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裝船看著像是江麵上的胖墩墩,總讓人覺得它有側翻的風險,卻行得穩當,不多時就要靠岸。
胖墩墩的滾裝船靠岸也不一般,尋常船隻都是側舷靠岸,放下舷梯讓人上下。而這滾裝船靠岸,隻將船尾對著渡口,慢慢悠悠地,就停上了位置。
艙門不知什麽時候打開了,從中放出尾跳板,與渡口搭上。
前頭的車流緩緩開動,車內的小導們有幾個興奮起來,湊到司機座位後頭,把輪換司機都擠到了後麵,拍得駕駛座椅背噗噗作響:“跟上去,別讓後麵的車插隊了。”
李儉迴頭看看,後麵哪還有別人的車,新星大學自己開過來十輛,前前後後都連在一塊,就算有人想插隊,那也得從最後麵開到這裏才能插隊。
司機聽著導師發話,無奈地啟動發動機,在前車後頭一點一點往前蹭。
等了五六分鍾,車流終於爽利地向前開了。
與滾裝船越來越近,雖然還沒上船,但驚歎聲還是一浪高過一浪。
“好大的洞口,我們要從那裏開進去?”
“地秤呢,地秤埋哪了?”
“為什麽不能並排進?”
一群在社會上有頭有臉,在校內也有頭有臉的人物,像是從來沒見過滾裝船似的,也不顧方才有人說土鱉不土鱉的,連連發問,目光透過車窗玻璃,望向越來越近的大船。
渡口修得巧妙,從平地拔起,向空中伸去。為了保持低坡度,整段上升斜坡拉得很長,初起還能看出泥土路麵,往後就是鋼筋混凝土,等到了靠近滾裝船尾跳板的位置,幹脆是一座向前延伸的鋼橋。
客車開上斜坡,輕微的後仰感讓李儉下意識抓緊了身旁的防跌杆,然後他才反應過來,以自己的空間權能,別說是上一個坡度不一定有一度的斜坡,就算是乘著雲霄飛車打轉,把安全杠撤了,也能平平安安地飛走。
悄悄鬆手,將身子向前微微傾斜,看著客車越走越高,漸漸與尾跳板齊平。
此時的滾裝船已經看不到全貌了,它船尾張開的大口亮著稀疏的燈光,可以遠遠望見有引導人員在半滿車輛的車艙中揮燈指引,如果換個場合,看起來像是在隧道前引導車流的工人。
“地秤應該是在上坡前就過過了。”觀望的人群中冒出一個聲音。
大家沒有去看是誰在說話,因為人都湊在前麵,是誰說的都不重要。除了還算穩重的兩三位,幾乎所有人都湊到了車前頭,想看看車輛是怎麽開進滾裝船的。
事後李儉想著,或許是因為自己站在車頭的緣故,讓其他人覺得“校長都站在前頭看‘西洋景’了,我們得作陪”。不然的話,實在很難解釋,為什麽一群人一定要湊到車頭才能看這番景致,坐在車上不是更好嗎?
客車開上斜坡的最後一段,純粹的鋼架橋梁幾乎隻在輪轂過處留下了板材,車輪經過,構件連接處便發出尖銳的響聲,讓人擔心這座突出地基的鋼橋是否足夠結實,能夠讓一眾車輛開上滾裝船。
地秤顯然不是白安排的。雖說李儉等人一直沒找到地秤在哪,但都開上了斜坡,隻有一條路好走,也不見有人出來製止他們,便說明他們的車並未超重。鋼橋吱吱呀呀的,也隻是在承重範圍內發出響聲,等車輛過去,又恢複如初,像是沒事了。
“哢鏘哢鏘”地開了一陣,司機瞪著眼睛,極緩慢地將輪轂與尾跳板上留出的車轍對齊,穩穩當當地開了上去。
李儉覺得車身晃了一下,像是從大地移交到水麵,沒了和身後土地的聯係,轉而進入了一座孤立無援的孤島。
滾裝船的龐大車艙燈光比不上外頭正午明亮,進了車艙,李儉等人還來不及感慨,就覺得眼前昏黃一片,隻有引導人員手中的燈管是亮的。
年輕的司機覺得眼睛不夠用了,連忙放出神識,掃過身前。引導人員感受到他的神識,提著燈管跑到車旁,舉起燈管敲得車窗“呯呯”作響。
學生愣了一下,他看著敲擊車窗的燈管,三五秒才反應過來,把車窗搖下。
“別往前開了,左轉,停進去!”
學生看了眼左邊的稀疏停車位,答應一聲,就要打方向盤。
引導人員跑到一邊,揮著燈管指揮他停車入庫。
其實,他就算不來引導車輛停車入庫,車上眾人也都七嘴八舌地指揮著司機,將周邊車況報得一幹二淨,就差把車輛四至與停車位之間的坐標關係也當場算出來了。
不過這畢竟是引導人員的工作,他揮著燈管,看車停穩了,才拍了拍車身,示意司機熄火,開車門下車。
後頭車輛依次停車,李儉一夥人在最前頭,便在指引下排隊下車,拿了點趁手的東西。
李儉基本沒拿什麽,就帶著手機下車。小導們帶的東西有點多,有拿手機的,有拿照相機的,還有帶小零食的……
總體有一種春遊的美。
排隊下車,兩位教授被小導們簇擁著,學生司機連邊都蹭不上,隻好走在前麵,問引導員接下來怎麽辦。
引導員想來也是見多了這種場麵,當即一揮手中燈管,指著車艙中段:“那邊有舷梯,從那可以上甲板,一樓二樓是客艙,有食堂,暈船的去客艙待著,不暈船的可以上甲板,注意安全,不要靠邊。”
學生謝過引導員,報告給導師們,裹挾著李儉,向樓上走去。
在舷梯上兜兜轉轉打了幾個圈,再抬頭時,便看見豔陽高照——雖然是在南邊,冬季的正午,太陽在南邊斜斜地打來,談不上熱,但一樣刺目——眾人正走在一樓客艙外,走出去幾米遠,就有通往客艙的大門。
眾人又不暈船,沒人稀罕進客艙坐著,眼看著前邊就是甲板,再往上還有一層,有心思會當淩絕頂的,就往上一層走。有興趣看看寬廣甲板的,就在一層待著,自顧自地往船頭走。
李儉會飛,不怕自己摔下船,便不顧先前引導員所說的注意安全,徑直跑到船頭,看長江波濤洶湧的樣子。隻是有些遺憾,船隻安全措施做得太足,甲板邊沿並非隻有裝飾性的欄杆,反倒像是監獄的圍欄,從甲板到三米高的位置,攔了七條橫向欄杆,還掛了鐵網。不知道的還以為有人要擱這表演古箏行動,特地用圍欄作為標記物。
有這樣的圍欄在,反倒不能說明靠近船邊的危險。先前上了滾裝船的乘客,大多都像李儉這樣,在船頭甲板踱來踱去,看著身前攔得嚴嚴實實的圍欄鐵網,望江興歎。
李儉靠著船頭,伸手輕拍欄杆,迴傳的手感很穩,幾乎不打晃。
和他一塊看江景的人們也有伸手去拍欄杆的,隻拍了兩三下,就知道這東西結實過硬,便無趣地走到一旁,問身邊人,什麽時候才開船。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李儉特意跑到遠離學校人群的位置,讓自己顯得形單影隻,湊在圍欄前,隻是看著遠處的江麵。
不一會,汽笛聲傳來,船體微微震動。
身旁有人跑來告訴親朋好友:“船收梯子了,後麵的艙門要關上了。”
等震動稍停,李儉再看江麵,卻發現船隻正劈波斬浪,駛向對岸。
遠遠地望向對岸,可以看見遠處有一小點。仔細看時,才發現那小點的身形與身下滾裝船仿佛,應該是在對岸停靠的上一班船隻。
李儉繞向船尾,張望了方才放出尾跳板的位置,發現船艙關得嚴絲合縫,從自己的角度,也看不到船艙是怎麽關的。
看了看,隻看得到自己正與渡口越來越遠,便覺得無趣,又想迴船頭體驗劈波斬浪的感覺。
走到一半,神識中感覺有妖獸逼近。
順著神識感應的方向望去,一片混沌的水體,水麵的激流將水下的情況遮得嚴嚴實實,雖然神識中覺得有妖獸動靜,但眼裏卻隻能看到激蕩的江麵。
“偌大的渡輪,總不會連水裏的妖獸都解決不掉吧?”
李儉看看旁邊護欄,怎麽看也不像是給乘客留了見義勇為空當的樣子。別說是為人進出的大門了,連為狗進出的洞也沒見得留上一個。
得了,看這樣子,渡輪應該沒打算在自己碰上妖獸的時候,動員乘客攻擊妖獸。
李儉想著,湊到邊上,想占一個好位置,看看這艘渡輪要如何應對水裏的妖獸。
其他乘客不及李儉神識清晰,沒有放出神識,也能微微感應遠處妖獸動向,見他在船中段站著,隻當是他喜歡看側舷風景,也跟著過來賞景。
水下的妖獸聞到人味,猛地炸起,帶著一身的水花冰刺,直直躍出水麵,借著身下水流當空遊泳,撞向護欄。
李儉打眼一瞧,雖然分辨不出是什麽魚類,但就憑這魚妖的尺寸,放在過去,釣魚佬若是能讓這家夥上岸,第二天的新聞就該是“某市某釣魚佬在鬧市區帶魚遊街,魚重百斤”。
胖墩墩的滾裝船靠岸也不一般,尋常船隻都是側舷靠岸,放下舷梯讓人上下。而這滾裝船靠岸,隻將船尾對著渡口,慢慢悠悠地,就停上了位置。
艙門不知什麽時候打開了,從中放出尾跳板,與渡口搭上。
前頭的車流緩緩開動,車內的小導們有幾個興奮起來,湊到司機座位後頭,把輪換司機都擠到了後麵,拍得駕駛座椅背噗噗作響:“跟上去,別讓後麵的車插隊了。”
李儉迴頭看看,後麵哪還有別人的車,新星大學自己開過來十輛,前前後後都連在一塊,就算有人想插隊,那也得從最後麵開到這裏才能插隊。
司機聽著導師發話,無奈地啟動發動機,在前車後頭一點一點往前蹭。
等了五六分鍾,車流終於爽利地向前開了。
與滾裝船越來越近,雖然還沒上船,但驚歎聲還是一浪高過一浪。
“好大的洞口,我們要從那裏開進去?”
“地秤呢,地秤埋哪了?”
“為什麽不能並排進?”
一群在社會上有頭有臉,在校內也有頭有臉的人物,像是從來沒見過滾裝船似的,也不顧方才有人說土鱉不土鱉的,連連發問,目光透過車窗玻璃,望向越來越近的大船。
渡口修得巧妙,從平地拔起,向空中伸去。為了保持低坡度,整段上升斜坡拉得很長,初起還能看出泥土路麵,往後就是鋼筋混凝土,等到了靠近滾裝船尾跳板的位置,幹脆是一座向前延伸的鋼橋。
客車開上斜坡,輕微的後仰感讓李儉下意識抓緊了身旁的防跌杆,然後他才反應過來,以自己的空間權能,別說是上一個坡度不一定有一度的斜坡,就算是乘著雲霄飛車打轉,把安全杠撤了,也能平平安安地飛走。
悄悄鬆手,將身子向前微微傾斜,看著客車越走越高,漸漸與尾跳板齊平。
此時的滾裝船已經看不到全貌了,它船尾張開的大口亮著稀疏的燈光,可以遠遠望見有引導人員在半滿車輛的車艙中揮燈指引,如果換個場合,看起來像是在隧道前引導車流的工人。
“地秤應該是在上坡前就過過了。”觀望的人群中冒出一個聲音。
大家沒有去看是誰在說話,因為人都湊在前麵,是誰說的都不重要。除了還算穩重的兩三位,幾乎所有人都湊到了車前頭,想看看車輛是怎麽開進滾裝船的。
事後李儉想著,或許是因為自己站在車頭的緣故,讓其他人覺得“校長都站在前頭看‘西洋景’了,我們得作陪”。不然的話,實在很難解釋,為什麽一群人一定要湊到車頭才能看這番景致,坐在車上不是更好嗎?
客車開上斜坡的最後一段,純粹的鋼架橋梁幾乎隻在輪轂過處留下了板材,車輪經過,構件連接處便發出尖銳的響聲,讓人擔心這座突出地基的鋼橋是否足夠結實,能夠讓一眾車輛開上滾裝船。
地秤顯然不是白安排的。雖說李儉等人一直沒找到地秤在哪,但都開上了斜坡,隻有一條路好走,也不見有人出來製止他們,便說明他們的車並未超重。鋼橋吱吱呀呀的,也隻是在承重範圍內發出響聲,等車輛過去,又恢複如初,像是沒事了。
“哢鏘哢鏘”地開了一陣,司機瞪著眼睛,極緩慢地將輪轂與尾跳板上留出的車轍對齊,穩穩當當地開了上去。
李儉覺得車身晃了一下,像是從大地移交到水麵,沒了和身後土地的聯係,轉而進入了一座孤立無援的孤島。
滾裝船的龐大車艙燈光比不上外頭正午明亮,進了車艙,李儉等人還來不及感慨,就覺得眼前昏黃一片,隻有引導人員手中的燈管是亮的。
年輕的司機覺得眼睛不夠用了,連忙放出神識,掃過身前。引導人員感受到他的神識,提著燈管跑到車旁,舉起燈管敲得車窗“呯呯”作響。
學生愣了一下,他看著敲擊車窗的燈管,三五秒才反應過來,把車窗搖下。
“別往前開了,左轉,停進去!”
學生看了眼左邊的稀疏停車位,答應一聲,就要打方向盤。
引導人員跑到一邊,揮著燈管指揮他停車入庫。
其實,他就算不來引導車輛停車入庫,車上眾人也都七嘴八舌地指揮著司機,將周邊車況報得一幹二淨,就差把車輛四至與停車位之間的坐標關係也當場算出來了。
不過這畢竟是引導人員的工作,他揮著燈管,看車停穩了,才拍了拍車身,示意司機熄火,開車門下車。
後頭車輛依次停車,李儉一夥人在最前頭,便在指引下排隊下車,拿了點趁手的東西。
李儉基本沒拿什麽,就帶著手機下車。小導們帶的東西有點多,有拿手機的,有拿照相機的,還有帶小零食的……
總體有一種春遊的美。
排隊下車,兩位教授被小導們簇擁著,學生司機連邊都蹭不上,隻好走在前麵,問引導員接下來怎麽辦。
引導員想來也是見多了這種場麵,當即一揮手中燈管,指著車艙中段:“那邊有舷梯,從那可以上甲板,一樓二樓是客艙,有食堂,暈船的去客艙待著,不暈船的可以上甲板,注意安全,不要靠邊。”
學生謝過引導員,報告給導師們,裹挾著李儉,向樓上走去。
在舷梯上兜兜轉轉打了幾個圈,再抬頭時,便看見豔陽高照——雖然是在南邊,冬季的正午,太陽在南邊斜斜地打來,談不上熱,但一樣刺目——眾人正走在一樓客艙外,走出去幾米遠,就有通往客艙的大門。
眾人又不暈船,沒人稀罕進客艙坐著,眼看著前邊就是甲板,再往上還有一層,有心思會當淩絕頂的,就往上一層走。有興趣看看寬廣甲板的,就在一層待著,自顧自地往船頭走。
李儉會飛,不怕自己摔下船,便不顧先前引導員所說的注意安全,徑直跑到船頭,看長江波濤洶湧的樣子。隻是有些遺憾,船隻安全措施做得太足,甲板邊沿並非隻有裝飾性的欄杆,反倒像是監獄的圍欄,從甲板到三米高的位置,攔了七條橫向欄杆,還掛了鐵網。不知道的還以為有人要擱這表演古箏行動,特地用圍欄作為標記物。
有這樣的圍欄在,反倒不能說明靠近船邊的危險。先前上了滾裝船的乘客,大多都像李儉這樣,在船頭甲板踱來踱去,看著身前攔得嚴嚴實實的圍欄鐵網,望江興歎。
李儉靠著船頭,伸手輕拍欄杆,迴傳的手感很穩,幾乎不打晃。
和他一塊看江景的人們也有伸手去拍欄杆的,隻拍了兩三下,就知道這東西結實過硬,便無趣地走到一旁,問身邊人,什麽時候才開船。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李儉特意跑到遠離學校人群的位置,讓自己顯得形單影隻,湊在圍欄前,隻是看著遠處的江麵。
不一會,汽笛聲傳來,船體微微震動。
身旁有人跑來告訴親朋好友:“船收梯子了,後麵的艙門要關上了。”
等震動稍停,李儉再看江麵,卻發現船隻正劈波斬浪,駛向對岸。
遠遠地望向對岸,可以看見遠處有一小點。仔細看時,才發現那小點的身形與身下滾裝船仿佛,應該是在對岸停靠的上一班船隻。
李儉繞向船尾,張望了方才放出尾跳板的位置,發現船艙關得嚴絲合縫,從自己的角度,也看不到船艙是怎麽關的。
看了看,隻看得到自己正與渡口越來越遠,便覺得無趣,又想迴船頭體驗劈波斬浪的感覺。
走到一半,神識中感覺有妖獸逼近。
順著神識感應的方向望去,一片混沌的水體,水麵的激流將水下的情況遮得嚴嚴實實,雖然神識中覺得有妖獸動靜,但眼裏卻隻能看到激蕩的江麵。
“偌大的渡輪,總不會連水裏的妖獸都解決不掉吧?”
李儉看看旁邊護欄,怎麽看也不像是給乘客留了見義勇為空當的樣子。別說是為人進出的大門了,連為狗進出的洞也沒見得留上一個。
得了,看這樣子,渡輪應該沒打算在自己碰上妖獸的時候,動員乘客攻擊妖獸。
李儉想著,湊到邊上,想占一個好位置,看看這艘渡輪要如何應對水裏的妖獸。
其他乘客不及李儉神識清晰,沒有放出神識,也能微微感應遠處妖獸動向,見他在船中段站著,隻當是他喜歡看側舷風景,也跟著過來賞景。
水下的妖獸聞到人味,猛地炸起,帶著一身的水花冰刺,直直躍出水麵,借著身下水流當空遊泳,撞向護欄。
李儉打眼一瞧,雖然分辨不出是什麽魚類,但就憑這魚妖的尺寸,放在過去,釣魚佬若是能讓這家夥上岸,第二天的新聞就該是“某市某釣魚佬在鬧市區帶魚遊街,魚重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