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中。


    朱翊鈞說著自己的要求,兩宮皇太後同意了朱翊鈞提出的皇後人選,查一番家中情況,但對於朱翊鈞所說規模小一些,卻不同意。


    “孩兒隻是想著節儉一些……”


    “不可……”


    “不行……”


    在這一點上,陳太後,李太後兩人意見出奇的一致。


    朱翊鈞苦笑一聲:“為何不行?”


    李彩鳳看了一眼陳太後,而陳太後便開口勸道:“陛下啊,你這次選秀,跟你的父皇選秀是不一樣的……”


    “你說此次選秀隻在北方進行,規模不必太大,此想法雖有節儉之心,卻大為不妥……”


    “想我皇家行事,當以禮為先,此次選秀乃你首次操辦,且皇後亦要從其中選出,怎可如此草率,若隻選北方,那南方百姓定有怨言。這既不合禮數,亦有損皇家威嚴……”


    陳太後話音剛落,李彩鳳便也繼續說道:“陛下,其他的事情我們不管,那選秀之事,可不能由著你來了……”


    聽著兩宮皇太後的話,朱翊鈞苦笑一聲,天子要選皇後,當然不能關起門來,把事情定了……


    他沉思一二後,隻能開口說道:“那便依了母後……”


    在曆史上,大明皇帝的選秀製度較為嚴格且複雜。


    選秀範圍主要是官員家庭和民間的良家女子。


    其程序一般分為初選、複選和終選三個階段。


    初選由官員負責,挑選出符合條件的女子。


    複選由太監和宮女進行,對初選的女子進行進一步篩選。


    終選則由皇帝,太後親自審查,最終確定入選的女子。


    這個過程也是漫長的……


    ……………………


    通州位於京城北京城的東麵,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它是連接南方與北京的重要樞紐,承擔著漕運的關鍵任務。


    南方的貨物通過水路源源不斷地運抵通州,在這裏,繁忙的碼頭總是堆滿了來自各地的豐富物資。


    而後貨物從通州出發,轉為陸運,運往北京,為京城的繁華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


    洪武元年閏七月,大明撤銷了潞縣並並入通州,自此,潞縣這個使用了 一千三百多年的名稱被通州所取代。


    洪武三十五年,剛剛登基的永樂大帝朱棣將北平改為北京,並將北平府改為順天府,通州及其轄區的三河縣、漷縣、香河縣和武清縣,都隸屬於順天府……


    在萬曆四年,通州地界上,便有了一項大的工程,皇家的工程。


    宮裏麵的太監們前來監工,建造房屋的工匠也都是從北京城來的,起初,通州的百姓都認為這是朝廷要在這裏建設皇家園林……讓北京城的皇帝過來住呢。


    這多方便,從北京城出來,到通州住了一晚上,第二日一大早乘船去南方……


    這個所謂的“皇家園林”建設小一年後,謠言便不攻自破了。


    雖然有著高大的圍牆,但裏麵的房屋,非常矮小,有的甚至都沒有圍牆高,一排排,全是通著的,那戲文中所說的琉璃瓦片,大氣磅礴,威嚴肅穆的感覺,一點都沒有。


    皇帝肯定不會住在這裏。


    此時,工匠們在場地中忙碌穿梭,錘子的敲擊聲、鋸子的拉扯聲交織在一起,為這即將完工的火器工廠增添了一份緊張而熱烈的氛圍。


    幾個負責監督的太監分散在各個角落,悠閑地躺在搖椅上,輕輕晃動著,手中端著熱茶,好不愜意。


    陽光灑在他們身上,仿佛這忙碌的場景與他們毫無關係。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竟然壓製住了工廠忙碌的聲音。


    工作的工匠們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而喝茶的太監們,同樣也將茶杯放下。


    不一會兒,一大批的錦衣衛,以及穿戴甲胄的士兵進入了施工區域。


    為首帶隊的竟然是錦衣衛指揮使張國之。


    這裏的監公太監大多數都是張鯨的親信,也都認識張國之,看到他過來,一窩蜂的湧了上來。


    品級最高的監工太監朝著張國之見禮,而後笑嘻嘻的問道:“那陣風把指揮使大人吹到這裏來了……”


    張國之看了這人一眼:“陛下半個時辰後到,把這裏所有的匠人們都叫到一起,免得衝撞了陛下……”


    聽著張國之的話,監工太監們嚇了一跳,而後趕忙將匠人們聚集到了這座工廠的西麵,也就是後門處。


    等到匠人們集中在一起後,張國之又派人詳細的查了一番,確保再閑雜人等……而後,錦衣衛,甲士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分布在了這座還未完工的工廠中。


    做完這一切後,張國之以及數名監工太監到了正門處等候。


    過了許久之後,便遠遠的看到了皇帝陛下的儀仗隊,以及護衛。


    皇帝的龍輦在甲士,以及錦衣衛的簇擁下來到了正門口,而在龍輦的後麵,還跟著十幾輛馬車。


    這些都是隨行人員。


    有工部尚書朱衡,兩位侍郎,甚至,公務繁忙的張居正也隨駕前來了。


    監工的太監們看到龍輦便一個個趕忙跪下迎接。


    張鯨小跑著到了龍輦處,趴在上麵,掀開了簾子,朱翊鈞也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隨後,朱翊鈞從龍輦中走了下來。


    他身著明黃色帝王常服,一下了龍輦,便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圍牆上麵。


    這圍牆兩丈高,相當於後世七米。


    可謂是,十分高大。


    而朱翊鈞擺了擺手,馮保拿著一張圖紙靠近,到了皇帝陛下身邊後,打開了圖紙……


    圖紙上麵是用鉛筆畫的圖紙,是工部營繕清吏司,在朱翊鈞的協助下完成的。


    這個工廠占地三十餘畝,規模宏大,按照計劃,在萬曆五年中完工,萬曆五年年底搬遷成功,到了萬曆六年年初的時候,便可以生產燧發槍……


    而與此同時,大興的工廠也在整修,因為規模沒有通州的大,在萬曆五年的年中,便開始生產燧發槍……


    而在朱翊鈞觀看圖紙的時候,張居正,朱衡等人也到了跟前。


    人齊了之後,朱翊鈞便帶著眾人從正門進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頭李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頭李三並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