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夜會花甲老翁
餘殃之位:這儲位有毒 作者:右南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扣扣扣”
“誰呀?”
“老爺,人到了。”
“請進來吧。”
隻聽書房內和那小廝一來一迴搭話,緊接著麻子臉小廝便轉頭看向宇文昌泰,“這位爺,我們老爺有請。”
言罷,也不管宇文昌泰進不進去,自己倒是先退了下去。宇文昌泰些微愣了愣,進來的時候他還特地打量了一番這院子,兩進兩出的倒是個小門小戶,也不似是那種險惡的地方。
“既是來了,公子為何遲遲不肯進來,難道是擔心老朽會謀害公子?”
“若是擔心,我又何必來此?”
忙應了一聲,宇文昌泰嘴角抿笑,心道一時猶豫竟還被小瞧了,隨即推門進去,隻見房間內正廳右側椅子上坐著一花甲老者,見宇文昌泰進來既不起身也不施禮,僅是拿眼打量他。
“老朽多病纏身,不能起身給公子見禮,還請公子多加海涵。”
“老伯客氣了。”鞠了鞠手,宇文昌泰問道,“敢問老伯可是劉三慶劉師爺?”
“正是老朽。”
劉三慶拂了拂花白的胡須,笑著點頭,道,“公子既知老朽的名諱,又知老朽的身份,為何卻不以正麵目示人,難道公子不是受故人所托前來找老朽的嗎?”
細細打量了劉三慶少許,宇文昌泰笑著搖了搖頭,走到一旁座椅坐下,淡淡道,“老伯既知我是受故人所托而來,那便知我所來此的目的。我不過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罷了,至於我長什麽樣子老伯也沒必要深究這些微末小事。”
“若是老伯因為這些緣故而將我拒之門外的話,那這故人也就不能稱之為故人了,你說是這個理兒吧老伯?”
“嗬嗬,咳咳...”
咳了有一會兒,劉三慶端起茶碗灌了一口這才覺得嗓子眼裏舒服了好多。抬眉看了宇文昌泰一眼,接著起身顫顫巍巍走到書桌後的書架前,扶著書架慢慢蹲下身子,將放置在最底層邊隙的一本《南華經》抽了出來。
《南華經》書表麵上落了一層淺淺的灰塵,劉三慶先是吹了吹,接著攥著袖子擦拭了一遍,這才將《南華經》放置在書桌上。
“說起來這亦是半年前的事情,那時老朽還在鹽院擔任師爺,幫著鹽政大人查看鹽稅,追繳稅款,偶爾也順便處理抽查鹽運司等衙門的差事。有一次,老朽在鹽運司核查鹽稅,無意中發現鹽運司賬目上的鹽引數量多出了兩成,可鹽稅卻不見有多,老朽以為是自己打錯了算盤,重新來過卻還是那般,後來老朽便把此事告知了鹽政大人。鹽政大人讓老朽不要將此事對外聲張,說是他會看著處辦,至於後來如何老朽便不知道了。”
“一月前,鹽院的潘知事突然派了人來告知老朽,說是念老朽年紀大了,便想著讓老朽迴家養老。”
“咳咳”
咳了兩聲,劉三慶將從《南華經》裏翻出的紙張一頁一頁的排版好,朝著宇文昌泰緩緩走了過去。
“這是老朽之前在鹽運司發現有問題的賬目,是老朽當時抄錄記下來的,公子若是感興趣可以翻翻看看。”
接過劉三慶遞過來的賬目,宇文昌泰略略粗看了幾眼,見上麵記載的的確都是有關鹽引出入的記錄,便折疊起來放進了袖筒裏。
“老伯所要說的就這些?”
“咳咳”
潤了潤喉嚨,劉三慶不慌不忙接著道,“敢問公子,鹽政大人的病是不是沒法子治了?”
“老伯何故如此問?”宇文昌泰眉眼轉了轉,低眉問道,“莫不是因為知府衙門張貼的那張的布告?”
“老伯既知道衙門貼的布告,那六貝勒懸賞求名醫的事情老伯應該也聽說了才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說不定明日一早便會有名醫拜謁淩府也說不定。”
“公子又何苦瞞著老朽呢?”拂了拂須,劉三慶微微閉目,沉聲吟道,“一人不可侍奉二主,老朽早就勸過大人及早收手,可大人終究還是沒聽進去。落得如今的下場,老朽之罪罪不可恕。”
“大人病重之際卻將此事委托公子,定是信任公子無疑,那老朽便將所知一一告知公子。隻是還請公子念在如今的情分上對大人手下留情,如此老朽便再無牽念。”
這種情況下不答應的怕會是個傻子,宇文昌泰自然不是個傻子,但卻是個直愣愣的混小子,道,“老伯這話我就不明白了。”
仿佛聽了什麽好笑的笑話,宇文昌泰搖頭笑道,“我既受淩大人之托辦事,自然是一切為淩大人著想,至於事情會辦得如何我也不知道,我盡力而為便是了。”
劉三慶嘴角含笑,道,“老朽明白公子的意思。老朽說的是如果,如果公子可決定大人生死,不知公子願不願手下留情?”
心猜他是何意,宇文昌泰靜靜看著劉三慶,見他目光清澈神情淡然,良久方點頭道,“如果我有這個機會,我定會對淩大人手下留情。”
不料,正端坐著的劉三慶臉色一正,突然肅穆站起身,顫顫巍巍跪在地上,伏地叩拜道,“不才劉三慶,在此先行替鹽政大人謝過六貝勒活命之恩。”
“劉老伯請起。”一麵攙扶劉三慶,宇文昌泰一麵問道,“我亦未露麵,自覺言語之上又未有失,不知劉老伯又是如何知曉的我的身份?”
“其實,自六貝勒進門的時候,晚生便猜出了六貝勒的身份,隻是事關鹽政大人的性命,晚生不敢輕易錯認,這才怠慢了六貝勒。”這下劉三慶倒是畢恭畢敬,也不敢坐下,隻是弓著身子候在宇文昌泰下首。
“劉老伯年邁體弱,不必稟此規矩,隻管坐下便是。”
再次示意劉三慶坐下,隨即宇文昌泰揭去麵紗,接著問道,“方才劉老伯說的事情,不知又是何事?”
聽他問,劉三慶頷首答道,“是,晚生要說的便是這潘知事的事情。”
“鹽運大人”
一迴到鹽運司衙門,豆傳洛便傳了知事王誌洲前來,自己人麵前直接甩臉子喝問,“衙門裏是什麽個情況,這個寶大人又是從哪個犄角旮旯裏竄出來的?”
“迴大人的話,這寶大人說是奉了欽差大人的命令,前來調兵捉拿兩淮私鹽的案犯,下官驗了公文上的印章,的確是欽差關防大印沒錯。”
“誰呀?”
“老爺,人到了。”
“請進來吧。”
隻聽書房內和那小廝一來一迴搭話,緊接著麻子臉小廝便轉頭看向宇文昌泰,“這位爺,我們老爺有請。”
言罷,也不管宇文昌泰進不進去,自己倒是先退了下去。宇文昌泰些微愣了愣,進來的時候他還特地打量了一番這院子,兩進兩出的倒是個小門小戶,也不似是那種險惡的地方。
“既是來了,公子為何遲遲不肯進來,難道是擔心老朽會謀害公子?”
“若是擔心,我又何必來此?”
忙應了一聲,宇文昌泰嘴角抿笑,心道一時猶豫竟還被小瞧了,隨即推門進去,隻見房間內正廳右側椅子上坐著一花甲老者,見宇文昌泰進來既不起身也不施禮,僅是拿眼打量他。
“老朽多病纏身,不能起身給公子見禮,還請公子多加海涵。”
“老伯客氣了。”鞠了鞠手,宇文昌泰問道,“敢問老伯可是劉三慶劉師爺?”
“正是老朽。”
劉三慶拂了拂花白的胡須,笑著點頭,道,“公子既知老朽的名諱,又知老朽的身份,為何卻不以正麵目示人,難道公子不是受故人所托前來找老朽的嗎?”
細細打量了劉三慶少許,宇文昌泰笑著搖了搖頭,走到一旁座椅坐下,淡淡道,“老伯既知我是受故人所托而來,那便知我所來此的目的。我不過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罷了,至於我長什麽樣子老伯也沒必要深究這些微末小事。”
“若是老伯因為這些緣故而將我拒之門外的話,那這故人也就不能稱之為故人了,你說是這個理兒吧老伯?”
“嗬嗬,咳咳...”
咳了有一會兒,劉三慶端起茶碗灌了一口這才覺得嗓子眼裏舒服了好多。抬眉看了宇文昌泰一眼,接著起身顫顫巍巍走到書桌後的書架前,扶著書架慢慢蹲下身子,將放置在最底層邊隙的一本《南華經》抽了出來。
《南華經》書表麵上落了一層淺淺的灰塵,劉三慶先是吹了吹,接著攥著袖子擦拭了一遍,這才將《南華經》放置在書桌上。
“說起來這亦是半年前的事情,那時老朽還在鹽院擔任師爺,幫著鹽政大人查看鹽稅,追繳稅款,偶爾也順便處理抽查鹽運司等衙門的差事。有一次,老朽在鹽運司核查鹽稅,無意中發現鹽運司賬目上的鹽引數量多出了兩成,可鹽稅卻不見有多,老朽以為是自己打錯了算盤,重新來過卻還是那般,後來老朽便把此事告知了鹽政大人。鹽政大人讓老朽不要將此事對外聲張,說是他會看著處辦,至於後來如何老朽便不知道了。”
“一月前,鹽院的潘知事突然派了人來告知老朽,說是念老朽年紀大了,便想著讓老朽迴家養老。”
“咳咳”
咳了兩聲,劉三慶將從《南華經》裏翻出的紙張一頁一頁的排版好,朝著宇文昌泰緩緩走了過去。
“這是老朽之前在鹽運司發現有問題的賬目,是老朽當時抄錄記下來的,公子若是感興趣可以翻翻看看。”
接過劉三慶遞過來的賬目,宇文昌泰略略粗看了幾眼,見上麵記載的的確都是有關鹽引出入的記錄,便折疊起來放進了袖筒裏。
“老伯所要說的就這些?”
“咳咳”
潤了潤喉嚨,劉三慶不慌不忙接著道,“敢問公子,鹽政大人的病是不是沒法子治了?”
“老伯何故如此問?”宇文昌泰眉眼轉了轉,低眉問道,“莫不是因為知府衙門張貼的那張的布告?”
“老伯既知道衙門貼的布告,那六貝勒懸賞求名醫的事情老伯應該也聽說了才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說不定明日一早便會有名醫拜謁淩府也說不定。”
“公子又何苦瞞著老朽呢?”拂了拂須,劉三慶微微閉目,沉聲吟道,“一人不可侍奉二主,老朽早就勸過大人及早收手,可大人終究還是沒聽進去。落得如今的下場,老朽之罪罪不可恕。”
“大人病重之際卻將此事委托公子,定是信任公子無疑,那老朽便將所知一一告知公子。隻是還請公子念在如今的情分上對大人手下留情,如此老朽便再無牽念。”
這種情況下不答應的怕會是個傻子,宇文昌泰自然不是個傻子,但卻是個直愣愣的混小子,道,“老伯這話我就不明白了。”
仿佛聽了什麽好笑的笑話,宇文昌泰搖頭笑道,“我既受淩大人之托辦事,自然是一切為淩大人著想,至於事情會辦得如何我也不知道,我盡力而為便是了。”
劉三慶嘴角含笑,道,“老朽明白公子的意思。老朽說的是如果,如果公子可決定大人生死,不知公子願不願手下留情?”
心猜他是何意,宇文昌泰靜靜看著劉三慶,見他目光清澈神情淡然,良久方點頭道,“如果我有這個機會,我定會對淩大人手下留情。”
不料,正端坐著的劉三慶臉色一正,突然肅穆站起身,顫顫巍巍跪在地上,伏地叩拜道,“不才劉三慶,在此先行替鹽政大人謝過六貝勒活命之恩。”
“劉老伯請起。”一麵攙扶劉三慶,宇文昌泰一麵問道,“我亦未露麵,自覺言語之上又未有失,不知劉老伯又是如何知曉的我的身份?”
“其實,自六貝勒進門的時候,晚生便猜出了六貝勒的身份,隻是事關鹽政大人的性命,晚生不敢輕易錯認,這才怠慢了六貝勒。”這下劉三慶倒是畢恭畢敬,也不敢坐下,隻是弓著身子候在宇文昌泰下首。
“劉老伯年邁體弱,不必稟此規矩,隻管坐下便是。”
再次示意劉三慶坐下,隨即宇文昌泰揭去麵紗,接著問道,“方才劉老伯說的事情,不知又是何事?”
聽他問,劉三慶頷首答道,“是,晚生要說的便是這潘知事的事情。”
“鹽運大人”
一迴到鹽運司衙門,豆傳洛便傳了知事王誌洲前來,自己人麵前直接甩臉子喝問,“衙門裏是什麽個情況,這個寶大人又是從哪個犄角旮旯裏竄出來的?”
“迴大人的話,這寶大人說是奉了欽差大人的命令,前來調兵捉拿兩淮私鹽的案犯,下官驗了公文上的印章,的確是欽差關防大印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