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猶豫不決的姬昱選擇了擺爛。
他已經將能做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隻是不知道動筆寫一些什麽東西。
寫仁義?他沒有係統性的說辭和體係,整理不出一本書。
更別說在他這個年紀,能夠寫出那種看透世間的智慧顯然不夠合理。
寫神話?春秋時期的神靈體係已經健全,不是後世想象的那些天官,隨意編寫的話沒有得到信服反而會被人噴死。
寫曆史?
那是史官該做的事情,不是他應當能做的。
寫詩歌?
沒有建全體係之前就寫隻能徒增笑耳。
而留給姬昱的,就隻有抄寫書籍又或編造一些故事來傳播他的思想。
抄寫書籍並不能夠引起重視,能利用創造書本的價值來說明的,更需要一個故事。
一個有道理而又有內涵的故事。
一直待在院中沒有出來走動的姬昱帶上了辛開。
他發現辛開也喜歡一直悶在家中,所以帶著他出去透透氣。
他們都穿了一身布衣,姬昱戴著他那從沒有變化的鬥笠,辛開拿著書簡低頭跟行。
姬昱問道:“開,夫子不是叫你多出去走走嗎?怎麽老是悶在家中,這樣的話可是會引起疾病的。”
辛開不好意思的說道:“我總是太過專注看書和算術了,有時一不留神就到了夜半。”
昱歎息道:“你這樣不注重自己的身體怎麽行呢?要是你倒下了,還怎麽為我效力?”
辛開初來晉都時還略有頑劣,雖然喜歡算術,可還是會偶爾出門。可就是因為他在出門之後展現了他算術的才能,而被一些人請去計算。辛開就是因為算出了賦稅的不合理而被官吏辱罵,而後要不是閱夫子出頭幫助他,可能他就會被那些差役給留下了。
自此那件事過後,辛開就不怎麽去幫助他人了,也不愛與人打交道,對他而言估計是給訛詐之後嚇出了心理陰影。
“我們去釣魚怎麽樣?”
閱夫子說過,在不知道做什麽的時候就去釣魚,這樣既能夠放空心靈,又能享受到愜意的人生。
他的兄長姬季子在年幼時也喜歡去渭河玩,隻是不知道現在在洛邑怎麽了。
釣魚佬的曆史已經不得考證,西周的開國元勳太公望就是一個資深釣魚佬。
在守藏室中,就有著許多太公所描寫的釣魚技藝和道理。
姬昱並沒有在守藏室中看過,不過卻在閱夫子的教導下也聽聞了這些道理。
釣魚第一條:餓著肚子不能去釣魚。
太公早年就知道了不能拿釣魚當飯吃,垂釣者沒有時運的話可能一天都沒有收獲,所以在釣魚之前,要吃飽飯。
姬昱和辛開是吃過早饔的,所以隻需要帶好釣具和餌料就能去附近的汾河支流釣魚。
一路上倒是沒有遇到什麽人,要砍柴火的樵夫早就進了山林之中,野道上也就很少有人出沒了。
“開,今日我要授予你一個特別的技藝。”
“王孫,您所說的是釣魚嗎?”
“不,這是太公漁法。”
辛開一聽頓時湧現出激動的神色,連手上拿著的書簡掉了都沒有在意。
“王孫,您所說的真是太公所著?和他人嘴中說的太公兵法比起又如何?”
姬昱笑道:“太公漁法比起兵法可謂過之其不及,漁法包含萬象,你要是學了,說不準以後什麽事情都懂了。”
辛開又想到了姬昱之前說過的籠中犬,時至今日他還沒有悟出其中的道理。
他問道:“那籠中犬的解法能在其中得出嗎?”
“自然可以。”
姬昱不想讓他一天都待在家中,哪怕是出去釣魚也比整日看書要強得多。
書中的道理是有限的,而人世的道理是無窮的。
多出去走走,沒準一切都想通了。
走到了河邊蘆草旁,姬昱坐到了河邊大石之上。
“開,你來試試,我教你太公漁法其中之術。”
辛開手足無措的拿起了釣竿,慢慢開始將線頭綁定好魚鉤,在鉤尖掛上餌料。
“您所說的術是什麽?”
“太公有雲,漁不樂其道,則無以漁。
這是我教給你第一個術。
意思是你在釣魚要主動的熱愛這樣的事情,如果你都不熱愛這樣的技藝,那學來也釣不到魚。
應用到人世的道理也是如此。
如果你不愛數道,我卻要教給你數道的道理,你學來數道能夠用於生活嗎?”
辛開有些了然的點頭。
姬昱所說的大概意思就是幹一行愛一行,如果連自己的行業都不熱愛,更別說做好了。
吹著愜意的風,作足領導的氣派,這對姬昱來說也是為數不多的樂事。
釣魚佬的心思很簡單,就是從釣魚中得到樂趣,如果對他沒有熱愛,那也就不能稱之為釣魚佬了。
“太公有雲,天下之道莫過其身,漁道者亦然。三尺之水,有天下之道。
釣魚的水中有著萬般道理和智慧,隻要人肯摸索,就能從垂釣中找到樂趣。
這樣的河道,就像是一個國家。我們是外來者,用著美味的食物在引誘他們,其目的是將他們吃掉。
如果是國家,同樣有無形中的誘惑,在誘導著國人和官吏...”
姬昱在旁也拿起了魚竿,熟練的套弄餌料,將魚鉤帶著餌料丟到了河麵。
“其中有些道理我也不沒能融會貫通,也隻有在一次又一次的丟餌中才能知道。
沒有親自的體會到釣魚,也就不能夠明白其中的樂趣,不能知道該往什麽地方丟出魚餌。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啊。”
辛開似懂非懂,他將魚竿插在地麵和巨石的空隙,開始拿出書簡記錄。
“王孫,您知道那麽多的道理,還在為著第一本書苦惱,為何不把這樣的道理寫在上麵呢?”
“這可不興傳啊。”
太公辛苦一輩子留下的東西都給了周室,就是希望周室能借助他書中的思想教育保留薪火,所以他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可要是將這樣的道理無條件的授予天下,那可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亂子。
說到底,人還是自私的。
如果人人都讀了兵書,那戰場上也就全都是將,而不會有兵了。
姬昱不想傳播太公的道理,因為那樣書籍就會冠以太公之名,更別說會有多少人利用了。
他更希望他的書中說明的是他的思想,以他的名義教化天下。
這也是他的私心。
他已經將能做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隻是不知道動筆寫一些什麽東西。
寫仁義?他沒有係統性的說辭和體係,整理不出一本書。
更別說在他這個年紀,能夠寫出那種看透世間的智慧顯然不夠合理。
寫神話?春秋時期的神靈體係已經健全,不是後世想象的那些天官,隨意編寫的話沒有得到信服反而會被人噴死。
寫曆史?
那是史官該做的事情,不是他應當能做的。
寫詩歌?
沒有建全體係之前就寫隻能徒增笑耳。
而留給姬昱的,就隻有抄寫書籍又或編造一些故事來傳播他的思想。
抄寫書籍並不能夠引起重視,能利用創造書本的價值來說明的,更需要一個故事。
一個有道理而又有內涵的故事。
一直待在院中沒有出來走動的姬昱帶上了辛開。
他發現辛開也喜歡一直悶在家中,所以帶著他出去透透氣。
他們都穿了一身布衣,姬昱戴著他那從沒有變化的鬥笠,辛開拿著書簡低頭跟行。
姬昱問道:“開,夫子不是叫你多出去走走嗎?怎麽老是悶在家中,這樣的話可是會引起疾病的。”
辛開不好意思的說道:“我總是太過專注看書和算術了,有時一不留神就到了夜半。”
昱歎息道:“你這樣不注重自己的身體怎麽行呢?要是你倒下了,還怎麽為我效力?”
辛開初來晉都時還略有頑劣,雖然喜歡算術,可還是會偶爾出門。可就是因為他在出門之後展現了他算術的才能,而被一些人請去計算。辛開就是因為算出了賦稅的不合理而被官吏辱罵,而後要不是閱夫子出頭幫助他,可能他就會被那些差役給留下了。
自此那件事過後,辛開就不怎麽去幫助他人了,也不愛與人打交道,對他而言估計是給訛詐之後嚇出了心理陰影。
“我們去釣魚怎麽樣?”
閱夫子說過,在不知道做什麽的時候就去釣魚,這樣既能夠放空心靈,又能享受到愜意的人生。
他的兄長姬季子在年幼時也喜歡去渭河玩,隻是不知道現在在洛邑怎麽了。
釣魚佬的曆史已經不得考證,西周的開國元勳太公望就是一個資深釣魚佬。
在守藏室中,就有著許多太公所描寫的釣魚技藝和道理。
姬昱並沒有在守藏室中看過,不過卻在閱夫子的教導下也聽聞了這些道理。
釣魚第一條:餓著肚子不能去釣魚。
太公早年就知道了不能拿釣魚當飯吃,垂釣者沒有時運的話可能一天都沒有收獲,所以在釣魚之前,要吃飽飯。
姬昱和辛開是吃過早饔的,所以隻需要帶好釣具和餌料就能去附近的汾河支流釣魚。
一路上倒是沒有遇到什麽人,要砍柴火的樵夫早就進了山林之中,野道上也就很少有人出沒了。
“開,今日我要授予你一個特別的技藝。”
“王孫,您所說的是釣魚嗎?”
“不,這是太公漁法。”
辛開一聽頓時湧現出激動的神色,連手上拿著的書簡掉了都沒有在意。
“王孫,您所說的真是太公所著?和他人嘴中說的太公兵法比起又如何?”
姬昱笑道:“太公漁法比起兵法可謂過之其不及,漁法包含萬象,你要是學了,說不準以後什麽事情都懂了。”
辛開又想到了姬昱之前說過的籠中犬,時至今日他還沒有悟出其中的道理。
他問道:“那籠中犬的解法能在其中得出嗎?”
“自然可以。”
姬昱不想讓他一天都待在家中,哪怕是出去釣魚也比整日看書要強得多。
書中的道理是有限的,而人世的道理是無窮的。
多出去走走,沒準一切都想通了。
走到了河邊蘆草旁,姬昱坐到了河邊大石之上。
“開,你來試試,我教你太公漁法其中之術。”
辛開手足無措的拿起了釣竿,慢慢開始將線頭綁定好魚鉤,在鉤尖掛上餌料。
“您所說的術是什麽?”
“太公有雲,漁不樂其道,則無以漁。
這是我教給你第一個術。
意思是你在釣魚要主動的熱愛這樣的事情,如果你都不熱愛這樣的技藝,那學來也釣不到魚。
應用到人世的道理也是如此。
如果你不愛數道,我卻要教給你數道的道理,你學來數道能夠用於生活嗎?”
辛開有些了然的點頭。
姬昱所說的大概意思就是幹一行愛一行,如果連自己的行業都不熱愛,更別說做好了。
吹著愜意的風,作足領導的氣派,這對姬昱來說也是為數不多的樂事。
釣魚佬的心思很簡單,就是從釣魚中得到樂趣,如果對他沒有熱愛,那也就不能稱之為釣魚佬了。
“太公有雲,天下之道莫過其身,漁道者亦然。三尺之水,有天下之道。
釣魚的水中有著萬般道理和智慧,隻要人肯摸索,就能從垂釣中找到樂趣。
這樣的河道,就像是一個國家。我們是外來者,用著美味的食物在引誘他們,其目的是將他們吃掉。
如果是國家,同樣有無形中的誘惑,在誘導著國人和官吏...”
姬昱在旁也拿起了魚竿,熟練的套弄餌料,將魚鉤帶著餌料丟到了河麵。
“其中有些道理我也不沒能融會貫通,也隻有在一次又一次的丟餌中才能知道。
沒有親自的體會到釣魚,也就不能夠明白其中的樂趣,不能知道該往什麽地方丟出魚餌。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啊。”
辛開似懂非懂,他將魚竿插在地麵和巨石的空隙,開始拿出書簡記錄。
“王孫,您知道那麽多的道理,還在為著第一本書苦惱,為何不把這樣的道理寫在上麵呢?”
“這可不興傳啊。”
太公辛苦一輩子留下的東西都給了周室,就是希望周室能借助他書中的思想教育保留薪火,所以他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可要是將這樣的道理無條件的授予天下,那可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亂子。
說到底,人還是自私的。
如果人人都讀了兵書,那戰場上也就全都是將,而不會有兵了。
姬昱不想傳播太公的道理,因為那樣書籍就會冠以太公之名,更別說會有多少人利用了。
他更希望他的書中說明的是他的思想,以他的名義教化天下。
這也是他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