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捕獲並馴養雞,豬,牛,羊等。

    簡單一句,形容的僅是最終的結局與收獲。

    經曆的過程,何等兇險。

    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實在不是簡單詞匯能夠形容。

    洪荒這般環境,便是後世尋常餐桌上所見的動物,亦是猛獸。

    未曾生成靈智,其威也是兇悍非常,輕易對付不得。

    不管付出了什麽樣的代價,最終的結果,是相當歡喜的。

    付出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成功馴養雞,豬,牛,羊等多種動物。

    人族,至少以伏羲部落而言,食物不再單一。

    得更多營養,強壯身軀,增添的無疑是生存資本。

    溫飽問題,暫時得以解決,增添的僅是生存資本。

    擴張,甚至是征戰天下,那是想都不要想。

    每日思慮,除了確保部族安穩,不再受猛獸襲擊之害。

    更多閑暇時刻,遵循的還是生物本能。

    此固然也是確保人族長存的資本之一,但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

    就如同動物一般,為爭奪配偶,大打出手,實在是情理之中的常態。

    除了大打出手之外,更棘手與嚴肅的問題,在於倫常。

    受限於環境,洪荒人族多是知母不知父。

    如此一來,問題便顯現了出來。

    再言將女子當做獵物一般爭奪,也是不妥。

    盡思量之後,伏羲與眾長老,立下了規矩,確立了倫常。

    男女結合,首在雙方自願。

    再有就是為顯重視,表達一番心意。

    男方當獻上禮物,女方才能跟隨。

    僅是一番心意,一張獸皮便可以。

    莫要以為一張獸皮,就沒有價值。

    以洪荒猛獸之兇悍,想要獲得一張獸皮,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智慧,勇氣,缺一不可。

    當然,更為重要的,還在於力量。

    當有足夠的力量,狩獵一頭猛獸的時候。

    便是少年脫胎換骨,成為一個男人的時候。

    漸漸的,狩獵猛獸變成了一種習俗,一種儀式,成年的象征。

    莫言伏羲部落,便是整個人族,於洪荒而言,都算不得什麽。

    就在伏羲部落享受安寧發展的時候,洪荒依舊是常態般的動蕩難安。

    不過在曆經劫數後,聖人歸位,亦對洪荒發展多有益處。

    至少在相對程度的範圍內,減少了殺戮。

    此也是伏羲部落,能得以安然發展的必要因素之一。

    雞鴨魚肉供養,伏羲部族內的強壯者,代代傳承。

    經曆時光積累,已然有底蘊可言。

    有如此底蘊,便非一個部落之地所能供養。

    對外擴張,已然是必然所行。

    對人族,洪荒萬族本沒有多少在意。

    然隨著人族的發展,多少還是引起了注意。

    再加上狩獵之時,雖說猛獸為主要目標。

    遇到妖獸,也是在所難免。

    付出死傷代價之後,無論輸贏,仇恨已然深重。

    別的不談,僅是大羅存在,便對人族至少出手過三次。

    隻不過有張道陵,又有麒麟,便是大羅,也不得輕易傷害人族。

    “你們非得不死不休嗎?”

    一身軀高大,臉部為濃密毛發所覆蓋,嘴裏伸出兩根森然牙齒,已然可以化形,稱之為妖族的存在怒吼。

    若不是胸口那一劍,實在是太過厲害。

    此刻便不是怒吼,而是張口嘴巴,將那群膽敢滅殺族內兒郎的人族,盡數吞噬。

    “現下而言,人族無心對外作戰,更無心與萬族爭鋒。”

    “你家小崽子擅自闖入部落之內,多害人命。”

    “落得肉身入腹結局,也是因果報應,咎由自取。”

    張道陵提著劍,麵無表情的看著這位本體為兇猛野豬,修為少說也在大羅的妖族言道。

    “放肆!”

    “小小人族羸弱,不過是妖族口糧而已。”

    “何以能與吾族兒郎並論。”

    那妖族怒吼道。

    倒是不一定非得在意後輩兒郎生死命隕之事。

    真正在意的,是被人族所滅,最後還被當做食物,吞入腹中。

    不僅是族群,對其本身而言,亦是奇恥大辱。

    “能說出這話,具備這般修為。”

    “看來你還算是有點兒來曆。”

    “可惜,你之目光,實在是短淺。”

    “如今的洪荒,早已不是巫妖爭霸之時。”

    “悄然歸隱,本是最好不過的生存之道。”

    “爾偏要多惹事端,那亡於劫數中,便是你的命。”

    利劍鋒芒動,那大羅修為的大妖,瞬時一分為二。

    不僅是形體,更是靈魂,真靈,從內到外,皆是一分為二。

    “莫要以為吾瞧不出,這大羅修為,是怎麽練出來的。”

    “雖非部落族人,終究是同根族人。”

    “這筆賬,也到了該清算的時刻了。”

    眸中閃爍冷芒,張道陵閃身歸了伏羲部落。

    “師父!”

    已然是滄桑之年,不僅存了須發,更有花白之色的伏羲,恭然大禮。

    便是過了這麽多年,伏羲從未忘記過本心二字。

    “記得先前我跟你說過,部落族人無能踏足部族安穩之所,麵對天地。”

    “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底蘊加深,如今倒是族人們,踏出部落之外的絕好機會。”

    “該完成的積累,都已經完成,不至於出現大的差錯吧?”

    張道陵問道。

    這些歲月以來,伏羲部落安穩發展,修養生息。

    未曾有大的動靜兒,卻並非什麽都不做。

    充足的食物,再加上十二形意練法。

    如今的部落族人,各個健壯,言說降龍伏虎有些誇張。

    狩獵猛獸,已然不算難事。

    不僅成年兒郎健壯,就連那些剛剛出生的孩童,亦是健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何不讓部落族人外出征戰,得更多安居之所。

    時機不允許,實力不允許,的確是因素。

    至為關鍵的因素還在於四個字,修改基因。

    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相對優質的基因,已然與人族完全相容。

    別的不提,僅是一個孩童出生後的生存率,便很能說明問題。

    更不要說,還有資質方麵的改良。

    有此所得,莫說是安穩一段時間。

    就是再長一些,也沒什麽大礙。

    伏羲先是喜悅,到後來,頗為失落,一聲悠長歎息。

    “您要是早說幾年,徒兒的身軀尚在壯年,還有征戰之能。”

    “如今隻能眼睜睜瞧著族內兒郎們,外出撒歡了。”

    時間無情洗禮下,伏羲不可避免,進入了氣血衰敗期。

    雖不至於苟延殘喘,也終究非往昔那般精壯。

    為首領多年,瞧著部族蓬勃發展,越發興旺。

    由衷喜悅的同時,亦有深然遺憾。

    人族也好,僅是伏羲部落也罷。

    總不可能長久偏安一隅,必然要走出去。

    卻是不知在有生之年,還能否看到這樣的畫麵。

    此為伏羲心中深然遺憾,如今的話,真的是什麽遺憾都沒有了。

    真要非說有的話,與張道陵倒是存在一些關係。

    師徒關係,如同父子一般。

    養老送終,理所應當。

    看看自己,再看看師父。

    還是做師父的,給徒弟送終吧。

    “如今倒是能與你透露幾分玄機。”

    “這些年來,師父教你治理部族,從未傳授你任何玄機妙法。”

    “非是為師狠心,實在是你有自己的道要走。”

    “部落積累底蘊如此歲月,亦是在積累氣運。”

    “如今的人族氣運,有三分。”

    “一在聖人,二在東海之濱,人族祖地。”

    “其三,便在伏羲部落。”

    “氣運雖說縹緲虛無,卻是最為玄妙。”

    “有此氣運庇護,部落壯士出擊,必然無差錯可言。”

    有師父此言,伏羲內心自是大定。

    命令部落銳士出擊,所至之處,必然是所向披靡。

    由東到西,不過數十載光陰,便將地域範圍,擴張了將近二十倍。

    於此同時帶來的,還有人族數量的飛速發展。

    經過這麽多年的積累,以及改良基因。

    已然完全適應了洪荒環境,不會有隨便一點疾病,便有大批族人消亡的事情發生。

    以此為支撐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這麽說。

    隻要有土地,便有人族。

    有多少土地,便有多少人族。

    除了部族原本發展,亦是收容了許多尚在洪荒苟延殘喘的人族。

    多股力量聚合,端的不可小視。

    瞧著人族如今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無限前進。

    生命快要走到盡頭,極度虛弱的伏羲,流露出了至為真誠的笑意。

    瞧著長大,又是瞧著逐漸衰老,接近死亡。

    張道陵內心不由浮現一抹傷感。

    “也是時候了。”

    心念動的瞬間,溝動人族氣運。

    首陽山,為太清安然道場。

    某一時刻,突然綻放七彩豪光。

    如今景象,明顯是有寶出世。

    那貪心起,不知底細,冒犯聖人威嚴的,下場自不必多說。

    哪怕是知曉根底的,也是忍不住心思浮動。

    聖人威嚴,不可冒犯,的確不假。

    可萬事皆有一個緣字,萬一此寶,與自己有緣呢。

    “也罷!”

    “如今該是天皇歸位時刻了。”

    太清眼眸開合,拂塵隨意一掃。

    那七彩光芒自行脫離首陽山,往人族而去。

    此寶名曰崆峒印,不僅是自身品質,與人族亦是有至深牽連,意義非凡。

    若是可以,太清自是真想將其握在手中。

    如今依舊脫離而去,隻能說明無緣。

    以太清性情,無緣之事,自不多求。

    崆峒印受人族氣運吸引,直線落入伏羲部落。

    於伏羲頭頂照耀一瞬後,崆峒印本身亮起一道光芒。

    伏羲形態,似是深刻其中。

    隨即,崆峒印隱匿虛空。

    而伏羲受崆峒印照耀,本來處於潰散邊緣的生命與氣血,得以恢複。

    “師父,徒兒感知冥冥中,似有唿喚。”

    伏羲看著師父言道。

    “此為你之機緣,莫要耽誤,快快去吧。”

    伏羲邁步出了部落,一條金龍奔騰,落地便是一匹俊武不俗的寶馬。

    自願承載伏羲,一路前行。

    直至洛水極邊,遇老龜背負河圖洛書。

    眼見第一瞬,伏羲的所有注意力便被盡數吸引。

    端坐於龍馬之上,安然而悟。

    轉眼間,便是極九歲月。

    眼眸開合,原本的蒼老氣息盡數不見。

    唯有一青年,神情盡是複雜。

    轉過頭來,見張道陵悄然站立,便要施禮。

    “且慢!”

    “迴答一個問題,再說其他不遲。”

    “你是人族伏羲,還是妖族伏羲?”

    觀河圖,悟八卦。

    伏羲修為於極短時間內,達到大羅金仙頂峰。

    待安排好後邊的一些事宜,突破不過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準聖修為,配合人皇果位。

    與聖人相比,倒也差不到哪裏。

    修為已然是大羅金仙頂峰,記憶的封印,自是悄然而解。

    “既然一日為人族伏羲,永世皆為人族伏羲。”

    伏羲肅然,立下誓言。

    人道氣運翻滾,算是認可。

    而知曉過往,一些依舊留存洪荒的妖族,忍不住深然歎息。

    往昔的那位妖族皇者,再也迴不來了。

    也是。

    巫妖一戰中,伏羲與妖族的因果,已然了結,再無牽扯。

    “徒兒見過師父!”

    這一禮,張道陵不再阻止。

    然不管怎麽說,對方如今也是大羅金仙。

    有師徒名分在,也當避讓一半。

    到了這一步,伏羲對人族的使命,已然完成。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尋找適合繼任者,可以繼續率領人族前行的賢者。

    伏羲悄然走訪人族全地,查看德行全然之輩。

    後來尋得烈山氏,不僅令伏羲滿意,眾人族亦是滿意。

    烈山氏正是接替伏羲時刻,也是伏羲證道成天皇時刻。

    屬於天道,亦有人道的功德降下,灌入伏羲體內。

    已然在大羅金仙頂峰的修為,迅猛增長,衝破障礙。

    一道氣息散發,化作長龍,纏繞伏羲身軀。

    一身滾龍帝袍,威嚴不凡,彰顯天皇尊貴。

    不過於伏羲本身而言,最習慣自在的,還是往昔。

    彩光彌漫,鳳鳴悅耳。

    女媧現身。

    不僅是女媧,其餘幾位聖人,亦是現身。

    天皇證道歸位,他們自當是見證者。

    “娘娘,不知吾那伏羲琴可曾帶來?”

    女媧眸中閃過一抹黯然,卻是未曾顯現。

    隨手一點,伏羲琴便落入伏羲懷中。

    “伏羲今日證道,無禮表謝意。”

    “彈奏一曲,聊表心意吧。”

    悅耳琴聲起,不僅人族情不自禁陷入其中。

    連那些修為在身的修士,亦有幾分難以自拔,盡是沉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界最強之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壇非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壇非雨並收藏萬界最強之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