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信息收集小組組建以來,海軍少將張寒和二炮某導彈基地司令員路遠少將就沒有很好休息過。他們手上隻有王詩雪、史通兩位可遣之將,要負擔起收集歸島方向的各種信息的任務,不利用長海基地及整個東海沿線各部隊的偵察監視係統是根本不行的。他們仔細考慮了各種因素,理清了工作思路,向東方升中將匯報並得到首肯之後,就開始調集人手與裝備,選擇長海基地的監測中心做主要基地,邊組建邊工作起來。
大約過了一個月,中心初具規模,經過分析收集到的繁茂蕪雜的信息,初步判定:歸島上的部署以南北兩個方向為主要防禦方向,沿著縱貫中央的一條山脈部署了很多力量,形成了整體上攻防兼備的姿態;從截獲的無線通信來看,雖然沒有太多的有用信息,最起碼可以據此對敵實施強大的電子幹擾與電子壓製,以破壞其通信鏈路,掌握信息主動權;而中央方麵,隱隱約約地蘊含殺氣;那一望無際的海洋以及植被複雜的地形地貌,正是埋伏各種力量的好所在,憑借現有的裝備,他們無法窺其全豹。
“看起來,對方的一切行動都非常謹慎。”張寒端詳著匯總在屏幕上的綜合情況表,感歎道。
路遠說道:“豈隻是謹慎,依我看,歸島的綜合能力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這樣一支部隊與我們交鋒,打起仗來一定會激發我們無窮的鬥誌。”張寒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他興奮地說。
路遠卻很理智:“如果我們不盡快完全弄清歸島上的部署,在這場交鋒中居於下風的,說不定是我們。”
“從偵察監視裝備現狀來看,我們了解不到對方更詳細的東西,他們也休想。畢竟,我們目前已經初步摸清了它們的主要戰爭意圖。”史通滿有把握地介於兩位將軍的談話。
“即或如此,我們也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這不僅關乎我們的作戰計劃,更是信息戰的要求。”路遠瞥了空軍中校一眼,教訓道。
王詩雪正操持著鍵盤,插言道:“目前稱得上信息戰的隻有美國對南聯盟和阿富汗的戰爭,它們之間的實力差距的確太大了,我們根本得不到有益的啟示。我們這樣大規模的演習,才對戰爭研究更加重要。畢竟,勢均力敵的對手間的較量,才更有意義,也更現實一些。”
“你找對了作戰對象沒有?誰跟誰勢均力敵呢?又有哪一場戰爭真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發生的呢?”史通毫不客氣地譏諷道。
王詩雪爭辯道:“遭強國欺淩,弱國為了捍衛尊嚴而奮起反擊,的確經常發生。但對我國來說,那個時代、那種情況早已過去了。事實上,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爭理論,我們與歸島在總體上不相上下,關鍵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
“現實?我們的現實?”史通更加放肆地譏笑道:“我們永遠不會同對手勢均力敵。我們所有的裝備都落後,我們的技術創新能力也不盡人意,我們隻能在積極防禦的框架上探求如何打破敵人強大的攻擊網絡,把有限的攻擊力量用在刀刃上。這一點,才最重要。”
見他越說越激昂,路遠不滿地切入了話頭:“依我看,目前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對方的情況,這才最重要呢。”
史通尷尬地笑了笑,就勢轉移了話題,迴答說:“掌握對方的情況,手段的確多種多樣;但是,就現階段來說,我們要實現信息戰的要求,就應該加大網絡偵察、空中偵察、太空偵察的力度,才能與之相匹配。”
“是呀,這話說到點子上了,高技術戰爭,就必定要用高技術手段作戰,這樣才顯得我們對信息戰摸索出了一點頭緒。”路遠高興地說。
隨即,他命令兩個年青人分頭把地麵偵察工具、水麵偵察工具及空中偵察工具所獲得的情報信息進行分類,分析潛藏其中的信息。看著兩人按他的命令埋頭於檢索各自手頭的信息了,他問張寒道:“你怎麽看待目前我們搜集信息所運用的辦法呢?”
張寒笑道:“這些,要等他們綜合出來之後才知道。不過,史團長剛才所言提醒了我,我們還有兩種辦法值得一試。”
路遠精神為之一振:“哪兩種辦法呢?”
“最簡便而最管用的方法是派遣偵察員深入歸島。”張寒說。
路遠如夢初醒:“這倒真是的呢。不過,對方已經封鎖了海麵,偵察員很難過去。”
“我們可以派戰機不斷地騷擾,讓他們習以為常,再出其不意將偵察員空投過去。”
路遠想了一會兒,搖頭道:“這個辦法不一定行得通。我們的戰機一進入其領空,立刻會被發現並跟蹤,空降偵察員太過冒險;再說,偵察員即使成功地獲取了有用信息,也難以傳輸過來。”
張寒笑道:“這些我倒不擔心,隻要規劃周詳,成功的把握很大。”
路遠又是一陣思慮,忽地問道:“第二種辦法呢?”
“侵入對方的信息資料庫,與他們共享其信息資源呀。”
“這需要高級網絡人才。對我們來說,目前恐怕是鏡花水月。”
張寒見路遠將軍一臉苦相,說道:“的確,想達到這樣的境地不太容易。但是,我們大可嚐試一下。失敗了,也不要緊;而一旦成功的話,等於是把對方的信息資料庫當成了我們自己的東西,想怎麽利用就怎麽利用,那戰爭還不得完全按我之意圖進行?”
路遠大受感染地激動了一陣子,又猶豫起來了:“我們這樣想,對方也會這樣想,萬一我們不成功,卻被對方打入我們的係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們不這樣做,對方就不做嗎?”張寒反問道。
路遠凝視著張寒,四目相對之間,前者感受到了一種鼓舞的力量:“就這麽辦?”
張寒點點頭,表情異常嚴肅:“就這麽辦!”
然而,問題出現了:誰有資格實施這種類似電腦黑客的行動呢?他們周圍,根本沒有這樣的人選!於是,兩人一齊陷入了難堪的沉默。張寒搜腸刮肚地思考了好一會兒,眼睛放出欣喜的光彩:“有了!”
路遠一喜,急切地正要追問,忽見張寒的目光又黯淡了。
“可惜,我不知道在哪裏聽說過。”張寒拍打著額頭,幽幽地歎息道。
“想一想,你大概什麽時候聽說的呢?”路遠提醒道。
一語驚醒夢中人,張寒終於記起韓總參謀長提及過此事,於是,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欣喜,高聲叫道:“我怎麽把這麽重要的事情搞忘了呢?原來是總參謀部有這樣的人才。”
“那就快向韓總參謀長……”剛一開口,路遠猛然想起韋昭南正是負責協調工作的,忙改口道:“快向韓總參謀長的秘書問詢具體情況,看能不能盡快給調一個人過來。”
張寒也覺得有理,忙打電話到協調小組找韋昭南,不料,接聽電話的梅雨吟告訴他,韋秘書到軍區去了,早就離開了協調小組。海軍少將不得不實施電話跟蹤,直到找著了他想找的人。聽到韋昭南的聲音,張寒一陣歡欣鼓舞,忙把目前信息收集小組的工作簡要介紹一番,接著就提出了要幾名網絡攻擊人才的要求。然而,韋昭南委婉地迴絕了。他頓感失望,臉上的笑容消失得無影無蹤。路遠心知不妙,趕緊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上前,一把奪過電話,對著話筒叫道:“我們要打新型戰爭,自然需要新型手段。你不給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將軍不要著急,聽我慢慢解釋。”韋昭南不急不躁,口吻異常平和。
“我不想聽任何解釋,我隻問有這樣的人沒有?”路遠仍然很激動,語氣略微緩和了些。
韋昭南頓了一下,仿佛看見了路遠焦躁不安的神情:“有!不過……”
沒容他說完,路遠又叫了起來:“有?有就好!有你就弄幾位過來嘛,我們這兒太需要了。”
韋昭南隻有耐著性子向他解釋這些人全被用來構建戰役自動化指揮控製係統了。既然如此,路遠無話可說,幽幽地歎了一口氣,正準備放下電話,卻聽韋秘書向他保證,可以找一個同樣精明的人來幫助他們。路遠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眼睛又有些發亮。
“他答應派一個叫李在雲的人來。”放下電話之後,路遠對張寒說。
張寒知道會是這樣的結局,苦笑道:“有總比沒有強嘛!”
這時候,兩位年輕幹部完成了信息歸類工作,分別把它們打印出來,歸攏到史通手上。史通略一整理,走到了二位將軍麵前,把它們分成兩摞,分別遞給正準備端起茶杯喝水的兩位將軍,說道:“總體情況都出來了,在這裏。”
兩位將軍接過資料,但並沒有看。張寒拿在手上掂了掂,問:“你說,到底從什麽途徑得到的信息最多,哪一種辦法又最少呢?”
史通迴答道:“從整體情況綜合分析,地麵雷達站仍然是我們收集信息的主渠道,偵察船上獲取的信息量次之,最少的是從偵察機上反饋過來的信息了。但是,盡管如此,偵察機得到的信息質量卻是最強的。”
“這麽說,應該加強偵察機活動的頻率了。”路遠將軍下意識地凝視著手中的資料,說道。
“看起來,偵察機的確活動不夠頻繁。”張寒思索著說:“這裏麵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我方偵察機主動出勤不夠積極;二是我方偵察機一出動,就遭到了對方的驅逐與攔截。”
“你問一下長海基地偵察機大隊,看究竟是怎麽迴事?”路遠指示史通道。
史通轉向旁邊一部電話機,撥通了所要電話,問明情況之後,向二位將軍匯報道:“他們說這兩種原因兼而有之。如果我們需要,他們會加大活動頻率。”
“兼而有之?”路遠充滿疑慮地反問道。
張寒一聽,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向路將軍解釋道:“偵察機升空之後,居高臨下,瞰視的範圍很大,每出動一次,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更可以從中推測對方的行動規律,所以它的確不需要過於活動頻繁。”
路遠思索了一下,說道:“恐怕還有一點,就是出於安全考慮。如果真是戰爭期間,間隔太長得到的信息,又有什麽樣用?”
張寒喝了一口水,說:“也許有這個考慮吧,但那絕不是主要的。”
史通仍守候在電話機旁,插嘴道:“單純為了安全,用無人機就行嘛。”
張寒聽史通這麽一說,很感興趣地朝他投去了欣賞的目光。路遠思慮了一瞬,說道:“是呀。不過,我還是認為,盡量多一點地利用空中偵察設備,會更好一些。小史,你把這個意思告訴長海基地。”
史通望了一眼張寒,見他也點了頭,順手拿起電話機,向長海基地轉述了將軍的意思。
於是,兩位將軍便湊在一起檢看從偵察船得到的信息。張寒是海軍將領,對海軍戰鬥序列及其裝備全都了然於胸,仔細地研究了那些資料之後,對路遠說道:“從偵察船得到的信息是無可挑剔的,就有用性來講,這才是最重要的途徑。”
路遠指著另外一些資料說:“它們之間獲取的許多信息是一樣的,這正好可以相互印證。”
張寒見路遠將軍把話題引開了,隻得順杆子上樹,說道:“組建綜合信息網的思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對的,特別對未來以高技術為主導的信息戰爭,更其如此。看起來,傳統的偵察方式越來越相形見絀了。”
“快速性與準確性,是高技術偵察手段的法寶;傳統的偵察方式,的確望塵莫及。”路遠也感歎道。
“豈止如此?其覆蓋麵積、偵察地域又豈能同傳統手段相提並論?”史通見兩位將軍聊得興起,忍不住又插上了一句話。
兩位將軍不約而同地點點頭,滿臉笑容地說道:“是呀,歸納起來,特征還不少呢。”
接著,張寒感歎道:“由此看來,要想發揮最大的戰爭潛能,需要許多人共同努力;並不是口頭上談吐那麽簡單。”
幾天之後,信息收集小組同時發生了兩件事情,使幾名成員都歡喜雀躍了。第一件事情是,他們費盡心機選派到歸島去的幾名偵察員已先後登上了該島,隻是他們還不能把手中的偵察裝備如願以償地攜帶過去,並且,根本沒有辦法深入對方的任何軍事禁地。另外一件事便是他們迎來了從軍區選派下來的增援力量,那位名叫李在雲的指揮參謀。於是,他們一麵關注著信息的變化,一麵商討如何解決送偵察裝備上歸島與打入對方網絡這兩件令人頭痛的問題。
“要說單獨送偵察設備去,還真不容易。否則,他們早就帶過去了。”王詩雪搖頭說道。
“是呀,對方檢查得太厲害,一般上島的人都不允許攜帶任何無線設備或光學器材。你的裝備做得再隱秘也沒用。”史通點頭附和道。
“所以,上不上去人都一樣,根本起不了作用。”王詩雪說。
張寒不容他們繼續感歎下去,迅速說:“正因為難,才需要我們想辦法把這些東西弄過去,不然的話,我們前期的努力就是白費。”
“用人送顯然不行。用船呢?也靠不了岸,更別說上島找人了。唯一的辦法,隻有用飛行器。”史通思考了一會兒,似乎有了主意。
“飛行器當然可以用,可是,在對方防空係統太發達的前提下,如何確保飛行器的安全呢?”王詩雪反問道。
“可以用無人飛行器嘛。”史通斜視了他一眼,很有點鄙視的味道。
“那還得讓它冒被擊落的風險。”王詩雪堅持道。
“戰場上又有什麽行動完全不冒險呢?我們需要知道更多更詳細的信息,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再說,如果我們計劃周詳,還不一定被對方發現和擊落呢。”史通據理力爭。
“你說,怎樣才能不被發現?”張寒看著史通,很感興趣地問。
史通迴答道:“無人機的目標很小,輻射出來的紅外線信號也很小,一般在遠距離很難被對方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這個優勢,選擇一條避開對方雷達搜索探測範圍的航線,成功的把握還是很大的。這裏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與上島人員聯係一個可靠的空投地點。”
“聽起來不錯,可別忘了無人機需要很多維護,操作起來也很複雜,地麵與飛機上的通信、控製線路之間容易受到電波的幹擾和地形的影響,在海洋中,其可行性更是大打折扣,你怎麽解決這類問題呢?”王詩雪深為憂慮地說道。
“需要人維護算什麽缺點?”史通故意避重就輕地反問道。
“可他說的也很有道理,地麵與飛行器之間的抗幹憂問題不容忽視。”張寒插嘴道。
史通說:“在戰場上,隻要利大於弊的話,即或損失一兩件無人機也並不可怕。反過來說,如果不利用這樣的手段,誰還會有更好的辦法呢?”
想了想,王詩雪遲疑地說:“我倒還有一個法子。”
“你說嘛。”史通催促道。
王詩雪稍微頓了一下,鄭重其事地說道:“我的辦法是利用潛艇把裝備帶過去,在離島不太遠的地方,再由潛水員拿著它們上岸,直接交給偵察員。”
“這也值得一試。”兩位將軍臉上浮現笑容,不約而同地說道。
“你說,潛水員又如何上岸呢?”史通問詢道。
“在漫長的海岸線上,趁黑夜從荒蕪之地上岸,應該沒有太大問題。”王詩雪很有把握地說。
“那麽,我們雙管齊下,同時采用這兩種方式,以策萬全吧。”兩位將軍經過短暫的商量,就這麽決定了第一件事的處理辦法。
緊接著,他們的話題轉移到李在雲身上。沒容兩位將軍說什麽,他便主動說道:“其實,我這一次來,與其說是為了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從對方網絡提取有用信息,不如說是來向大家學習和匯報的。目前軍區內部在司令員的親自主持下,正在構建與完善戰役c4isr係統,並且集中了一批網絡人才,正在從事這方麵的工作。我個人恐怕隻能作為聯絡員,保持同司令機關的聯絡而已。”
“不要謙虛嘛。”張寒微笑著說道。
“我委實隻配作這樣的角色。”李在雲紅著臉說。
“你還是說說我們到底從什麽方向著手吧。”路遠同樣保持著笑臉。
李在雲說道:“我對網絡的認識與了解的確很膚淺。軍區有人正從事這方麵的工作,他們似乎用盡了黑客手段,也沒有找出一條有效進入對方網絡的途經。所以,更不是我個人能夠做得出來的。剛才大家談到已有偵察人員登上歸島,這可能是一個契機。我的意思是,讓他們無論采取什麽手段都務必盡量摸清對方網絡的特點,這個情報將比任何其他信息都要重要得多。”
“是呀,我們怎麽沒想到用間諜手段來幹這件事呢?”史通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叫道。
“主意雖說不錯,操作性卻不強。你們想啊,人家的網絡特點,一個外人怎麽會刺探得清楚呢?”王詩雪說道。
“這就是偵察人員的事了。”李在雲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的確一語驚醒夢中人!”張寒將軍麵帶笑容地說:“我們總想著用網絡對付網絡,卻忽視了人這一主要因素。隻要偵察人員做事果敢而且謹慎又有膽識,拉攏對方深知網絡體係奧秘的人才為我所用,也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做得好的話,我相信,對方就是全部陷入絕境,也找不到它失敗的結症!”
“對方恐怕也會利用這一招。”路遠欣慰之餘,深為憂慮地說:“那時候,我們豈不具有同樣的命運?”
於是,一屋子人麵麵相覷,誰也做聲不得。張寒好不容易才來了興趣,思維敏捷地說:“所以,我們不僅僅要收集信息,還需要與敵方的信息收集力量作鬥爭。幸虧李在雲同誌給大家提了一個醒,眼睛盯著高技術,方向是對的,可一旦被它迷住了眼睛,卻又太危險了。”
“李在雲就是李在雲,一言既出,果然不同凡響!”史通忽然爆發一陣大笑。
“我們都得承認,前期的工作,我們還是有疏漏的地方。”路遠等史通笑完之後,朝大家身上掃視一迴,說道:“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這一課,現在由李在雲給我上了,很好!最起碼,我們知道傳統的方式有時才最致命。”
又過了一段時間,天氣漸漸轉熱,海風徐來,給人以溫暖柔和之感。四周的樹全部披上新綠,到處泛發出朝氣蓬勃的氣息。春天裏怒放的花朵,把一望無際的軍營裝扮得格外妖嬈。這時候,所有參加聯合對抗演習的部隊已經沿著海岸線的淺縱深駐紮起來,進行戰前適應性訓練。參謀長東方升中將帶領剛從外地調研而歸的孫允正少將和華天雄中校來到了信息收集小組,想詳細了解這個小組探測的信息,準備抽調人馬擬定具體的作戰計劃。
在接到東方升中將前來視察的消息後,張寒和路遠準備好了匯報提綱,專候首長的到來。不多久,中將就進了營帳。兩位將軍連忙把他們領到隔壁的休息兼會議室。剛坐定,參謀長就迫不及待地問:“你們這個小組運轉一個多月了吧?想必該了解的情況都全部掌握在胸了?”
張寒與路遠交換了一下眼色,前者迴答道:“我們掌握的情況,除了已向首長匯報過的外,這裏還有一些新的資料。可以說,對方的整個軍事部署,全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東方升接過張寒遞過來的一摞資料,粗略地翻閱了一下,嘴角邊露出了笑意,稱讚道:“好!很好!”直接把它們交到華天雄手上,又向張寒與路遠說道:“原先正是出於重視信息情報工作的考慮,才讓兩位將軍同時主持這個小組,看起來,確實卓有成效,兩位將軍功不可沒;戰爭得以勝利結束的話,你們可是立了首功。”說完,爽朗地大笑起來。
“還是靠參謀長調度得法和全體同誌齊心協力嘛。”兩位少將很謙虛地說道。
孫允正笑了,說:“兩位將軍機智又不貪功,既是軍隊之幸,更是你們的部屬之幸。”
東方升也笑了笑,忽然收住笑容,異常嚴肅地對張、路兩位將軍說道:“不過,情報工作來不得半點鬆懈。前段時間,要去各訓練營地和攻擊出發陣地視察,到這裏來得不多,關心不夠,聽說你們幹得有聲有色,高技術的東西和傳統的手段,都用上了。這很好,也符合最快最全麵地了解敵情這個原則。可是,要知道,你們這樣做的同時,對方也會千方百計地利用各種手段這樣做,甚至他們的手段比我們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呀。我們不能不保持警惕呀。”
張寒迴答道:“這一點,我們也注意到了,並且專門製訂了預防措施。對待高技術偵察監視手段,一方麵,我們指導各種部隊進行精心偽裝、熟悉各種偵察器材的特點,利用製式器材與簡便方式相結合的方法,爭取讓對方的偵察設備失真失效;另一方麵,加大了加密保密的力度,嚴肅了保密紀律,相信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搞好同敵偵察監視設備作鬥爭這項任務的。而對傳統偵察方式,我們開展了滲透反滲透、偵察反偵察的教育,並且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說,至今為此,對方掌握我方的情報,少之有少。”
見張寒信心十足地介紹完信息收集小組在反偵察方麵的工作,東方升中將噓了一口氣,說道:“措施得當,信心十足,這的確是我們戰勝對方的源泉。看起來,你們的工作,完全不需要我擔心了。”
“跟領導分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路遠適時地說。
東方升又是一笑,指著路遠道:“你可不是為領導分憂,而是為整個軍隊的未來設想啊。”
路遠不自然地一笑:“這個自然。”
東方升端起放在麵前茶幾上的茶杯,試探地喝了一口,忽地轉換了口氣,問道:“這麽長時間來,大家都在拚命工作,也應該適當調劑了一下,腦筋總是繃著,體力透支太大,還有半年的時間,會吃不消的。”
“謝謝參謀長關心,我們對此有一定的安排,但戰爭畢竟戰爭,不可能太輕鬆。”路遠說道。
東方升緊握著拳頭,捶了捶前額,感歎道:“是呀,戰爭畢竟是戰爭!說得好!戰爭就需要人們付出而不允許絲毫的索取。有這樣的見解,有這樣的精神動力,我們永遠也不會垮掉。”
孫允正看了一下手表,對路遠說道:“到新聞時間了,首長平常總愛在這個時候看新聞。你把遙控器拿來,調到當地新聞欄目吧。”
路遠打開抽屜,拿出了好久也沒有用的遙控器,按了按開關,在角落裏沾染了灰塵的電視熒屏上出現了幾道跳動的橫杠。路遠正準備上前,卻見華天雄早走到電視機跟前,貓下身子,調試起來。畫麵一清晰,眾人莫不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開戰了?美軍真的向伊拉克開戰了?” 東方升禁不住自語道。
“冒天下之大不韙,美國越來越專橫跋扈了!”幾位將軍紛紛叫了起來。
心中翻江倒海了許久,東方升終於緩過神來:“有了如此多的軍事專家評說這場戰爭,我看,大家還是多看看多想想吧。這對我們將有所裨益。”
“是呀,這畢竟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重溫和學習。依我看,張召忠教授分析問題的方式及其才幹,必定會幫助我們把它運用於即將到來演習之中。”孫允正立刻發揮了中將的思想。
“但是,我總覺得張教授這一次似乎太牽強附會了。”張寒思索著說。
“為什麽呢?”路遠與高偉不解地問。
張寒笑了:“你們想想看,他一直試圖把美軍的斬首行動與傳統戰爭方式聯係在一起思考問題,不是太生搬硬套了嗎?”
“那麽,你怎麽認為呢?
大約過了一個月,中心初具規模,經過分析收集到的繁茂蕪雜的信息,初步判定:歸島上的部署以南北兩個方向為主要防禦方向,沿著縱貫中央的一條山脈部署了很多力量,形成了整體上攻防兼備的姿態;從截獲的無線通信來看,雖然沒有太多的有用信息,最起碼可以據此對敵實施強大的電子幹擾與電子壓製,以破壞其通信鏈路,掌握信息主動權;而中央方麵,隱隱約約地蘊含殺氣;那一望無際的海洋以及植被複雜的地形地貌,正是埋伏各種力量的好所在,憑借現有的裝備,他們無法窺其全豹。
“看起來,對方的一切行動都非常謹慎。”張寒端詳著匯總在屏幕上的綜合情況表,感歎道。
路遠說道:“豈隻是謹慎,依我看,歸島的綜合能力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這樣一支部隊與我們交鋒,打起仗來一定會激發我們無窮的鬥誌。”張寒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他興奮地說。
路遠卻很理智:“如果我們不盡快完全弄清歸島上的部署,在這場交鋒中居於下風的,說不定是我們。”
“從偵察監視裝備現狀來看,我們了解不到對方更詳細的東西,他們也休想。畢竟,我們目前已經初步摸清了它們的主要戰爭意圖。”史通滿有把握地介於兩位將軍的談話。
“即或如此,我們也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這不僅關乎我們的作戰計劃,更是信息戰的要求。”路遠瞥了空軍中校一眼,教訓道。
王詩雪正操持著鍵盤,插言道:“目前稱得上信息戰的隻有美國對南聯盟和阿富汗的戰爭,它們之間的實力差距的確太大了,我們根本得不到有益的啟示。我們這樣大規模的演習,才對戰爭研究更加重要。畢竟,勢均力敵的對手間的較量,才更有意義,也更現實一些。”
“你找對了作戰對象沒有?誰跟誰勢均力敵呢?又有哪一場戰爭真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發生的呢?”史通毫不客氣地譏諷道。
王詩雪爭辯道:“遭強國欺淩,弱國為了捍衛尊嚴而奮起反擊,的確經常發生。但對我國來說,那個時代、那種情況早已過去了。事實上,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爭理論,我們與歸島在總體上不相上下,關鍵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
“現實?我們的現實?”史通更加放肆地譏笑道:“我們永遠不會同對手勢均力敵。我們所有的裝備都落後,我們的技術創新能力也不盡人意,我們隻能在積極防禦的框架上探求如何打破敵人強大的攻擊網絡,把有限的攻擊力量用在刀刃上。這一點,才最重要。”
見他越說越激昂,路遠不滿地切入了話頭:“依我看,目前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對方的情況,這才最重要呢。”
史通尷尬地笑了笑,就勢轉移了話題,迴答說:“掌握對方的情況,手段的確多種多樣;但是,就現階段來說,我們要實現信息戰的要求,就應該加大網絡偵察、空中偵察、太空偵察的力度,才能與之相匹配。”
“是呀,這話說到點子上了,高技術戰爭,就必定要用高技術手段作戰,這樣才顯得我們對信息戰摸索出了一點頭緒。”路遠高興地說。
隨即,他命令兩個年青人分頭把地麵偵察工具、水麵偵察工具及空中偵察工具所獲得的情報信息進行分類,分析潛藏其中的信息。看著兩人按他的命令埋頭於檢索各自手頭的信息了,他問張寒道:“你怎麽看待目前我們搜集信息所運用的辦法呢?”
張寒笑道:“這些,要等他們綜合出來之後才知道。不過,史團長剛才所言提醒了我,我們還有兩種辦法值得一試。”
路遠精神為之一振:“哪兩種辦法呢?”
“最簡便而最管用的方法是派遣偵察員深入歸島。”張寒說。
路遠如夢初醒:“這倒真是的呢。不過,對方已經封鎖了海麵,偵察員很難過去。”
“我們可以派戰機不斷地騷擾,讓他們習以為常,再出其不意將偵察員空投過去。”
路遠想了一會兒,搖頭道:“這個辦法不一定行得通。我們的戰機一進入其領空,立刻會被發現並跟蹤,空降偵察員太過冒險;再說,偵察員即使成功地獲取了有用信息,也難以傳輸過來。”
張寒笑道:“這些我倒不擔心,隻要規劃周詳,成功的把握很大。”
路遠又是一陣思慮,忽地問道:“第二種辦法呢?”
“侵入對方的信息資料庫,與他們共享其信息資源呀。”
“這需要高級網絡人才。對我們來說,目前恐怕是鏡花水月。”
張寒見路遠將軍一臉苦相,說道:“的確,想達到這樣的境地不太容易。但是,我們大可嚐試一下。失敗了,也不要緊;而一旦成功的話,等於是把對方的信息資料庫當成了我們自己的東西,想怎麽利用就怎麽利用,那戰爭還不得完全按我之意圖進行?”
路遠大受感染地激動了一陣子,又猶豫起來了:“我們這樣想,對方也會這樣想,萬一我們不成功,卻被對方打入我們的係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們不這樣做,對方就不做嗎?”張寒反問道。
路遠凝視著張寒,四目相對之間,前者感受到了一種鼓舞的力量:“就這麽辦?”
張寒點點頭,表情異常嚴肅:“就這麽辦!”
然而,問題出現了:誰有資格實施這種類似電腦黑客的行動呢?他們周圍,根本沒有這樣的人選!於是,兩人一齊陷入了難堪的沉默。張寒搜腸刮肚地思考了好一會兒,眼睛放出欣喜的光彩:“有了!”
路遠一喜,急切地正要追問,忽見張寒的目光又黯淡了。
“可惜,我不知道在哪裏聽說過。”張寒拍打著額頭,幽幽地歎息道。
“想一想,你大概什麽時候聽說的呢?”路遠提醒道。
一語驚醒夢中人,張寒終於記起韓總參謀長提及過此事,於是,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欣喜,高聲叫道:“我怎麽把這麽重要的事情搞忘了呢?原來是總參謀部有這樣的人才。”
“那就快向韓總參謀長……”剛一開口,路遠猛然想起韋昭南正是負責協調工作的,忙改口道:“快向韓總參謀長的秘書問詢具體情況,看能不能盡快給調一個人過來。”
張寒也覺得有理,忙打電話到協調小組找韋昭南,不料,接聽電話的梅雨吟告訴他,韋秘書到軍區去了,早就離開了協調小組。海軍少將不得不實施電話跟蹤,直到找著了他想找的人。聽到韋昭南的聲音,張寒一陣歡欣鼓舞,忙把目前信息收集小組的工作簡要介紹一番,接著就提出了要幾名網絡攻擊人才的要求。然而,韋昭南委婉地迴絕了。他頓感失望,臉上的笑容消失得無影無蹤。路遠心知不妙,趕緊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上前,一把奪過電話,對著話筒叫道:“我們要打新型戰爭,自然需要新型手段。你不給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將軍不要著急,聽我慢慢解釋。”韋昭南不急不躁,口吻異常平和。
“我不想聽任何解釋,我隻問有這樣的人沒有?”路遠仍然很激動,語氣略微緩和了些。
韋昭南頓了一下,仿佛看見了路遠焦躁不安的神情:“有!不過……”
沒容他說完,路遠又叫了起來:“有?有就好!有你就弄幾位過來嘛,我們這兒太需要了。”
韋昭南隻有耐著性子向他解釋這些人全被用來構建戰役自動化指揮控製係統了。既然如此,路遠無話可說,幽幽地歎了一口氣,正準備放下電話,卻聽韋秘書向他保證,可以找一個同樣精明的人來幫助他們。路遠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眼睛又有些發亮。
“他答應派一個叫李在雲的人來。”放下電話之後,路遠對張寒說。
張寒知道會是這樣的結局,苦笑道:“有總比沒有強嘛!”
這時候,兩位年輕幹部完成了信息歸類工作,分別把它們打印出來,歸攏到史通手上。史通略一整理,走到了二位將軍麵前,把它們分成兩摞,分別遞給正準備端起茶杯喝水的兩位將軍,說道:“總體情況都出來了,在這裏。”
兩位將軍接過資料,但並沒有看。張寒拿在手上掂了掂,問:“你說,到底從什麽途徑得到的信息最多,哪一種辦法又最少呢?”
史通迴答道:“從整體情況綜合分析,地麵雷達站仍然是我們收集信息的主渠道,偵察船上獲取的信息量次之,最少的是從偵察機上反饋過來的信息了。但是,盡管如此,偵察機得到的信息質量卻是最強的。”
“這麽說,應該加強偵察機活動的頻率了。”路遠將軍下意識地凝視著手中的資料,說道。
“看起來,偵察機的確活動不夠頻繁。”張寒思索著說:“這裏麵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我方偵察機主動出勤不夠積極;二是我方偵察機一出動,就遭到了對方的驅逐與攔截。”
“你問一下長海基地偵察機大隊,看究竟是怎麽迴事?”路遠指示史通道。
史通轉向旁邊一部電話機,撥通了所要電話,問明情況之後,向二位將軍匯報道:“他們說這兩種原因兼而有之。如果我們需要,他們會加大活動頻率。”
“兼而有之?”路遠充滿疑慮地反問道。
張寒一聽,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向路將軍解釋道:“偵察機升空之後,居高臨下,瞰視的範圍很大,每出動一次,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更可以從中推測對方的行動規律,所以它的確不需要過於活動頻繁。”
路遠思索了一下,說道:“恐怕還有一點,就是出於安全考慮。如果真是戰爭期間,間隔太長得到的信息,又有什麽樣用?”
張寒喝了一口水,說:“也許有這個考慮吧,但那絕不是主要的。”
史通仍守候在電話機旁,插嘴道:“單純為了安全,用無人機就行嘛。”
張寒聽史通這麽一說,很感興趣地朝他投去了欣賞的目光。路遠思慮了一瞬,說道:“是呀。不過,我還是認為,盡量多一點地利用空中偵察設備,會更好一些。小史,你把這個意思告訴長海基地。”
史通望了一眼張寒,見他也點了頭,順手拿起電話機,向長海基地轉述了將軍的意思。
於是,兩位將軍便湊在一起檢看從偵察船得到的信息。張寒是海軍將領,對海軍戰鬥序列及其裝備全都了然於胸,仔細地研究了那些資料之後,對路遠說道:“從偵察船得到的信息是無可挑剔的,就有用性來講,這才是最重要的途徑。”
路遠指著另外一些資料說:“它們之間獲取的許多信息是一樣的,這正好可以相互印證。”
張寒見路遠將軍把話題引開了,隻得順杆子上樹,說道:“組建綜合信息網的思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對的,特別對未來以高技術為主導的信息戰爭,更其如此。看起來,傳統的偵察方式越來越相形見絀了。”
“快速性與準確性,是高技術偵察手段的法寶;傳統的偵察方式,的確望塵莫及。”路遠也感歎道。
“豈止如此?其覆蓋麵積、偵察地域又豈能同傳統手段相提並論?”史通見兩位將軍聊得興起,忍不住又插上了一句話。
兩位將軍不約而同地點點頭,滿臉笑容地說道:“是呀,歸納起來,特征還不少呢。”
接著,張寒感歎道:“由此看來,要想發揮最大的戰爭潛能,需要許多人共同努力;並不是口頭上談吐那麽簡單。”
幾天之後,信息收集小組同時發生了兩件事情,使幾名成員都歡喜雀躍了。第一件事情是,他們費盡心機選派到歸島去的幾名偵察員已先後登上了該島,隻是他們還不能把手中的偵察裝備如願以償地攜帶過去,並且,根本沒有辦法深入對方的任何軍事禁地。另外一件事便是他們迎來了從軍區選派下來的增援力量,那位名叫李在雲的指揮參謀。於是,他們一麵關注著信息的變化,一麵商討如何解決送偵察裝備上歸島與打入對方網絡這兩件令人頭痛的問題。
“要說單獨送偵察設備去,還真不容易。否則,他們早就帶過去了。”王詩雪搖頭說道。
“是呀,對方檢查得太厲害,一般上島的人都不允許攜帶任何無線設備或光學器材。你的裝備做得再隱秘也沒用。”史通點頭附和道。
“所以,上不上去人都一樣,根本起不了作用。”王詩雪說。
張寒不容他們繼續感歎下去,迅速說:“正因為難,才需要我們想辦法把這些東西弄過去,不然的話,我們前期的努力就是白費。”
“用人送顯然不行。用船呢?也靠不了岸,更別說上島找人了。唯一的辦法,隻有用飛行器。”史通思考了一會兒,似乎有了主意。
“飛行器當然可以用,可是,在對方防空係統太發達的前提下,如何確保飛行器的安全呢?”王詩雪反問道。
“可以用無人飛行器嘛。”史通斜視了他一眼,很有點鄙視的味道。
“那還得讓它冒被擊落的風險。”王詩雪堅持道。
“戰場上又有什麽行動完全不冒險呢?我們需要知道更多更詳細的信息,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再說,如果我們計劃周詳,還不一定被對方發現和擊落呢。”史通據理力爭。
“你說,怎樣才能不被發現?”張寒看著史通,很感興趣地問。
史通迴答道:“無人機的目標很小,輻射出來的紅外線信號也很小,一般在遠距離很難被對方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這個優勢,選擇一條避開對方雷達搜索探測範圍的航線,成功的把握還是很大的。這裏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與上島人員聯係一個可靠的空投地點。”
“聽起來不錯,可別忘了無人機需要很多維護,操作起來也很複雜,地麵與飛機上的通信、控製線路之間容易受到電波的幹擾和地形的影響,在海洋中,其可行性更是大打折扣,你怎麽解決這類問題呢?”王詩雪深為憂慮地說道。
“需要人維護算什麽缺點?”史通故意避重就輕地反問道。
“可他說的也很有道理,地麵與飛行器之間的抗幹憂問題不容忽視。”張寒插嘴道。
史通說:“在戰場上,隻要利大於弊的話,即或損失一兩件無人機也並不可怕。反過來說,如果不利用這樣的手段,誰還會有更好的辦法呢?”
想了想,王詩雪遲疑地說:“我倒還有一個法子。”
“你說嘛。”史通催促道。
王詩雪稍微頓了一下,鄭重其事地說道:“我的辦法是利用潛艇把裝備帶過去,在離島不太遠的地方,再由潛水員拿著它們上岸,直接交給偵察員。”
“這也值得一試。”兩位將軍臉上浮現笑容,不約而同地說道。
“你說,潛水員又如何上岸呢?”史通問詢道。
“在漫長的海岸線上,趁黑夜從荒蕪之地上岸,應該沒有太大問題。”王詩雪很有把握地說。
“那麽,我們雙管齊下,同時采用這兩種方式,以策萬全吧。”兩位將軍經過短暫的商量,就這麽決定了第一件事的處理辦法。
緊接著,他們的話題轉移到李在雲身上。沒容兩位將軍說什麽,他便主動說道:“其實,我這一次來,與其說是為了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從對方網絡提取有用信息,不如說是來向大家學習和匯報的。目前軍區內部在司令員的親自主持下,正在構建與完善戰役c4isr係統,並且集中了一批網絡人才,正在從事這方麵的工作。我個人恐怕隻能作為聯絡員,保持同司令機關的聯絡而已。”
“不要謙虛嘛。”張寒微笑著說道。
“我委實隻配作這樣的角色。”李在雲紅著臉說。
“你還是說說我們到底從什麽方向著手吧。”路遠同樣保持著笑臉。
李在雲說道:“我對網絡的認識與了解的確很膚淺。軍區有人正從事這方麵的工作,他們似乎用盡了黑客手段,也沒有找出一條有效進入對方網絡的途經。所以,更不是我個人能夠做得出來的。剛才大家談到已有偵察人員登上歸島,這可能是一個契機。我的意思是,讓他們無論采取什麽手段都務必盡量摸清對方網絡的特點,這個情報將比任何其他信息都要重要得多。”
“是呀,我們怎麽沒想到用間諜手段來幹這件事呢?”史通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叫道。
“主意雖說不錯,操作性卻不強。你們想啊,人家的網絡特點,一個外人怎麽會刺探得清楚呢?”王詩雪說道。
“這就是偵察人員的事了。”李在雲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的確一語驚醒夢中人!”張寒將軍麵帶笑容地說:“我們總想著用網絡對付網絡,卻忽視了人這一主要因素。隻要偵察人員做事果敢而且謹慎又有膽識,拉攏對方深知網絡體係奧秘的人才為我所用,也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做得好的話,我相信,對方就是全部陷入絕境,也找不到它失敗的結症!”
“對方恐怕也會利用這一招。”路遠欣慰之餘,深為憂慮地說:“那時候,我們豈不具有同樣的命運?”
於是,一屋子人麵麵相覷,誰也做聲不得。張寒好不容易才來了興趣,思維敏捷地說:“所以,我們不僅僅要收集信息,還需要與敵方的信息收集力量作鬥爭。幸虧李在雲同誌給大家提了一個醒,眼睛盯著高技術,方向是對的,可一旦被它迷住了眼睛,卻又太危險了。”
“李在雲就是李在雲,一言既出,果然不同凡響!”史通忽然爆發一陣大笑。
“我們都得承認,前期的工作,我們還是有疏漏的地方。”路遠等史通笑完之後,朝大家身上掃視一迴,說道:“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這一課,現在由李在雲給我上了,很好!最起碼,我們知道傳統的方式有時才最致命。”
又過了一段時間,天氣漸漸轉熱,海風徐來,給人以溫暖柔和之感。四周的樹全部披上新綠,到處泛發出朝氣蓬勃的氣息。春天裏怒放的花朵,把一望無際的軍營裝扮得格外妖嬈。這時候,所有參加聯合對抗演習的部隊已經沿著海岸線的淺縱深駐紮起來,進行戰前適應性訓練。參謀長東方升中將帶領剛從外地調研而歸的孫允正少將和華天雄中校來到了信息收集小組,想詳細了解這個小組探測的信息,準備抽調人馬擬定具體的作戰計劃。
在接到東方升中將前來視察的消息後,張寒和路遠準備好了匯報提綱,專候首長的到來。不多久,中將就進了營帳。兩位將軍連忙把他們領到隔壁的休息兼會議室。剛坐定,參謀長就迫不及待地問:“你們這個小組運轉一個多月了吧?想必該了解的情況都全部掌握在胸了?”
張寒與路遠交換了一下眼色,前者迴答道:“我們掌握的情況,除了已向首長匯報過的外,這裏還有一些新的資料。可以說,對方的整個軍事部署,全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東方升接過張寒遞過來的一摞資料,粗略地翻閱了一下,嘴角邊露出了笑意,稱讚道:“好!很好!”直接把它們交到華天雄手上,又向張寒與路遠說道:“原先正是出於重視信息情報工作的考慮,才讓兩位將軍同時主持這個小組,看起來,確實卓有成效,兩位將軍功不可沒;戰爭得以勝利結束的話,你們可是立了首功。”說完,爽朗地大笑起來。
“還是靠參謀長調度得法和全體同誌齊心協力嘛。”兩位少將很謙虛地說道。
孫允正笑了,說:“兩位將軍機智又不貪功,既是軍隊之幸,更是你們的部屬之幸。”
東方升也笑了笑,忽然收住笑容,異常嚴肅地對張、路兩位將軍說道:“不過,情報工作來不得半點鬆懈。前段時間,要去各訓練營地和攻擊出發陣地視察,到這裏來得不多,關心不夠,聽說你們幹得有聲有色,高技術的東西和傳統的手段,都用上了。這很好,也符合最快最全麵地了解敵情這個原則。可是,要知道,你們這樣做的同時,對方也會千方百計地利用各種手段這樣做,甚至他們的手段比我們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呀。我們不能不保持警惕呀。”
張寒迴答道:“這一點,我們也注意到了,並且專門製訂了預防措施。對待高技術偵察監視手段,一方麵,我們指導各種部隊進行精心偽裝、熟悉各種偵察器材的特點,利用製式器材與簡便方式相結合的方法,爭取讓對方的偵察設備失真失效;另一方麵,加大了加密保密的力度,嚴肅了保密紀律,相信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搞好同敵偵察監視設備作鬥爭這項任務的。而對傳統偵察方式,我們開展了滲透反滲透、偵察反偵察的教育,並且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說,至今為此,對方掌握我方的情報,少之有少。”
見張寒信心十足地介紹完信息收集小組在反偵察方麵的工作,東方升中將噓了一口氣,說道:“措施得當,信心十足,這的確是我們戰勝對方的源泉。看起來,你們的工作,完全不需要我擔心了。”
“跟領導分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路遠適時地說。
東方升又是一笑,指著路遠道:“你可不是為領導分憂,而是為整個軍隊的未來設想啊。”
路遠不自然地一笑:“這個自然。”
東方升端起放在麵前茶幾上的茶杯,試探地喝了一口,忽地轉換了口氣,問道:“這麽長時間來,大家都在拚命工作,也應該適當調劑了一下,腦筋總是繃著,體力透支太大,還有半年的時間,會吃不消的。”
“謝謝參謀長關心,我們對此有一定的安排,但戰爭畢竟戰爭,不可能太輕鬆。”路遠說道。
東方升緊握著拳頭,捶了捶前額,感歎道:“是呀,戰爭畢竟是戰爭!說得好!戰爭就需要人們付出而不允許絲毫的索取。有這樣的見解,有這樣的精神動力,我們永遠也不會垮掉。”
孫允正看了一下手表,對路遠說道:“到新聞時間了,首長平常總愛在這個時候看新聞。你把遙控器拿來,調到當地新聞欄目吧。”
路遠打開抽屜,拿出了好久也沒有用的遙控器,按了按開關,在角落裏沾染了灰塵的電視熒屏上出現了幾道跳動的橫杠。路遠正準備上前,卻見華天雄早走到電視機跟前,貓下身子,調試起來。畫麵一清晰,眾人莫不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開戰了?美軍真的向伊拉克開戰了?” 東方升禁不住自語道。
“冒天下之大不韙,美國越來越專橫跋扈了!”幾位將軍紛紛叫了起來。
心中翻江倒海了許久,東方升終於緩過神來:“有了如此多的軍事專家評說這場戰爭,我看,大家還是多看看多想想吧。這對我們將有所裨益。”
“是呀,這畢竟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重溫和學習。依我看,張召忠教授分析問題的方式及其才幹,必定會幫助我們把它運用於即將到來演習之中。”孫允正立刻發揮了中將的思想。
“但是,我總覺得張教授這一次似乎太牽強附會了。”張寒思索著說。
“為什麽呢?”路遠與高偉不解地問。
張寒笑了:“你們想想看,他一直試圖把美軍的斬首行動與傳統戰爭方式聯係在一起思考問題,不是太生搬硬套了嗎?”
“那麽,你怎麽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