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麽東西,但因其帶有異香,就認為它是像黃精、白術一類的藥材。
農戶知道馬家老太太信佛,就將這根莖送來,想換些銀兩。
馬母一向虔誠,供奉佛祖四時鮮花鮮果不斷,更舍得花錢購買一些珍稀的東西供奉,知道的人不少。
果然不出所料,馬母爽快購買了根莖,並將它供到了佛前。
此時,狂熱信徒馬母的佛堂已經有十幾尊佛像了。
平時佛堂的打理都是大女兒負責,如果用傭人,心不夠誠,馬母唯恐佛祖怪罪,而她自己因為年齡老邁,力不從心,隻好委托給孫女。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大女兒便見到一位穿白衣的俊朗男子經常步履輕盈地出入佛堂,其人不過二十餘歲,生的俊眉朗目,風度翩翩。
大女兒情竇初開,偷偷喜歡上了白公子,而且她發現,莊子裏似乎隻有她發現了白公子的存在。
大女兒難得見到外男,現在見了這樣一位優秀的男子怎能不心動,不行動呢?她偷偷跑去告白,經常糾纏白公子,一來二去的,兩人就好上了,大女兒竟然還有了身孕。
有一次,馬縣尉的妻子來莊子處理庶務,留飯的時候廚房殷勤地上了道清蒸魚。
哪知道,一同用飯的大女兒嘔吐不止,馬妻大驚失色,斷定女兒有了身孕。
再三盤問大女兒,大女兒才說了實話,告知了白公子的存在。
妻子又將這怪事告訴了馬縣尉,夫妻二人都很震驚。
此後,馬縣尉便讓家丁偷偷在佛堂守了數日,但沒有人見到白公子。
馬縣尉心下忐忑,想來想去找不到異常,就想到了那條奇異的根莖。
他於是去了佛堂,想將根莖燒毀。
哪知根莖好像知道來者不善,不等他拿起,竟然化作白鴿飛走了,往日散發異香生機勃勃頂著芽苞的根莖也變得腐朽不堪。
這之後,白公子再也沒有出現過。
後來,十月孕滿,大女兒產下了三節細小根莖,同原來的那根極為相似。
他驚駭不已,就燒掉了,灰燼灑在了荷塘裏。
你以為馬家的奇事就完了嗎?想得太簡單了。
大女兒發生這樣的事情讓夫妻二人很是擔心,唯恐傳出去,壞了名聲,便將她禁足在城裏家中,不再讓她到莊子來。
發生這樣的事,馬縣尉夫婦當然不敢讓馬母知道,就換了小女兒來陪祖母。
想比文靜的大女兒,小女兒活潑好動。
有一次,在莊子外的河邊見到村人賣河鮮,其中一頭磨盤大小的黿奄奄一息,她一時動了惻隱之心,就買了下來,放在莊子裏的荷塘裏放養。隨後更是把這件事忘了個精光。
春天的時候,全家到莊子踏春,晚上家裏人聚在一起在燈下數錢玩,忽然從燈影裏伸出一雙手,道:“給我一兩銀子。”
眾人麵麵相覷,很是害怕。
那手又發聲道:“不要害怕,我是你家小女婿袁郎,借一兩銀子做生意,好早點來迎親。”
此時,小女兒十四歲,尚未定親。
眾人一聽更怕了。
不過,小女兒膽子大,就丟了一兩銀子過去。
那隻手拿了銀子之後便消失了。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一周後的晚上,大家正在榕樹下閑聊,樹影裏又傳出袁郎的聲音:“泰山泰水,我借的一兩銀子已經賺了兩百兩,現在把借來的還給你,再給娘子一百兩,好買些胭脂水粉。”說著,幾錠白銀被丟到跟前。
眾人數了數,恰是一百零一兩。
小女兒將一百兩銀子收了起來。
後來,家裏人晚上不管是打牌也好,投壺也好,總有自稱小女婿的袁郎湊趣,家裏人不再害怕。
袁郎還經常在家裏人玩鬧時插嘴,更是在他們吵嘴時溫言相勸,眾人慢慢習慣了他的存在,袁郎更是時不時送些銀兩給小女兒,讓她買針線、布匹、首飾,很是殷勤。
隻有馬縣尉心下發慌,唯恐又是一個白公子一樣的怪物。
馬縣尉私下問小女兒,有沒有見過袁郎,小女兒失口否認。
但前不久,小女兒突然暈倒,請大夫診斷後,被告知中邪。
馬縣尉夫妻反倒鬆了口氣,至少沒有像大女兒懷孕那樣不堪。
知曉了病因,馬縣尉才決定適當時機找人驅邪。
等講完經過,他還抹著眼淚感激地對袁朗道:“多謝大人體恤,請來了無花大師來此,卑職感激不盡。”
袁朗滿身不自在,心裏更是氣炸了,感情那邪物竟然自稱“袁郎”,簡直是挑釁!豈有此理。
眼珠一轉,忍住怒氣,他又想,該不是老馬這廝指桑罵槐、含沙射影吧?
李真卻有不同看法,如果袁郎就是池塘裏那隻老黿,馬家是不是風水不好,才招了這麽多怪物?
這個大宋有貓膩,不僅老鼠能化人,還有不知什麽品種的根莖能化人。
至於老黿,不管能不能化形,最起碼他會說話,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袁朗不解,疑惑馬縣尉為什麽不在袁郎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請人驅邪,非要等到女兒受害。
衛文卻道:“或許見對方沒有惡意,更是給了不少銀兩的緣故?”
袁郎反倒想的有些多,這馬縣尉如此說,難道是為家裏那些多出俸祿數倍的財物所找出的托辭?如此便可脫罪?嗬。
聽完事情的經過,李真便知道該自己登場了,道了聲“阿彌陀佛”,示意馬縣尉,要前去小女兒養病的地方除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縣尉忙答應了,麵上還帶著幾絲慚愧懊悔。
幾人穿過中院,順著抄手遊廊到了後院小女兒住的靜園,小女兒正躺在一張榻上,昏昏沉沉不省人事。
李真走進,掀開她的眼皮看了看,又把了把脈,才道:“確實是中了邪。”纏繞不斷、青色發烏的氣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妖氣吧。
李真沒不多話,而是盤腿而坐,數著右手握著的念珠,念起經來。沒有什麽不是佛光能解決的,一遍誦經不夠,那就再來一遍。
隨著念經聲此起彼伏,昏迷著的小女兒突然掙紮起來,口中不停發出“嗬嗬”之聲,額頭更是布滿汗珠,麵色驚恐不安。
見她反應劇烈,念經聲更大了,但是不管小女兒如何掙紮恐懼,雙眼始終沒有睜開,整個人如同被無形繩索牢牢捆住。
袁朗看了一會,有些失望,與想象的火光直冒大殺四方的鬥法完全不同,不由打了個嗬欠。
若他有神識,便會看到不同景象。小女兒身上確實被繩索所捆,隻這繩索是金黃色的,由念經產生的金色聲波匯聚而成,並隨其強度變化尺寸。隨著金色聲波進入小女兒眉間神府,有絲絲青色氣體不斷逸出,最後匯集成一團,落在小女兒腰間一個荷包內。
李真自然看到了這一幕,不由暗想,荷包內難道有妖丹?還是老黿所送其他物件?不知道他是有備而來還是意外為小女兒所救以身相許的報恩,跟那白娘子似的。話本裏不是整天都在些妖怪以身相許以報恩嗎?
等小女兒身上再沒有青氣逸出,神情逐漸平和下來,李真便停下了念誦經文。
他將馬縣尉著人奉上的茶水喝了兩碗,才對馬縣尉道:“將令愛腰間的荷包解下,看看裏麵有什麽東西。”
馬縣尉妻子忙上前,將荷包取下,拉開鬆緊口上的帶子,發現裏麵隻有一把鑰匙,似木非木,似石非石。
馬妻忙將鑰匙呈給李真。
李真看了看,念了聲“阿彌陀佛”,又道:“還請到令愛房中查找是否有相應的箱子或者盒子。”
馬妻忙去了女兒的房中,一陣翻箱倒櫃,最後捧著一個首飾盒大小的木箱返迴。
她對著李真恭敬地道:“大師,是這個箱子。”
“打開看看。”
馬妻也不猶豫,將鑰匙插入鎖孔,輕輕一轉,隻聽“哢噠”一聲,木箱上掛著的銅鎖開了。
將鎖頭取下,掀開木箱,發現裏麵都是銀兩,“這……這莫非是袁郎送給小女的銀兩?”她驚慌地道。
李真站起身來,走到木箱前,從隨身攜帶的囊袋中取出一個銀盤放在箱子邊,又取出一副薄如蟬翼的手套戴上,將銀子一塊塊撿出,放入銀盤上。
說來也怪,也不知道那銀盤是是什麽材質,銀子居然如同冰塊一樣融化了,隻是並不是化為水,而是雲霧狀絮狀的東西,顏色也由銀白變成了青色。
這數團絮狀的東西慢慢相融,漸成一體,又不斷向內收縮擠壓,最終變為一個鵪鶉蛋大小的黛青色圓球,看著頗類實體。
袁朗看得眼睛眨也不眨,這是什麽玩意?
此時,李真又拿出一隻紙質小鳥,嘴唇翕動,小鳥隨之飛了起來,啄起銀盤裏的圓球就往室外飛去。
李真高聲道:“跟上它。”
眾人忙不迭地奔出門外。
隻見紙鳥穩穩飛在半空,直直朝著前院而去。
出了前院,又飛向荷塘,直到停在一片荷葉之上。
李真雙足輕點,輕飄飄停在旁邊一片荷葉上,口中道:“阿彌陀佛,就在這裏了。”
農戶知道馬家老太太信佛,就將這根莖送來,想換些銀兩。
馬母一向虔誠,供奉佛祖四時鮮花鮮果不斷,更舍得花錢購買一些珍稀的東西供奉,知道的人不少。
果然不出所料,馬母爽快購買了根莖,並將它供到了佛前。
此時,狂熱信徒馬母的佛堂已經有十幾尊佛像了。
平時佛堂的打理都是大女兒負責,如果用傭人,心不夠誠,馬母唯恐佛祖怪罪,而她自己因為年齡老邁,力不從心,隻好委托給孫女。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大女兒便見到一位穿白衣的俊朗男子經常步履輕盈地出入佛堂,其人不過二十餘歲,生的俊眉朗目,風度翩翩。
大女兒情竇初開,偷偷喜歡上了白公子,而且她發現,莊子裏似乎隻有她發現了白公子的存在。
大女兒難得見到外男,現在見了這樣一位優秀的男子怎能不心動,不行動呢?她偷偷跑去告白,經常糾纏白公子,一來二去的,兩人就好上了,大女兒竟然還有了身孕。
有一次,馬縣尉的妻子來莊子處理庶務,留飯的時候廚房殷勤地上了道清蒸魚。
哪知道,一同用飯的大女兒嘔吐不止,馬妻大驚失色,斷定女兒有了身孕。
再三盤問大女兒,大女兒才說了實話,告知了白公子的存在。
妻子又將這怪事告訴了馬縣尉,夫妻二人都很震驚。
此後,馬縣尉便讓家丁偷偷在佛堂守了數日,但沒有人見到白公子。
馬縣尉心下忐忑,想來想去找不到異常,就想到了那條奇異的根莖。
他於是去了佛堂,想將根莖燒毀。
哪知根莖好像知道來者不善,不等他拿起,竟然化作白鴿飛走了,往日散發異香生機勃勃頂著芽苞的根莖也變得腐朽不堪。
這之後,白公子再也沒有出現過。
後來,十月孕滿,大女兒產下了三節細小根莖,同原來的那根極為相似。
他驚駭不已,就燒掉了,灰燼灑在了荷塘裏。
你以為馬家的奇事就完了嗎?想得太簡單了。
大女兒發生這樣的事情讓夫妻二人很是擔心,唯恐傳出去,壞了名聲,便將她禁足在城裏家中,不再讓她到莊子來。
發生這樣的事,馬縣尉夫婦當然不敢讓馬母知道,就換了小女兒來陪祖母。
想比文靜的大女兒,小女兒活潑好動。
有一次,在莊子外的河邊見到村人賣河鮮,其中一頭磨盤大小的黿奄奄一息,她一時動了惻隱之心,就買了下來,放在莊子裏的荷塘裏放養。隨後更是把這件事忘了個精光。
春天的時候,全家到莊子踏春,晚上家裏人聚在一起在燈下數錢玩,忽然從燈影裏伸出一雙手,道:“給我一兩銀子。”
眾人麵麵相覷,很是害怕。
那手又發聲道:“不要害怕,我是你家小女婿袁郎,借一兩銀子做生意,好早點來迎親。”
此時,小女兒十四歲,尚未定親。
眾人一聽更怕了。
不過,小女兒膽子大,就丟了一兩銀子過去。
那隻手拿了銀子之後便消失了。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一周後的晚上,大家正在榕樹下閑聊,樹影裏又傳出袁郎的聲音:“泰山泰水,我借的一兩銀子已經賺了兩百兩,現在把借來的還給你,再給娘子一百兩,好買些胭脂水粉。”說著,幾錠白銀被丟到跟前。
眾人數了數,恰是一百零一兩。
小女兒將一百兩銀子收了起來。
後來,家裏人晚上不管是打牌也好,投壺也好,總有自稱小女婿的袁郎湊趣,家裏人不再害怕。
袁郎還經常在家裏人玩鬧時插嘴,更是在他們吵嘴時溫言相勸,眾人慢慢習慣了他的存在,袁郎更是時不時送些銀兩給小女兒,讓她買針線、布匹、首飾,很是殷勤。
隻有馬縣尉心下發慌,唯恐又是一個白公子一樣的怪物。
馬縣尉私下問小女兒,有沒有見過袁郎,小女兒失口否認。
但前不久,小女兒突然暈倒,請大夫診斷後,被告知中邪。
馬縣尉夫妻反倒鬆了口氣,至少沒有像大女兒懷孕那樣不堪。
知曉了病因,馬縣尉才決定適當時機找人驅邪。
等講完經過,他還抹著眼淚感激地對袁朗道:“多謝大人體恤,請來了無花大師來此,卑職感激不盡。”
袁朗滿身不自在,心裏更是氣炸了,感情那邪物竟然自稱“袁郎”,簡直是挑釁!豈有此理。
眼珠一轉,忍住怒氣,他又想,該不是老馬這廝指桑罵槐、含沙射影吧?
李真卻有不同看法,如果袁郎就是池塘裏那隻老黿,馬家是不是風水不好,才招了這麽多怪物?
這個大宋有貓膩,不僅老鼠能化人,還有不知什麽品種的根莖能化人。
至於老黿,不管能不能化形,最起碼他會說話,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袁朗不解,疑惑馬縣尉為什麽不在袁郎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請人驅邪,非要等到女兒受害。
衛文卻道:“或許見對方沒有惡意,更是給了不少銀兩的緣故?”
袁郎反倒想的有些多,這馬縣尉如此說,難道是為家裏那些多出俸祿數倍的財物所找出的托辭?如此便可脫罪?嗬。
聽完事情的經過,李真便知道該自己登場了,道了聲“阿彌陀佛”,示意馬縣尉,要前去小女兒養病的地方除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縣尉忙答應了,麵上還帶著幾絲慚愧懊悔。
幾人穿過中院,順著抄手遊廊到了後院小女兒住的靜園,小女兒正躺在一張榻上,昏昏沉沉不省人事。
李真走進,掀開她的眼皮看了看,又把了把脈,才道:“確實是中了邪。”纏繞不斷、青色發烏的氣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妖氣吧。
李真沒不多話,而是盤腿而坐,數著右手握著的念珠,念起經來。沒有什麽不是佛光能解決的,一遍誦經不夠,那就再來一遍。
隨著念經聲此起彼伏,昏迷著的小女兒突然掙紮起來,口中不停發出“嗬嗬”之聲,額頭更是布滿汗珠,麵色驚恐不安。
見她反應劇烈,念經聲更大了,但是不管小女兒如何掙紮恐懼,雙眼始終沒有睜開,整個人如同被無形繩索牢牢捆住。
袁朗看了一會,有些失望,與想象的火光直冒大殺四方的鬥法完全不同,不由打了個嗬欠。
若他有神識,便會看到不同景象。小女兒身上確實被繩索所捆,隻這繩索是金黃色的,由念經產生的金色聲波匯聚而成,並隨其強度變化尺寸。隨著金色聲波進入小女兒眉間神府,有絲絲青色氣體不斷逸出,最後匯集成一團,落在小女兒腰間一個荷包內。
李真自然看到了這一幕,不由暗想,荷包內難道有妖丹?還是老黿所送其他物件?不知道他是有備而來還是意外為小女兒所救以身相許的報恩,跟那白娘子似的。話本裏不是整天都在些妖怪以身相許以報恩嗎?
等小女兒身上再沒有青氣逸出,神情逐漸平和下來,李真便停下了念誦經文。
他將馬縣尉著人奉上的茶水喝了兩碗,才對馬縣尉道:“將令愛腰間的荷包解下,看看裏麵有什麽東西。”
馬縣尉妻子忙上前,將荷包取下,拉開鬆緊口上的帶子,發現裏麵隻有一把鑰匙,似木非木,似石非石。
馬妻忙將鑰匙呈給李真。
李真看了看,念了聲“阿彌陀佛”,又道:“還請到令愛房中查找是否有相應的箱子或者盒子。”
馬妻忙去了女兒的房中,一陣翻箱倒櫃,最後捧著一個首飾盒大小的木箱返迴。
她對著李真恭敬地道:“大師,是這個箱子。”
“打開看看。”
馬妻也不猶豫,將鑰匙插入鎖孔,輕輕一轉,隻聽“哢噠”一聲,木箱上掛著的銅鎖開了。
將鎖頭取下,掀開木箱,發現裏麵都是銀兩,“這……這莫非是袁郎送給小女的銀兩?”她驚慌地道。
李真站起身來,走到木箱前,從隨身攜帶的囊袋中取出一個銀盤放在箱子邊,又取出一副薄如蟬翼的手套戴上,將銀子一塊塊撿出,放入銀盤上。
說來也怪,也不知道那銀盤是是什麽材質,銀子居然如同冰塊一樣融化了,隻是並不是化為水,而是雲霧狀絮狀的東西,顏色也由銀白變成了青色。
這數團絮狀的東西慢慢相融,漸成一體,又不斷向內收縮擠壓,最終變為一個鵪鶉蛋大小的黛青色圓球,看著頗類實體。
袁朗看得眼睛眨也不眨,這是什麽玩意?
此時,李真又拿出一隻紙質小鳥,嘴唇翕動,小鳥隨之飛了起來,啄起銀盤裏的圓球就往室外飛去。
李真高聲道:“跟上它。”
眾人忙不迭地奔出門外。
隻見紙鳥穩穩飛在半空,直直朝著前院而去。
出了前院,又飛向荷塘,直到停在一片荷葉之上。
李真雙足輕點,輕飄飄停在旁邊一片荷葉上,口中道:“阿彌陀佛,就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