不下的困境。
“如果答應他成立工作室……雖然按比例分成,公司拿的是少了點,但如果這小子以後都能保持這個水準發揮,那他的個人品牌價值絕對不可估量,到時候,即便是2個點的分成,對公司來說也絕對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鄭兆新很難不動心。
畢竟近兩年,公司的搖錢樹們一棵一棵隱退,本來還有個寄予厚望的杜崢,卻因為離個婚被一夜打迴原形。
放眼偌大一個極光,竟然連一個挑大梁的都沒有,眼看就要被音樂圈其他公司遠遠甩到身後。
鄭兆新怎麽能不著急!
雖說現在,公司成功躋身影視投資圈,但這一行賭的成分很大,贏了一本萬利,輸了血本無歸。
而且就算賭成功了,從影視劇籌拍到正式看見收益,至少也得一年時間,效率實在太慢。
有種山窮水複疑無路的感覺。
然而方宇這猛地一冒頭,讓苦於極光前途的鄭總,頓感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不……從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