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奐說了蔡季的安排,但沒有說具體怎麽做,隻叫她安心等待,桃夭知道,他是擔心她,他的動作當真迅速,他都部署好了嗎?

    不過,她有一句話沒有問出口,便是那日刺客......蔡季利用熊貲對她的寵愛,傷了熊貲,那麽他有沒有想過,萬一那劍真的朝她刺下......她搖搖頭,不想去矯情這些小事。

    迴到宮,她去了儀元殿,帶上在酒肆購的陳食。

    那些鶯鶯燕燕們都走了,儀元殿很安靜,熊貲坐在幾案後看奏章。

    “大王,王後來了。”趙升在一旁稟道。

    桃夭己經走了進來。

    熊貲朝她笑笑,示意她到身邊來。

    桃夭在他身側坐下,“適才我去了酒肆,買了一些陳食,陳食清淡想必合大王的胃口。”她先開口說來,以熊貲的精明會不知道她去了那裏?

    桃夭令玉瓚將食盒呈上,趙升接過後,笑道,“大王正巧還沒有吃東西,王後便來了。”

    趙升將食物取出,擺在一張小幾上。

    熊貲柔聲道,“讓宮人去便罷,何須你親自前往。”

    桃夭迴答,“那家廚者手藝甚好,我正好向他討教烹煮之法。”

    “哦?”熊貲挑眉,有些難以置信。

    “公主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大王食用。”玉瓚在一旁補充,桃夭看了她一眼。

    熊貲聽了心情甚好,她出宮,他怎能不知,當眾姬都來儀元殿,唯獨她沒有。

    那夜,她沒有守在榻前,他並沒有責怪她,但心裏總是那麽失望。然而看著麵前的食物,喜悅又掩蓋了一切,他拉起她的手,輕輕一吻,“陪我一起用膳。”

    ......

    從儀元殿出來,玉瓚鬆了口氣,“適才看大王的神色,是相信了公主的話,奴婢生怕大王再多問什麽,這些日公主就不要再出宮子,如陳奐說的......公主?”

    玉瓚一路嘀咕著,桃夭卻沒有聽進一句。

    “公主在想什麽?”

    桃夭迴過神來,“也不知他們要怎麽做?”

    玉瓚四下看了看,“公主不用操心,有蔡侯在,一定事成。”

    桃夭沒有她那般樂觀,特別是見了楚國的精銳之師後。

    “公主,聃氏來了。”玉瓚發現了聃氏。

    聃氏神色十分凝重,一直低頭而行,她好像並沒有看見桃夭,直到采微的提醒,聃氏猛的抬起頭,她想避開,己然不能了。

    “妾見過王後。”

    桃夭看著她,及她身後的宮人,采微手裏提著一個食盒。

    “免禮。”桃夭虛扶一把依舊笑顏,並不以近日她的刻意疏遠而有絲豪不悅。

    “你這是要去看望大王嗎?”桃夭問道。

    聃氏有些尷尬,點點頭又搖搖頭,桃夭不解,“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

    聃氏頓時淚眼蒙蒙了。

    聃氏隨桃夭到了椒香殿,屏退了宮人後,聃氏跪在桃夭麵前,“妾並非刻意要與王後爭寵,妾隻是......”

    桃夭聽言詫異,忙扶起聃氏,“為何要如此說,你是大王姬妾,你去看他是應該的。”

    “不......”聃氏搖著頭,想說什麽一時不知如何開口,她看似著急而焦慮。

    片刻聃氏還是說來,“武後找過妾。”

    “嗯?”

    “她說......讓妾想法取得大王親睞,她讓妾與王後......走近一些,因王後中毒一事,妾對王後有恩......可以利用這點,然後,然後再接近大王......生一個公子......”

    聃氏說得結結巴巴,桃夭卻聽明白了。

    “妾不敢違背,妾隻說與王後......”

    “與我並不親近是嗎?”桃夭將她的話說完,“這就是你近日避開我的原因。”

    聃氏抬起頭,“王後都猜到了。”

    原來如此,桃夭笑著搖了搖頭,“我還以為什麽大事。”

    聃氏垂了垂眸,“妾真的不會與王後爭寵,妾怎麽可能利用王後的恩情,妾隻想安居南苑,平平安安的過完這一生也罷了,妾不想卷入那些事非之中。”

    見她說得可憐,桃夭輕歎一聲,誰說聃氏愚昧,或許她才是這個宮裏看得最清的女子。

    桃夭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若你不是鄧人,若大王不曾臨幸於你,或許你可以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桃夭若有所思,明白武後逼她的原因。

    “妾該怎麽辦?妾的父母雖死了,但妾還有弟妹在鄧國,妾怕武後她......”聃氏一雙期盼的眸子看著桃夭。

    桃夭看著這個柔弱的女子,沒有一絲反抗力的女子,救過她性命的女子,憐惜之情油然而升。

    曾經她也這般認為,讓聃氏遠離後宮之爭,是對她好,這才沒有向熊貲提出擢升她的位份,卻沒有想過,很多時侯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武後要將聃氏當成棋子,她害怕,她無措,她不敢反抗,她不知如何應付,她選擇最笨的方式,避開她,向武後證明,她與王後不親近,也是不想利用王後對她的恩情。

    桃夭為此很感動,後宮的女子誰還會有那份真心。

    如果真要讓她平安的活在這宮裏,那麽,她需要一個依靠,那依靠不是鄧國,不是武後,隻能是熊貲。

    隨姬能在後宮立一席之位,除了她的母國,她的聰慧,還因她有一個長公主,而聃氏什麽也沒有,她需要一個孩子。

    武後想用一個孩子來阻止熊貲伐鄧,想用一個女子來阻止熊貲伐鄧,也算是她窮途未路了。

    但聃氏不一樣,孩子可保她一生的平安。

    於是桃夭說道,“你不用顧及我,去做你該做的。”

    “嗯?”聃氏顯然很驚訝,一時沒有迴過神來。

    “按照武後的意思去做吧。”

    “不,不。”聃氏急急搖頭,眼神帶著一絲恐懼,還後退了兩步,桃夭反而拉上她的手,“不用擔心,有了子嗣,有武後在,有大王在,沒人再敢欺你。”

    ......

    聃氏又提出食盒去儀元殿了,葉姑來到桃夭麵前,“公主是想提拔聃氏嗎?”

    桃夭搖了搖頭,或許過不了多久,她便要離開這裏,她隻是想為

    聃氏尋一條出路而己。

    *

    這些日熊貲忙於鄧國之事,又因受了傷,便在儀元殿就寢,桃夭每日都去看望他,順便整理書簡。

    這日桃夭整理完畢,走出書房,熊貲還在外殿,見她喚她過來,並將一卷奏章遞到她手裏。

    桃夭詫異,“這是什麽?”

    她不想過問前朝之事。

    “息國食糧收入的情況。”

    哦,桃夭立即展開,看著那一例例喜人的數據,她心裏著實高興,又有些不敢相信。

    息國經曆戰亂一年,未想一年之內還能獲得豐收。

    “息關來了?”桃夭不由得問道。

    “不,息關在忙收割一事,這是封人送來的。”

    封人是熊氏公族族人,被熊貲安排到息地,處理息地一切事務。

    “要見嗎?”

    桃夭本想說不必了,但是作為封邑主,若不見又怕熊貲懷疑,她輕應一聲,再次拿著竹簡看起來。

    如此說來,息人這個冬天可以過上舒心的日子了。

    可是......桃夭想到陳奐的話,“大王要伐鄧?”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詢問楚國政事。

    熊貲笑了笑,“你終於是關心我了。”

    桃夭一怔,這與關心有關嗎?她低下頭不想迴答這個問題。

    熊貲將她神色看在眼裏,捏了捏她的手,“上次刺客的事,不知你有什麽看法?”

    “不是查到鄧人所為嗎?”桃夭抬頭,心口跳得快,暗忖,難道他還有別的想法?

    熊貲道,“我希望是鄧人所為,又不希望是鄧人所為。”

    桃夭有些不解了,此話何意?難道他不想伐鄧。

    “鄧國必竟是母後的母國。”

    原來他顧及武後的想法。

    對於這些關係,桃夭一向不在意的,他與武後如何,他與鄧國如何,與她又有什麽關係。

    他煩惱,他左右為難,他矛盾,猶豫,顧及,他一切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你說,我該興兵伐鄧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燕於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燕於飛並收藏楚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