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韋後攝政
丹菲寫完最後一條懿旨,放下了筆,顫抖的手拿起皇後金印,蓋上印章。禁衛領了旨, 躬身退了出去。
韋皇後一直猶如石雕一般站立不動。
殿中死一般的寂靜。柴、賀婁兩位尚宮為首,數名高級女官、內侍總管跪坐在後。這些都是含涼殿的人。而那些被關起來的神龍殿的人,估計是活不到明日了。
良久,韋皇後才輕聲道:“給大家裝殮吧。”
眾人又重新動了起來。內侍們將遺體抬進了裏間,開始收殮。
安樂公主和武駙馬是最先趕進宮來的一批人。安樂公主一進殿,便見到宮人抬著聖上的遺體。她撲在聖上身上, 嚎啕大哭起來。
韋皇後麵無表情地走過去, 揚手一個耳光扇下,打斷了安樂公主的哭泣。
“阿娘……”安樂公主驚惶,“阿娘你……你做了什麽?”
“你耶耶舊病複發,暴病而亡,有目共睹。”韋皇後漠然道,“你是想坐在這裏繼續哭哭啼啼,還是起來幫我做事?”
安樂公主抹著眼淚,扶著武駙馬的手站了起來。
韋皇後道:“你去給你耶耶磕個頭。一會兒六郎就該來了,你同駙馬替我盯著他。”
武延秀膽子比安樂大些,已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他躬身應下,立刻將還哭哭啼啼的安樂公主拉走了。
草草收殮過一番的聖上遺體被送去了兩儀殿。韋皇後最後看了皇帝一眼,帶著宮人起駕迴了大明宮,也換了孝服。
宗楚客、紀楚納和韋敬、崔湜等人緊隨安樂之後匆匆進宮。他們所有人都一臉惶恐、難以置信之色,又夾著一種微妙的狂喜和興奮。就像聞到了血氣的豺狗,貪婪、狡詐之意溢於言表。
所有人先朝著停靈的宮殿給大行皇帝遙遙磕過頭,又抹著眼淚,來拜見韋皇後。
“當著我的麵,就無需再做樣子了。”韋皇後冷聲道。
眾人訕訕,紛紛收了熏眼淚的香包。
韋皇後開門見山道:“陛下舊疾複發而去,來不及留下隻言片語。因事發實在突然, 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行事。我將諸位叫來,就是看看你們有何高見。”
韋皇後給出的死因倒也合情合理。聖人進來臥病也是有目共睹的。眾人鬆了口氣,開始動腦子。
宗楚客率先道:“聖人駕崩十分突然,定要防止有心之人拿此事造謠中傷,一來損了皇後清譽,二來也會引起朝堂混亂,讓小人得利。臣建議皇後要提防軍中嘩變,先要部署兵馬。”
韋溫也道,“姑母掌印,一切就好說。現下少說要調遣三五萬人才夠護衛京畿。咱們韋家弟子盡可用上,全聽姑母一人吩咐!”
“好孩子。”韋皇後難得地朝他露出和顏悅色之態,“從各府調來五萬人馬,分左右營屯駐京城。韋家子弟,選驍勇者,分掌左右羽林軍。”
“朝政由誰理事?”韋皇後問。
季楚納想了想道:“刑部尚書裴談可用。”
“還有工部尚書張錫。”宗楚客道,“讓他們二人處理國政,留守東都。”
韋皇後點頭,對崔湜道:“你同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一起任同平章事, 分任朝政。”
崔湜叩首。
韋皇後又道:“還有譙王那裏,不可掉以輕心!需派人前去防備他才是。”
“這就讓趙承恩與薛崇簡領五百精兵去均川。”崔湜道,“有他們守著,譙王不敢輕舉妄動。”
韋皇後點頭,對宗楚客道:“中書省裏的人,哪些可用的?崔景鈺近來可還聽話?”
宗楚客信心滿滿道:“皇後無需擔心。您太後監國,名正言順,他們都當為您效勞。”
安樂公主這時怯生生插口道:“阿娘打算立六郎?”
“是。”韋皇後點頭。
“可是……”安樂立刻露出不甘之色來。
韋皇後目光淩厲如劍,掃了她一眼。武駙馬急忙將安樂拉去一邊。
韋皇後恨鐵不成鋼地哼了一聲,轉頭對對韋敬道:“我們直接扶溫王登基。你父親為太子少保。你們父子倆務必將他照料好,不許出任何差錯!”
“姑母放心!”韋敬諂媚笑著,“耶耶身子也好多了,可擔此任。”
草草商議完畢後,眾人離開了大明宮。
韋皇後坐在榻上,久久沒起身。賀婁尚宮去扶她,一下還沒能扶起來。丹菲急忙過去幫手。
她的手扶住韋皇後的胳膊,隻覺得觸手冰涼,汗濕紗衣。
韋皇後做下如此大的事,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她所有的勇氣和鎮定都用在了先前一時,此時一口氣鬆下來,便渾身乏力,連站起來的力氣都無。
丹菲她們費力地將她送迴了含涼殿。韋皇後仿佛經曆一場大戰,疲憊不堪,倒頭就睡去。
柴尚宮和賀婁尚宮退了出來,亦都露出了勞累之態。
丹菲體貼地扶著賀婁尚宮,道:“我送娘子迴屋休息。皇後晚膳前定會起來。今夜還有許多事呢。”
“我不重用了,你就多擔著點。”賀婁尚宮點點頭,扶著小宮婢的手走了。
丹菲尋了一張墊子,坐下來喘氣。此刻日頭已偏西,她自清早用了飯後,至今一口水都未進。這短短的半日發生的事,簡直就像大半輩子一樣多。丹菲再是膽大,此刻也依舊感到一陣陣難抑的惶恐。
“接下來該怎麽辦?”別說雲英,就連見多識廣的萍娘,此刻也有點發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丹菲摸了摸肚子,“有吃的麽?天大地大,自己的肚子最大。有什麽事,吃飽了飯再說也不遲。”
雲英從廚房裏要來了一鍋半涼的肉糜粥,三人都餓得前胸貼後背,端著碗,就著一點鹹菜,將一鍋粥吃得底朝天。
吃飽了後,好像緊跟著煩惱都少了許多。
丹菲啃著肉鋪,道:“我們倆先好生睡一覺,休息好了,晚上才有力氣。事已至此,好歹活著。你看神龍殿裏那些宮人,還不知道下場如何。”
雲英打了一個寒顫。
“怕麽?”萍娘問。
雲英苦笑,“我本來以為,當初眼睜睜見我爹被抓走,小侄兒被失手摔死,就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事了。今日我才知道,我見識實在太淺了。”
“我也一樣。”丹菲亦苦笑,“我還是見過突厥人屠城的呢。”
萍娘歎道:“如今封了宮門,也沒法把消息傳給郡王和崔郎。”
“我想他們在宮外也看得出情況不妙,自然會有所準備。”丹菲道:“發喪那日,百官會來朝。到時候爭取同他們接上頭,商議下一步對策。”
雲英猶如溺水者抓住浮木一般拉著丹菲的手,“好阿姊,我能遇到你,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丹菲亦道:“能有你們兩個同我在宮中相伴這些年,扶持照顧我,亦是我三生之幸。”
出了這樣的事,三人都心神不寧,幹脆和衣倒在丹菲的床上睡了個囫圇覺。直到暮鼓聲響,她們被吵醒。起來又飽飽地吃了一頓晚飯,換上了孝服,一群宮人由柴尚宮領著,去了停靈的兩儀殿,為大型皇帝守靈。她們三人都比較能抗壓,狀態還好。旁觀別的宮人,一個個麵無人色、愁眉苦臉,不少宮婢都哭過。
丹菲遠遠地望見溫王跪在靈前,少年身軀瘦弱,仿佛被無形的重量壓得直不起身來。
他就要做太子,要做新君了。可是這並不值得喜悅。他就是個傀儡,繩子被韋皇後緊握在手中。他稍要反抗,那繩子就會纏在他的脖子上。
***
次日是個陰天,起了風,比前一日要涼快些。
丹菲她們守了整夜,被香火和和尚念經弄得頭昏腦脹,出來一吹冷風,各個都不住打噴嚏。丹菲嗬欠連天迴了屋,本想倒頭好好睡一覺,頭剛挨著枕頭,就又被柴尚宮一聲令下叫到了含涼殿裏。
韋皇後盛裝而坐,下方坐著諸位宰相。昨日缺席的上官昭容和太平公主也在列。除此之外,諸位公主駙馬,韋家的子弟等,密密麻麻地坐滿。溫王坐在韋皇後身側,麵色麻木,似乎此事發生的事,和他全然沒有什麽關係。
丹菲沒有看到崔景鈺,失落之際,又感到欣慰。
此時坐在這裏的,都是韋氏一黨要員,前來參與分大餅的。崔景鈺離開了這個權力中心,也不用再違心行事,名聲也不用再受損了。
殿中人人都紅著眼,不知道因為熬夜,還是被香包熏的。在他們的臉上,全然看不到悲痛和惶恐,隻有赤裸裸的興奮和急切。
韋皇後慢條斯理地吩咐:“駙馬都尉韋捷、韋灌、衛尉卿韋璿、長安令韋播、左千牛中郎將韋錡、郎將高嵩等分領駐軍。”
被點名的駙馬和韋家子弟紛紛叩首應下。丹菲下步如飛,替韋皇後擬製。
“還有,中書舍人韋元巡行長安六街,謹防有不法者借事生非。”韋皇後道,“府兵安排得如何?”
“皆已安排妥當了,皇後放心。”韋溫躬身。
韋皇後冷淡地笑了笑,“接下來,就要讓昭容擬一道先帝遺詔了。”
上官婉兒看了太平公主一眼,一言不發地欠了個身。
“昭容這邊請。”丹菲將她請到屏風後的書案前,伺候筆墨。
上官婉兒執掌詔令,寫聖旨是寫慣了。她略一沉思,就擬出了一份遺詔來。
丹菲在旁邊,大大方方地看了。遺詔上讓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由皇後知政事,相王且參謀政事。
“如何?”上官婉兒忽而挑眼看了看丹菲。
丹菲強製鎮定,道:“奴不通政事,且讓皇後過目吧。”
丹菲將遺詔奉到了韋皇後麵前。韋皇後看了兩遍,又遞給了宗楚客等人傳閱。
宗楚客蹙眉,同韋溫兩人湊到詔書前,嘀咕了一陣,道:“有勞昭容擬旨。可臣覺得有些地方不妥。”
上官婉兒倨傲地掃了他一眼,“如何不妥?”
宗楚客道:“相王輔政,於理不合。且嫂叔不通問,將來坐朝之日,又如何相處?”
太平公主冷聲道:“那你想如何?”
宗楚客道:“應當罷相王政事,為太子太師。皇後獨自臨朝即可。”
“搶了西瓜,送他兩個棗子,聊勝於無。”太平公主譏笑。
上官婉兒朝韋皇後看,等她示下。
“就這麽辦吧。”韋皇後道。
上官婉兒皺著清秀的眉頭,又朝太平公主看了一眼。太平公主微微點了點頭。上官婉兒無法,隻得又照著宗楚客的意思,重新擬了一張遺詔出來。
丹菲將原先那張遺詔卷起,正打算拿去燒了。上官婉兒伸手一攔,將詔書截下。
“橫豎無用了,就由我來處置吧。”
丹菲隻得將詔書交給了她。
韋皇後最後道:“太子年幼,我又是個婦人,以後要仰仗於諸位之處不勝枚數。我先在此謝諸位扶持相助。今日之恩,來日新帝登基之後,定會百倍報答。明日發喪,諸位今日迴去好生休息吧。”
眾人感恩戴德地叩首謝恩,離去之際,臉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丹菲寫完最後一條懿旨,放下了筆,顫抖的手拿起皇後金印,蓋上印章。禁衛領了旨, 躬身退了出去。
韋皇後一直猶如石雕一般站立不動。
殿中死一般的寂靜。柴、賀婁兩位尚宮為首,數名高級女官、內侍總管跪坐在後。這些都是含涼殿的人。而那些被關起來的神龍殿的人,估計是活不到明日了。
良久,韋皇後才輕聲道:“給大家裝殮吧。”
眾人又重新動了起來。內侍們將遺體抬進了裏間,開始收殮。
安樂公主和武駙馬是最先趕進宮來的一批人。安樂公主一進殿,便見到宮人抬著聖上的遺體。她撲在聖上身上, 嚎啕大哭起來。
韋皇後麵無表情地走過去, 揚手一個耳光扇下,打斷了安樂公主的哭泣。
“阿娘……”安樂公主驚惶,“阿娘你……你做了什麽?”
“你耶耶舊病複發,暴病而亡,有目共睹。”韋皇後漠然道,“你是想坐在這裏繼續哭哭啼啼,還是起來幫我做事?”
安樂公主抹著眼淚,扶著武駙馬的手站了起來。
韋皇後道:“你去給你耶耶磕個頭。一會兒六郎就該來了,你同駙馬替我盯著他。”
武延秀膽子比安樂大些,已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他躬身應下,立刻將還哭哭啼啼的安樂公主拉走了。
草草收殮過一番的聖上遺體被送去了兩儀殿。韋皇後最後看了皇帝一眼,帶著宮人起駕迴了大明宮,也換了孝服。
宗楚客、紀楚納和韋敬、崔湜等人緊隨安樂之後匆匆進宮。他們所有人都一臉惶恐、難以置信之色,又夾著一種微妙的狂喜和興奮。就像聞到了血氣的豺狗,貪婪、狡詐之意溢於言表。
所有人先朝著停靈的宮殿給大行皇帝遙遙磕過頭,又抹著眼淚,來拜見韋皇後。
“當著我的麵,就無需再做樣子了。”韋皇後冷聲道。
眾人訕訕,紛紛收了熏眼淚的香包。
韋皇後開門見山道:“陛下舊疾複發而去,來不及留下隻言片語。因事發實在突然, 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行事。我將諸位叫來,就是看看你們有何高見。”
韋皇後給出的死因倒也合情合理。聖人進來臥病也是有目共睹的。眾人鬆了口氣,開始動腦子。
宗楚客率先道:“聖人駕崩十分突然,定要防止有心之人拿此事造謠中傷,一來損了皇後清譽,二來也會引起朝堂混亂,讓小人得利。臣建議皇後要提防軍中嘩變,先要部署兵馬。”
韋溫也道,“姑母掌印,一切就好說。現下少說要調遣三五萬人才夠護衛京畿。咱們韋家弟子盡可用上,全聽姑母一人吩咐!”
“好孩子。”韋皇後難得地朝他露出和顏悅色之態,“從各府調來五萬人馬,分左右營屯駐京城。韋家子弟,選驍勇者,分掌左右羽林軍。”
“朝政由誰理事?”韋皇後問。
季楚納想了想道:“刑部尚書裴談可用。”
“還有工部尚書張錫。”宗楚客道,“讓他們二人處理國政,留守東都。”
韋皇後點頭,對崔湜道:“你同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一起任同平章事, 分任朝政。”
崔湜叩首。
韋皇後又道:“還有譙王那裏,不可掉以輕心!需派人前去防備他才是。”
“這就讓趙承恩與薛崇簡領五百精兵去均川。”崔湜道,“有他們守著,譙王不敢輕舉妄動。”
韋皇後點頭,對宗楚客道:“中書省裏的人,哪些可用的?崔景鈺近來可還聽話?”
宗楚客信心滿滿道:“皇後無需擔心。您太後監國,名正言順,他們都當為您效勞。”
安樂公主這時怯生生插口道:“阿娘打算立六郎?”
“是。”韋皇後點頭。
“可是……”安樂立刻露出不甘之色來。
韋皇後目光淩厲如劍,掃了她一眼。武駙馬急忙將安樂拉去一邊。
韋皇後恨鐵不成鋼地哼了一聲,轉頭對對韋敬道:“我們直接扶溫王登基。你父親為太子少保。你們父子倆務必將他照料好,不許出任何差錯!”
“姑母放心!”韋敬諂媚笑著,“耶耶身子也好多了,可擔此任。”
草草商議完畢後,眾人離開了大明宮。
韋皇後坐在榻上,久久沒起身。賀婁尚宮去扶她,一下還沒能扶起來。丹菲急忙過去幫手。
她的手扶住韋皇後的胳膊,隻覺得觸手冰涼,汗濕紗衣。
韋皇後做下如此大的事,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她所有的勇氣和鎮定都用在了先前一時,此時一口氣鬆下來,便渾身乏力,連站起來的力氣都無。
丹菲她們費力地將她送迴了含涼殿。韋皇後仿佛經曆一場大戰,疲憊不堪,倒頭就睡去。
柴尚宮和賀婁尚宮退了出來,亦都露出了勞累之態。
丹菲體貼地扶著賀婁尚宮,道:“我送娘子迴屋休息。皇後晚膳前定會起來。今夜還有許多事呢。”
“我不重用了,你就多擔著點。”賀婁尚宮點點頭,扶著小宮婢的手走了。
丹菲尋了一張墊子,坐下來喘氣。此刻日頭已偏西,她自清早用了飯後,至今一口水都未進。這短短的半日發生的事,簡直就像大半輩子一樣多。丹菲再是膽大,此刻也依舊感到一陣陣難抑的惶恐。
“接下來該怎麽辦?”別說雲英,就連見多識廣的萍娘,此刻也有點發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丹菲摸了摸肚子,“有吃的麽?天大地大,自己的肚子最大。有什麽事,吃飽了飯再說也不遲。”
雲英從廚房裏要來了一鍋半涼的肉糜粥,三人都餓得前胸貼後背,端著碗,就著一點鹹菜,將一鍋粥吃得底朝天。
吃飽了後,好像緊跟著煩惱都少了許多。
丹菲啃著肉鋪,道:“我們倆先好生睡一覺,休息好了,晚上才有力氣。事已至此,好歹活著。你看神龍殿裏那些宮人,還不知道下場如何。”
雲英打了一個寒顫。
“怕麽?”萍娘問。
雲英苦笑,“我本來以為,當初眼睜睜見我爹被抓走,小侄兒被失手摔死,就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事了。今日我才知道,我見識實在太淺了。”
“我也一樣。”丹菲亦苦笑,“我還是見過突厥人屠城的呢。”
萍娘歎道:“如今封了宮門,也沒法把消息傳給郡王和崔郎。”
“我想他們在宮外也看得出情況不妙,自然會有所準備。”丹菲道:“發喪那日,百官會來朝。到時候爭取同他們接上頭,商議下一步對策。”
雲英猶如溺水者抓住浮木一般拉著丹菲的手,“好阿姊,我能遇到你,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丹菲亦道:“能有你們兩個同我在宮中相伴這些年,扶持照顧我,亦是我三生之幸。”
出了這樣的事,三人都心神不寧,幹脆和衣倒在丹菲的床上睡了個囫圇覺。直到暮鼓聲響,她們被吵醒。起來又飽飽地吃了一頓晚飯,換上了孝服,一群宮人由柴尚宮領著,去了停靈的兩儀殿,為大型皇帝守靈。她們三人都比較能抗壓,狀態還好。旁觀別的宮人,一個個麵無人色、愁眉苦臉,不少宮婢都哭過。
丹菲遠遠地望見溫王跪在靈前,少年身軀瘦弱,仿佛被無形的重量壓得直不起身來。
他就要做太子,要做新君了。可是這並不值得喜悅。他就是個傀儡,繩子被韋皇後緊握在手中。他稍要反抗,那繩子就會纏在他的脖子上。
***
次日是個陰天,起了風,比前一日要涼快些。
丹菲她們守了整夜,被香火和和尚念經弄得頭昏腦脹,出來一吹冷風,各個都不住打噴嚏。丹菲嗬欠連天迴了屋,本想倒頭好好睡一覺,頭剛挨著枕頭,就又被柴尚宮一聲令下叫到了含涼殿裏。
韋皇後盛裝而坐,下方坐著諸位宰相。昨日缺席的上官昭容和太平公主也在列。除此之外,諸位公主駙馬,韋家的子弟等,密密麻麻地坐滿。溫王坐在韋皇後身側,麵色麻木,似乎此事發生的事,和他全然沒有什麽關係。
丹菲沒有看到崔景鈺,失落之際,又感到欣慰。
此時坐在這裏的,都是韋氏一黨要員,前來參與分大餅的。崔景鈺離開了這個權力中心,也不用再違心行事,名聲也不用再受損了。
殿中人人都紅著眼,不知道因為熬夜,還是被香包熏的。在他們的臉上,全然看不到悲痛和惶恐,隻有赤裸裸的興奮和急切。
韋皇後慢條斯理地吩咐:“駙馬都尉韋捷、韋灌、衛尉卿韋璿、長安令韋播、左千牛中郎將韋錡、郎將高嵩等分領駐軍。”
被點名的駙馬和韋家子弟紛紛叩首應下。丹菲下步如飛,替韋皇後擬製。
“還有,中書舍人韋元巡行長安六街,謹防有不法者借事生非。”韋皇後道,“府兵安排得如何?”
“皆已安排妥當了,皇後放心。”韋溫躬身。
韋皇後冷淡地笑了笑,“接下來,就要讓昭容擬一道先帝遺詔了。”
上官婉兒看了太平公主一眼,一言不發地欠了個身。
“昭容這邊請。”丹菲將她請到屏風後的書案前,伺候筆墨。
上官婉兒執掌詔令,寫聖旨是寫慣了。她略一沉思,就擬出了一份遺詔來。
丹菲在旁邊,大大方方地看了。遺詔上讓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由皇後知政事,相王且參謀政事。
“如何?”上官婉兒忽而挑眼看了看丹菲。
丹菲強製鎮定,道:“奴不通政事,且讓皇後過目吧。”
丹菲將遺詔奉到了韋皇後麵前。韋皇後看了兩遍,又遞給了宗楚客等人傳閱。
宗楚客蹙眉,同韋溫兩人湊到詔書前,嘀咕了一陣,道:“有勞昭容擬旨。可臣覺得有些地方不妥。”
上官婉兒倨傲地掃了他一眼,“如何不妥?”
宗楚客道:“相王輔政,於理不合。且嫂叔不通問,將來坐朝之日,又如何相處?”
太平公主冷聲道:“那你想如何?”
宗楚客道:“應當罷相王政事,為太子太師。皇後獨自臨朝即可。”
“搶了西瓜,送他兩個棗子,聊勝於無。”太平公主譏笑。
上官婉兒朝韋皇後看,等她示下。
“就這麽辦吧。”韋皇後道。
上官婉兒皺著清秀的眉頭,又朝太平公主看了一眼。太平公主微微點了點頭。上官婉兒無法,隻得又照著宗楚客的意思,重新擬了一張遺詔出來。
丹菲將原先那張遺詔卷起,正打算拿去燒了。上官婉兒伸手一攔,將詔書截下。
“橫豎無用了,就由我來處置吧。”
丹菲隻得將詔書交給了她。
韋皇後最後道:“太子年幼,我又是個婦人,以後要仰仗於諸位之處不勝枚數。我先在此謝諸位扶持相助。今日之恩,來日新帝登基之後,定會百倍報答。明日發喪,諸位今日迴去好生休息吧。”
眾人感恩戴德地叩首謝恩,離去之際,臉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