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九年二月初一,趙徳昭給新軍放了一天假,自己帶著張敦等人返迴了汴梁。


    他連家都沒迴,直接就進宮求見趙匡胤。現在兩父子好得都要穿一條褲子了,出入大內自然暢通無阻。


    在趙匡胤心裏,趙德昭寫詩詞給他長了臉,改變了外人眼裏老趙家都是赳赳武夫的形象,最主要的遇事也不像以前那樣畏畏縮縮,敢想敢做,像他的種。


    懷著一種以前沒有好好對他愧疚之情,補償起趙德昭來,那叫一個肆無忌憚。


    趙德昭雖然存了幾分討好趙匡胤,謀取好處的心思。終究這具身體以前的記憶還在,那種孺慕之情也是絲毫做不得假的。


    而且現在他們兩個達成了微妙的平衡,趙匡胤不想舉起屠刀,改變趙光義將來會接位的現狀。趙德昭也認可了這件事,隻想發展勢力,到時候能夠有自保的能力。


    有了這個基礎兩人在偏殿內對坐飲酒談話,就更像父子多過君臣了。


    “爹爹怎的變得如此消瘦?”


    “唔,過年多飲了些酒的緣故,一直昏昏沉沉渾身乏力,直到前日方才大好。


    不說這些,聽說你在家裏捱了數落,在軍營又捱了板子?一點小事都處理不好,怎做得大事?”


    “知韻有孕在身,兒子總得讓著她點。”


    趙匡胤點點頭,“前兩日我也派禦醫看過了,胎位也算安穩。算了,你們自己的事,我就懶得插手了。皇家多納幾個妾綿延皇嗣,她還敢橫加阻攔,反了她了?


    王溥那個老不羞五十幾了,去年還納了兩房小妾,怎不見她撒潑打滾不讓她老爹納妾?”


    和老爹談論自己納妾的事,總讓趙德昭有些尷尬,他轉移話題說道:“爹爹皇城司有沒有李光睿那邊的情報?”


    “有一些,”趙匡胤說著迴頭吩咐王繼恩,“叫陳綱將李光睿那邊的情報匯一下總,送到我兒徳昭府裏。”


    王繼恩看了談笑正歡的父子兩人,低聲應喏。


    趙匡胤一口悶了杯中酒,又要提壺給自己滿上。


    趙德昭抓住他的胳膊,“爹爹大病初愈,少飲一些酒。”


    趙匡胤不滿地瞪了他一眼,旋即神情又軟和了下來。將酒壺放下,意猶未盡地咂摸一下嘴,“河套之地如果不能急取,就當緩緩圖之。你不用害怕,你老子身體很好,你還能逍遙幾年。”


    趙德昭沉默不語,他從趙匡胤的話裏聽出了濃濃的舐犢之情,忍不住心中幽幽一歎。


    “我觀古籍上說人若體胖,總屬陽氣偏衰,痰濕偏盛,五髒六腑百病滋生,尤其是飲酒之後,有……有……”


    趙匡胤見趙德昭一副謹小慎微欲言又止的樣子,就有些來氣,“有什麽?有暴斃、猝死之虞。”


    “兒臣沒有詛咒爹爹的意思,隻是按照古籍據實以告。誠心正意希望爹爹能長命百歲。”


    “放肆!即便你說的不假,你敢說自己沒有私心?”趙匡胤將身前的酒具一推,酒壺、酒杯,乒乒乓乓灑落了一地。


    趙德昭趕忙伏地請罪,“兒臣惶恐。”


    趙匡胤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了,皇帝做久了之後愈發喜怒無常,疑神疑鬼。趙德昭和他講君臣之義,他就覺得他不和自己親近;趙德昭和他講父子之情,他又懷疑他另有所圖,動機不純。


    “罷了,罷了,起來吧。兒子關心老子的身體,又何罪之有?是我對你太過苛責了。”


    “是兒臣關心則亂,口無遮攔,衝撞了爹爹。”


    “關心則亂?”趙匡胤饒有興致地看著趙德昭。


    肉麻的話說過一次,第二次說起來就毫無心裏負擔了,“爹爹如此英雄,兒臣還想著以後能如爹爹一般建功立業。


    隻是我年輕識淺,若是沒有爹爹時時在旁提點,怕是要走許多彎路。所以希望爹爹以兒臣為念,保重身體。”


    趙德昭一邊說著話,一邊收拾地上的酒壺酒杯。


    趙匡胤點點頭,“雖有私心,不過還算坦誠。給李光睿封王的事,諸位大臣已經議過了。


    這群老狐狸怕是已經清楚了朕的謀算,反對的居多,讚成的是少數。李光睿那邊怕也瞞不過。你準備怎麽辦?”


    “本就是陽謀,兒臣估計李光睿絕對不敢來汴梁受封,但也絕對不敢不出兵伐漢。


    按照原定計劃,兒臣做為天使去銀州宣旨撫慰。手下的精兵也化整為零,陸續開往秦鳳路安頓。隻待李光睿出動,我就抄了他的老巢。”


    趙匡胤沉吟,“好是好,就是有些不厚道。”


    趙德昭撇撇嘴,心道:欺負柴家孤兒寡母就厚道了。


    “陛下以王爵酬之,何來不厚道之說?兒臣擔心的反而是,我就這麽一點兵力,奇襲一兩座城自然是沒有問題,要想守住隻怕力有未逮了。”


    “我隻當你不知道兵兇戰危,小覷了天下英雄。黨項李家率十萬之眾,坐擁五州之地,經營上百年,你想以一千多的兵力去捋他的虎須,簡直是自不量力。”


    “爹爹既然不看好我能取勝,又為何同意我去謀奪河西之地?”


    趙匡胤看著趙德昭吃癟的樣子,不由有些洋洋得意,“因為爹爹還有後招!你隨我來。”


    趙匡胤一把掀開寢殿的簾幕,一副巨大的地圖便顯露出來。


    “鄜延、秦鳳、涇原、環慶,麟府,河東,六路齊出,每一路抽掉三千兵馬,由你調度,此其一也;


    李光睿不出兵便罷,隻要他出兵,拿下北漢,大宴群臣之時,我就將其就地拿下。若是僥幸被他逃了,也不要緊,隻要他在宋境,想要迴去就沒有那麽容易了,如此可免你兩路作戰之苦,此其二也;


    黨項各部也並非無隙可乘,大部五千兵馬,小部一兩千兵馬,往往各自為戰。我兒拿下城池之後,當以卑辭厚禮,以結其心,行分化瓦解之策,此其三也。


    至於第四嘛……我兒未經戰陣,我遣一老將為你副手,凡事切勿剛愎自用,要多與其商議。


    如此安排,你看能多幾成勝算?”


    趙徳昭很受打擊,原來自己的戰略眼光竟然是如此不堪。


    “爹爹深謀遠慮,兒臣拜服。如此安排,甚為妥當,當無不克之理。”


    “既如此,你迴去好生練兵,以待來日。”


    見趙德昭興致不高,趙匡胤寬慰道:“我兒不必如此,此乃幾位相公、曹彬、潘美與我共同商議之策。雖然還不算完全,隻要小心用兵,五六成勝算還是有的。


    隻望你拿下河西之地後,莫要得隴望蜀,切不可與中原起爭競之心。天命有常,我也是纏綿病榻這幾日突然想明白了,如今天下未定,若是儲位再起爭端,弄不好就要天下大亂的。”


    趙匡胤這番推心置腹的話,讓趙德昭感佩莫名。他站起身來,頓首作揖,“爹爹但放寬心,兒臣隻求自保,並無他念。若是爹爹傳位給三叔,兒臣定然永為大宋西北屏障。若違此誓,天人共戮!”


    趙匡胤審視地看了趙德昭一眼,點頭道:“如此甚好!”


    趙德昭不知道自己怎麽走出皇宮的,出來的時候汗透重衫,幾乎站立不穩。


    幾個月的綢繆差一點毀於一旦,剛剛若是一個應對不好,他覺得自己就隻能乖乖的在汴梁當一隻籠中雀了。


    “三叔這一招以退為進當真是高啊。”


    他也是聊到一半才發現屏風後有人的,能隨意出入趙匡胤寢殿的,除了趙光義不做第二人想。趙匡胤對他好不假,對趙光義的好,與他相比怕也不遑多讓。何況趙光義醒悟得早,還占了一個先手的優勢。


    他和趙光義兩個是一路人,幾乎摸透了趙匡胤的性子。說起來怎麽和趙匡胤相處,趙德昭還從趙光義身上學到了很多。重情義的人,多半也隻能以情動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扁舟爭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扁舟爭渡並收藏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