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少帝登基
這日午後就開始狂風大作,天色陰鬱,獵獵狂風夾雜著水氣刮過寬敞的宮庭。頭頂上,厚密的雲層激烈地翻湧著,細沙飛舞,迷了人眼。
隱隱的雷聲由遠及近,仿佛急促的鼓點,在催促著人們加快步伐。
丹菲匆匆迴屋,剛關上了窗戶,就聽頭頂一聲悶雷滾過,豆大的雨點啪啪落下,由疏轉密,拉起一張厚厚的白簾。
狂風卷著雨水從天而降,如傾江倒海一般,衝刷著大明宮,澆透了大半個長安城。
崔景鈺坐在窗下,望著雨簾,衣袖被打濕了一塊都渾然不覺。他精致的眉眼籠罩著一層冰冷霜氣,眸中映著外麵那一團混沌的天地。
“明日會發喪。”李隆基斟酒,“韋氏想要製勝,動作必須快。估計後日溫王就會在靈前即位。”
“我聯係不上阿菲。”段義雲麵色凝重不安。
“她這麽精明的,又得韋氏信任,不會有什麽事。”李隆基安慰道,“景鈺,你說兩句話呀。”
崔景鈺這才收迴了目光,開門見山道:“郡王打算何時起事?”
李隆基不禁笑了笑,“問得好!”
崔景鈺道:“我們原本都以為這事不會這麽早發生。誰都沒料到聖上會突然駕崩。”
“究竟怎麽死的,還不清楚呢。”段義雲道,“神龍殿的宮人下落全無,想必都已經被處死了。如此看來,死因定有蹊蹺。”
“事已至此,追究死因無用。”崔景鈺道,“如今京畿兵馬大都被掌握在韋氏子弟之手,朝政也由韋後把持。我因昨日拒絕隨宗楚客進宮,已經是徹底同他們斷開了。如今局勢對我們已是極不利。若再拖延下去,假以時日,韋氏將攝政皇太後的位子坐穩。郡王要再翻身,可就難上加難了。”
“我懂。”李隆基將酒一飲而盡,又斟滿一杯,“最遲,不會拖到下個月!隻是兵力有些吃難。”
“我自會傾力助郡王。”段義雲道,“我在羽林衛還認得幾位武將,深受韋播、高嵩排擠侮辱,對之韋氏一黨恨之入骨,願以死報追隨郡王誅諸韋!”
“好兄弟!”李隆基與他們碰杯。
段義雲又道:“在這之前,還需先把阿菲接出宮來。”
“景鈺有什麽主意?”李隆基問,“你若不方便,我讓太平姑母將她要出來就是。”
“沒什麽不方便的。”崔景鈺道,“新帝登基,我使命已完成,接她出宮再順理成章不過。”
李隆基酸溜溜地笑道,“那就等著喝你們的喜酒了。”
崔景鈺微笑著舉杯致意。段義雲
這日的雨下到入夜後方轉小,淅淅瀝瀝的,催人入眠。
丹菲不用值夜,也不用去守靈,終於可以躺在床上,睡一個舒服的覺。她想到明日發喪,百官都要來朝,就能見著崔景鈺了。經曆了宮變後,她愈發想見崔景鈺一麵。不為了尋求他的保護,而隻是為了擁抱一下,聽他的聲音和心跳,感受一下那份真摯的溫暖。
次日晴空萬裏,前一日的暴雨帶走了濕氣,也帶走了雲。今日太陽一出來後,便火辣辣地照射而下,很快地烤幹了大地,曬得人頭頂冒煙。
韋皇後盛裝打扮,厚重的粉蓋住了她發青的眼底,眼中的血絲卻還是泄漏了她焦慮的心境。
“阿娘……”安樂惶恐不安,“萬一屆時有人發難……”
韋皇後一擺手,“金吾衛已就位。若有人圖謀不軌,當場格殺勿論!”
“若茂郎不聽話……”
“他想活命!”韋皇後冷哼,“你給我打起精神來,唯唯諾諾的,哪裏有半點皇家風範?”
武延秀偷偷給安樂公主遞來一杯烈酒。安樂飲盡,過了片刻,才終於放鬆了下來。
洪亮悠遠的鍾聲中,緊閉了兩日的宮門,終於再度開啟。
百官進宮,前往太極殿外叩拜大行皇帝。
鼓樂震耳,宮人遍地哀哭,白幡飄揚,萬人素縞。
韋皇後帶著溫王立於殿前高高台階之上,俯視下方。上官婉兒手捧遺詔而至,命禮官於百官麵前宣讀遺詔。
丹菲站在女官之列中,目光極其容易地就在下方人群中捕捉到了崔景鈺的身影。
百官皆身穿麻白孝服,看上去就像擺了滿地的米口袋似的。唯獨崔景鈺白皙而英俊的麵孔被那衣服一襯,愈發顯得眉眼似墨,麵如冠玉。
丹菲目不轉睛地看著,心中又酸又熱,又甜甜的,嘴角不禁揚了起來。
似乎是感受到了丹菲的視線,伏跪聽旨的崔景鈺微微抬起頭,朝這邊望來。隔得太遠,又背光,他其實看不真切,卻是直覺知道丹菲在望著他。他亦溫柔地一笑,又低下頭去。
百官意味深長的目光之中,年方十六歲的溫王李重茂被封為太子,皇後臨朝攝政,大赦天下改元唐隴。
少年太子麵色蒼白,雖然極力掩飾,可眼中依舊流露出一股怯懦惶恐、迷茫無措之色。
“叩首——”禮官唱道。
群臣麵麵相覷,各種激憤的、不甘的、漠然的、得意的心緒,最後都化為沉默。他們磨磨蹭蹭地安靜了下來,朝那神情遊離的少年新君跪下。
“子幼母強呀。”臣子們竊竊私語,憂心忡忡。
同時,相王進為太尉,雍王守禮為豳王,壽春王成器為宋王。韋皇後從兄上洛王韋溫總知內外守捉兵馬事。
相王幾個兄弟父子們循規蹈矩地磕頭謝恩便罷了。韋氏子弟如今都進官加賞,大權在握,各個意氣風發,嘴臉十分張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臣百官多半都看不下去,隻等遺詔宣讀完畢,便紛紛告退離宮。
隔著遙遙的距離,丹菲見崔景鈺起身,朝她這邊直直望過來,而後一笑。
這個笑容溫柔而英俊,充滿著難以言喻的情意。
一時間,酷熱驕陽、宮廷樓閣、人山人海,全都紛紛消退而去。偌大的殿前廣場,隻有丹菲和崔景鈺兩人四目相接,遙遙對望。
崔景鈺輕啟唇,無聲地說了兩個字,而後幹脆利落地轉身,步履穩健,背影筆挺如鬆。
等我。
他說:等我。
丹菲微笑著目送他的身影融進了人潮之中。
***
六月初五,含元殿中,皇太子重茂即皇帝位,尊皇後為皇太後,仍知政事。
這是丹菲第一次親身經曆新帝的登基大典,沒法同別的做比較。但是她偷偷聽到柴尚宮和賀婁尚宮私語,顯然是覺得此次登基十分倉促,大典處處都透露出一股寒酸之意來。
韋太後依舊十分緊張,宮人們行動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在這節骨眼上犯絲毫錯誤。
幸而大典順利舉行,太子雖然依舊像個木頭人偶一般,卻是將各項儀式一絲不錯地執行了下來。
禮成之後,一身帝王服的少帝接受百官朝拜。韋太後與他並排而坐,氣勢張狂。少帝被她襯得愈發萎靡瑟縮,麵露怯色。
李隆基隨父親兄弟一道上前叩拜之際,抬眼不動聲色地掃過,旋即低下頭,掩飾住了嘴角的一抹冷笑。
待百官朝拜過後,又輪到命婦們叩拜韋太後了。
丹菲去請諸位命婦入殿時,碰見了崔景鈺的母親和嫂子。
段夫人不愛宴會,平日極少進宮,同丹菲難得見上一麵。三年過去,她保養得當,似乎沒有什麽變。見了丹菲,還是那麽一副慈愛和善的模樣。
倒是崔家大嫂拿眼光將丹菲上下打量了一遍,意味深長地笑著,令丹菲十分不好意思。
“轉眼就成大姑娘了。”段夫人拉著丹菲的手,“這眉眼長開了,倒是越發漂亮了,人也看著精神又幹練。”
崔家大嫂道:“太後身邊那麽多女官,就屬我們阿江最打眼。也不知將來誰有幸能娶了去。”
她笑容一片善意,弄得丹菲滿臉通紅。
正寒暄著,一個人從丹菲身後走過,碰了碰她的胳膊。
“騙子!”
丹菲驚愕地轉過頭,就見公孫神愛漠然地掃了她一眼。
沒頭沒尾的,丹菲困惑不解。她同公孫神愛的關係早就冷淡,如今是井水不犯河水,也沒有起爭執的必要。
公孫神愛沒有誥命在身,並沒資格去朝拜皇後。她同其餘的妙齡貴女今日進宮來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朝拜過後,就有宴會。這正是結識新貴的大好時機。如今韋家發達,不少未婚的韋氏子弟都成了搶手的熱餑餑。公孫神愛雖然不會將這等凡夫俗子看在眼裏,卻也被幾個嫂子強拖了過來。
丹菲今日也穿著女官的朝服,十分隆重,妝容考究。比起公孫神愛的一團豔麗,她顯然更加端莊肅穆。又因為在宮中曆練多年,丹菲的氣質莊重沉穩,又透露著一股果敢霸道之氣,倒是比在場絕大多數貴女更有名門風範。
公孫神愛為了追求崔景鈺,抓住機會就對段夫人獻殷勤。段夫人卻對她態度客氣而疏遠。崔家大嫂更是有幾分瞧不起公孫神愛的手段,也知道小叔絕不會娶她,對她更是冷淡,
如今段夫人她們對丹菲的親昵態度,就如公孫神愛的眼中刺,肉中釘。她牢記著從李碧苒的貼身女管事處打聽來的話,說這曹氏之父乃是曹永璋。此人當年熱衷扶持相王為太子,還意圖行刺當時身為太子的先帝。事發後他帶著妻女詐死逃走,去了沙鳴。曹氏後因救了段寧江,本想假冒貴女上門騙錢的。不料段家出事,她陰差陽錯地被當作女眷被沒入掖庭。段家人已死絕,崔家人又都不認得段寧江,才被她騙了。
那女管事說得十分詳盡:青州知府的夫人乃曹氏姨母,同她長得五分像。女管事又道,這事其實也說不得十成十地準,所以我們公主也就沒有張揚出去。
公孫神愛牢牢記著此事。她忍了許久,就等尋個合適的時機去找崔景鈺揭穿這曹氏的真麵目。不巧聖上突然駕崩,新帝登基,一番兵荒馬亂的,她直到今日才有機會再見崔景鈺。如今見曹氏還渾然不覺地在段夫人麵前討好賣乖,更覺得厭惡,隻等著看她將來的下場。
待到命婦們朝拜過韋太後之後,已經過了午時,午宴這才擺了出來。因為有韋家子弟領頭歡慶,宴會氣氛倒是極好。上官婉兒又同宗楚客一道,當場作詩,祝賀新帝登基。
韋太後特意將韋家十四娘叫過來說話。這十四娘年方十五,還是個小女孩模樣,一看就知是個千嬌百寵著長大的,言行舉止裏透露著幾分同韋太後如出一轍的嬌縱之氣。
少帝本能對她反感,態度冷冰冰的。韋十四娘也察覺了,於是撅著嘴巴也不大高興。韋太後臉上掛不住,隻好讓丹菲又把韋十四娘送迴去。
丹菲返迴之際,碰到李隆基迎麵而來。
李隆基顯然已喝得半醉,滿麵紅光,見了她便笑嘻嘻地拱手:“恭喜!恭喜!”
丹菲啼笑皆非,“郡王看清奴是誰了麽?您恭喜什麽呢?”
“崔景鈺沒和你說?”李隆基擠眼,“那我也不說,不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丹菲見他要倒,急忙伸手扶他。
李隆基忽然抓住了她的手,目光迷蒙地看著她,“他要待你不好,你就來找我……”
丹菲這下真的笑出聲來,認真道:“郡王,以我的本事,他若待我不好,就沒命了。”
“哦,也是。”李隆基摸了摸鼻子,嘟囔道,“你就這點不好。太兇悍了。女子還是溫雅柔順一些的好,偶爾使使小性子即可,別動不動就拔刀……”
丹菲頓時有種想把他丟到外麵的池子裏的衝動。
幸而高力士匆匆尋來,將李隆基接了過去,不住道歉,把人扶走。
他們剛走,雲英就匆匆尋來,道:“皇後……太後傳你問話。”
丹菲見她神色有些不對,問:“可有什麽不妥?”
雲英一副強忍著興奮的模樣,笑道:“你問那麽多做什麽?去了就知道了。”
說罷就將丹菲一路拉到偏殿中。
偏殿之中要安靜許多。丹菲走進去,一眼就見崔景鈺正跪在韋皇後座下。韋皇後喜怒不形於色,漠然地掃了丹菲一眼。
丹菲提起一口氣,匆匆上前,挨著崔景鈺跪下。
她偷偷看崔景鈺,目光裏充滿困惑。崔景鈺的嘴角勾起一抹淺笑。丹菲的緊張瞬間消散。
“阿段,”韋太後開了口,“你入宮服侍我,已有三年了吧。”
“是的,太後。”丹菲道。
“你當初入宮,是作為罪臣家眷來著。”韋太後道,“當日前腳你被捕,後腳崔景鈺就跑到我跟前磕頭,想救你一命。這些年來,我也留意到,他雖然麵上對你不冷不熱,可私下還是很牽掛你的。”
丹菲耳朵發燙,又看了崔景鈺一眼。
崔景鈺麵色平靜,垂著眼,仿佛被議論的不是自己。
韋太後倒是笑了笑,道:“我老了,見你們這樣,倒覺得欣慰。在宮中這麽多年,見多了親友落難,熟人相見不相認的戲碼。你們這樣,更加難得可貴。方才鈺郎求我,說願以重金將你贖出宮去。你是怎麽看的?”
丹菲渾身如被水潑了般猛地一震,難以置信地看向崔景鈺。
崔景鈺側頭望著她,溫柔地笑著,點了點頭。
丹菲的淚水瞬間就湧了出來,這才明白了崔景鈺那句“等我”的含義。
她哽咽著,朝韋太後直磕頭,“太後賞識提拔奴,對奴恩重如山,奴本該畢生侍奉太後才是。可是要奴說奴不肯出宮,那奴又是對您撒謊了。太後也一貫喜歡奴的直言不諱。奴便同太後說心裏話。奴想隨表兄走!”
殿中有片刻靜默。
丹菲緊捏著拳,心提到了嗓子眼。崔景鈺看似漠然,而緊繃的麵孔出賣了他緊張的情緒。
良久,韋太後道:“也好。”
丹菲一口氣鬆下來,差點坐在地毯上。
崔景鈺率先朗聲道:“臣謝太後隆恩!”
丹菲這才急忙跟著磕頭謝恩。
韋太後心情不錯,笑道:“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原本也要放一批宮人出去。阿段伺奉我三年,忠心可嘉,如今放她出宮,自行婚配吧。阿段,你是聰明人。有崔家為你作保,你將來必然衣食無憂。宮中諸事,就如雲煙,希望你能忘了。”
這便是警告丹菲出宮後謹言慎行,不要將宮中秘辛,尤其是先帝駕崩之事。
丹菲立刻一本正經地答道:“奴縱使出宮,也依舊效忠太後,若敢忘了您的教誨,甘受天打雷劈!”
韋太後方露出滿意之色,擺手讓他們退下。
這日午後就開始狂風大作,天色陰鬱,獵獵狂風夾雜著水氣刮過寬敞的宮庭。頭頂上,厚密的雲層激烈地翻湧著,細沙飛舞,迷了人眼。
隱隱的雷聲由遠及近,仿佛急促的鼓點,在催促著人們加快步伐。
丹菲匆匆迴屋,剛關上了窗戶,就聽頭頂一聲悶雷滾過,豆大的雨點啪啪落下,由疏轉密,拉起一張厚厚的白簾。
狂風卷著雨水從天而降,如傾江倒海一般,衝刷著大明宮,澆透了大半個長安城。
崔景鈺坐在窗下,望著雨簾,衣袖被打濕了一塊都渾然不覺。他精致的眉眼籠罩著一層冰冷霜氣,眸中映著外麵那一團混沌的天地。
“明日會發喪。”李隆基斟酒,“韋氏想要製勝,動作必須快。估計後日溫王就會在靈前即位。”
“我聯係不上阿菲。”段義雲麵色凝重不安。
“她這麽精明的,又得韋氏信任,不會有什麽事。”李隆基安慰道,“景鈺,你說兩句話呀。”
崔景鈺這才收迴了目光,開門見山道:“郡王打算何時起事?”
李隆基不禁笑了笑,“問得好!”
崔景鈺道:“我們原本都以為這事不會這麽早發生。誰都沒料到聖上會突然駕崩。”
“究竟怎麽死的,還不清楚呢。”段義雲道,“神龍殿的宮人下落全無,想必都已經被處死了。如此看來,死因定有蹊蹺。”
“事已至此,追究死因無用。”崔景鈺道,“如今京畿兵馬大都被掌握在韋氏子弟之手,朝政也由韋後把持。我因昨日拒絕隨宗楚客進宮,已經是徹底同他們斷開了。如今局勢對我們已是極不利。若再拖延下去,假以時日,韋氏將攝政皇太後的位子坐穩。郡王要再翻身,可就難上加難了。”
“我懂。”李隆基將酒一飲而盡,又斟滿一杯,“最遲,不會拖到下個月!隻是兵力有些吃難。”
“我自會傾力助郡王。”段義雲道,“我在羽林衛還認得幾位武將,深受韋播、高嵩排擠侮辱,對之韋氏一黨恨之入骨,願以死報追隨郡王誅諸韋!”
“好兄弟!”李隆基與他們碰杯。
段義雲又道:“在這之前,還需先把阿菲接出宮來。”
“景鈺有什麽主意?”李隆基問,“你若不方便,我讓太平姑母將她要出來就是。”
“沒什麽不方便的。”崔景鈺道,“新帝登基,我使命已完成,接她出宮再順理成章不過。”
李隆基酸溜溜地笑道,“那就等著喝你們的喜酒了。”
崔景鈺微笑著舉杯致意。段義雲
這日的雨下到入夜後方轉小,淅淅瀝瀝的,催人入眠。
丹菲不用值夜,也不用去守靈,終於可以躺在床上,睡一個舒服的覺。她想到明日發喪,百官都要來朝,就能見著崔景鈺了。經曆了宮變後,她愈發想見崔景鈺一麵。不為了尋求他的保護,而隻是為了擁抱一下,聽他的聲音和心跳,感受一下那份真摯的溫暖。
次日晴空萬裏,前一日的暴雨帶走了濕氣,也帶走了雲。今日太陽一出來後,便火辣辣地照射而下,很快地烤幹了大地,曬得人頭頂冒煙。
韋皇後盛裝打扮,厚重的粉蓋住了她發青的眼底,眼中的血絲卻還是泄漏了她焦慮的心境。
“阿娘……”安樂惶恐不安,“萬一屆時有人發難……”
韋皇後一擺手,“金吾衛已就位。若有人圖謀不軌,當場格殺勿論!”
“若茂郎不聽話……”
“他想活命!”韋皇後冷哼,“你給我打起精神來,唯唯諾諾的,哪裏有半點皇家風範?”
武延秀偷偷給安樂公主遞來一杯烈酒。安樂飲盡,過了片刻,才終於放鬆了下來。
洪亮悠遠的鍾聲中,緊閉了兩日的宮門,終於再度開啟。
百官進宮,前往太極殿外叩拜大行皇帝。
鼓樂震耳,宮人遍地哀哭,白幡飄揚,萬人素縞。
韋皇後帶著溫王立於殿前高高台階之上,俯視下方。上官婉兒手捧遺詔而至,命禮官於百官麵前宣讀遺詔。
丹菲站在女官之列中,目光極其容易地就在下方人群中捕捉到了崔景鈺的身影。
百官皆身穿麻白孝服,看上去就像擺了滿地的米口袋似的。唯獨崔景鈺白皙而英俊的麵孔被那衣服一襯,愈發顯得眉眼似墨,麵如冠玉。
丹菲目不轉睛地看著,心中又酸又熱,又甜甜的,嘴角不禁揚了起來。
似乎是感受到了丹菲的視線,伏跪聽旨的崔景鈺微微抬起頭,朝這邊望來。隔得太遠,又背光,他其實看不真切,卻是直覺知道丹菲在望著他。他亦溫柔地一笑,又低下頭去。
百官意味深長的目光之中,年方十六歲的溫王李重茂被封為太子,皇後臨朝攝政,大赦天下改元唐隴。
少年太子麵色蒼白,雖然極力掩飾,可眼中依舊流露出一股怯懦惶恐、迷茫無措之色。
“叩首——”禮官唱道。
群臣麵麵相覷,各種激憤的、不甘的、漠然的、得意的心緒,最後都化為沉默。他們磨磨蹭蹭地安靜了下來,朝那神情遊離的少年新君跪下。
“子幼母強呀。”臣子們竊竊私語,憂心忡忡。
同時,相王進為太尉,雍王守禮為豳王,壽春王成器為宋王。韋皇後從兄上洛王韋溫總知內外守捉兵馬事。
相王幾個兄弟父子們循規蹈矩地磕頭謝恩便罷了。韋氏子弟如今都進官加賞,大權在握,各個意氣風發,嘴臉十分張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臣百官多半都看不下去,隻等遺詔宣讀完畢,便紛紛告退離宮。
隔著遙遙的距離,丹菲見崔景鈺起身,朝她這邊直直望過來,而後一笑。
這個笑容溫柔而英俊,充滿著難以言喻的情意。
一時間,酷熱驕陽、宮廷樓閣、人山人海,全都紛紛消退而去。偌大的殿前廣場,隻有丹菲和崔景鈺兩人四目相接,遙遙對望。
崔景鈺輕啟唇,無聲地說了兩個字,而後幹脆利落地轉身,步履穩健,背影筆挺如鬆。
等我。
他說:等我。
丹菲微笑著目送他的身影融進了人潮之中。
***
六月初五,含元殿中,皇太子重茂即皇帝位,尊皇後為皇太後,仍知政事。
這是丹菲第一次親身經曆新帝的登基大典,沒法同別的做比較。但是她偷偷聽到柴尚宮和賀婁尚宮私語,顯然是覺得此次登基十分倉促,大典處處都透露出一股寒酸之意來。
韋太後依舊十分緊張,宮人們行動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在這節骨眼上犯絲毫錯誤。
幸而大典順利舉行,太子雖然依舊像個木頭人偶一般,卻是將各項儀式一絲不錯地執行了下來。
禮成之後,一身帝王服的少帝接受百官朝拜。韋太後與他並排而坐,氣勢張狂。少帝被她襯得愈發萎靡瑟縮,麵露怯色。
李隆基隨父親兄弟一道上前叩拜之際,抬眼不動聲色地掃過,旋即低下頭,掩飾住了嘴角的一抹冷笑。
待百官朝拜過後,又輪到命婦們叩拜韋太後了。
丹菲去請諸位命婦入殿時,碰見了崔景鈺的母親和嫂子。
段夫人不愛宴會,平日極少進宮,同丹菲難得見上一麵。三年過去,她保養得當,似乎沒有什麽變。見了丹菲,還是那麽一副慈愛和善的模樣。
倒是崔家大嫂拿眼光將丹菲上下打量了一遍,意味深長地笑著,令丹菲十分不好意思。
“轉眼就成大姑娘了。”段夫人拉著丹菲的手,“這眉眼長開了,倒是越發漂亮了,人也看著精神又幹練。”
崔家大嫂道:“太後身邊那麽多女官,就屬我們阿江最打眼。也不知將來誰有幸能娶了去。”
她笑容一片善意,弄得丹菲滿臉通紅。
正寒暄著,一個人從丹菲身後走過,碰了碰她的胳膊。
“騙子!”
丹菲驚愕地轉過頭,就見公孫神愛漠然地掃了她一眼。
沒頭沒尾的,丹菲困惑不解。她同公孫神愛的關係早就冷淡,如今是井水不犯河水,也沒有起爭執的必要。
公孫神愛沒有誥命在身,並沒資格去朝拜皇後。她同其餘的妙齡貴女今日進宮來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朝拜過後,就有宴會。這正是結識新貴的大好時機。如今韋家發達,不少未婚的韋氏子弟都成了搶手的熱餑餑。公孫神愛雖然不會將這等凡夫俗子看在眼裏,卻也被幾個嫂子強拖了過來。
丹菲今日也穿著女官的朝服,十分隆重,妝容考究。比起公孫神愛的一團豔麗,她顯然更加端莊肅穆。又因為在宮中曆練多年,丹菲的氣質莊重沉穩,又透露著一股果敢霸道之氣,倒是比在場絕大多數貴女更有名門風範。
公孫神愛為了追求崔景鈺,抓住機會就對段夫人獻殷勤。段夫人卻對她態度客氣而疏遠。崔家大嫂更是有幾分瞧不起公孫神愛的手段,也知道小叔絕不會娶她,對她更是冷淡,
如今段夫人她們對丹菲的親昵態度,就如公孫神愛的眼中刺,肉中釘。她牢記著從李碧苒的貼身女管事處打聽來的話,說這曹氏之父乃是曹永璋。此人當年熱衷扶持相王為太子,還意圖行刺當時身為太子的先帝。事發後他帶著妻女詐死逃走,去了沙鳴。曹氏後因救了段寧江,本想假冒貴女上門騙錢的。不料段家出事,她陰差陽錯地被當作女眷被沒入掖庭。段家人已死絕,崔家人又都不認得段寧江,才被她騙了。
那女管事說得十分詳盡:青州知府的夫人乃曹氏姨母,同她長得五分像。女管事又道,這事其實也說不得十成十地準,所以我們公主也就沒有張揚出去。
公孫神愛牢牢記著此事。她忍了許久,就等尋個合適的時機去找崔景鈺揭穿這曹氏的真麵目。不巧聖上突然駕崩,新帝登基,一番兵荒馬亂的,她直到今日才有機會再見崔景鈺。如今見曹氏還渾然不覺地在段夫人麵前討好賣乖,更覺得厭惡,隻等著看她將來的下場。
待到命婦們朝拜過韋太後之後,已經過了午時,午宴這才擺了出來。因為有韋家子弟領頭歡慶,宴會氣氛倒是極好。上官婉兒又同宗楚客一道,當場作詩,祝賀新帝登基。
韋太後特意將韋家十四娘叫過來說話。這十四娘年方十五,還是個小女孩模樣,一看就知是個千嬌百寵著長大的,言行舉止裏透露著幾分同韋太後如出一轍的嬌縱之氣。
少帝本能對她反感,態度冷冰冰的。韋十四娘也察覺了,於是撅著嘴巴也不大高興。韋太後臉上掛不住,隻好讓丹菲又把韋十四娘送迴去。
丹菲返迴之際,碰到李隆基迎麵而來。
李隆基顯然已喝得半醉,滿麵紅光,見了她便笑嘻嘻地拱手:“恭喜!恭喜!”
丹菲啼笑皆非,“郡王看清奴是誰了麽?您恭喜什麽呢?”
“崔景鈺沒和你說?”李隆基擠眼,“那我也不說,不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丹菲見他要倒,急忙伸手扶他。
李隆基忽然抓住了她的手,目光迷蒙地看著她,“他要待你不好,你就來找我……”
丹菲這下真的笑出聲來,認真道:“郡王,以我的本事,他若待我不好,就沒命了。”
“哦,也是。”李隆基摸了摸鼻子,嘟囔道,“你就這點不好。太兇悍了。女子還是溫雅柔順一些的好,偶爾使使小性子即可,別動不動就拔刀……”
丹菲頓時有種想把他丟到外麵的池子裏的衝動。
幸而高力士匆匆尋來,將李隆基接了過去,不住道歉,把人扶走。
他們剛走,雲英就匆匆尋來,道:“皇後……太後傳你問話。”
丹菲見她神色有些不對,問:“可有什麽不妥?”
雲英一副強忍著興奮的模樣,笑道:“你問那麽多做什麽?去了就知道了。”
說罷就將丹菲一路拉到偏殿中。
偏殿之中要安靜許多。丹菲走進去,一眼就見崔景鈺正跪在韋皇後座下。韋皇後喜怒不形於色,漠然地掃了丹菲一眼。
丹菲提起一口氣,匆匆上前,挨著崔景鈺跪下。
她偷偷看崔景鈺,目光裏充滿困惑。崔景鈺的嘴角勾起一抹淺笑。丹菲的緊張瞬間消散。
“阿段,”韋太後開了口,“你入宮服侍我,已有三年了吧。”
“是的,太後。”丹菲道。
“你當初入宮,是作為罪臣家眷來著。”韋太後道,“當日前腳你被捕,後腳崔景鈺就跑到我跟前磕頭,想救你一命。這些年來,我也留意到,他雖然麵上對你不冷不熱,可私下還是很牽掛你的。”
丹菲耳朵發燙,又看了崔景鈺一眼。
崔景鈺麵色平靜,垂著眼,仿佛被議論的不是自己。
韋太後倒是笑了笑,道:“我老了,見你們這樣,倒覺得欣慰。在宮中這麽多年,見多了親友落難,熟人相見不相認的戲碼。你們這樣,更加難得可貴。方才鈺郎求我,說願以重金將你贖出宮去。你是怎麽看的?”
丹菲渾身如被水潑了般猛地一震,難以置信地看向崔景鈺。
崔景鈺側頭望著她,溫柔地笑著,點了點頭。
丹菲的淚水瞬間就湧了出來,這才明白了崔景鈺那句“等我”的含義。
她哽咽著,朝韋太後直磕頭,“太後賞識提拔奴,對奴恩重如山,奴本該畢生侍奉太後才是。可是要奴說奴不肯出宮,那奴又是對您撒謊了。太後也一貫喜歡奴的直言不諱。奴便同太後說心裏話。奴想隨表兄走!”
殿中有片刻靜默。
丹菲緊捏著拳,心提到了嗓子眼。崔景鈺看似漠然,而緊繃的麵孔出賣了他緊張的情緒。
良久,韋太後道:“也好。”
丹菲一口氣鬆下來,差點坐在地毯上。
崔景鈺率先朗聲道:“臣謝太後隆恩!”
丹菲這才急忙跟著磕頭謝恩。
韋太後心情不錯,笑道:“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原本也要放一批宮人出去。阿段伺奉我三年,忠心可嘉,如今放她出宮,自行婚配吧。阿段,你是聰明人。有崔家為你作保,你將來必然衣食無憂。宮中諸事,就如雲煙,希望你能忘了。”
這便是警告丹菲出宮後謹言慎行,不要將宮中秘辛,尤其是先帝駕崩之事。
丹菲立刻一本正經地答道:“奴縱使出宮,也依舊效忠太後,若敢忘了您的教誨,甘受天打雷劈!”
韋太後方露出滿意之色,擺手讓他們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