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行動在下半夜開始,而在之前的幾個小時,也就是上半夜,花旗海軍的艦載戰鬥機集中打擊了阿巴斯港附近的岸防部隊。雖然波斯軍方沒有因此做出誤判,但是麵對一波接一波的空中打擊,波斯的岸防部隊也是束手無策。在花旗陸戰隊發動進攻前的半個小時,波斯總統親自跟守衛拉熱克島的少校軍官下了命令,讓他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也就是準許守軍在完全喪失戰鬥力之後向敵人投降。
顯然,三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
在進入印度洋之後,花旗海軍三艘航母搭載的艦載航空兵聯隊都得到了加強,增加了一個戰術戰鬥機中隊,達到了戰時標準。如此一來,每個艦載航空兵聯隊擁有五個戰術戰鬥機中隊,作戰飛機達到六十架。當時的三艘航母上,總共有十二架f-39a,一百零八架f-35c與六十架f/a-18e/f,此外還有十八架ea-18g電子攻擊機。雖然都是“尼米茲”級,但是以最高強度出動,一個晚上至少能夠安排二百七十架次的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相當於一小時三十架次。
如此高強度的空中打擊,波斯空軍根本無法抵抗。
更何況,花旗空軍還在轟炸霍梅尼港,為進攻胡齊斯坦省做準備,波斯空軍需要重點守衛霍梅尼港。
為了一舉拿下拉熱克島,花旗海軍出動了一個旅的兵力,準確說是三個陸戰營。
投送這三個陸戰營的是三艘“花旗”級兩棲攻擊艦,采用空中突擊戰術,沒有動用氣墊船與登陸艇。
在登陸之前,掩護兩棲登陸艦隊的四艘驅逐艦進行了十五分鍾的炮火準備。
因為離拉熱克島還有一百多千米,所以這些驅逐艦使用的全都是ergm,即ex171增城製導炮彈。為此,這些驅逐艦還放飛了幾架無人偵察機,去尋找與甄別島上的守軍,為炮擊提供支持。
登陸開始後,花旗海軍的f-35c與f/a-18e/f先後趕到,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準確說是用轟炸肅清登陸場,並且在登陸部隊到達之後轟炸附近的波斯守軍,讓登陸部隊能從容不迫的占領登陸場。
可以說,登陸行動進行得像模像樣,進退有度。
也沒什麽好奇怪的,花旗陸戰隊每年都要舉行數十次類似的演習,早就把各種登陸戰術吃透了。
在突擊部隊占領登陸場,建立起防線之後,大批運輸直升機到來。
與此同時,兩棲登陸艦隊也派出了lcac氣墊登陸艇。
雖然直升機與vc-22能夠更快捷的把登陸部隊送上岸,但是無法運送像主戰坦克與裝甲戰車之類的重型裝備,最多能吊運輕型裝甲車與輕型火炮。按照花旗陸戰隊的套路,在登陸部隊站穩了腳跟之後,就要用lcac或者登陸艇把重型裝備送上去。當然,不是為了殲滅島上的守軍,畢竟對付守軍根本就不需要重型裝備。lcac送來的是大口徑榴彈炮與m270火箭炮,以及彈藥。攻占拉熱克島的目的是要封鎖阿巴斯港,確保霍爾木茲海峽在花旗海軍的控製之中。受到兵力限製,花旗陸戰隊能做的就是在拉熱克島上部署壓製火力,用來對付北麵二十千米外的波斯軍隊。
大概是進行得太順利,花旗軍隊放鬆了警惕。
淩晨三點五十分左右,一艘運載了兩門m270火箭炮的lcac在拉熱克島南麵大約十五千米處觸雷。雖然依靠極高的速度,lcac沒有被水雷炸沉,但是遭到嚴重損壞,不得不放棄登陸行動。在返迴登陸艦的途中,為了避免沉沒,也為了保持足夠的速度,lcac還拋棄了四門m270火箭炮。
因為水雷的威脅,指揮登陸作戰的馬克上校把還沒有到達的lcac全都撤了迴來。
到這個時候,隻有四艘lcac到達拉熱克島,送去了一個連的m109a7自行榴彈炮,以及一個基數的彈藥。
當然,花旗海軍沒有被嚇住。
在收到了登陸艦隊發來的消息後,花旗艦隊指揮官瓊斯少將立即讓兩艘攜帶了反水雷作戰模塊的lcs趕赴前線。
登陸行動不能半途而廢,而且m109a7與m270都隻能用lcac運送,必須趕在天亮之前把更多的火炮與火箭炮送上去。很簡單,艦隊進行的空中打擊會在天亮之後結束,準確的說是降低。到時候,就得靠送上去的火炮與火箭炮對付阿巴斯港守軍。如果不能趕在天亮前完成,那麽登陸部隊肯定會遭到波斯軍隊的炮火打擊。
還有兩個多小時,開辟一條安全航道應該沒問題。
要知道,lcs名義上是“瀕海戰鬥艦”,其實就是大號掃雷艦。
這種戰艦是後冷戰時代的產物,而按照花旗海軍的設想,lcs的主要任務有三個,一是反潛、二是掃雷、三是對付小型水麵艦艇。為此,lcs有著四十五節以上的超高航速,卻沒配備像樣的武器。此外,lcs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配備任務模塊,也由此獲得了執行各種任務的能力。
看上去,lcs是很先進。
顯然,問題同樣突出。
首先說反潛,做為一種高航速的戰艦,lcs具備對付先進攻擊核潛艇的能力,也能夠在淺海區域對付行蹤隱秘的常規潛艇。隻是,對於花旗海軍來說,需要一種像lcs這樣的專用反潛戰艦嗎?顯然不需要。花旗海軍有數十艘攻擊核潛艇,還有數量眾多的驅逐艦,而且幾乎所有的戰艦都能搭載反潛直升機。不管是對付波斯這種小國的常規潛艇,還是對付華夏這種大國的攻擊核潛艇,花旗海軍都有足夠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一種專用反潛戰艦。甚至可以說,隻是上百架反潛巡邏機,就足以讓花旗海軍戰勝任何來自海麵下的威脅,其反潛壓力並不突出。
那麽,對海呢?專門為lcs開發的製海模塊,配備的是一種小型反艦導彈,用來對付快艇還可以,而對付大型戰艦顯然是力不從心。問題是,lcs標配一門口徑為五十七毫米的速射炮,同樣能夠對付小型快艇,效率還更高。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花旗海軍才在數年前放棄了製海模塊。
可見,lcs的主要價值,特別是在正規海戰中,就是用來掃雷。
花旗海軍給這種戰艦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就是要掩蓋其掃雷艦的本質,讓國會的那些議員相信花八億綠幣買來的是一種能夠執行多種任務的戰艦。如果告訴國會議員,單價高達八億綠幣的lcs其實是一艘能夠以四十五節的速度航行的掃雷艦,恐怕采購lcs的合同早就被廢除了。
兩艘lcs之前伴隨登陸艦隊活動,以四十五節的速度航行,半個小時就能趕到。
也就在這個時候,爆發了第一場海戰。
在兩艘lcs向拉熱克島趕去的時候,波斯海軍的四艘導彈快艇從格什姆島東麵的海峽殺了出來。
全是來自華夏的022型導彈快艇,各有四枚c803反艦導彈。
隻不過,這四艘導彈快艇的攻擊目標不是兩艘lcs,而是南麵的登陸艦隊。事實上,波斯海軍並沒有發現前出的lcs。
雖然lcs的戰鬥力不怎麽樣,但是隱身性能極為出色。
更重要的是,波斯空軍早已喪失作戰能力,無法為海軍提供支持。當時,波斯海軍隻是根據花旗陸戰隊的到來方向,大致判斷登陸艦隊在拉熱克島東南方向,並不清楚登陸艦隊的準確位置。
受此限製,022型導彈快艇無法在最大射程上發射c803反艦導彈。
在依靠導彈快艇上的對海搜索雷達的情況下,c803對海上目標的最大射程不會超過四十千米。
事實上,這四艘022型導彈快艇在突擊的時候也沒有發現前方的lcs。
在導彈快艇的雷達屏幕上,兩艘lcs根本不存在。很簡單,lcs反射的雷達信號與漂浮在海麵上的舢板相當,因此就算被對海搜索雷達探測到了,也會被忽略掉,根本就不會顯示出來。
相反,四艘導彈快艇在出現後就被lcs發現。
其實,首先發現四艘導彈快艇的是花旗艦隊派來的預警機。為了避免暴露,lcs沒有提前啟動雷達。別忘了,這兩艘lcs搭載的是掃雷模塊,沒有反艦導彈,唯一能夠用來對付導彈快艇的就是那門五十七毫米艦炮。此外,兩艘lcs搭載的是mh-53k“超級海上種馬”掃雷直升機,並不具備反艦作戰能力。如果提前暴露了行蹤,兩艘lcs肯定會遭到導彈快艇攻擊。到時候隻能用“海拉姆”攔截射來的c803反艦導彈。隻要四艘導彈快艇的艇長不是太笨,就不會靠近兩艘lcs,不給對手反擊的機會。事實上,四艘導彈快艇完全可以繞過兩艘lcs,攻擊南麵的登陸艦隊。要知道,022型導彈快艇的速度也不慢,全速航行的話,lcs未必能追上。
在預警機的指揮下,兩艘lcs迅速向西機動。
在距離縮短到大約十千米的時候,兩艘lcs才突然發難,用五十七毫米艦炮向仍然在朝南突擊的四艘導彈快艇開火。
轉眼之間,首先遭到攻擊的兩艘快艇就被炮彈打中起火。
雖然另外兩艘導彈快艇立即轉向規避,但是在它們用雷達發現lcs之前,lcs就再次開火。
五十七毫米艦炮的威力不足以對付大型戰艦,不過對付導彈快艇絕對是綽綽有餘。
顯然,三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
在進入印度洋之後,花旗海軍三艘航母搭載的艦載航空兵聯隊都得到了加強,增加了一個戰術戰鬥機中隊,達到了戰時標準。如此一來,每個艦載航空兵聯隊擁有五個戰術戰鬥機中隊,作戰飛機達到六十架。當時的三艘航母上,總共有十二架f-39a,一百零八架f-35c與六十架f/a-18e/f,此外還有十八架ea-18g電子攻擊機。雖然都是“尼米茲”級,但是以最高強度出動,一個晚上至少能夠安排二百七十架次的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相當於一小時三十架次。
如此高強度的空中打擊,波斯空軍根本無法抵抗。
更何況,花旗空軍還在轟炸霍梅尼港,為進攻胡齊斯坦省做準備,波斯空軍需要重點守衛霍梅尼港。
為了一舉拿下拉熱克島,花旗海軍出動了一個旅的兵力,準確說是三個陸戰營。
投送這三個陸戰營的是三艘“花旗”級兩棲攻擊艦,采用空中突擊戰術,沒有動用氣墊船與登陸艇。
在登陸之前,掩護兩棲登陸艦隊的四艘驅逐艦進行了十五分鍾的炮火準備。
因為離拉熱克島還有一百多千米,所以這些驅逐艦使用的全都是ergm,即ex171增城製導炮彈。為此,這些驅逐艦還放飛了幾架無人偵察機,去尋找與甄別島上的守軍,為炮擊提供支持。
登陸開始後,花旗海軍的f-35c與f/a-18e/f先後趕到,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準確說是用轟炸肅清登陸場,並且在登陸部隊到達之後轟炸附近的波斯守軍,讓登陸部隊能從容不迫的占領登陸場。
可以說,登陸行動進行得像模像樣,進退有度。
也沒什麽好奇怪的,花旗陸戰隊每年都要舉行數十次類似的演習,早就把各種登陸戰術吃透了。
在突擊部隊占領登陸場,建立起防線之後,大批運輸直升機到來。
與此同時,兩棲登陸艦隊也派出了lcac氣墊登陸艇。
雖然直升機與vc-22能夠更快捷的把登陸部隊送上岸,但是無法運送像主戰坦克與裝甲戰車之類的重型裝備,最多能吊運輕型裝甲車與輕型火炮。按照花旗陸戰隊的套路,在登陸部隊站穩了腳跟之後,就要用lcac或者登陸艇把重型裝備送上去。當然,不是為了殲滅島上的守軍,畢竟對付守軍根本就不需要重型裝備。lcac送來的是大口徑榴彈炮與m270火箭炮,以及彈藥。攻占拉熱克島的目的是要封鎖阿巴斯港,確保霍爾木茲海峽在花旗海軍的控製之中。受到兵力限製,花旗陸戰隊能做的就是在拉熱克島上部署壓製火力,用來對付北麵二十千米外的波斯軍隊。
大概是進行得太順利,花旗軍隊放鬆了警惕。
淩晨三點五十分左右,一艘運載了兩門m270火箭炮的lcac在拉熱克島南麵大約十五千米處觸雷。雖然依靠極高的速度,lcac沒有被水雷炸沉,但是遭到嚴重損壞,不得不放棄登陸行動。在返迴登陸艦的途中,為了避免沉沒,也為了保持足夠的速度,lcac還拋棄了四門m270火箭炮。
因為水雷的威脅,指揮登陸作戰的馬克上校把還沒有到達的lcac全都撤了迴來。
到這個時候,隻有四艘lcac到達拉熱克島,送去了一個連的m109a7自行榴彈炮,以及一個基數的彈藥。
當然,花旗海軍沒有被嚇住。
在收到了登陸艦隊發來的消息後,花旗艦隊指揮官瓊斯少將立即讓兩艘攜帶了反水雷作戰模塊的lcs趕赴前線。
登陸行動不能半途而廢,而且m109a7與m270都隻能用lcac運送,必須趕在天亮之前把更多的火炮與火箭炮送上去。很簡單,艦隊進行的空中打擊會在天亮之後結束,準確的說是降低。到時候,就得靠送上去的火炮與火箭炮對付阿巴斯港守軍。如果不能趕在天亮前完成,那麽登陸部隊肯定會遭到波斯軍隊的炮火打擊。
還有兩個多小時,開辟一條安全航道應該沒問題。
要知道,lcs名義上是“瀕海戰鬥艦”,其實就是大號掃雷艦。
這種戰艦是後冷戰時代的產物,而按照花旗海軍的設想,lcs的主要任務有三個,一是反潛、二是掃雷、三是對付小型水麵艦艇。為此,lcs有著四十五節以上的超高航速,卻沒配備像樣的武器。此外,lcs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配備任務模塊,也由此獲得了執行各種任務的能力。
看上去,lcs是很先進。
顯然,問題同樣突出。
首先說反潛,做為一種高航速的戰艦,lcs具備對付先進攻擊核潛艇的能力,也能夠在淺海區域對付行蹤隱秘的常規潛艇。隻是,對於花旗海軍來說,需要一種像lcs這樣的專用反潛戰艦嗎?顯然不需要。花旗海軍有數十艘攻擊核潛艇,還有數量眾多的驅逐艦,而且幾乎所有的戰艦都能搭載反潛直升機。不管是對付波斯這種小國的常規潛艇,還是對付華夏這種大國的攻擊核潛艇,花旗海軍都有足夠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一種專用反潛戰艦。甚至可以說,隻是上百架反潛巡邏機,就足以讓花旗海軍戰勝任何來自海麵下的威脅,其反潛壓力並不突出。
那麽,對海呢?專門為lcs開發的製海模塊,配備的是一種小型反艦導彈,用來對付快艇還可以,而對付大型戰艦顯然是力不從心。問題是,lcs標配一門口徑為五十七毫米的速射炮,同樣能夠對付小型快艇,效率還更高。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花旗海軍才在數年前放棄了製海模塊。
可見,lcs的主要價值,特別是在正規海戰中,就是用來掃雷。
花旗海軍給這種戰艦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就是要掩蓋其掃雷艦的本質,讓國會的那些議員相信花八億綠幣買來的是一種能夠執行多種任務的戰艦。如果告訴國會議員,單價高達八億綠幣的lcs其實是一艘能夠以四十五節的速度航行的掃雷艦,恐怕采購lcs的合同早就被廢除了。
兩艘lcs之前伴隨登陸艦隊活動,以四十五節的速度航行,半個小時就能趕到。
也就在這個時候,爆發了第一場海戰。
在兩艘lcs向拉熱克島趕去的時候,波斯海軍的四艘導彈快艇從格什姆島東麵的海峽殺了出來。
全是來自華夏的022型導彈快艇,各有四枚c803反艦導彈。
隻不過,這四艘導彈快艇的攻擊目標不是兩艘lcs,而是南麵的登陸艦隊。事實上,波斯海軍並沒有發現前出的lcs。
雖然lcs的戰鬥力不怎麽樣,但是隱身性能極為出色。
更重要的是,波斯空軍早已喪失作戰能力,無法為海軍提供支持。當時,波斯海軍隻是根據花旗陸戰隊的到來方向,大致判斷登陸艦隊在拉熱克島東南方向,並不清楚登陸艦隊的準確位置。
受此限製,022型導彈快艇無法在最大射程上發射c803反艦導彈。
在依靠導彈快艇上的對海搜索雷達的情況下,c803對海上目標的最大射程不會超過四十千米。
事實上,這四艘022型導彈快艇在突擊的時候也沒有發現前方的lcs。
在導彈快艇的雷達屏幕上,兩艘lcs根本不存在。很簡單,lcs反射的雷達信號與漂浮在海麵上的舢板相當,因此就算被對海搜索雷達探測到了,也會被忽略掉,根本就不會顯示出來。
相反,四艘導彈快艇在出現後就被lcs發現。
其實,首先發現四艘導彈快艇的是花旗艦隊派來的預警機。為了避免暴露,lcs沒有提前啟動雷達。別忘了,這兩艘lcs搭載的是掃雷模塊,沒有反艦導彈,唯一能夠用來對付導彈快艇的就是那門五十七毫米艦炮。此外,兩艘lcs搭載的是mh-53k“超級海上種馬”掃雷直升機,並不具備反艦作戰能力。如果提前暴露了行蹤,兩艘lcs肯定會遭到導彈快艇攻擊。到時候隻能用“海拉姆”攔截射來的c803反艦導彈。隻要四艘導彈快艇的艇長不是太笨,就不會靠近兩艘lcs,不給對手反擊的機會。事實上,四艘導彈快艇完全可以繞過兩艘lcs,攻擊南麵的登陸艦隊。要知道,022型導彈快艇的速度也不慢,全速航行的話,lcs未必能追上。
在預警機的指揮下,兩艘lcs迅速向西機動。
在距離縮短到大約十千米的時候,兩艘lcs才突然發難,用五十七毫米艦炮向仍然在朝南突擊的四艘導彈快艇開火。
轉眼之間,首先遭到攻擊的兩艘快艇就被炮彈打中起火。
雖然另外兩艘導彈快艇立即轉向規避,但是在它們用雷達發現lcs之前,lcs就再次開火。
五十七毫米艦炮的威力不足以對付大型戰艦,不過對付導彈快艇絕對是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