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迴吳用智取大名府
水滸傳(青少版名著) 作者:施耐庵、馮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順為救宋江性命,頂著寒風暴雪,日夜兼程。請到了名醫安道全後,急速趕迴梁山泊。
經過精心治療,宋江脫離危險,十天不到,瘡口慢慢愈合了,眾頭領這才放下心來。宋江大病初愈,便要再去攻打大名府,救出盧俊義與石秀。
吳用道:“哥哥不要為此操心,調養好身子要緊。我已有一計:正月十五元宵節快到了。按習俗,大名府要放花燈賀元宵。趁此機會,可派人去城中埋伏,來個裏應外合,攻破大名府,指日可待!”宋江大喜道:“妙計!一切就聽軍師的!”
吳用首先派鼓上蚤時遷先進大名城,道:“要此行計,最要緊之事便是去城中放火為號。大名城中,有座酒樓叫翠雲樓,此樓高三層。明日一早,你便進城。至元宵夜二更時分,在翠雲樓上放火為號,不得有誤!”時遷便去準備了。
接著,吳用給各頭領分配了任務,要他們至元宵節那日,以火起為號,各行己任。眾頭領明白其職後,各自去準備了。守寨的守寨,進城的進城,依計行事,不敢有誤。
此時,新年剛過。正月初,大名府梁中書喚李成、聞達、王太守等人前來,商議元宵節放燈之事。梁中書道:“按東京體例,這裏每年元宵皆要在城中放花燈慶賀,與民同樂。如今梁山泊賊人兩次侵擾,恐怕在放花燈那日,他們再來攪擾。不如今年暫停放燈,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聞達道:“賊人兩次攻城,均未能得手,未見得有多厲害,相公何必多慮?若今年不放燈,反會遭他取笑。倒應該比往年放更多花燈,按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日,接連五夜放燈。相公須親自觀燈,以示與民同樂。我願帶領人馬出城,前往飛虎峪紮寨,以防賊人來襲。李都監則帶兵繞城巡邏,這樣便萬無一失了!”梁中書大喜。
眾官商議定了,立刻張貼放燈榜文,讓百姓皆知,為放花燈早做準備。
此消息傳至梁山泊,吳用聽了大喜,忙告知宋江。
宋江道:“我要親自帶兵,拿下大名府!”安道全苦苦相勸:“萬萬不可!將軍瘡口還未能完全複原,稍有動怒,必然複發。”吳用道:“哥哥不要操心此事,盡管安心養病,我替哥哥走一遭即可。”
說罷,與鐵麵孔目裴宣調撥人馬,兵分八路,各自下山,即刻啟程。以正月十五日二更為限,定要趕至大名城下,不得有誤。
正月十五日到了,這日,天氣晴好。傍晚時分,滿城燈火通明,與明月相映,照得大街輝煌燦爛。放眼望去,街上看燈賞景之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當晚,節級蔡福吩咐兄弟蔡慶好生看守大牢,道:“我迴家去去就來!”剛進家門,兩個人緊隨其後,跟了進來。蔡福細細一看,認出前麵那個是柴進,後麵那人卻不識。蔡福忙請二人坐下,擺出酒食,款待二人。
柴進道:“不必了。我今日來此,有急事相求。盧員外與石秀全賴節級照顧,我等感激不已。今晚趁著元宵,我們想進牢一探,相煩引進。”蔡福是個聰明人,看這情形,早已猜到了七八分。隻好擔著殺頭的罪,找了些舊衣衫,叫他二人換上,扮作公人,一齊往牢裏去了。
初更時分,各路人馬喬裝改扮,混在人群中,擠進城裏,四麵埋伏起來,隻等起火信號,隨即行動。
二更到了,隻見時遷提著一個籃子,裏麵盛滿了硫磺等火藥料,上麵插幾朵花,扮成賣花的,走上翠雲樓。
樓上一片喧囂之聲,有行酒令的,有賞燈起哄的,誰也沒注意時遷。不料迎麵撞上解珍、解寶兩兄弟,忙走到暗處問道:“到二更了,怎麽外麵沒什麽動靜?”解珍道:“我適才在外麵見有探馬經過,八成是兵馬到了。你隻管依計行事就是!”
正在這時,聽樓下有人叫道:“梁山泊大隊人馬在西門外了!”解珍催道:“你快點火!我們趕去留守司那裏接應。”
說罷,便往留守司奔去,見一隊殘兵奔入城中,說是聞大刀被劫寨了,梁山泊賊人皆到城下了。李成正在街上巡邏,一聽說此事,立即吩咐關上城門。
梁中書這日喝多了酒,正在衙前歇息,忽聽此報,嚇得慌亂無比,隻叫:“備馬!趕緊備馬!”
就在這時,翠雲樓上火光衝天,火勢浩大。梁中書趕緊上車,正待去看時,兩個大漢推兩輛車,攔在路中,摘下屋簷下掛著的花燈,往車上一扔,車子立即著火。
梁中書急忙趕到南門城上,在鼓樓上往下一看,所見之處皆是梁山泊人馬。火光中,隻見唿延灼帶了一隊人馬,衝殺過來,已至門下。梁中書見無法出城,便與李成奔至北門城下,卻見北門處火光明亮,人馬無數,林衝提槍拍馬,飛奔而來。梁中書再轉到東門,卻碰見穆弘、杜興、鄭天壽,帶著一千人殺進城中。梁中書無法,隻得再奔南門,拚命奪路而逃。李逵手執雙斧,殺了過來。
李成一馬當先,殺出一條路,護著梁中書逃跑。左邊趕來大刀關勝,李成無心戀戰,隻顧護著梁中書,且戰且走。不想背後小李廣花榮射箭過來,射中李成旁邊的副將,從馬背上跌落下來。李成見了,更加不顧一切策馬狂奔。不料,霹靂火秦明帶兵從右邊追殺過來,李成此刻渾身是血,仍拚死保護著梁中書逃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在這時,迎麵撞上聞達帶的殘兵迴城,二軍合在一處,李成、聞達護著梁中書,殺出一條血路,終於逃了出去。
大名城中,杜遷與宋萬去抄梁中書家。孔明、孔亮、鄒淵、鄒潤正準備去牢中劫人。大牢內,柴進、樂和見火起了,對蔡福道:“你兄弟二人還待等什麽?”蔡慶守在門邊。這時,鄒淵、鄒潤撞開牢門,叫道:“梁山好漢在此,趕快交出盧員外、石秀哥哥!”蔡慶忙報知蔡福。此時,孔明、孔亮從監牢頂上跳下來。柴進也不由蔡家兄弟肯不肯,直接取出器械,開了枷鎖,放出盧俊義與石秀。柴進對蔡福道:“事已至此,你且隨我去家中保護老小!”眾人一齊奔出大牢。
蔡氏兄弟跟著柴進,迴家來接老小。盧俊義領著石秀、孔明等人,直奔家中來捉拿那李固與賈氏。
李固一聽梁山泊好漢殺入城中,嚇得急忙收拾行李,帶上金銀,與賈氏逃命去了。聽到前門有人衝進來,二人趕緊從後門溜出來,直逃至河邊。
卻聽岸上張順叫道:“你那婆娘,想往哪裏逃?”李固心慌,便跳進船去躲。正要鑽進艙中,隻見一人伸出手來,一把揪住,喝道:“李固!還記得我麽?”李固一聽出燕青的聲音,忙求饒道:“小乙哥!我與你無甚冤仇,你別揪我上岸!”岸上,張順早把那婆娘拿住了,燕青捉了李固,一齊往東門而來。
待盧俊義趕迴家中,不見李固與賈氏二人,便命人把全部家私搬至車上,運往梁山泊。
柴進與蔡福到家中,帶上了一家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快救城中百姓,以免誤傷無辜。”柴進趕忙找到軍師吳用,傳下號令,不得傷及平民百姓。
此時,天色已明,眾人準備妥當,直奔迴梁山泊。
宋江帶著守寨頭領,下山迎接。眾人齊聚忠義堂內。宋江一見盧俊義便拜,盧俊義趕忙答禮。宋江道:“我等原隻打算請員外上山聚義,沒料到竟給員外帶來如此磨難。多虧上蒼眷顧,我等今日才能相見。”盧俊義拜謝道:“全仗兄長與眾頭領義氣深重,舍命相救,如此恩情,難以報答!”又引蔡氏兄弟拜見宋江,道:“也虧得他兄弟二人照顧有加,我才得以留下一條命。”
宋江請盧俊義坐頭把交椅,盧俊義大驚道:“萬萬不可!盧某無德無才,豈能為山寨之主?隻在兄長帳下做一小卒,以報救命之恩,盧某此願足矣!”宋江再三拜請,盧俊義執意不肯。
李逵叫道:“哥哥若讓他人做寨主,我頭一個拿大斧劈了他!”武鬆也道:“哥哥這般讓來讓去,叫眾兄弟心都寒了。”宋江大喝:“你們知道什麽?不許多言!”盧俊義忙道:“若兄弟苦苦相逼,盧某在此處怕是難以安身!”吳用勸道:“暫請盧員外在東邊耳房安歇,以賓客相待,待日後立功,再說讓位之事亦不遲。”
宋江這才轉怒為喜,在山寨中大擺酒席,犒賞三軍眾將。盧俊義親手處置了李固與賈氏,再次拜謝過眾人。眾人一齊舉杯,向他敬酒慶賀。
經過精心治療,宋江脫離危險,十天不到,瘡口慢慢愈合了,眾頭領這才放下心來。宋江大病初愈,便要再去攻打大名府,救出盧俊義與石秀。
吳用道:“哥哥不要為此操心,調養好身子要緊。我已有一計:正月十五元宵節快到了。按習俗,大名府要放花燈賀元宵。趁此機會,可派人去城中埋伏,來個裏應外合,攻破大名府,指日可待!”宋江大喜道:“妙計!一切就聽軍師的!”
吳用首先派鼓上蚤時遷先進大名城,道:“要此行計,最要緊之事便是去城中放火為號。大名城中,有座酒樓叫翠雲樓,此樓高三層。明日一早,你便進城。至元宵夜二更時分,在翠雲樓上放火為號,不得有誤!”時遷便去準備了。
接著,吳用給各頭領分配了任務,要他們至元宵節那日,以火起為號,各行己任。眾頭領明白其職後,各自去準備了。守寨的守寨,進城的進城,依計行事,不敢有誤。
此時,新年剛過。正月初,大名府梁中書喚李成、聞達、王太守等人前來,商議元宵節放燈之事。梁中書道:“按東京體例,這裏每年元宵皆要在城中放花燈慶賀,與民同樂。如今梁山泊賊人兩次侵擾,恐怕在放花燈那日,他們再來攪擾。不如今年暫停放燈,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聞達道:“賊人兩次攻城,均未能得手,未見得有多厲害,相公何必多慮?若今年不放燈,反會遭他取笑。倒應該比往年放更多花燈,按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日,接連五夜放燈。相公須親自觀燈,以示與民同樂。我願帶領人馬出城,前往飛虎峪紮寨,以防賊人來襲。李都監則帶兵繞城巡邏,這樣便萬無一失了!”梁中書大喜。
眾官商議定了,立刻張貼放燈榜文,讓百姓皆知,為放花燈早做準備。
此消息傳至梁山泊,吳用聽了大喜,忙告知宋江。
宋江道:“我要親自帶兵,拿下大名府!”安道全苦苦相勸:“萬萬不可!將軍瘡口還未能完全複原,稍有動怒,必然複發。”吳用道:“哥哥不要操心此事,盡管安心養病,我替哥哥走一遭即可。”
說罷,與鐵麵孔目裴宣調撥人馬,兵分八路,各自下山,即刻啟程。以正月十五日二更為限,定要趕至大名城下,不得有誤。
正月十五日到了,這日,天氣晴好。傍晚時分,滿城燈火通明,與明月相映,照得大街輝煌燦爛。放眼望去,街上看燈賞景之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當晚,節級蔡福吩咐兄弟蔡慶好生看守大牢,道:“我迴家去去就來!”剛進家門,兩個人緊隨其後,跟了進來。蔡福細細一看,認出前麵那個是柴進,後麵那人卻不識。蔡福忙請二人坐下,擺出酒食,款待二人。
柴進道:“不必了。我今日來此,有急事相求。盧員外與石秀全賴節級照顧,我等感激不已。今晚趁著元宵,我們想進牢一探,相煩引進。”蔡福是個聰明人,看這情形,早已猜到了七八分。隻好擔著殺頭的罪,找了些舊衣衫,叫他二人換上,扮作公人,一齊往牢裏去了。
初更時分,各路人馬喬裝改扮,混在人群中,擠進城裏,四麵埋伏起來,隻等起火信號,隨即行動。
二更到了,隻見時遷提著一個籃子,裏麵盛滿了硫磺等火藥料,上麵插幾朵花,扮成賣花的,走上翠雲樓。
樓上一片喧囂之聲,有行酒令的,有賞燈起哄的,誰也沒注意時遷。不料迎麵撞上解珍、解寶兩兄弟,忙走到暗處問道:“到二更了,怎麽外麵沒什麽動靜?”解珍道:“我適才在外麵見有探馬經過,八成是兵馬到了。你隻管依計行事就是!”
正在這時,聽樓下有人叫道:“梁山泊大隊人馬在西門外了!”解珍催道:“你快點火!我們趕去留守司那裏接應。”
說罷,便往留守司奔去,見一隊殘兵奔入城中,說是聞大刀被劫寨了,梁山泊賊人皆到城下了。李成正在街上巡邏,一聽說此事,立即吩咐關上城門。
梁中書這日喝多了酒,正在衙前歇息,忽聽此報,嚇得慌亂無比,隻叫:“備馬!趕緊備馬!”
就在這時,翠雲樓上火光衝天,火勢浩大。梁中書趕緊上車,正待去看時,兩個大漢推兩輛車,攔在路中,摘下屋簷下掛著的花燈,往車上一扔,車子立即著火。
梁中書急忙趕到南門城上,在鼓樓上往下一看,所見之處皆是梁山泊人馬。火光中,隻見唿延灼帶了一隊人馬,衝殺過來,已至門下。梁中書見無法出城,便與李成奔至北門城下,卻見北門處火光明亮,人馬無數,林衝提槍拍馬,飛奔而來。梁中書再轉到東門,卻碰見穆弘、杜興、鄭天壽,帶著一千人殺進城中。梁中書無法,隻得再奔南門,拚命奪路而逃。李逵手執雙斧,殺了過來。
李成一馬當先,殺出一條路,護著梁中書逃跑。左邊趕來大刀關勝,李成無心戀戰,隻顧護著梁中書,且戰且走。不想背後小李廣花榮射箭過來,射中李成旁邊的副將,從馬背上跌落下來。李成見了,更加不顧一切策馬狂奔。不料,霹靂火秦明帶兵從右邊追殺過來,李成此刻渾身是血,仍拚死保護著梁中書逃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在這時,迎麵撞上聞達帶的殘兵迴城,二軍合在一處,李成、聞達護著梁中書,殺出一條血路,終於逃了出去。
大名城中,杜遷與宋萬去抄梁中書家。孔明、孔亮、鄒淵、鄒潤正準備去牢中劫人。大牢內,柴進、樂和見火起了,對蔡福道:“你兄弟二人還待等什麽?”蔡慶守在門邊。這時,鄒淵、鄒潤撞開牢門,叫道:“梁山好漢在此,趕快交出盧員外、石秀哥哥!”蔡慶忙報知蔡福。此時,孔明、孔亮從監牢頂上跳下來。柴進也不由蔡家兄弟肯不肯,直接取出器械,開了枷鎖,放出盧俊義與石秀。柴進對蔡福道:“事已至此,你且隨我去家中保護老小!”眾人一齊奔出大牢。
蔡氏兄弟跟著柴進,迴家來接老小。盧俊義領著石秀、孔明等人,直奔家中來捉拿那李固與賈氏。
李固一聽梁山泊好漢殺入城中,嚇得急忙收拾行李,帶上金銀,與賈氏逃命去了。聽到前門有人衝進來,二人趕緊從後門溜出來,直逃至河邊。
卻聽岸上張順叫道:“你那婆娘,想往哪裏逃?”李固心慌,便跳進船去躲。正要鑽進艙中,隻見一人伸出手來,一把揪住,喝道:“李固!還記得我麽?”李固一聽出燕青的聲音,忙求饒道:“小乙哥!我與你無甚冤仇,你別揪我上岸!”岸上,張順早把那婆娘拿住了,燕青捉了李固,一齊往東門而來。
待盧俊義趕迴家中,不見李固與賈氏二人,便命人把全部家私搬至車上,運往梁山泊。
柴進與蔡福到家中,帶上了一家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快救城中百姓,以免誤傷無辜。”柴進趕忙找到軍師吳用,傳下號令,不得傷及平民百姓。
此時,天色已明,眾人準備妥當,直奔迴梁山泊。
宋江帶著守寨頭領,下山迎接。眾人齊聚忠義堂內。宋江一見盧俊義便拜,盧俊義趕忙答禮。宋江道:“我等原隻打算請員外上山聚義,沒料到竟給員外帶來如此磨難。多虧上蒼眷顧,我等今日才能相見。”盧俊義拜謝道:“全仗兄長與眾頭領義氣深重,舍命相救,如此恩情,難以報答!”又引蔡氏兄弟拜見宋江,道:“也虧得他兄弟二人照顧有加,我才得以留下一條命。”
宋江請盧俊義坐頭把交椅,盧俊義大驚道:“萬萬不可!盧某無德無才,豈能為山寨之主?隻在兄長帳下做一小卒,以報救命之恩,盧某此願足矣!”宋江再三拜請,盧俊義執意不肯。
李逵叫道:“哥哥若讓他人做寨主,我頭一個拿大斧劈了他!”武鬆也道:“哥哥這般讓來讓去,叫眾兄弟心都寒了。”宋江大喝:“你們知道什麽?不許多言!”盧俊義忙道:“若兄弟苦苦相逼,盧某在此處怕是難以安身!”吳用勸道:“暫請盧員外在東邊耳房安歇,以賓客相待,待日後立功,再說讓位之事亦不遲。”
宋江這才轉怒為喜,在山寨中大擺酒席,犒賞三軍眾將。盧俊義親手處置了李固與賈氏,再次拜謝過眾人。眾人一齊舉杯,向他敬酒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