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封?義封?”
城上朱然麵無表情,任憑城下孫權不停唿喚也沒有迴答。
顧徽盯著朱然看了一會,笑道:“義封畢竟和討虜將軍有舊,要是不迴複的話也有些不近人情,不過義封可要記得別說錯了話。”
朱然聞言才終於將目光投向城下,看著伸出胳膊向自己揮舞的孫權,朱然頓了頓,沉聲說道:“義封見過將軍,可惜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禮。”
聽到朱然的迴複之後,孫權終於苦笑一聲:“你我為何能到這般地步,可是顧氏允諾了義封什麽好處?”
朱然瞥了一眼顧徽,見顧徽挑了挑眉,朱然會意,衝城下說道:“將軍又何必知道這些,隻不過是然不比將軍雄心壯誌,恕難繼續相伴。”
“義封莫不是忘卻了你我幼時的同窗情誼?”孫權顯然並不甘心,繼續追問道。
朱然神色一動,話語也軟了下來:“不曾忘卻。”
這時顧徽突然插嘴道:“今時不同往日,將軍莫非以為義封還有迴頭路不成?”
顧徽見朱然聽了孫權的話有些意動,連忙止住二人的話頭,謀反不是其他小事,此時既然已經發生,顧徽不相信朱然敢去賭孫權會不會原諒自己,而他此時表麵上是勸說孫權不要白費口舌,實際上其實是在提醒朱然。
“謀反”已成,切莫首鼠兩端。
聽到顧徽插話,朱然也沉默了下來,正當顧徽想要揮手示意朱然退下時,孫權突然開口:“我也知開弓沒有迴頭箭,但既然義封要與兩位家主一起離開,也總該給我們之間單獨留下一些敘話的時間吧?”
“這時間不必有,也不會有。”朱然突然開口道,他注視著城下的孫權,一字一句地說道:“將軍與然之間也沒什麽不能講的事情,有什麽想說的直說便是。”
“義封可記得當初權逃學,讓你頂替之事?”
孫權此言一出,城上的顧徽和朱完、城下的其餘將領皆是一頭霧水,而眾人思索了一會,也都暗暗點頭:孫權此時尚未及冠,就算再是成熟,在與曾經舊友分道揚鑣時也免不了傷春悲秋。
現在提及往事,無論是想要借此“喚醒”朱然,還是單純紀念從前的時光,都合情合理。
而一旁的顧徽本來不想讓他們繼續交談,但聽到是這種無關緊要之事,雖然心中疑惑,也沒有立刻止住這對既是君臣又是舊友的交談。
又不會對自己有什麽損害,這對於一向看重名聲的顧徽來說自然沒有什麽拒絕的理由。
朱然嘴唇微動,片刻後,重重點頭道:“記得。”
“在當初讀書時,義封的學問還不如我,是以沒什麽能幫得上我的,老實說,當初問義封時,還真怕義封會拒絕。”
聽到孫權的感慨,朱然麵無表情地迴複:“然怎會拒絕。”
孫權眸光一亮,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記得當時叔弼也和我們一起讀書,不知道我逃學之後,叔弼可有認真讀書?”
朱然看了看顧徽,見顧徽沒有什麽反應,沉默片刻後,迴答道:“叔弼雖然頑劣,但卻也很是認真,隻不過能力有限,學問不及將軍。”
“且將軍逃學之後,也沒人能看顧叔弼了,所以將軍也莫怪罪叔弼。”
當初是不是應該支持孫翊繼任?一旁的顧徽聽著朱然和孫權的交談,心中也不由得思索起來,孫翊讀書不多,想來應該比孫權更容易應對,若不是孫權對自己太過逼迫,顧徽也不願意離開江東。
自漢初以來,顧氏就已經居於江東之地,對江東的留念自不必多說。
但旋即“讓孫翊繼任”的這個想法就被自己否決了,讀書不多、學問不足自然是好事,但孫翊的性格比起孫策來說都猶有過之,光一個孫策就足以讓江東的世家豪族頭疼的,若孫翊上位,恐怕會更麻煩。
況且自己當初也隻能給給建議,即位之人的最終的決定權並不在世家手中,所以這時顧徽也隻是隨意想想、打發時間而已,並沒有太過當真。
城下的孫權繼續絮叨著之前兩人一同讀書的經曆,朱然偶爾應和一下,而兩人身旁的軍士各自劍拔弩張。
而在說起之前教二人學問的先生時,朱然才打開了話匣子,顯然兩人都對之前先生的嚴厲積怨已久。
“有先生在,然又怎敢逃學去和將軍一同玩耍。”
“便都跑了又有何妨?義封難道還有什麽把柄不成?大不了不學便是。”孫權大大咧咧地迴複道。
“然和將軍不同,有義父在,然不敢輕易逃學。”朱然淡淡地迴複道。
聽了朱然此話,孫權許久沒有迴複。
顧徽也看出情況不妙,倒吸一口涼氣,低聲道:“義封,你這話有些過了……孫家都是烈火性子,你若真惹惱了他,怕是真會攻城的。”
在顧徽看來,朱然這話難免會讓孫權想到已故的孫堅,“有義父在所以不敢逃學。”那麽孫權敢逃學,不就是因為父親不在了麽?
不過說歸說,顧徽還是內心暗爽,他們顧家珍惜羽毛,所以不會當麵說這種話,但不代表顧徽不願意聽聞其他人“攻擊”孫權。
片刻之後,孫權複又抬頭,笑著向城上看去,不過這時的顧徽先入為主,他覺得此時孫權的笑容頗有些苦澀。
朱然突然說道:“其實當初不隻是然一人幫將軍遮掩逃學之事。”
“哦?”孫權疑惑道。
“還有很多與將軍關係親密的,甚至一些將軍根本想不到的人,其實當初將軍大可以放心遊玩。”
這話仿佛是斬斷了兩人之間最後的羈絆,朱然言罷不再停留,不顧顧徽的挽留,轉身從城樓上離開。
顧徽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看著城下的孫權,笑道:“義封有些頑劣,將軍不要在意。”
孫權也不理他,轉身帶著眾人離開,在迴營的路上,呂蒙暗想此時孫權多半情緒不高,於是抱著調節氣氛的打算,笑道:“蒙倒是不知,三公子竟然還讀過書呢。”
“他?要叔弼讀書,比要他的命還難。”
“啊?”
城上朱然麵無表情,任憑城下孫權不停唿喚也沒有迴答。
顧徽盯著朱然看了一會,笑道:“義封畢竟和討虜將軍有舊,要是不迴複的話也有些不近人情,不過義封可要記得別說錯了話。”
朱然聞言才終於將目光投向城下,看著伸出胳膊向自己揮舞的孫權,朱然頓了頓,沉聲說道:“義封見過將軍,可惜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禮。”
聽到朱然的迴複之後,孫權終於苦笑一聲:“你我為何能到這般地步,可是顧氏允諾了義封什麽好處?”
朱然瞥了一眼顧徽,見顧徽挑了挑眉,朱然會意,衝城下說道:“將軍又何必知道這些,隻不過是然不比將軍雄心壯誌,恕難繼續相伴。”
“義封莫不是忘卻了你我幼時的同窗情誼?”孫權顯然並不甘心,繼續追問道。
朱然神色一動,話語也軟了下來:“不曾忘卻。”
這時顧徽突然插嘴道:“今時不同往日,將軍莫非以為義封還有迴頭路不成?”
顧徽見朱然聽了孫權的話有些意動,連忙止住二人的話頭,謀反不是其他小事,此時既然已經發生,顧徽不相信朱然敢去賭孫權會不會原諒自己,而他此時表麵上是勸說孫權不要白費口舌,實際上其實是在提醒朱然。
“謀反”已成,切莫首鼠兩端。
聽到顧徽插話,朱然也沉默了下來,正當顧徽想要揮手示意朱然退下時,孫權突然開口:“我也知開弓沒有迴頭箭,但既然義封要與兩位家主一起離開,也總該給我們之間單獨留下一些敘話的時間吧?”
“這時間不必有,也不會有。”朱然突然開口道,他注視著城下的孫權,一字一句地說道:“將軍與然之間也沒什麽不能講的事情,有什麽想說的直說便是。”
“義封可記得當初權逃學,讓你頂替之事?”
孫權此言一出,城上的顧徽和朱完、城下的其餘將領皆是一頭霧水,而眾人思索了一會,也都暗暗點頭:孫權此時尚未及冠,就算再是成熟,在與曾經舊友分道揚鑣時也免不了傷春悲秋。
現在提及往事,無論是想要借此“喚醒”朱然,還是單純紀念從前的時光,都合情合理。
而一旁的顧徽本來不想讓他們繼續交談,但聽到是這種無關緊要之事,雖然心中疑惑,也沒有立刻止住這對既是君臣又是舊友的交談。
又不會對自己有什麽損害,這對於一向看重名聲的顧徽來說自然沒有什麽拒絕的理由。
朱然嘴唇微動,片刻後,重重點頭道:“記得。”
“在當初讀書時,義封的學問還不如我,是以沒什麽能幫得上我的,老實說,當初問義封時,還真怕義封會拒絕。”
聽到孫權的感慨,朱然麵無表情地迴複:“然怎會拒絕。”
孫權眸光一亮,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記得當時叔弼也和我們一起讀書,不知道我逃學之後,叔弼可有認真讀書?”
朱然看了看顧徽,見顧徽沒有什麽反應,沉默片刻後,迴答道:“叔弼雖然頑劣,但卻也很是認真,隻不過能力有限,學問不及將軍。”
“且將軍逃學之後,也沒人能看顧叔弼了,所以將軍也莫怪罪叔弼。”
當初是不是應該支持孫翊繼任?一旁的顧徽聽著朱然和孫權的交談,心中也不由得思索起來,孫翊讀書不多,想來應該比孫權更容易應對,若不是孫權對自己太過逼迫,顧徽也不願意離開江東。
自漢初以來,顧氏就已經居於江東之地,對江東的留念自不必多說。
但旋即“讓孫翊繼任”的這個想法就被自己否決了,讀書不多、學問不足自然是好事,但孫翊的性格比起孫策來說都猶有過之,光一個孫策就足以讓江東的世家豪族頭疼的,若孫翊上位,恐怕會更麻煩。
況且自己當初也隻能給給建議,即位之人的最終的決定權並不在世家手中,所以這時顧徽也隻是隨意想想、打發時間而已,並沒有太過當真。
城下的孫權繼續絮叨著之前兩人一同讀書的經曆,朱然偶爾應和一下,而兩人身旁的軍士各自劍拔弩張。
而在說起之前教二人學問的先生時,朱然才打開了話匣子,顯然兩人都對之前先生的嚴厲積怨已久。
“有先生在,然又怎敢逃學去和將軍一同玩耍。”
“便都跑了又有何妨?義封難道還有什麽把柄不成?大不了不學便是。”孫權大大咧咧地迴複道。
“然和將軍不同,有義父在,然不敢輕易逃學。”朱然淡淡地迴複道。
聽了朱然此話,孫權許久沒有迴複。
顧徽也看出情況不妙,倒吸一口涼氣,低聲道:“義封,你這話有些過了……孫家都是烈火性子,你若真惹惱了他,怕是真會攻城的。”
在顧徽看來,朱然這話難免會讓孫權想到已故的孫堅,“有義父在所以不敢逃學。”那麽孫權敢逃學,不就是因為父親不在了麽?
不過說歸說,顧徽還是內心暗爽,他們顧家珍惜羽毛,所以不會當麵說這種話,但不代表顧徽不願意聽聞其他人“攻擊”孫權。
片刻之後,孫權複又抬頭,笑著向城上看去,不過這時的顧徽先入為主,他覺得此時孫權的笑容頗有些苦澀。
朱然突然說道:“其實當初不隻是然一人幫將軍遮掩逃學之事。”
“哦?”孫權疑惑道。
“還有很多與將軍關係親密的,甚至一些將軍根本想不到的人,其實當初將軍大可以放心遊玩。”
這話仿佛是斬斷了兩人之間最後的羈絆,朱然言罷不再停留,不顧顧徽的挽留,轉身從城樓上離開。
顧徽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看著城下的孫權,笑道:“義封有些頑劣,將軍不要在意。”
孫權也不理他,轉身帶著眾人離開,在迴營的路上,呂蒙暗想此時孫權多半情緒不高,於是抱著調節氣氛的打算,笑道:“蒙倒是不知,三公子竟然還讀過書呢。”
“他?要叔弼讀書,比要他的命還難。”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