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元曲
就在李續正在四處尋找的時候,金安格從後麵,又抱著四個熱氣騰騰的蒸餅,跑了過來。
“表少爺,快吃吧。老張家的蒸餅雖然好吃,但是量太小。剛才是屬下忘記提醒表少爺,應該多買點。”
李續看到金安格還是當年那個伶俐的樣子,笑著接過冒著白煙,還有點燙手的蒸餅,跟旁邊同樣沒吃飽的謝博文,一起分著吃起來。
橫穿潼關的潼水上,有一座堅固的大石橋,叫做潼橋。橋麵呈拱形,弧度很大。金安格說,這樣設計,其實是為了方便守軍據橋而守。
跨過潼橋,繼續走不遠,有一大排新建的房舍,就在城北牆邊。金安格介紹說:
“表少爺,最近這兩年,朝廷經常舉辦科舉會試,所以從關中前往中原和大都的舉子儒生,越來越多。這邊這幾排房子,都是前幾年關帝廟、城隍廟、靖安寺改的。那些寺廟現在都搬去南邊的筆架山和麒麟山一帶。”
說著,他又指了指不遠處的另外一排房子:“那是北小門邊上的稅所和驗房。這兩年雖然西邊有戰事,但是往來的商賈也很多。當地人都說,這是盛世要到來的預兆。”
李續心中冷笑:盛世?整個大元王朝就不到百年,哪兒來的盛世。周邊戰事不斷,四夷叛服不定,同為蒙古人的幾大汗國之間,也打的你死我活的。朝廷內部你搶我奪,黨爭四起,殺戮不停。盛世?要真的是盛世到來了,還有我上位的機會?
不過李續表麵上卻假裝滿意的點點頭,不過他認可的是金安格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
走了不遠,他們就來到一片不算很高的小丘前麵,有一座小型的石牌坊,立在山門口。天色已黑,看不清牌坊上麵寫的什麽字。牌坊後麵是一條彎彎曲曲,延伸向上的石台階。
李續等人拾級而上,走不多遠就登上了小丘。很快,就聽到了一些嘈雜的人聲,裏麵還夾雜著鑼鼓琴瑟的聲音。
金安格解釋說:“表少爺,快到了。這邊在戰爭的時候,是囤積糧草物資和器械的倉房。最近,流民比較多,所以就給安置在這邊了。正好這邊還有個百戶所,可以順便看守這些人。其實,這些人也不會久留,這邊也沒什麽糧食給他們吃。他們還是要盡快離開。”
李續問到:“去關中嗎?我路過關中到時候,看到那邊也不富裕啊。”
金安格點點頭說:“不是去關中。而是從這裏往北,過風陵渡,去晉南一帶。那邊比較富餘。或者也有人從這裏往西,但是不是去關中,而是去漢中。雖然是逃難的,但是其實也有一些財帛家產,隻是河南據說現在沒什麽地了,有人要翻越秦嶺去蜀中討生活。聽說,還有人想要去河西那邊。雖然那邊現在暫時有點亂,但是地廣人稀,努努力也能置辦出一些家業。嗨!其實,都是被逼的沒辦法了才出來的。”
金安格說到這裏,無奈的搖了搖頭。
李續沒接話,再說多了,話就不好聽了。但是李續心裏卻深深的沉了一下。百姓真的很苦啊,要不是活不下去了,怎麽會帶著家人逃往不確定的遠方。
在金安格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就到了那片原來是倉庫,現在安置往來流民的地方。
雖然天已經黑了,但是還能看得清楚,這裏已經搭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棚子。為了方便生活,他們還在中間的一個廣場上,點燃了很多篝火。
不少人家,就用這公共篝火,加熱自己白天弄過來的食物,燒著熱水。
李續發現,這數百人的流民,並沒有自己想想中的那麽混亂肮髒,很多人的穿戴明顯還是很幹淨整潔。好像是出門旅行,而不是死中求活的乞活。
這其實更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這些人之前應該是家有私田的自耕農。生活還能過得去,有吃有穿。但是最近,應該是突然失去了土地,不知道是因為天災還是人禍,讓他們最終選擇背井離鄉,去其他地方發展。
與其說他們是逃難的,不如說他們是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主動外出,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隻不過,他們的這個選擇,是被迫的。
這個時候,一個穿著皮甲的武士突然走了過來,映著手中火把的光亮,看清李續身邊的金安格後,嬉皮笑臉的跑過來,行禮問好道:
“卑職什長朱大方見過千戶大人。”說完,他一個勁的用眼睛瞟向自己千戶一直恭恭敬敬,伺候在旁邊的少年貴人。
“這位是當朝樞密使、河間王的外甥,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的公子,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李續,李將軍。”金安格趕緊把李續的一長串身份都小聲介紹了出來。
朱大方一聽,這年輕人這麽大的來頭,趕緊把腰都彎成了九十度,抱拳見禮道:
“卑職朱大方,參見李將軍。”
李續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起來吧。怎麽樣?沒出什麽問題吧。”
“將軍放心,有我們弟兄在,這些人好著呢。他們就是路過此處,尋個不花錢,還能歇腳兒的地方。您看那邊,他們正一起做飯一起吃呢。都是可憐人,大家同病相憐的,誰也不會鬧事兒。否則,會被大家趕出去。到時候,可沒地方給他住。這一晚上,連凍帶餓的,也能要了他半條命。”
李續點點頭,說了句辛苦,就徑直走了過去。他聽到身後,那個朱大方正在告訴金安格那些戲子伶人正在北邊那個破戲台附近排練新曲子。
李續是直接順著琵琶的聲音,找尋過去的。
在那群流民聚攏的地方不遠處,有一個似乎是很古老的兩層小樓。二樓的地板已經塌陷,無法攀登了,一層的正門大廳,也破損的不成樣子。
因為在一片高台上,這個危樓,正好可以成為一個臨時的小戲台子使用。
此時,十幾個人正圍在這個小戲台子邊。
借著周圍的幾處火把和一台戲前麵那堆篝火的映照下,李續看到戲台子下麵的空地中間,有三兩個穿著戲服的男女伶人,正在很認真的聽人講戲。
他們對麵的地麵上,鋪著幾塊很大的草席子,上麵擺著油燈和幾件樂器,還有應該是作為道具用的扇子和雨傘。
在席子的旁邊,有幾個木墩子做成的凳子上,坐著三個頭戴方巾帽,身穿儒生袍,手捧書本的中年儒生。
其中一個人,正在根據一本什麽書上的東西,教授那些伶人唱曲。
在這個人旁邊的那個儒生,則對他對麵抱著一把三弦琴的樂師,比比劃劃,說著什麽。
在這些人的身後附近,一共有四個樂師。
一個正在調試由九麵小鑼組成的雲鑼;一個抱著三弦琴在跟對麵儒生說話;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彈奏什麽樂器的,因為他正在抽空吃手中的食物;還有一個人,竟然抱著一把火不思,保養琴弦呢。
李續也是好奇,立刻就走了過去。這個時候,人群裏走出來一個中年人,看樣子可能是這群伶人的班主。
“幾位軍爺,我們這邊還沒排練完。如果想聽戲,明天排練好了,再給幾位軍爺表演。”明顯,那個班主有點緊張。
“你怎麽知道我們是軍官?”不走腦子說出的話,就是金安格這樣的。
一個勁往後麵望向那個長得的確有幾分姿色女伶官的金安格,張口就問了句讓李續直翻白眼的傻話。
這不廢話嗎?你以為你穿了儒袍,人家就當你是儒生了?見過挎著彎刀的儒生嗎?
再說了,你沒看我還頭戴暖帽,身穿蒙古袍,外披罩袍,腰挎佩刀。傻子都知道我們是蒙古軍將啊。
“你是班主?”李續白了金安格一眼後,對那個中年人問道。
那個中年人趕緊迴答:“迴稟軍爺,小的吳雙七。正是青林班的班主。我們這幾天初來寶地,並不知道這裏有什麽規矩。而且,剛開始做活,剛剛夠糊口的。所以,也就沒有及時孝敬軍爺們。還望軍爺高抬貴手,等我們把戲曲拍好了後,收了錢,一定不忘給軍爺的那一份。”
······太尷尬了,把我們當成收保護費的地痞無賴了。
辱罵自己,有的時候還能忍,但是辱罵主人,這是一個好奴才不能忍受的。
“住口!”金安格搶先一步,怒斥這個叫吳雙七的班主。他一指李續,介紹道:“這是我家李將軍,現任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你當我們是來你訛詐錢財的?”
還沒等吳雙七給李續見禮,金安格趕緊又湊近了他,小聲問到:“進關的時候,一人倆子兒的稅,你們給了嗎?”
“給了給了。我們都給了。”吳雙七趕緊解釋道。
“那不就完了。我這裏收的比別的地方少多了。”金安格一個勁的大聲自誇道:“你放心,如果有人敢來訛你們錢,或者欺負你們。你就去守備衙門找我。我是這裏的守備千戶,金安格。”
這話就不是對著吳雙七說的,而是特意朗聲,對著他身後不遠處那個女優伶說的。
李續有點想笑,感覺這家夥越來越有意思了。他笑著對吳雙七說:
“別怕,我不是來找麻煩的。”他一指身旁的金安格,說道:
“我這個部下,白天很忙,沒時間聽你們唱曲兒。但是,又聽別人說你們唱的很好聽,還新排練了曲目。正好,我明天就要離開這裏。今晚,我們能否有幸,聽你們唱一出嗎?如果唱得好,我有賞賜。”
“你們蒙古人也聽的懂我們漢人的曲兒?”
一個陰陽怪氣,不太友好的聲音從那幾個儒生中傳了過來。
不過,那聲音李續聽起來,怎麽那麽熟悉。
就在李續正在四處尋找的時候,金安格從後麵,又抱著四個熱氣騰騰的蒸餅,跑了過來。
“表少爺,快吃吧。老張家的蒸餅雖然好吃,但是量太小。剛才是屬下忘記提醒表少爺,應該多買點。”
李續看到金安格還是當年那個伶俐的樣子,笑著接過冒著白煙,還有點燙手的蒸餅,跟旁邊同樣沒吃飽的謝博文,一起分著吃起來。
橫穿潼關的潼水上,有一座堅固的大石橋,叫做潼橋。橋麵呈拱形,弧度很大。金安格說,這樣設計,其實是為了方便守軍據橋而守。
跨過潼橋,繼續走不遠,有一大排新建的房舍,就在城北牆邊。金安格介紹說:
“表少爺,最近這兩年,朝廷經常舉辦科舉會試,所以從關中前往中原和大都的舉子儒生,越來越多。這邊這幾排房子,都是前幾年關帝廟、城隍廟、靖安寺改的。那些寺廟現在都搬去南邊的筆架山和麒麟山一帶。”
說著,他又指了指不遠處的另外一排房子:“那是北小門邊上的稅所和驗房。這兩年雖然西邊有戰事,但是往來的商賈也很多。當地人都說,這是盛世要到來的預兆。”
李續心中冷笑:盛世?整個大元王朝就不到百年,哪兒來的盛世。周邊戰事不斷,四夷叛服不定,同為蒙古人的幾大汗國之間,也打的你死我活的。朝廷內部你搶我奪,黨爭四起,殺戮不停。盛世?要真的是盛世到來了,還有我上位的機會?
不過李續表麵上卻假裝滿意的點點頭,不過他認可的是金安格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
走了不遠,他們就來到一片不算很高的小丘前麵,有一座小型的石牌坊,立在山門口。天色已黑,看不清牌坊上麵寫的什麽字。牌坊後麵是一條彎彎曲曲,延伸向上的石台階。
李續等人拾級而上,走不多遠就登上了小丘。很快,就聽到了一些嘈雜的人聲,裏麵還夾雜著鑼鼓琴瑟的聲音。
金安格解釋說:“表少爺,快到了。這邊在戰爭的時候,是囤積糧草物資和器械的倉房。最近,流民比較多,所以就給安置在這邊了。正好這邊還有個百戶所,可以順便看守這些人。其實,這些人也不會久留,這邊也沒什麽糧食給他們吃。他們還是要盡快離開。”
李續問到:“去關中嗎?我路過關中到時候,看到那邊也不富裕啊。”
金安格點點頭說:“不是去關中。而是從這裏往北,過風陵渡,去晉南一帶。那邊比較富餘。或者也有人從這裏往西,但是不是去關中,而是去漢中。雖然是逃難的,但是其實也有一些財帛家產,隻是河南據說現在沒什麽地了,有人要翻越秦嶺去蜀中討生活。聽說,還有人想要去河西那邊。雖然那邊現在暫時有點亂,但是地廣人稀,努努力也能置辦出一些家業。嗨!其實,都是被逼的沒辦法了才出來的。”
金安格說到這裏,無奈的搖了搖頭。
李續沒接話,再說多了,話就不好聽了。但是李續心裏卻深深的沉了一下。百姓真的很苦啊,要不是活不下去了,怎麽會帶著家人逃往不確定的遠方。
在金安格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就到了那片原來是倉庫,現在安置往來流民的地方。
雖然天已經黑了,但是還能看得清楚,這裏已經搭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棚子。為了方便生活,他們還在中間的一個廣場上,點燃了很多篝火。
不少人家,就用這公共篝火,加熱自己白天弄過來的食物,燒著熱水。
李續發現,這數百人的流民,並沒有自己想想中的那麽混亂肮髒,很多人的穿戴明顯還是很幹淨整潔。好像是出門旅行,而不是死中求活的乞活。
這其實更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這些人之前應該是家有私田的自耕農。生活還能過得去,有吃有穿。但是最近,應該是突然失去了土地,不知道是因為天災還是人禍,讓他們最終選擇背井離鄉,去其他地方發展。
與其說他們是逃難的,不如說他們是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主動外出,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隻不過,他們的這個選擇,是被迫的。
這個時候,一個穿著皮甲的武士突然走了過來,映著手中火把的光亮,看清李續身邊的金安格後,嬉皮笑臉的跑過來,行禮問好道:
“卑職什長朱大方見過千戶大人。”說完,他一個勁的用眼睛瞟向自己千戶一直恭恭敬敬,伺候在旁邊的少年貴人。
“這位是當朝樞密使、河間王的外甥,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的公子,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李續,李將軍。”金安格趕緊把李續的一長串身份都小聲介紹了出來。
朱大方一聽,這年輕人這麽大的來頭,趕緊把腰都彎成了九十度,抱拳見禮道:
“卑職朱大方,參見李將軍。”
李續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起來吧。怎麽樣?沒出什麽問題吧。”
“將軍放心,有我們弟兄在,這些人好著呢。他們就是路過此處,尋個不花錢,還能歇腳兒的地方。您看那邊,他們正一起做飯一起吃呢。都是可憐人,大家同病相憐的,誰也不會鬧事兒。否則,會被大家趕出去。到時候,可沒地方給他住。這一晚上,連凍帶餓的,也能要了他半條命。”
李續點點頭,說了句辛苦,就徑直走了過去。他聽到身後,那個朱大方正在告訴金安格那些戲子伶人正在北邊那個破戲台附近排練新曲子。
李續是直接順著琵琶的聲音,找尋過去的。
在那群流民聚攏的地方不遠處,有一個似乎是很古老的兩層小樓。二樓的地板已經塌陷,無法攀登了,一層的正門大廳,也破損的不成樣子。
因為在一片高台上,這個危樓,正好可以成為一個臨時的小戲台子使用。
此時,十幾個人正圍在這個小戲台子邊。
借著周圍的幾處火把和一台戲前麵那堆篝火的映照下,李續看到戲台子下麵的空地中間,有三兩個穿著戲服的男女伶人,正在很認真的聽人講戲。
他們對麵的地麵上,鋪著幾塊很大的草席子,上麵擺著油燈和幾件樂器,還有應該是作為道具用的扇子和雨傘。
在席子的旁邊,有幾個木墩子做成的凳子上,坐著三個頭戴方巾帽,身穿儒生袍,手捧書本的中年儒生。
其中一個人,正在根據一本什麽書上的東西,教授那些伶人唱曲。
在這個人旁邊的那個儒生,則對他對麵抱著一把三弦琴的樂師,比比劃劃,說著什麽。
在這些人的身後附近,一共有四個樂師。
一個正在調試由九麵小鑼組成的雲鑼;一個抱著三弦琴在跟對麵儒生說話;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彈奏什麽樂器的,因為他正在抽空吃手中的食物;還有一個人,竟然抱著一把火不思,保養琴弦呢。
李續也是好奇,立刻就走了過去。這個時候,人群裏走出來一個中年人,看樣子可能是這群伶人的班主。
“幾位軍爺,我們這邊還沒排練完。如果想聽戲,明天排練好了,再給幾位軍爺表演。”明顯,那個班主有點緊張。
“你怎麽知道我們是軍官?”不走腦子說出的話,就是金安格這樣的。
一個勁往後麵望向那個長得的確有幾分姿色女伶官的金安格,張口就問了句讓李續直翻白眼的傻話。
這不廢話嗎?你以為你穿了儒袍,人家就當你是儒生了?見過挎著彎刀的儒生嗎?
再說了,你沒看我還頭戴暖帽,身穿蒙古袍,外披罩袍,腰挎佩刀。傻子都知道我們是蒙古軍將啊。
“你是班主?”李續白了金安格一眼後,對那個中年人問道。
那個中年人趕緊迴答:“迴稟軍爺,小的吳雙七。正是青林班的班主。我們這幾天初來寶地,並不知道這裏有什麽規矩。而且,剛開始做活,剛剛夠糊口的。所以,也就沒有及時孝敬軍爺們。還望軍爺高抬貴手,等我們把戲曲拍好了後,收了錢,一定不忘給軍爺的那一份。”
······太尷尬了,把我們當成收保護費的地痞無賴了。
辱罵自己,有的時候還能忍,但是辱罵主人,這是一個好奴才不能忍受的。
“住口!”金安格搶先一步,怒斥這個叫吳雙七的班主。他一指李續,介紹道:“這是我家李將軍,現任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你當我們是來你訛詐錢財的?”
還沒等吳雙七給李續見禮,金安格趕緊又湊近了他,小聲問到:“進關的時候,一人倆子兒的稅,你們給了嗎?”
“給了給了。我們都給了。”吳雙七趕緊解釋道。
“那不就完了。我這裏收的比別的地方少多了。”金安格一個勁的大聲自誇道:“你放心,如果有人敢來訛你們錢,或者欺負你們。你就去守備衙門找我。我是這裏的守備千戶,金安格。”
這話就不是對著吳雙七說的,而是特意朗聲,對著他身後不遠處那個女優伶說的。
李續有點想笑,感覺這家夥越來越有意思了。他笑著對吳雙七說:
“別怕,我不是來找麻煩的。”他一指身旁的金安格,說道:
“我這個部下,白天很忙,沒時間聽你們唱曲兒。但是,又聽別人說你們唱的很好聽,還新排練了曲目。正好,我明天就要離開這裏。今晚,我們能否有幸,聽你們唱一出嗎?如果唱得好,我有賞賜。”
“你們蒙古人也聽的懂我們漢人的曲兒?”
一個陰陽怪氣,不太友好的聲音從那幾個儒生中傳了過來。
不過,那聲音李續聽起來,怎麽那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