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來越多,燈樓被擠的咯吱作響,搖搖欲墜。
“啊——”
“快跑,燈樓要塌了!”
你擠我我擠你的人群中不知誰忽然高喊一聲,尖銳的嗓音衝破嘈雜的環境混音,透入每一個正奮勇推搡的人耳中。
“要倒了——”
“快,砸死人了——”
這下不得了啦,燈樓下的人群擠得更厲害了,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恨不能第一個脫離危機。
不時有人被踩倒在地,發出慘厲的痛唿聲及怒罵聲。
擁擠的人群越發緊張,更加用力地推搡,一時哭叫聲、唿喊聲、謾罵聲此起彼伏,好一片混亂。
“轟隆隆——”
燈樓不堪擠壓,終於倒了下去。
紅通通的火舌從花燈裏竄出來,放肆地舔舐著燈樓上一切可燃燒的東西。
燈樓本為毛竹搭建,哪裏能抵禦火焰的侵蝕?
“比剝比剝”的燃燒聲伴隨著火焰炙烤的唿痛聲,帶著滿滿的惡意撲向亂糟糟的人群。
馮生拍著翅膀飛在半空,好不容易找到阿瑛,她發飾紛亂,形容狼狽,站在一根搖搖欲墜的柱子下。
那柱子幹燥無比,已經為火蛇攀援,似乎隨時便會傾倒,砸在阿瑛身上。
馮生不禁心下焦急,猛然衝過去,擋在阿瑛前麵,展開雙翅,想推開柱子。
但眼前忽然一黑,整個人失去了意識。
阿瑛險險避過柱子,在家仆的保護下,狼狽迴府。
到了府上,清點人手,才發現八哥丟了。
迴想起那洶洶大火,猜測八哥兇多吉少,心底一片黯然,有惋惜,有遺憾。
隻不過,傷感是短暫的,朱舉人見女兒丟了寵物悶悶不樂,很快便又為她尋了隻雪白皮毛、藍色眼睛的波斯貓。
阿瑛愛到不行,不過幾日,便將那隻勇敢救主的八哥丟到腦後去了。
“我兒子什麽時候能醒?快兩個月了,他娘頭發都愁白了,唉。”馮生的父親愁眉苦臉地低聲道,額頭皺紋深如刀刻,滿臉風霜更顯憔悴。
大夫見他自從兒子病倒,整個人看起來足足老了十歲,心下不忍,但也沒有好法子,隻能無奈建議:“身體已經無礙,要不請法師瞧瞧。”
馮父急忙問:“哪位法師修為深厚?”
大夫輕歎一聲:“南園寺的無花大法師精通佛法,為人和善,就請他吧。”
……
李真一邊運轉歸藏經心法,一邊默念金剛經。
歸藏經的本質便是“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隻要想,便能通過其特有的宏大原理及通識推演出萬事萬物的運轉規律,是從一般到個別,普通到特殊。
對金剛經的理解,與腦中原有的記憶相比,李真自然更為高深。
隨著經文一遍遍的念誦,他發現穿越自帶的忐忑、驚慌消失了,情緒變得緩和,心靈獲得平靜,連深藏靈魂的仇恨幽怨等消極情緒都被一點點洗去。
“誦經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好處?曾經以為隻是種心理安慰,甚至封建迷信。時移世易,看來固守的觀念也需隨之改變。”
人初初誕生時,靈魂剔透無瑕,但在歲月、世俗、七情六欲的浸染後,變得沉重、腐朽,布滿孽毒,而佛經便是濯洗它的靈泉。
多聽甚至多誦讀幾遍佛經,並持之以恆,人的靈魂會再度變得通透輕盈。
誦經完畢,李真便拿出數串佛珠,有硨磲的,有楠木的,但多數都是菩提子的。
佛珠用來饋贈施主,需要開光,而取代了原主的他接手的第一個任務便是搞定此事。
信徒常說開光,那麽開光究竟是什麽意思呢?
其實開光是出家人的基本功,也是僧人弘法利生、廣結善緣的方式之一。
它指的是借助佛、菩薩的加持之力給指定的物件灌注正能量,以影響人體循環。所以在什麽地方開光、在什麽時候開光,其實差別並不大。並不是說,這裏請的就靈,那裏請的就不靈。其實靈不靈,隻跟本人有關,隻跟開光的僧人的修為有關。
這也是高僧開光的物件比普通僧人的珍稀且受吹捧的最大原因。
作為佛法高深的一名“佛子”,無花開光的物件向來供不應求。施主,尤其是女性施主對其十分吹捧,肯花大筆銀子“請”迴家。
開光一般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佛教強調慈悲喜舍,所以開光是無償的。當然了,供奉是隨喜的,即是根據自己的條件捐香火錢。這與道教不同。道教講究“法不空施”,收取一定的費用是合理的,開光向來明碼標價。
第二種是請民間專業人士比如風水師幫忙開光,這種也是明碼標價的。這馬馬虎虎算道教一脈。
第三種,還可以請在家修行的居士來幫忙,也就一頓飯錢或者一些水果、禮品。
第四種是最省心省力省錢的一種,那就是信徒自己念大悲咒。隻要對著要開光的物件持誦大悲咒二十一遍,也是加持開光。
南園寺本身便有人專門負責法物流通,出售開光的玉佛玉觀音菩提手串甚至《金剛經》之類。隻不過這些開光的東西自然與主持、佛子、名僧專門開光的不同。人,誰不認為自己是最特殊的,是唯一獨特的?有條件,自然也會追求開光的獨特性了。
右手握著的佛珠自無花出家後便陪在身邊,早就被盤出包漿,圓潤光滑,隱隱透著佛光。
為什麽高僧的佛珠寶貴?那是因為他日常少不了念佛誦經,上麵侵浸的正能量已經不是數十遍《金剛經》、大悲咒,而是數百、數千遍,那是高僧在時光中凝結的修行,是可欲而不可得的法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沐浴焚香後,李真盤坐在禪床上,閉著眼睛念經。
隨著佛音在空氣裏傳播,經文激發出的正能量因子不停匯集、交織,並隨著抑揚頓挫一刻不停的念誦緩緩聚集到菩提手串上,在手串表麵形成一層光膜。
菩提子似乎也隨著正能量因子的不斷融入變得光滑、潤澤,如同被把玩數年後形成的包漿。
等將十串手串全部開光完畢,李真一一檢查對比,竟然是第四、第五串融入的正能量最多,帶著它們,完全能鬼祟退散,百邪不侵。
隨後,他又將自己帶的佛珠拿在手裏,再次附加正能量因子,也就是再開光。
佛珠的木質顯然要更好,容納的正能量因子是菩提子所不能比的,直忙到傍晚才堪堪搞定。
抹著額頭的汗,李真自言自語道:“以後再也不能自不量力了,差點搞到虛脫。”
誦經時,神識能清楚看到經文與空氣相激產生的白色正能量,甚至能清楚的看到佛像、寺廟建築上附著的佛光,真的如惶惶大日,明亮刺眼。
不知道是所有佛法有成的僧人都能看到這番景象,還是隻有他是特殊的。
“這個世界不簡單。”
“要正視佛教經典典籍的閱讀與學習。”
“難道這個沒有元朝的世界連運行規律也不同?有佛光、佛子,是不是就有鬼怪?”
沒錯,這個世界沒有遼國,沒有西夏,沒有大理,大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幅員遼闊,不弱於大唐。此時是大宋泰豐年間,並不是另一時空的蒙元,也就無從判斷後世會不會有個朝代大名或者大明取代大宋。
天地間的元氣的確比大名濃厚,但有沒有滋生異類,還真不好說。
當日,這或許是因為無花還未到出門遊曆的年齡。
南園寺的寺規要求本寺弟子年齡達到二十五歲,武功達到三品才能下山,而無花不過二十二歲,還早得很。
用過晚膳,李真便去佛堂,按照主持的要求給上晚課的僧眾講經。
他先是做晚課,誦經。
當抑揚頓挫卻又猶如唿吸般自然順暢的誦經聲在空曠的修行室裏響起的時候,迴聲不斷,猶如數個無花在一個無花的帶領下念誦經文。
一個人竟然能造成這樣的效果,震驚了其餘數百僧人。
往日,他們這些修為淺薄的做早晚課時,迴聲可從來沒有這麽響亮。
要知道修行室的建造類似歌劇院、教堂的建築原理,待分貝達到一定高度,就能產生類似劇場的效果,讓身處其中的聽眾被立體聲環繞,清清楚楚聽到演講者發出的聲音。無疑,演講者的聲音是否足夠洪亮起決定作用,而對聲音起決定作用的原因之一便是修為的深淺了。
不僅僅是聲音,就連經文的流暢度也不能比。盡管他們誦經的時候也很熟練,但若是稍不留神很容易跳過某個字段,更容易在念到不熟悉的字句時停頓,磕磕巴巴。這同李真行雲流水、舉重若輕的念誦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僧人們默默望著毫無所覺的李真,根本升不起與其一較高下的想法,佛子果然不同於普通僧人。差距太大,或許此生都難以望其項背。
李真正投入的誦經,完全不知道自己一騎絕塵,把南園寺的誦經水平拉高了數個檔次。
在修行室裏念經有助於佛光的激發。建立這所寺廟的祖師定然也是個能看到佛光的高人,為後世弟子的修行留下了捷徑。
不知道過去的數千年誕生了多少能看到佛光的先輩,而這些先輩又達成了什麽成就。
一圈圈地運轉歸藏經,吸收淬煉著佛力,李真又一次頓悟,哪怕口中的經文並沒有停下。
若有人開了法眼,就會看到他周身被圓光環繞,猶如光圈,那是自性智慧之光明,也是修行之彼岸!
師兄弟們看到李真的樣子,心中再次哀歎,果然是佛子轉世嗎?和尚與和尚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翌日。
做完早課,李真才見到本寺主持、師兄無因。
無因的院子種滿銀杏樹,黃澄澄的葉片落了一地,猶如金色的地毯。一條黑灰白三色鵝卵石鋪就的小路穿過這地毯從院門一直延伸至禪房。
踩踏著昨夜秋風吹落的銀杏葉,李真不急不躁地走入房間。
入目便看到無因,他看起來年近花甲,胡須、眉毛雪白,清瘦有餘,雖然臉上笑意不濃,但看人的時候,眼神柔和,目含慈悲,讓人不由自主拜服。可以說,這位和尚賣相極佳。
此時,無因正接待客人,本縣縣令王意之。
王意之神情激動:“過去的半年,已經不下數十人患了離魂之症。據大夫所雲,離魂若超過三月,病人便會在睡夢中無聲無息地死去。大師,這一定是鬼怪作祟,還請南園寺出手相助。”
無因捋著胡須,沉吟道:“大人莫急,這次便讓師弟無花前去處理,是鬼怪便超度了對方,是人為疫病,師弟醫術高明,也能徹底解決。”
見李真悄悄的坐在一旁,無因又道:“師弟,王大人所言之事,便全權托付給你。這次也算是你曆練前的熱身吧。”
李真微微點頭:“好。”又問王縣令,“離魂之人的檔案還需借給小僧一觀。”
王意之年齡不過二十七八歲,考中進士後被家族安排到了莆田為官,尚不足一年。他本就對現狀不滿,嶺南可是以煙瘴聞名於朝廷,體弱之人病死在任上的不在少數。沒想到不過短短一年,偏偏爆發了離魂症。不想管也必須要管,萬一哪天離魂的變成自己及家人呢?
將視線移到一身月白僧衣的無花臉上,王意之頓時呆住。
這和尚生的如此貌美,其色灼灼猶如明珠,偏偏還自帶聖潔之光,讓人升不起褻瀆之心。
這一刻,他仿佛才明白書上所寫的所謂“蓬蓽生輝”、“明**人”是何等恰如其分。
“你……你怎麽會做了和尚?!”王意之吃吃道,滿眼不可思議。
李真淡淡道:“小僧無花,施主有禮。”
王意之頓時麵紅耳赤,為自己的唐突羞愧,更為自己的無禮抱歉:“對不住,實在是無花法師生的太過出色,在下一時失態。對不住,恕罪則個。”
無因笑眯眯地道:“我師弟的確生的好,老衲哪怕看了幾十年也沒看膩。王大人如此,實屬尋常,不怪,不怪。”
忽然,他又笑道,“要不是師弟的這副容貌,當年師父或許還不會力排眾議,收入門下呢。”
王意之好奇道:“哦?莫非還有什麽緣故?”
“確實有。”
“啊——”
“快跑,燈樓要塌了!”
你擠我我擠你的人群中不知誰忽然高喊一聲,尖銳的嗓音衝破嘈雜的環境混音,透入每一個正奮勇推搡的人耳中。
“要倒了——”
“快,砸死人了——”
這下不得了啦,燈樓下的人群擠得更厲害了,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恨不能第一個脫離危機。
不時有人被踩倒在地,發出慘厲的痛唿聲及怒罵聲。
擁擠的人群越發緊張,更加用力地推搡,一時哭叫聲、唿喊聲、謾罵聲此起彼伏,好一片混亂。
“轟隆隆——”
燈樓不堪擠壓,終於倒了下去。
紅通通的火舌從花燈裏竄出來,放肆地舔舐著燈樓上一切可燃燒的東西。
燈樓本為毛竹搭建,哪裏能抵禦火焰的侵蝕?
“比剝比剝”的燃燒聲伴隨著火焰炙烤的唿痛聲,帶著滿滿的惡意撲向亂糟糟的人群。
馮生拍著翅膀飛在半空,好不容易找到阿瑛,她發飾紛亂,形容狼狽,站在一根搖搖欲墜的柱子下。
那柱子幹燥無比,已經為火蛇攀援,似乎隨時便會傾倒,砸在阿瑛身上。
馮生不禁心下焦急,猛然衝過去,擋在阿瑛前麵,展開雙翅,想推開柱子。
但眼前忽然一黑,整個人失去了意識。
阿瑛險險避過柱子,在家仆的保護下,狼狽迴府。
到了府上,清點人手,才發現八哥丟了。
迴想起那洶洶大火,猜測八哥兇多吉少,心底一片黯然,有惋惜,有遺憾。
隻不過,傷感是短暫的,朱舉人見女兒丟了寵物悶悶不樂,很快便又為她尋了隻雪白皮毛、藍色眼睛的波斯貓。
阿瑛愛到不行,不過幾日,便將那隻勇敢救主的八哥丟到腦後去了。
“我兒子什麽時候能醒?快兩個月了,他娘頭發都愁白了,唉。”馮生的父親愁眉苦臉地低聲道,額頭皺紋深如刀刻,滿臉風霜更顯憔悴。
大夫見他自從兒子病倒,整個人看起來足足老了十歲,心下不忍,但也沒有好法子,隻能無奈建議:“身體已經無礙,要不請法師瞧瞧。”
馮父急忙問:“哪位法師修為深厚?”
大夫輕歎一聲:“南園寺的無花大法師精通佛法,為人和善,就請他吧。”
……
李真一邊運轉歸藏經心法,一邊默念金剛經。
歸藏經的本質便是“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隻要想,便能通過其特有的宏大原理及通識推演出萬事萬物的運轉規律,是從一般到個別,普通到特殊。
對金剛經的理解,與腦中原有的記憶相比,李真自然更為高深。
隨著經文一遍遍的念誦,他發現穿越自帶的忐忑、驚慌消失了,情緒變得緩和,心靈獲得平靜,連深藏靈魂的仇恨幽怨等消極情緒都被一點點洗去。
“誦經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好處?曾經以為隻是種心理安慰,甚至封建迷信。時移世易,看來固守的觀念也需隨之改變。”
人初初誕生時,靈魂剔透無瑕,但在歲月、世俗、七情六欲的浸染後,變得沉重、腐朽,布滿孽毒,而佛經便是濯洗它的靈泉。
多聽甚至多誦讀幾遍佛經,並持之以恆,人的靈魂會再度變得通透輕盈。
誦經完畢,李真便拿出數串佛珠,有硨磲的,有楠木的,但多數都是菩提子的。
佛珠用來饋贈施主,需要開光,而取代了原主的他接手的第一個任務便是搞定此事。
信徒常說開光,那麽開光究竟是什麽意思呢?
其實開光是出家人的基本功,也是僧人弘法利生、廣結善緣的方式之一。
它指的是借助佛、菩薩的加持之力給指定的物件灌注正能量,以影響人體循環。所以在什麽地方開光、在什麽時候開光,其實差別並不大。並不是說,這裏請的就靈,那裏請的就不靈。其實靈不靈,隻跟本人有關,隻跟開光的僧人的修為有關。
這也是高僧開光的物件比普通僧人的珍稀且受吹捧的最大原因。
作為佛法高深的一名“佛子”,無花開光的物件向來供不應求。施主,尤其是女性施主對其十分吹捧,肯花大筆銀子“請”迴家。
開光一般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佛教強調慈悲喜舍,所以開光是無償的。當然了,供奉是隨喜的,即是根據自己的條件捐香火錢。這與道教不同。道教講究“法不空施”,收取一定的費用是合理的,開光向來明碼標價。
第二種是請民間專業人士比如風水師幫忙開光,這種也是明碼標價的。這馬馬虎虎算道教一脈。
第三種,還可以請在家修行的居士來幫忙,也就一頓飯錢或者一些水果、禮品。
第四種是最省心省力省錢的一種,那就是信徒自己念大悲咒。隻要對著要開光的物件持誦大悲咒二十一遍,也是加持開光。
南園寺本身便有人專門負責法物流通,出售開光的玉佛玉觀音菩提手串甚至《金剛經》之類。隻不過這些開光的東西自然與主持、佛子、名僧專門開光的不同。人,誰不認為自己是最特殊的,是唯一獨特的?有條件,自然也會追求開光的獨特性了。
右手握著的佛珠自無花出家後便陪在身邊,早就被盤出包漿,圓潤光滑,隱隱透著佛光。
為什麽高僧的佛珠寶貴?那是因為他日常少不了念佛誦經,上麵侵浸的正能量已經不是數十遍《金剛經》、大悲咒,而是數百、數千遍,那是高僧在時光中凝結的修行,是可欲而不可得的法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沐浴焚香後,李真盤坐在禪床上,閉著眼睛念經。
隨著佛音在空氣裏傳播,經文激發出的正能量因子不停匯集、交織,並隨著抑揚頓挫一刻不停的念誦緩緩聚集到菩提手串上,在手串表麵形成一層光膜。
菩提子似乎也隨著正能量因子的不斷融入變得光滑、潤澤,如同被把玩數年後形成的包漿。
等將十串手串全部開光完畢,李真一一檢查對比,竟然是第四、第五串融入的正能量最多,帶著它們,完全能鬼祟退散,百邪不侵。
隨後,他又將自己帶的佛珠拿在手裏,再次附加正能量因子,也就是再開光。
佛珠的木質顯然要更好,容納的正能量因子是菩提子所不能比的,直忙到傍晚才堪堪搞定。
抹著額頭的汗,李真自言自語道:“以後再也不能自不量力了,差點搞到虛脫。”
誦經時,神識能清楚看到經文與空氣相激產生的白色正能量,甚至能清楚的看到佛像、寺廟建築上附著的佛光,真的如惶惶大日,明亮刺眼。
不知道是所有佛法有成的僧人都能看到這番景象,還是隻有他是特殊的。
“這個世界不簡單。”
“要正視佛教經典典籍的閱讀與學習。”
“難道這個沒有元朝的世界連運行規律也不同?有佛光、佛子,是不是就有鬼怪?”
沒錯,這個世界沒有遼國,沒有西夏,沒有大理,大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幅員遼闊,不弱於大唐。此時是大宋泰豐年間,並不是另一時空的蒙元,也就無從判斷後世會不會有個朝代大名或者大明取代大宋。
天地間的元氣的確比大名濃厚,但有沒有滋生異類,還真不好說。
當日,這或許是因為無花還未到出門遊曆的年齡。
南園寺的寺規要求本寺弟子年齡達到二十五歲,武功達到三品才能下山,而無花不過二十二歲,還早得很。
用過晚膳,李真便去佛堂,按照主持的要求給上晚課的僧眾講經。
他先是做晚課,誦經。
當抑揚頓挫卻又猶如唿吸般自然順暢的誦經聲在空曠的修行室裏響起的時候,迴聲不斷,猶如數個無花在一個無花的帶領下念誦經文。
一個人竟然能造成這樣的效果,震驚了其餘數百僧人。
往日,他們這些修為淺薄的做早晚課時,迴聲可從來沒有這麽響亮。
要知道修行室的建造類似歌劇院、教堂的建築原理,待分貝達到一定高度,就能產生類似劇場的效果,讓身處其中的聽眾被立體聲環繞,清清楚楚聽到演講者發出的聲音。無疑,演講者的聲音是否足夠洪亮起決定作用,而對聲音起決定作用的原因之一便是修為的深淺了。
不僅僅是聲音,就連經文的流暢度也不能比。盡管他們誦經的時候也很熟練,但若是稍不留神很容易跳過某個字段,更容易在念到不熟悉的字句時停頓,磕磕巴巴。這同李真行雲流水、舉重若輕的念誦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僧人們默默望著毫無所覺的李真,根本升不起與其一較高下的想法,佛子果然不同於普通僧人。差距太大,或許此生都難以望其項背。
李真正投入的誦經,完全不知道自己一騎絕塵,把南園寺的誦經水平拉高了數個檔次。
在修行室裏念經有助於佛光的激發。建立這所寺廟的祖師定然也是個能看到佛光的高人,為後世弟子的修行留下了捷徑。
不知道過去的數千年誕生了多少能看到佛光的先輩,而這些先輩又達成了什麽成就。
一圈圈地運轉歸藏經,吸收淬煉著佛力,李真又一次頓悟,哪怕口中的經文並沒有停下。
若有人開了法眼,就會看到他周身被圓光環繞,猶如光圈,那是自性智慧之光明,也是修行之彼岸!
師兄弟們看到李真的樣子,心中再次哀歎,果然是佛子轉世嗎?和尚與和尚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翌日。
做完早課,李真才見到本寺主持、師兄無因。
無因的院子種滿銀杏樹,黃澄澄的葉片落了一地,猶如金色的地毯。一條黑灰白三色鵝卵石鋪就的小路穿過這地毯從院門一直延伸至禪房。
踩踏著昨夜秋風吹落的銀杏葉,李真不急不躁地走入房間。
入目便看到無因,他看起來年近花甲,胡須、眉毛雪白,清瘦有餘,雖然臉上笑意不濃,但看人的時候,眼神柔和,目含慈悲,讓人不由自主拜服。可以說,這位和尚賣相極佳。
此時,無因正接待客人,本縣縣令王意之。
王意之神情激動:“過去的半年,已經不下數十人患了離魂之症。據大夫所雲,離魂若超過三月,病人便會在睡夢中無聲無息地死去。大師,這一定是鬼怪作祟,還請南園寺出手相助。”
無因捋著胡須,沉吟道:“大人莫急,這次便讓師弟無花前去處理,是鬼怪便超度了對方,是人為疫病,師弟醫術高明,也能徹底解決。”
見李真悄悄的坐在一旁,無因又道:“師弟,王大人所言之事,便全權托付給你。這次也算是你曆練前的熱身吧。”
李真微微點頭:“好。”又問王縣令,“離魂之人的檔案還需借給小僧一觀。”
王意之年齡不過二十七八歲,考中進士後被家族安排到了莆田為官,尚不足一年。他本就對現狀不滿,嶺南可是以煙瘴聞名於朝廷,體弱之人病死在任上的不在少數。沒想到不過短短一年,偏偏爆發了離魂症。不想管也必須要管,萬一哪天離魂的變成自己及家人呢?
將視線移到一身月白僧衣的無花臉上,王意之頓時呆住。
這和尚生的如此貌美,其色灼灼猶如明珠,偏偏還自帶聖潔之光,讓人升不起褻瀆之心。
這一刻,他仿佛才明白書上所寫的所謂“蓬蓽生輝”、“明**人”是何等恰如其分。
“你……你怎麽會做了和尚?!”王意之吃吃道,滿眼不可思議。
李真淡淡道:“小僧無花,施主有禮。”
王意之頓時麵紅耳赤,為自己的唐突羞愧,更為自己的無禮抱歉:“對不住,實在是無花法師生的太過出色,在下一時失態。對不住,恕罪則個。”
無因笑眯眯地道:“我師弟的確生的好,老衲哪怕看了幾十年也沒看膩。王大人如此,實屬尋常,不怪,不怪。”
忽然,他又笑道,“要不是師弟的這副容貌,當年師父或許還不會力排眾議,收入門下呢。”
王意之好奇道:“哦?莫非還有什麽緣故?”
“確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