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將占城稻種卸下來!”


    隨著一聲聲催促聲下,一個個民夫將一袋袋沉重的稻種背上岸,隨即被一輛輛馬車拉走。


    這就是範正在專門南洋加急定的占城水稻,利用快船加急運到兩浙路,總算趕在春耕之前運來。


    “啟稟範大人,占城稻種子都已經運來,還請大人吩咐!”包康得到消息,立即前來稟報道。


    他早已經從公文得知占城稻的優勢,一旦在兩浙之地推廣,蘇湖之地的水稻一年三熟,必將會成為天下最為富庶之地。


    對於範正話,他並沒有懷疑,畢竟邪醫範正早已經創出無數奇跡,根本不會無的放矢。


    “既然占城稻稻種已經運來,而如今春耕在即,那就傳令下去,讓各縣派人前來領取占城稻種子!”


    範正滿意的點了點頭,占城稻乃是後世赫赫有名的稻種,後世在大宋大肆推廣,如今他直接從占城運來大量的稻種,加速占城稻的推廣,日後水稻產量定然暴增,定然能夠讓大宋國力更進一步。


    然而範正的公文發出去之後,卻石沉大海,眼看春耕已經到了,根本沒有人來領取占城稻種子。


    “啟稟官家,不止是杭州城,其他各縣都不願意推廣占城稻。”包康匆匆前來稟報道。


    “竟然不把本官的政令放在眼中!”範正眼神一冷道,他畢竟是兩浙轉運使,再說朝廷已經發放了養廉銀,公田不再是奉養官員,他用來推廣占城稻竟然還橫加阻攔。


    “各縣紛紛用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觀點來拒絕,認為占城稻的種子根本不適合兩浙的氣候,而且各地債務沉重,冒險改種占城稻損失太大!”包康低頭道。


    範正冷哼一聲道:“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此說法並不全麵,一個淮河又並非秦嶺,如何能夠讓兩岸的差異如此之大,醫家最近研究生命,植物也算是生命,同樣也在此列,發現橘和枳雖然是近親,但並非同一品種!”


    “什麽,橘和枳並非同一品種!”


    包康聞言一愣,他不敢相信的看著範正,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傳言千年的寓言是錯誤的。


    “江浙之地本就是魚米之鄉,占城的水稻也是水稻,兩浙的水稻同樣也是水稻,二者同屬於一種植物,也就是說,既然兩浙能夠生長水稻,那占城稻同樣也能在江浙生長。”範正道。


    “然而要是占城稻不能達到一年三熟呢?”包康也道出自己心中的顧慮。


    範正不以為然道:“占城稻能夠生長,就算達不到一年三熟,也能達到一年兩熟,就算再不濟,占城水稻不適應兩浙氣候,造成減產,那所受損的也僅僅是朝廷的公田,根本不會危及百姓,而相對於占城稻成功的巨大好處,這點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包康仔細思索,不由被說服,範正所言有理,一旦占城稻推廣成功,兩浙的甚至整個江南的水稻產量必將暴增,而相比於公田這點可能性極小的損失,簡直是再劃算不過了。


    “依我看,這些公田原本是這些官員所有,如今雖然已經變法推行了養廉銀,恐怕這些官員依舊將這些公田當成禁臠,想要繼續占為己有,不願讓範某插手。”範正冷笑道。


    包康微微一愣,未嚐沒有這種可能!


    範正冷笑道:“朝廷既然已經發放了養廉銀,公田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本來本官想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然這些官員連如此一點點利益都不願意退讓,更何況是為了兩浙百姓,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本官公事公辦。”


    當下,範正大手一揮道:“來人,立即傳令各縣,但凡各縣的無地的赤貧之戶,皆可在公田分一份土地,而條件隻有一個則是種植一年的占城稻。”


    “隻要種一年占城稻就能領一份土地!”


    包康不由一愣,沒有想到範正竟然出如此邪方,如此一來,既讓那些想要繼續侵占公田的官員雞飛蛋打,又能大力推廣占城稻。


    “大人英明!”包康佩服道。


    ……………………


    “什麽,將所有公田都分給赤貧之戶!”


    當範正將此公文發出的時候,整個杭州一片嘩然。


    要知道但凡能夠稱得上公田的大多都是上好的水田,相同品質的水田非但低價昂貴,而且有價無市,根本沒有人願意賣。


    如果杭州官府想要讓水田賣出,定然會引起瘋搶,甚至也能賣出高價。


    自從朝廷決定發放養廉銀的時候,這些水田早就已經被不少大地主盯上了,隻需朝廷應允,就會內外勾結將其吞並。


    然而杭州上下還沒有行動,竟然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邪醫範正竟然將這些上好的水田無償的分給赤貧之人。


    “大人三思呀!公田分不得呀!”


    杭州知府譚洪匆匆趕來,連忙勸阻道。


    範正看到譚洪心中冷笑,他早已經打探清楚了,就是譚洪帶頭阻撓,這才讓範正推廣占城稻計劃遇阻。


    “怎麽,譚知府還惦記公田那三瓜兩棗,要知道朝廷的養廉銀可比這多多了!”範正嘲諷道。


    他對直接分官田沒有一點心理負擔,畢竟朝廷已經了足額的養廉銀,給了百官足夠的補償,他作為轉運使,分配兩浙地區的公田合情合理。


    譚洪苦口婆心道:“範大人有所不知,兩浙地帶雖然富庶,但是赤貧之戶卻絕不在少數,這麽點官田實在是僧多粥少呀!”


    公田乃是為了供養官員,雖然數量上不少,但是被龐大的赤貧之戶一分,恐怕勝不了多少。


    範正不以為然道:“分不多,就分少,正好本官正在推行占城稻,能夠達到一年三熟,需要百姓精耕細作,哪怕是土地分的少,隻要用心打理,也能讓其糊口!”


    占城稻一年三熟,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操持,正好赤貧之戶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而且讓其精耕細作,定然能夠讓占城稻的產量更高,隻需要一年種植,讓兩浙百姓見識到占城稻的優勢,足以順利推廣占城稻。


    越早推廣占城稻,多收一季的稻穀所產生的好處,遠遠超過這點公田的損失。


    “大人不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人給了這一批的赤貧之戶,日後再有赤貧之戶怎麽辦?”譚洪想了想,找到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範正毫不猶豫道:“範某僅僅是讓官田分給他,而不是賣給赤貧之戶,這些公田依舊是屬於官府,每五年重新分一次,讓已經脫貧的赤貧之戶離開,原來的赤貧之戶加入進來,重新分配公田。”


    “義莊!”


    譚洪不由眉頭一皺,範氏義莊就是在蘇州,譚洪自然知道義莊的模式,範正所出的方法和義莊十分雷同。


    “可是………………。”譚洪還想再勸。


    範正幽幽的反問道:“譚知府夙來愛民如子,如今那些赤貧之戶皆是家中困頓之人,知府大人該不會舍不得將公田分給他們吧!”


    譚洪聞言,頓時氣結。


    道德綁架,又是道德綁架,他沒有想到範正竟然一招兩用,連續用兩次道德綁架來對付他。


    對於公田的用途有三種,一種是當成官員的小金庫,二來就是賣給大地主,這兩種無論哪一種,都能讓官員獲益匪淺,這也是暗中帶頭阻撓範正推廣占城稻的原因,一旦這些公田被用來推廣占城稻,那他們的計劃將會破產。


    而範正偏偏采用了第三種,那就是直接將這些公田分了,範正為了推廣占城稻,直接將桌子掀了,誰也落不到好處,白白便宜了那些賤民。


    “下官不敢,範太丞愛民如子,下官佩服!”譚洪隻能俯首稱臣,無奈低頭。


    杭州城外,


    一大塊上等的公田被分割成一塊塊一畝有餘的水田,一個個衣衫襤褸的赤貧之戶看著腳下的水田,一個個喜極而泣。


    譚洪在一旁看到這一切,頓時心如滴血。


    “範大人實乃青天大老爺呀!”


    一眾赤貧之戶高唿道。


    他們窮苦了一生,卻沒有一分自己的田地,更別說這樣上等的水田,而如今雖然僅僅有一畝有餘,卻讓他們倍加珍惜。


    “所有公田免費發放占城稻種,若是荒廢或者換種,或者轉賣,一律剝奪分田的資格。”


    範正鄭重道。


    占城稻的成長時間短,成熟時間早,若是有赤貧之戶換種,定然可以一目了然的發現。


    再則範正推廣占城稻除了時間短,還需要高產,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種植占城稻,不少赤貧之戶之所以貧窮,不是因為病,而是懶。


    “啊!”


    範正此言一出,頓時讓不少暗中僥幸的懶漢心頭一顫,他們原本想要偷懶,或者轉手租給他人,自己就能躺著賺錢。


    而範正此策一出,卻逼著他們不得不起早貪黑的去耕種。


    當下,大量的占城稻稻種分發下去,一眾赤貧之戶,立即熱火朝天的開始勞作,這裏雖然僅僅有一畝多地。


    然而根據範大人所說,這可是占城稻,能夠一年三熟,而且產量頗高,要是真的如此,那他們或許能夠因此而翻身。


    範正看著一眾熱火朝天的百姓,不由會心一笑。


    他不惜冒著得罪官員的風險,堅持要給赤貧百姓分公田,除了要報複這些官員不作為,推廣占城稻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收攏人心。


    他來這裏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來兩浙路最重要的事情摩尼教。


    摩尼教信仰吃素,又利用神法來治病,吸引了很多底層的百姓,而如今赤貧之戶則是他們最忠實的信徒,範正此舉乃是將他們穩固的牆角挖掉了。


    “啟稟大人,稻種還剩餘一半有餘。”


    很快,包康匆匆而來,上報了一個消息,讓範正眉頭一皺。


    有了來自後世的經驗,範正自然明白占城稻定然會取得成功,自然讓海船拉的越多越好。


    然而誰能想到稻種分配完公田之後,卻依舊還剩餘如此多的稻種。


    “先問問杭州各地的百姓願不願意種植占城稻,若有願意,那就則將稻種平價賣給他們。”範正點頭道。


    “屬下明白!”


    包康佩服道。


    當下,包康開始在杭州推廣占城稻。


    “占城稻?”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南洋的占城稻又豈能在兩浙種植!”


    聽到包康的推廣,不少農戶搖頭道。


    “就是農商乃是大事,一些來曆不明的稻種又豈能胡亂種植。”


    “一年三到四季,這該不會是占城的陰謀吧!諸位可還記得春秋戰國時期,兩國範蠡用種子坑害吳國的教訓!”


    ………………


    不少自認為有學問的地主也敬謝不敏,如果是給新任轉運使麵子,他們並不介意買一些占城稻當米來賣,然而範正還規定這些稻種必須耕種,日後還要檢查,自然無人願意種植占城稻。


    任憑包康舌綻蓮花,願意購買占城稻的農戶依舊寥寥無幾,畢竟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田地受損失。


    “屬下無能,還請大人責罰!”包康一臉慚愧的歸來。


    “無妨,不種占城稻是他們的損失,日後有他們後悔的時候。”範正聽聞以後,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


    “可是還剩如此多的稻種怎麽辦?”包康搖頭道。


    他乃是包拯之後,一直憂國憂民,既然占城稻有如此好處,將剩下一半的稻種種上,足足可以節省一半推廣的時間。


    範正朗聲道:“若有剩餘,本官出錢全部買下,全部送到蘇州範氏義莊,讓其改種占城稻。”


    範氏義莊乃是範正的後手,範氏義莊足足有一千畝地,再加上範家在蘇州的影響力,足以讓剩下的占城稻種全部種植。


    隻需種植一季節,就能讓兩浙百姓明白占城稻的優勢,到時候,公田和範氏義莊一千畝的稻田的稻穀全部都可以當成稻種來賣,其價格自然也將會翻倍。


    範正相信,今年種公田的赤貧之戶,和範氏義莊必將是大發橫財。


    屆時,那些拒絕種植占城稻的農戶必將大為懊悔,不但錯過發財機會,還要高價買稻種。(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將臣一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將臣一怒並收藏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