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的第二天晚上,準確說是第三天淩晨,花旗海軍到達,出動f-35c轟炸了阿巴斯港附近的軍事設施。


    得到海軍的協助後,花旗空軍調整了打擊行動,把重點放在了霍梅尼港。


    因為波斯空軍沒有喪失作戰能力,首都防空圈依然完好,所以當天晚上,花旗空軍沒有轟炸波斯首都,隻出動幾十架f-35a襲擊了波斯腹地的空軍基地,保持對波斯空軍的高壓態勢。


    當然,這個晚上並不平靜。


    在遭到花旗海軍的艦載戰鬥機襲擊之後,波斯空軍組織發起了一次反擊,出動了二十多架jf-17戰鬥機。隻不過,攻擊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反到有六架jf-17在阿拉伯海上空被花旗艦隊的防空戰鬥機擊落。


    也就是在這場戰鬥中,花旗海軍的f-39a戰鬥機首次在實戰中亮相。


    早在六年前,也就是衝突期間,花旗海軍就啟動了用來取代f/a-18e/f的重型艦載戰鬥機研製項目。因為有確切情報證明,華夏正在研製j-20a的艦載型,而且002型航母肯定會采用彈射器,加上衝突的結果,特別是華夏海軍艦隊出現在關島附近,派遣戰鬥機盯防b-2a轟炸機,所以在當時,海軍的f-x項目獲得了最高優先權。隻用了一年時間,花旗海軍就完成了選型,跟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簽署了研發合同,f-x項目也由此進入到工程設計階段,並且被命名為yf-39。隻不過,這種戰鬥機並不陌生,其實就是在atf項目中敗給yf-22的yf-23。


    花旗海軍沒有選擇f-22a的艦載型,顯然是不想受空軍限製。花旗政府大力支持yf-39項目,主要是不想讓洛馬公司一家獨大,通過軍備項目來扶持另外一家軍火企業,形成競爭局麵。


    當然,花旗海軍選擇了當年的yf-23,也是明智之舉。


    二十多年前,yf-23敗給了yf-22,不是不夠先進,而是太過先進,從而存在更大的研發風險。別的不說,yf-23選擇的yf-120可變循環發動機就存在太多沒有解決的問題,未必能夠及時完成。因為在上一代主力戰鬥機,即f-15a上,花旗空軍就吃了發動機的虧,所以最終選擇了技術成熟度更高的yf-22。


    與yf-22相比,yf-23更像是截擊機,而不是戰鬥機。


    簡單的說,yf-23的速度更快、隱身能力更強,而機動性能偏弱。在二十多年前,對於那些在“戰鬥機黑手黨”的熏陶下坐上高位的花旗空軍將領來說,機動性是第一指標,顯然不能太差。問題是,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特別是在經過數次戰爭之後,已經證明戰鬥機並不需要太強的機動性。就拿衝突來說,f-22a與j-20a橫掃三代機,靠的並不是超級機動性能,而是三代機沒有的隱身性能。更何況,在越來越先進的格鬥導彈麵前,戰鬥機的機動性能再好都沒有多少實際價值。甚至可以說,連超音速巡航都比機動性重要。從這個角度看,yf-23的設計確實很有前瞻性,其更快的巡航速度與更強的隱身性能,恰好是現代空戰的關鍵性能。


    因為yf-23早已研製成功,隻是沒被花旗空軍采納,所以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隻用兩年時間就製造出八架樣機,進入到樣機試飛階段。此後兩年,yf-39完成所有測試項目,正式定型,被命名為f-39a。同一年,f-39a進入低速生產階段,並且在次年,也就是去年向花旗海軍交付了第一批十二架。到戰爭爆發的時候,花旗海軍已經獲得三十六架f-39a,裝備三個戰術戰鬥機中隊,並且配備給三個艦載航空兵聯隊,其中一個就部署在“羅斯福”號航母上。


    雖然晚了一點,即華夏海軍早已獲得j-20c,而且在兩年前,也就是f-39a正式服役的前一年獲得了完整版的j-20c,花旗海軍沒能拔得頭酬,但是f-39a的到來,解決了花旗海軍艦載航空兵在防空能力上的不足。要知道,f-35c不是製空戰鬥機,其對空作戰能力甚至比不上f-35a。在f-39a之前,花旗海軍依靠的的f/a-18e/f,而這種第三代戰鬥機顯然不是j-20c的對手。


    嚴格說來,f-39a是一種防空截擊機,在性質上與早被花旗海軍淘汰掉的f-14d相似。


    艦載防空戰鬥機的首要任務是什麽?其實就是截擊,即飛到數百千米之外,擊落那些攜帶反艦導彈的敵機。至於掩護其他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或者在艦隊上空巡邏,全都是次要任務。道理很簡單,如果敵機把攜帶的導彈發射了出來,那麽艦隊需要麵對的就是數十、甚至上百枚反艦導彈。


    從這一點來看,f-39a顯然比f-22a更符合花旗海軍的胃口。


    其實,這一點在華夏海軍的j-20c上也體現了出來。


    與空軍的j-20b相比,j-20c在外觀上的最大區別就是沒有采用矢量噴管,因此j-20c的機動性能明顯差一些,但是速度肯定比j-20b,加速性能更加突出,因為矢量噴管不可避免的會損失一部分推力。此外,j-20c采用的隱身塗料能夠適應更高的環境溫度,隻是吸收電磁波的能力較差。也就是說,j-20c的隱身性能比j-20b要稍微差一點,而由此獲得了更快的速度。在海軍做的測試中,j-20c在一萬五千米高度上的平飛速度突破了二點五馬赫,還能以二點七五馬赫的速度飛行五分鍾,而j-20b的極限速度被限製在二點二五馬赫,正常情況下不能超過兩馬赫。


    也就是說,j-20c其實也是一種防空截擊機,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鬥機。


    至於j-20c與f-39a到底誰更強一些,在交手之前,恐怕沒人說得準。


    十二架f-39a不算多,但是對付波斯空軍的二十架jf-17,絕對是綽綽有餘。按照花旗海軍公布的戰報,當晚其實隻出動了四架f-39a,擊落了十四架jf-17,而波斯空軍隻承認損失了六架jf-17。


    花旗海軍趕到,還重點打擊了阿巴斯港,其意圖已經十分清楚了。


    天亮前,秦齊楚就找到哈裏斯上將,讓波斯加強阿巴斯港的防禦部署,特別是港外的幾座島嶼。


    秦齊楚提醒了哈裏斯,不過他知道,這樣的提醒沒有任何用。


    在空中威脅下,波斯海軍除了潛艇之外,其他艦艇早已疏散,別說去挑戰強大的花旗艦隊,能夠在空中打擊中幸存下來就算不錯了。要知道,在開戰的第一個晚上,波斯海軍那幾艘拿來充門麵的戰艦就在港口裏麵遭到轟炸,沒被炸沉的都遭到了重創,全部喪失了作戰能力。隻有快艇幸存了下來,而且這些快艇都在天亮之前出港,藏到了偏遠的海灣裏麵,躲避花旗空軍轟炸。


    沒有艦艇支持,如何加強島嶼的防禦部署?


    更何況,波斯軍方一直認為花旗軍隊會攻打阿巴斯港,而不是占領港口外的島嶼,所以重點加強了阿巴斯港的防禦部署。至於港口外的那些島嶼,既然守不住,為什麽還要浪費兵力呢?


    當然,波斯海軍沒有坐以待斃。


    在戰爭爆發前,波斯海軍將八艘潛艇全都派了出去,而且全都部署在阿拉伯海,並且提前下達了命令。隻要獲得機會,這些潛艇就會偷襲花旗艦隊。隻不過,波斯海軍擁有的隻是常規潛艇,未必能夠獲得偷襲機會。要知道,在花旗海軍的三航母戰鬥群裏麵,至少會有四艘攻擊核潛艇。


    此外,波斯海軍已經開始在阿巴斯港外圍布設水雷。


    可以說,水雷是波斯海軍手裏唯一能夠對花旗海軍構成威脅的武器,而且是極為廉價的武器。在艦艇都無法出港作戰的情況下,水雷也是唯一能阻止花旗艦艇靠近波斯本土的唯一手段。


    問題是,波斯海軍顯然忽視了一個問題,即花旗海軍的艦艇不需要靠近波斯本土。


    如果在幾十年前,花旗海軍打算占領一座由波斯軍隊守衛的島嶼,肯定需要讓登陸艦靠近島嶼,然後用氣墊船與登陸艇把陸戰隊送上去。可是現在,花旗海軍顯然不用搞得這麽麻煩。


    天亮之後,花旗艦隊繼續打擊阿巴斯港附近的波斯軍隊。


    當天上午,花旗艦隊的驅逐艦參與了打擊行動,用巡航導彈攻擊了波斯腹地的幾座軍事基地。


    雖然波斯空軍不屈不撓,繼續派遣戰鬥機升空迎戰,但是在執行攻勢製空任務的f-39a麵前沒有討到半點便宜。按照花旗海軍的說法,在當天上午擊落了十二架波斯戰鬥機,而波斯空軍沒承認遭受損失。


    轟炸持續了一整天,而在當天下午,花旗海軍的兩棲登陸艦隊進入阿曼灣。


    戰鬥沒有消停,花旗海軍與空軍都保持了較高的打擊強度,波斯空軍疲於奔命,卻沒有發揮多大價值。


    所有的跡象都表明,花旗海軍將在夜間發動進攻,而且攻打的就是阿巴斯港外的某座島嶼,而且很可能是一座小島。其實,在阿巴斯港外也就隻有三座島嶼,格什姆島太大,肯定不是攻擊對象,因此花旗海軍攻打的要麽是拉熱克島,要麽是霍爾木茲島。因為霍爾木茲島離波斯本土隻有幾千米,整座島嶼都在岸防火炮的打擊範圍之內,而且附近的駐軍不需要登陸艦就能登上這座島嶼,所以花旗海軍準備攻打的很可能是拉熱克島。關鍵是,這座島上的守軍還不到一個營。


    秦齊楚在傍晚的時候再次聯係了哈裏斯,得到的答複仍然是無能為力。


    顯然,這不是哈裏斯上將的問題,而是波斯軍隊沒有守衛拉熱克島的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戰爭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