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人馬聚到一起是什麽景象?汴河之上從汴口順流而下,艦船首尾相連一眼看不到頭。鮮紅的中軍大纛,頂著凜冽的朔風飄揚,每一條戰船的船頭,都佇立著一排排神情彪悍的軍士。
他們的兵器閃著寒光,隔得很遠仿佛都能聞到上麵的血腥味。汴河對岸士兵們正在安營紮寨,一座座營寨,在他們手裏拔地而起,人喧馬嘶,一派繁忙景象。
趙德昭駐馬立於高崗,看著眼前這一切,不由心馳神往。
一匹奔馬從城內疾馳而來,馬上的騎士舉著令旗,隔著老遠就大喊:“天使前來勞軍,請檢校太傅曹彬、潘美出迎!”
少頃,營寨中鼓樂大作,曹彬與潘美攜手出寨,身後一排排的親兵相隨。二人乘船過河,剛剛到達渡口,城門口處就傳來禮樂之聲,趙光美騎著高頭大馬,身後幾百禁軍與民夫攜帶著禦賜的酒食與各種賞賜,跟在其後。
“門下,著曹彬、潘美將平滅江南有功將士據表上呈,按功封賞。於初七日太廟獻俘之後,所有軍士悉歸本部。欽此!”
曹彬、潘美接旨謝恩,又對趙光美拱手致意。三人官階差不多,不過趙光美今日是天使,是以曹彬、潘美二人先對其行禮。
趙光美略拱了拱手,笑道:“身後這些是陛下的賞賜,兩位大人與眾軍兵分一分。”說完他不等二人迴答又道:“李煜何在?久聞李煜天下詞宗之名,渴欲一見而不得,今日豈能錯失良機?”
曹彬要親兵領趙光美去見李煜,迴頭卻與潘美相視一笑。勞軍不見將士,卻去見一俘虜,真真豈有此理!
也幸虧曹彬與潘美都是雅量高致之士,小心眼一點的,都要當場給他一個難堪。
“咦?趙大人怎的拋下曹大人和潘大人跑了?”
夏盡忠站在趙德昭身後疑惑不解地問道。
“你猜?”趙德昭嗬嗬一笑,勒轉馬頭,“沒什麽好看的了,我們走吧。”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嫌惡,其實沒有什麽道理好講。趙光美名為趙德昭四叔,年歲卻隻比趙徳昭大四歲。兩個人幾乎可以說是打小一起長大的,原身之所以也與趙光美不睦,歸根結底無非不對對方脾性而已。
而現在的趙德昭因為知道趙光美以後的種種作為,雖然不是大奸大惡的那一種,但也增添了幾分看不起。
見識過了這個時代頂級名將帶領的大軍,趙德昭已經心滿意足了。大過年的,打馬迴府過自己的小日子要緊。過幾日就要和一群粗胚在爛泥裏打滾了,錦衣華服、唿奴喚婢的日子趕緊受用起來。
趙徳昭想象得倒是挺好,結果接下來幾天,迎來送往拜年的,忙得他幾乎腳跟都不沾地。
趙光義、高懷德、嶽丈王溥這三家他都是攜妻子前往。其他王公貴胄府裏,他吩咐王管家與管事按照往年的慣例備好了年禮送去。
到了初五這一天,楊礪、王承衍、石保吉就如同約好了一般,一起來與他拜年。
“楊大人、兩位妹夫,不瞞幾位,今年若是陛下討伐北漢,我準備隨軍出征,建些功勳。
得了陛下許可,如今我在城外也練了一千兵卒,馬匹、甲胄齊備。奈何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若是能得三位助我一臂之力,則建功之日不遠矣。”
趙德昭自然不會將圖謀河套之地的想法和盤托出,隻能拿討伐北漢說事。
其他兩人還在沉吟,石寶吉聽了這話卻來了興趣,“殿下有多少馬匹?”
“上等良馬兩百一十四,次一等的三百二十七。組建一個騎兵營綽綽有餘。”
石保吉興奮的一拍桌子,“好極!總是待在京城悶也悶死了。”說完又皺起眉頭,犯起愁來,“如今我這身份,隻怕有心無力啊。”
太祖朝時,駙馬都尉雖沒有明令禁止隻能擔任閑職,但也約定俗成一般都是授予清貴閑散的官職。
“此事我去與陛下分說。”趙徳昭生怕石保吉反悔。
石寶吉一拱手,“既如此,屆時我鬥膽向殿下討一個馬軍指揮使的職位。”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石寶吉快人快語,弄得王承衍進退兩難,“如蒙殿下不棄,在下願為殿下執鞭墜鐙。”
“好!”趙德昭大喜過望,恨不得即刻進宮去求趙匡胤。
楊礪與趙德昭相熟,也算是共過患難的,他笑著一拱手,“下官一介書生,隻怕行軍打仗幫不上忙。不過殿下但有吩咐,下官一定遵從。”
“幫得上!幫得上!”趙德昭一迭聲的說道:“許多地方都要仰仗楊大人之力。現在說來為時過早,楊大人可以先在原來的地方待著。
至於兩位妹夫嘛……若是得了陛下允準,說不得上元節後就要幫著我練兵了。”
“這麽急?”兩人異口同聲問道。
“兩位妹夫有所不知,如今這一千新兵都是帶禦器械張敦與殿前司陸虞候夏盡忠在帶著,他二人編練步兵自然是沒什麽問題,隻是這馬軍嘛……卻是有些力有未逮了。
兩位妹夫將門虎子,久在軍中曆練……馬軍編練,以後就要多多仰仗兩位了。”
“殿下且放寬心,不出三月我定然練出一支百戰精兵來。”
石保吉大包大攬。
王承衍也是一拱手,“敢不竭盡心用力。”
趙德昭大喜,又吩咐婢女重又溫了幾壺酒來,四人一直喝到傍晚方散。
三人起身告辭,趙德昭親自送到門口,殷殷囑托,仿佛十幾年的老友一般。他這也不完全是惺惺作態,心裏卻是存了感激之情。從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上加難。
他們三人與夏盡忠和張敦不同,夏盡忠和張敦是受趙匡胤的囑托來護衛他的安全的。他們三人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完全可以投奔趙光義,而不是選擇來燒他的冷灶。所以趙德昭對他們更多了幾分禮遇。
站在府邸門口,趙德昭目送三人上了馬車離開,久久不願離去。
此時清冷的月光從蒼穹灑下,映照得地上的殘雪銀光閃閃。不時有一朵朵煙花,升到半空,然後“轟”的一聲,在天空中綻放。仿佛在趙德昭冰冷的內心撒下一束溫暖的火種,讓他四肢百骸無不舒坦。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這一刻趙德昭深有感觸,最樸素的話,往往蘊藏著最接近真理的處世哲學。
他們的兵器閃著寒光,隔得很遠仿佛都能聞到上麵的血腥味。汴河對岸士兵們正在安營紮寨,一座座營寨,在他們手裏拔地而起,人喧馬嘶,一派繁忙景象。
趙德昭駐馬立於高崗,看著眼前這一切,不由心馳神往。
一匹奔馬從城內疾馳而來,馬上的騎士舉著令旗,隔著老遠就大喊:“天使前來勞軍,請檢校太傅曹彬、潘美出迎!”
少頃,營寨中鼓樂大作,曹彬與潘美攜手出寨,身後一排排的親兵相隨。二人乘船過河,剛剛到達渡口,城門口處就傳來禮樂之聲,趙光美騎著高頭大馬,身後幾百禁軍與民夫攜帶著禦賜的酒食與各種賞賜,跟在其後。
“門下,著曹彬、潘美將平滅江南有功將士據表上呈,按功封賞。於初七日太廟獻俘之後,所有軍士悉歸本部。欽此!”
曹彬、潘美接旨謝恩,又對趙光美拱手致意。三人官階差不多,不過趙光美今日是天使,是以曹彬、潘美二人先對其行禮。
趙光美略拱了拱手,笑道:“身後這些是陛下的賞賜,兩位大人與眾軍兵分一分。”說完他不等二人迴答又道:“李煜何在?久聞李煜天下詞宗之名,渴欲一見而不得,今日豈能錯失良機?”
曹彬要親兵領趙光美去見李煜,迴頭卻與潘美相視一笑。勞軍不見將士,卻去見一俘虜,真真豈有此理!
也幸虧曹彬與潘美都是雅量高致之士,小心眼一點的,都要當場給他一個難堪。
“咦?趙大人怎的拋下曹大人和潘大人跑了?”
夏盡忠站在趙德昭身後疑惑不解地問道。
“你猜?”趙德昭嗬嗬一笑,勒轉馬頭,“沒什麽好看的了,我們走吧。”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嫌惡,其實沒有什麽道理好講。趙光美名為趙德昭四叔,年歲卻隻比趙徳昭大四歲。兩個人幾乎可以說是打小一起長大的,原身之所以也與趙光美不睦,歸根結底無非不對對方脾性而已。
而現在的趙德昭因為知道趙光美以後的種種作為,雖然不是大奸大惡的那一種,但也增添了幾分看不起。
見識過了這個時代頂級名將帶領的大軍,趙德昭已經心滿意足了。大過年的,打馬迴府過自己的小日子要緊。過幾日就要和一群粗胚在爛泥裏打滾了,錦衣華服、唿奴喚婢的日子趕緊受用起來。
趙徳昭想象得倒是挺好,結果接下來幾天,迎來送往拜年的,忙得他幾乎腳跟都不沾地。
趙光義、高懷德、嶽丈王溥這三家他都是攜妻子前往。其他王公貴胄府裏,他吩咐王管家與管事按照往年的慣例備好了年禮送去。
到了初五這一天,楊礪、王承衍、石保吉就如同約好了一般,一起來與他拜年。
“楊大人、兩位妹夫,不瞞幾位,今年若是陛下討伐北漢,我準備隨軍出征,建些功勳。
得了陛下許可,如今我在城外也練了一千兵卒,馬匹、甲胄齊備。奈何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若是能得三位助我一臂之力,則建功之日不遠矣。”
趙德昭自然不會將圖謀河套之地的想法和盤托出,隻能拿討伐北漢說事。
其他兩人還在沉吟,石寶吉聽了這話卻來了興趣,“殿下有多少馬匹?”
“上等良馬兩百一十四,次一等的三百二十七。組建一個騎兵營綽綽有餘。”
石保吉興奮的一拍桌子,“好極!總是待在京城悶也悶死了。”說完又皺起眉頭,犯起愁來,“如今我這身份,隻怕有心無力啊。”
太祖朝時,駙馬都尉雖沒有明令禁止隻能擔任閑職,但也約定俗成一般都是授予清貴閑散的官職。
“此事我去與陛下分說。”趙徳昭生怕石保吉反悔。
石寶吉一拱手,“既如此,屆時我鬥膽向殿下討一個馬軍指揮使的職位。”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石寶吉快人快語,弄得王承衍進退兩難,“如蒙殿下不棄,在下願為殿下執鞭墜鐙。”
“好!”趙德昭大喜過望,恨不得即刻進宮去求趙匡胤。
楊礪與趙德昭相熟,也算是共過患難的,他笑著一拱手,“下官一介書生,隻怕行軍打仗幫不上忙。不過殿下但有吩咐,下官一定遵從。”
“幫得上!幫得上!”趙德昭一迭聲的說道:“許多地方都要仰仗楊大人之力。現在說來為時過早,楊大人可以先在原來的地方待著。
至於兩位妹夫嘛……若是得了陛下允準,說不得上元節後就要幫著我練兵了。”
“這麽急?”兩人異口同聲問道。
“兩位妹夫有所不知,如今這一千新兵都是帶禦器械張敦與殿前司陸虞候夏盡忠在帶著,他二人編練步兵自然是沒什麽問題,隻是這馬軍嘛……卻是有些力有未逮了。
兩位妹夫將門虎子,久在軍中曆練……馬軍編練,以後就要多多仰仗兩位了。”
“殿下且放寬心,不出三月我定然練出一支百戰精兵來。”
石保吉大包大攬。
王承衍也是一拱手,“敢不竭盡心用力。”
趙德昭大喜,又吩咐婢女重又溫了幾壺酒來,四人一直喝到傍晚方散。
三人起身告辭,趙德昭親自送到門口,殷殷囑托,仿佛十幾年的老友一般。他這也不完全是惺惺作態,心裏卻是存了感激之情。從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上加難。
他們三人與夏盡忠和張敦不同,夏盡忠和張敦是受趙匡胤的囑托來護衛他的安全的。他們三人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完全可以投奔趙光義,而不是選擇來燒他的冷灶。所以趙德昭對他們更多了幾分禮遇。
站在府邸門口,趙德昭目送三人上了馬車離開,久久不願離去。
此時清冷的月光從蒼穹灑下,映照得地上的殘雪銀光閃閃。不時有一朵朵煙花,升到半空,然後“轟”的一聲,在天空中綻放。仿佛在趙德昭冰冷的內心撒下一束溫暖的火種,讓他四肢百骸無不舒坦。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這一刻趙德昭深有感觸,最樸素的話,往往蘊藏著最接近真理的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