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遊龍出海(上)
士族既是封建王朝的支柱,也是隱患最大的毒瘤。
它們的權力不會消失,隻會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
當薑河作為屠龍者,幹掉了賈家之後,本就名聲顯赫的薑家,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新的惡龍。
尤其是在教坊司這一夜過後,以龐宣為首的牆頭草們,紛紛攜帶大禮前來攀附。
有的人送稀世珍寶,有的人送古玩字畫,有的人送房屋地契,還有的甚至不惜把女兒送過來,給老太君當義女兼丫鬟,直接導致深夜爬床襲擊薑河的人翻了一倍有餘。
但你要說薑河有多高興,其實也不然。
他心裏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比當初如日中天的賈家還要危險。
首先,紅衣衛主力還在雒陽,由司馬憐琴與柳煙雨掌控,雖然隻有半日路程,可一旦汴梁城中出現變故,她們肯定是來不及支援的。
長安的驍武衛就不用說了,終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南下設伏的禦林軍至今都沒有消息,很難不令人擔憂。
其次,皇帝自從薑河迴京之後就沒露過麵,大小事務皆是由葉頂峰這個喉舌來傳遞旨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而葉頂峰除了詢問葉無晴的去向以外,再沒有主動上門拜訪過,這也就導致薑河現在兩眼一抹黑,完全搞不清楚朝中局勢。
最後,那些前來攀附的牆頭草根本靠不住。
拿龐宣來說,他的口味固然有些異於常人,但也不至於因為薑河意外做出了他喜歡吃的答辯,就死心塌地追隨薑家。
廚藝比拚時定下的賭約,隻不過是為了方便投靠薑家的借口罷了,哪怕薑河做一道空氣出來,他也絕對會說好吃。
這樣的人,薑河自然不敢信任,隻能將其當作酒肉朋友。
總結:薑河現在雖有三軍兵權在手,卻沒有多少人馬可以調動,雖有無數盟友在旁,卻沒有一個得力幹將。
一旦皇帝想對他下手,後果不堪設想。
好在幸運之神眷顧了他一次。
或許是因為皇帝想利用他製衡祿王,又或許是因為皇帝忙著煉丹修仙,沒功夫搭理他。
總之,他平平安安地度過了七天光景。
而在七天之後,他終於收到了禦林軍得勝歸來的消息。
由於飛熊軍是借道荊州,北上進京幫助太子造反,負責鎮守荊州的壽王也沒有向上匯報消息,所以皇帝並不知道這件事。
禦林軍也是在薑河的授意下,臨時南下設伏,從頭到尾都沒有走漏消息,所以更加隱秘。
此番迴京,牛開山先是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在汴梁城外駐紮修養,然後派了一名膽大心細的親兵偷偷潛入城中,向薑河報告戰況。
薑河也是這時才知道,飛熊軍的戰鬥力比禦林軍要稍強一些,尤其擅長山地作戰。
此次他們雖然在半路上遭遇伏擊,但並沒有多大傷亡,九成九的士兵都平安撤迴了蜀中,隻有領軍大將熊升樹,與幾百名留下來斷後的老弱病殘被活捉。
而熊升樹受太子與賈家恩惠多年,忠心耿耿,無論牛開山在迴京路上如何威逼利誘,他都不願意投靠薑河。
另外,他在蜀中威望極高,若是輕易將他斬首,很難說會不會激起蜀人叛亂;直接放了吧,也難保他會不會卷土重來,替賈家複仇。
現在殺也不能殺,放也不能放,雙方就此陷入僵局。
所以牛開山親自寫信給薑河,請他早做決斷。
收到信的第二天,薑河便以犒軍為名,打馬出城,一路且行且趕,很快來到了禦林軍駐地的中軍大帳裏。
與牛開山等將領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他大手一揮,沉聲下令道:“把熊將軍給我請過來!”
少頃,帳外四名士兵抬著一張木質門板走了進來。
門上綁著一個肌肉發達,麵色黝黑的壯漢,看年齡已有三十多歲,眼神中卻閃爍著年輕人才有的靈光。
“為何如此對待將軍?”薑河故作大度地擺擺手,“鬆綁!”
“且慢!”牛開山起身阻攔道,“此賊力大無窮,武藝高強,若是輕易放出,萬一他行兇傷人可如何是好?”
“沒關係,我相信熊將軍不是那種卑鄙小人。”
說完,薑河親自走上前,替熊升樹鬆開了繩子。
卻不料下一刻,他就被對方用肩膀撞住胸口,硬生生頂退了好幾步。
“大膽反賊,休得猖狂!”牛開山與眾將領臉色突變,紛紛拔出佩刀,準備將其剁成肉泥。
熊升樹仍是麵不改色,也不逞勇反抗,自顧自地挺起胸膛,伸直脖子,似乎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義父切莫動怒,我沒事,”薑河打圓場道,“來人,給熊將軍看座。”
“不必假惺惺了!”熊升樹十分不屑,“我是不可能投降於你的,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誒~熊將軍此言差矣!”
薑河開始偷換概念:“你我皆是大周忠臣,何來投降一說?
至於殺你,那就更不可能了,我素知將軍乃真丈夫,這十幾年來,盼將軍如同旱苗望甘霖,今日有緣得見,心願已足,不敢再有他求,將軍可以自行離去,我絕不阻攔。”
“此話當真?”熊升樹滿腹狐疑,腳下卻已經開始蓄力。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將軍請吧!”薑河對著帳外做了個“請”的手勢。
牛開山等人見狀,立刻上前圍住熊升樹,齊聲勸道:“大將軍不可放虎歸山啊!”
“都讓開!”薑河沉聲下令,態度十分堅決。
眾人隻好收刀迴鞘,不情不願地閃到兩邊。
“多謝!”熊升樹抱拳行禮後轉身便走。
然而還沒走出大帳,就聽見背後的薑河高聲喊道:
“等等!”
說時遲,那時快。
聽到這話的牛開山等人,還以為薑河又改變了主意,紛紛拔出佩刀準備抓人。
霎時間,“噌噌噌”的拔刀聲在帳內響成一片,刀身折射出的白光仿佛相機連拍模式下的閃光燈,直閃得人眼花繚亂。
自覺被耍的熊升樹攥緊了拳頭,當即轉過身來準備殊死一搏。
但下一秒,他便愣在了原地。
因為薑河並沒有動手的打算,反而大聲斥退了眾將,隨後獨自一人走到他麵前,麵露擔憂地開口提醒道:
“我有一言,請將軍務必牢記,如今賈氏已滅,太子被廢在即,將軍身為他們的屬臣,以後難免不會遭到葉頂峰等奸賊的清算,為了蜀中百姓著相,請將軍迴去以後多加小心,萬萬不可落人話柄。”
“你……你不會告發我嗎?”熊升樹試探道。
薑河搖了搖頭,一本正經道:“如今朝中有很多武將,論戰功,論家世,他們一個比一個強,但他們沒有一個人像將軍你這樣英勇無畏。
戰敗之際不僅沒有拋下士兵獨自逃命,反而留下來斷後,即使是我父親在世,也不一定能做到這點,所以我敬佩將軍的為人。
今後隻要你不再犯上作亂,好好留在蜀中保境安民,我保證皇上不會知道這件事,若有違此言,我願以死謝罪。”
熊升樹心中慨然,不禁為之動容。
他其實也不太看好賈家對待平民百姓的所作所為,奈何自己蒙受賈家恩惠多年,隻能乖乖為之效力。
如今賈家被滅,用膝蓋想都知道是皇帝的意思,薑河不過是把殺人的刀,卻能摒棄前仇舊怨,出麵保護賈家遺孀不受欺辱。
此等為人,熊升樹同樣敬佩之至,而且早就有心與其交好,隻不過礙於麵子,不好意思直接開口。
更何況換老板這種事在古代意義重大,稍有不慎就會像風萬裏那樣落人話柄,被罵作三姓家奴。
熊升樹已經跟錯了一次老板,絕對不能再錯第二次了。
所以無論牛開山在迴京的路上怎麽拉攏他,他都沒有鬆口。
此時親眼見到薑河本人,才徹底相信傳聞中禮賢下士、文武雙全的薑家父子是真材實料。
於是他不再猶豫,當即麵朝薑河,單膝下跪,抱拳俯首道:“素聞薑家父子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大將軍如果不棄,我願在帳下效犬馬之勞,共同護衛我大周百姓免遭戰火侵害。”
“好哇!”薑河麵露喜色,立刻上前將其扶起,緊接著對帳外的士兵大喊道,“來,快擺酒宴,為熊將軍壓驚!”
“慢!”熊升樹正色道,“飛熊軍大敗,蜀中人心渙散,我必須盡快趕迴去穩定局勢,若大將軍信得過我,就請放我離開,待蜀中局勢稍安,我定當攜厚禮進京拜訪將軍一家,不知大將軍能相信否?”
此話一出,原本放鬆下來的牛開山等人,頓時又變得緊張起來。
畢竟蜀中遠在千裏之外,又沒有耳目策應,誰也不能擔保熊升樹迴去以後會老老實實穩定局勢。
萬一他再起刀兵,自立為王,隻要封住所有關隘,依托有利地形據守,那朝廷除非付出巨大傷亡,否則絕不可能打進去。
到那時,放虎歸山的薑河肯定吃不了兜著走,搞不好連他們這些禦林軍都會跟著受連累。
如果說這是一場豪賭的話,那壓上身家性命的人隻有薑河,熊升樹則完全是空手套白狼,無論輸贏他都不會虧。
眾人不管怎麽想,都覺得這件事不能直接答應。
可薑河偏偏就這麽做了,不僅下令全軍列陣送熊升樹離開,還親自為其挑選了一匹好馬,並給足了路上的盤纏。
牛開山大為不解,事後特地挑了個四下無人的機會,偷偷問薑河:“二郎啊,你真的不怕熊升樹騙你嗎?”
薑河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不答反問道:“義父可知我為何能提前收到飛熊軍北上的消息?”
牛開山連連搖頭:“這個我確實沒聽你說起過,難不成你早在蜀中安插了眼線?”
“我自然是沒有這個遠見的,不過——”
薑河話鋒一轉:“我父親早在十五年前,就為我大哥定下一門婚事,娶的人正是蜀中唐門大師姐,江湖人送外號‘白蟒鞭’。
而那個向我傳遞飛熊軍消息的人,正是與我家大嫂並稱為‘唐門雙煞’的‘青蛇劍’,如今有他在蜀中策應,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原來如此!”
牛開山恍然大悟,隨後發自內心地感歎道:“薑老將軍真是高瞻遠矚啊!
可惜天妒英才,教他與令兄早早的戰死沙場,倘若你們父子三人俱在,我大周怎麽可能收複不了燕雲之地?
唉……真是時也命也,可悲可歎!”
聽完這話,薑河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雖說胎穿至此的他,從生下來起就有記憶,但見過父兄的次數屈指可數。
隻依稀記得他們的長相,並不了解他們的性格與喜好,很多與他們有關的事跡,也是從他人口中聽說的。
如果他們二人能活到現在,那父親薑遊應該年近六十,搞不好連胡子都白了。
即使他生前號稱“大周第一宗師”,修為也難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倒退,很難說還能不能像當年一樣身先士卒、百步穿楊。
大哥薑海估計在三十五歲左右。
畢竟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年輕時的他長相與薑河至少有八分相似。
如今雖至中年,長相也不會相差太多,說不定比薑河還要多出一些成熟男人的味道。
而且他二十歲時就有一品修為,薑家槍更是練得爐火純青,三百招內,力敗金不換;五百招內,打平父親薑遊。
十五年後的今天,說不定已經步入宗師之境。
真要是他們二人同時領兵北伐,那薑河覺得有沒有自己都無所謂了。
不過轉念一想,皇宮裏那位疑心病重的老丈人,怎麽可能把所有權力放給他們父子二人?
當初父親每次率軍北伐即將取勝的時候,都會遇上糧草不足的意外情況,從而被迫撤軍。
說白了,不都是老丈人在背後搞鬼嗎?
父親武功高強、能征善戰,卻不擅長搞內政,向來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省。
老丈人是玩弄權術的守成之君,種地賺錢堪比文景,禦駕親征卻是大魏吳王。
總之,這兩者就像一個人的左腦與右腦,合則生,分則死。
如今父親已經變成塚中枯骨,合是合不成了。
薑河覺得自己必須趕在老丈人死之前,徹底奪過朝中大權,給大周補充點新鮮血液。
於是在送別熊升樹之後,他又馬不停蹄地迴到府中,備足好禮,帶上琥珀,準備按照先前的約定,前去拜訪留在汴梁城中的玄聞方丈。
過程中,他意外發現,不止是金山寺,桃花庵與玉蟾宮都不約而同地留了下來,並且紛紛表示願意就“武林未來的和平與發展”與薑河進行友好交談。
隻有觀星派不告而別。
雖然論實力,這些江湖門派根本上不了台麵,甚至不值得一提。
但是論影響力,十個薑家綁一起,也比不上佛祖在百姓們心中的份量。
隻要依次拿下四大門派,就掌握了大周一半的民心。
再結合驍武衛、紅衣衛、禦林軍、飛熊軍的十六萬人馬,以及晉陽公主司馬憐琴的正統性。
薑河相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提刀上汴,與老丈人好好聊一聊了。
士族既是封建王朝的支柱,也是隱患最大的毒瘤。
它們的權力不會消失,隻會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
當薑河作為屠龍者,幹掉了賈家之後,本就名聲顯赫的薑家,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新的惡龍。
尤其是在教坊司這一夜過後,以龐宣為首的牆頭草們,紛紛攜帶大禮前來攀附。
有的人送稀世珍寶,有的人送古玩字畫,有的人送房屋地契,還有的甚至不惜把女兒送過來,給老太君當義女兼丫鬟,直接導致深夜爬床襲擊薑河的人翻了一倍有餘。
但你要說薑河有多高興,其實也不然。
他心裏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比當初如日中天的賈家還要危險。
首先,紅衣衛主力還在雒陽,由司馬憐琴與柳煙雨掌控,雖然隻有半日路程,可一旦汴梁城中出現變故,她們肯定是來不及支援的。
長安的驍武衛就不用說了,終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南下設伏的禦林軍至今都沒有消息,很難不令人擔憂。
其次,皇帝自從薑河迴京之後就沒露過麵,大小事務皆是由葉頂峰這個喉舌來傳遞旨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而葉頂峰除了詢問葉無晴的去向以外,再沒有主動上門拜訪過,這也就導致薑河現在兩眼一抹黑,完全搞不清楚朝中局勢。
最後,那些前來攀附的牆頭草根本靠不住。
拿龐宣來說,他的口味固然有些異於常人,但也不至於因為薑河意外做出了他喜歡吃的答辯,就死心塌地追隨薑家。
廚藝比拚時定下的賭約,隻不過是為了方便投靠薑家的借口罷了,哪怕薑河做一道空氣出來,他也絕對會說好吃。
這樣的人,薑河自然不敢信任,隻能將其當作酒肉朋友。
總結:薑河現在雖有三軍兵權在手,卻沒有多少人馬可以調動,雖有無數盟友在旁,卻沒有一個得力幹將。
一旦皇帝想對他下手,後果不堪設想。
好在幸運之神眷顧了他一次。
或許是因為皇帝想利用他製衡祿王,又或許是因為皇帝忙著煉丹修仙,沒功夫搭理他。
總之,他平平安安地度過了七天光景。
而在七天之後,他終於收到了禦林軍得勝歸來的消息。
由於飛熊軍是借道荊州,北上進京幫助太子造反,負責鎮守荊州的壽王也沒有向上匯報消息,所以皇帝並不知道這件事。
禦林軍也是在薑河的授意下,臨時南下設伏,從頭到尾都沒有走漏消息,所以更加隱秘。
此番迴京,牛開山先是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在汴梁城外駐紮修養,然後派了一名膽大心細的親兵偷偷潛入城中,向薑河報告戰況。
薑河也是這時才知道,飛熊軍的戰鬥力比禦林軍要稍強一些,尤其擅長山地作戰。
此次他們雖然在半路上遭遇伏擊,但並沒有多大傷亡,九成九的士兵都平安撤迴了蜀中,隻有領軍大將熊升樹,與幾百名留下來斷後的老弱病殘被活捉。
而熊升樹受太子與賈家恩惠多年,忠心耿耿,無論牛開山在迴京路上如何威逼利誘,他都不願意投靠薑河。
另外,他在蜀中威望極高,若是輕易將他斬首,很難說會不會激起蜀人叛亂;直接放了吧,也難保他會不會卷土重來,替賈家複仇。
現在殺也不能殺,放也不能放,雙方就此陷入僵局。
所以牛開山親自寫信給薑河,請他早做決斷。
收到信的第二天,薑河便以犒軍為名,打馬出城,一路且行且趕,很快來到了禦林軍駐地的中軍大帳裏。
與牛開山等將領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他大手一揮,沉聲下令道:“把熊將軍給我請過來!”
少頃,帳外四名士兵抬著一張木質門板走了進來。
門上綁著一個肌肉發達,麵色黝黑的壯漢,看年齡已有三十多歲,眼神中卻閃爍著年輕人才有的靈光。
“為何如此對待將軍?”薑河故作大度地擺擺手,“鬆綁!”
“且慢!”牛開山起身阻攔道,“此賊力大無窮,武藝高強,若是輕易放出,萬一他行兇傷人可如何是好?”
“沒關係,我相信熊將軍不是那種卑鄙小人。”
說完,薑河親自走上前,替熊升樹鬆開了繩子。
卻不料下一刻,他就被對方用肩膀撞住胸口,硬生生頂退了好幾步。
“大膽反賊,休得猖狂!”牛開山與眾將領臉色突變,紛紛拔出佩刀,準備將其剁成肉泥。
熊升樹仍是麵不改色,也不逞勇反抗,自顧自地挺起胸膛,伸直脖子,似乎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義父切莫動怒,我沒事,”薑河打圓場道,“來人,給熊將軍看座。”
“不必假惺惺了!”熊升樹十分不屑,“我是不可能投降於你的,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誒~熊將軍此言差矣!”
薑河開始偷換概念:“你我皆是大周忠臣,何來投降一說?
至於殺你,那就更不可能了,我素知將軍乃真丈夫,這十幾年來,盼將軍如同旱苗望甘霖,今日有緣得見,心願已足,不敢再有他求,將軍可以自行離去,我絕不阻攔。”
“此話當真?”熊升樹滿腹狐疑,腳下卻已經開始蓄力。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將軍請吧!”薑河對著帳外做了個“請”的手勢。
牛開山等人見狀,立刻上前圍住熊升樹,齊聲勸道:“大將軍不可放虎歸山啊!”
“都讓開!”薑河沉聲下令,態度十分堅決。
眾人隻好收刀迴鞘,不情不願地閃到兩邊。
“多謝!”熊升樹抱拳行禮後轉身便走。
然而還沒走出大帳,就聽見背後的薑河高聲喊道:
“等等!”
說時遲,那時快。
聽到這話的牛開山等人,還以為薑河又改變了主意,紛紛拔出佩刀準備抓人。
霎時間,“噌噌噌”的拔刀聲在帳內響成一片,刀身折射出的白光仿佛相機連拍模式下的閃光燈,直閃得人眼花繚亂。
自覺被耍的熊升樹攥緊了拳頭,當即轉過身來準備殊死一搏。
但下一秒,他便愣在了原地。
因為薑河並沒有動手的打算,反而大聲斥退了眾將,隨後獨自一人走到他麵前,麵露擔憂地開口提醒道:
“我有一言,請將軍務必牢記,如今賈氏已滅,太子被廢在即,將軍身為他們的屬臣,以後難免不會遭到葉頂峰等奸賊的清算,為了蜀中百姓著相,請將軍迴去以後多加小心,萬萬不可落人話柄。”
“你……你不會告發我嗎?”熊升樹試探道。
薑河搖了搖頭,一本正經道:“如今朝中有很多武將,論戰功,論家世,他們一個比一個強,但他們沒有一個人像將軍你這樣英勇無畏。
戰敗之際不僅沒有拋下士兵獨自逃命,反而留下來斷後,即使是我父親在世,也不一定能做到這點,所以我敬佩將軍的為人。
今後隻要你不再犯上作亂,好好留在蜀中保境安民,我保證皇上不會知道這件事,若有違此言,我願以死謝罪。”
熊升樹心中慨然,不禁為之動容。
他其實也不太看好賈家對待平民百姓的所作所為,奈何自己蒙受賈家恩惠多年,隻能乖乖為之效力。
如今賈家被滅,用膝蓋想都知道是皇帝的意思,薑河不過是把殺人的刀,卻能摒棄前仇舊怨,出麵保護賈家遺孀不受欺辱。
此等為人,熊升樹同樣敬佩之至,而且早就有心與其交好,隻不過礙於麵子,不好意思直接開口。
更何況換老板這種事在古代意義重大,稍有不慎就會像風萬裏那樣落人話柄,被罵作三姓家奴。
熊升樹已經跟錯了一次老板,絕對不能再錯第二次了。
所以無論牛開山在迴京的路上怎麽拉攏他,他都沒有鬆口。
此時親眼見到薑河本人,才徹底相信傳聞中禮賢下士、文武雙全的薑家父子是真材實料。
於是他不再猶豫,當即麵朝薑河,單膝下跪,抱拳俯首道:“素聞薑家父子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大將軍如果不棄,我願在帳下效犬馬之勞,共同護衛我大周百姓免遭戰火侵害。”
“好哇!”薑河麵露喜色,立刻上前將其扶起,緊接著對帳外的士兵大喊道,“來,快擺酒宴,為熊將軍壓驚!”
“慢!”熊升樹正色道,“飛熊軍大敗,蜀中人心渙散,我必須盡快趕迴去穩定局勢,若大將軍信得過我,就請放我離開,待蜀中局勢稍安,我定當攜厚禮進京拜訪將軍一家,不知大將軍能相信否?”
此話一出,原本放鬆下來的牛開山等人,頓時又變得緊張起來。
畢竟蜀中遠在千裏之外,又沒有耳目策應,誰也不能擔保熊升樹迴去以後會老老實實穩定局勢。
萬一他再起刀兵,自立為王,隻要封住所有關隘,依托有利地形據守,那朝廷除非付出巨大傷亡,否則絕不可能打進去。
到那時,放虎歸山的薑河肯定吃不了兜著走,搞不好連他們這些禦林軍都會跟著受連累。
如果說這是一場豪賭的話,那壓上身家性命的人隻有薑河,熊升樹則完全是空手套白狼,無論輸贏他都不會虧。
眾人不管怎麽想,都覺得這件事不能直接答應。
可薑河偏偏就這麽做了,不僅下令全軍列陣送熊升樹離開,還親自為其挑選了一匹好馬,並給足了路上的盤纏。
牛開山大為不解,事後特地挑了個四下無人的機會,偷偷問薑河:“二郎啊,你真的不怕熊升樹騙你嗎?”
薑河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不答反問道:“義父可知我為何能提前收到飛熊軍北上的消息?”
牛開山連連搖頭:“這個我確實沒聽你說起過,難不成你早在蜀中安插了眼線?”
“我自然是沒有這個遠見的,不過——”
薑河話鋒一轉:“我父親早在十五年前,就為我大哥定下一門婚事,娶的人正是蜀中唐門大師姐,江湖人送外號‘白蟒鞭’。
而那個向我傳遞飛熊軍消息的人,正是與我家大嫂並稱為‘唐門雙煞’的‘青蛇劍’,如今有他在蜀中策應,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原來如此!”
牛開山恍然大悟,隨後發自內心地感歎道:“薑老將軍真是高瞻遠矚啊!
可惜天妒英才,教他與令兄早早的戰死沙場,倘若你們父子三人俱在,我大周怎麽可能收複不了燕雲之地?
唉……真是時也命也,可悲可歎!”
聽完這話,薑河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雖說胎穿至此的他,從生下來起就有記憶,但見過父兄的次數屈指可數。
隻依稀記得他們的長相,並不了解他們的性格與喜好,很多與他們有關的事跡,也是從他人口中聽說的。
如果他們二人能活到現在,那父親薑遊應該年近六十,搞不好連胡子都白了。
即使他生前號稱“大周第一宗師”,修為也難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倒退,很難說還能不能像當年一樣身先士卒、百步穿楊。
大哥薑海估計在三十五歲左右。
畢竟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年輕時的他長相與薑河至少有八分相似。
如今雖至中年,長相也不會相差太多,說不定比薑河還要多出一些成熟男人的味道。
而且他二十歲時就有一品修為,薑家槍更是練得爐火純青,三百招內,力敗金不換;五百招內,打平父親薑遊。
十五年後的今天,說不定已經步入宗師之境。
真要是他們二人同時領兵北伐,那薑河覺得有沒有自己都無所謂了。
不過轉念一想,皇宮裏那位疑心病重的老丈人,怎麽可能把所有權力放給他們父子二人?
當初父親每次率軍北伐即將取勝的時候,都會遇上糧草不足的意外情況,從而被迫撤軍。
說白了,不都是老丈人在背後搞鬼嗎?
父親武功高強、能征善戰,卻不擅長搞內政,向來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省。
老丈人是玩弄權術的守成之君,種地賺錢堪比文景,禦駕親征卻是大魏吳王。
總之,這兩者就像一個人的左腦與右腦,合則生,分則死。
如今父親已經變成塚中枯骨,合是合不成了。
薑河覺得自己必須趕在老丈人死之前,徹底奪過朝中大權,給大周補充點新鮮血液。
於是在送別熊升樹之後,他又馬不停蹄地迴到府中,備足好禮,帶上琥珀,準備按照先前的約定,前去拜訪留在汴梁城中的玄聞方丈。
過程中,他意外發現,不止是金山寺,桃花庵與玉蟾宮都不約而同地留了下來,並且紛紛表示願意就“武林未來的和平與發展”與薑河進行友好交談。
隻有觀星派不告而別。
雖然論實力,這些江湖門派根本上不了台麵,甚至不值得一提。
但是論影響力,十個薑家綁一起,也比不上佛祖在百姓們心中的份量。
隻要依次拿下四大門派,就掌握了大周一半的民心。
再結合驍武衛、紅衣衛、禦林軍、飛熊軍的十六萬人馬,以及晉陽公主司馬憐琴的正統性。
薑河相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提刀上汴,與老丈人好好聊一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