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兵來攻梁山的主將關勝,乃三國名將關雲長之嫡係子孫,身形相貌與關雲長極為相似,不但武藝高強,還精通兵法。使一口青龍偃月刀,英勇善戰,人稱大刀關勝。

    關勝有個同鄉好友宣讚,在京師任防禦使保義一職,掌管兵馬,曾憑一對連珠箭勝了番將,被郡王招為女婿。不想那郡主嫌其相貌醜陋,含恨而死,因而不受重用,便隻做了個兵馬保義使,人稱醜郡馬。

    宣讚舉薦關勝為將,攻打梁山。關勝帶上結義兄弟,人稱井木犴的勇將郝思文,一同進京,麵見蔡太師,獻上圍魏救趙之計,說隻要先攻梁山泊,北京城之圍必不救自解。

    蔡太師見關勝氣概非凡,身形相貌酷似其先祖關羽,且精通兵法,心中大喜。當下命關勝為領兵指揮使,郝思文為先鋒,宣讚殿後,率領樞密院調遣的一萬五千精兵,限日啟程,往梁山泊殺來。

    張橫立功心切,帶人夜襲關勝軍營,不料關勝早有防備,將他生擒。阮氏三雄與張順前去相救,結果阮小七也被抓了。張順趕緊從水路到宋江營中報信。

    宋江急與吳用商議迎敵之策,忽聽鑼鼓齊鳴,原來是關勝帶兵前來挑戰。宋江率兵迎戰,見那關勝儀表非凡,暗自喝彩,迴頭高聲對眾頭領道:“將軍英雄,果然名不虛傳!”不料這句話竟激怒了林衝,叫道:“我等自上梁山入夥以來,大小戰役無數,何曾似今日這般,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說罷,提槍拍馬,直奔關勝。

    關勝大喝道:“梁山草寇,本將軍不屑與你動手!叫宋江出來,我倒要問問他,為何反叛朝廷?”宋江聽了,喝住林衝,拍馬出陣,向關勝欠身施禮。關勝喝道:“你為何造反,犯上作亂?”宋江道:“當今朝廷,用人不當,奸臣當道,貪官汙吏橫行,欺壓百姓。我等隻是替天行道,並無造反之意。”關勝喝道:“天兵在此,還敢狡辯?速速就擒,若然,定要你死無葬身之處!”

    霹靂火秦明一聽,氣打不過一處,大吼一聲,揮舞著狼牙棒直衝過來。林衝也搶上前來。二將齊戰關勝,隻見三騎馬交戰一處,哪分得清誰是誰?

    宋江愛惜關勝,怕他有失,忙鳴鼓收兵。林衝、秦明迴馬叫道:“差點就要捉住這廝了,為何兄長收軍停戰?”宋江高聲道:“賢弟,不可忘記忠義二字,我們以二敵一,即便捉了他,他也未必服氣。我看那關勝是名勇將,又是忠臣之後。若賺得此人上山,宋江情願讓出第一把交椅。”林衝二人一聽,麵露不悅之色。

    關勝迴至寨中,聽小兵來報:“有個長胡須的將軍,單身匹馬,說要見元帥。”關勝道:“你沒問他是何人?”小兵道:“他沒穿衣甲,亦不肯說姓名,隻說要見元帥。”關勝道:“既然如此,帶他進來就是。”

    那人進入帳中,見了關勝便拜。燈光之下,關勝一見,覺得似曾見過此人。關勝便問道:“你是何人?”那人道:“小將是唿延灼。曾統領連環馬軍,為朝廷討伐過梁山泊,不幸誤中賊人奸計,無法迴京,被逼落草。前日聽聞將軍帶兵前來,心中歡喜。今日一戰,林衝、秦明要捉將軍,卻被宋江叫迴,不想傷了將軍。此人早有歸順朝廷之心,隻是眾賊中一些人不願。適才,他與我暗中商議,要設法逼眾人歸順。將軍若信任我,明晚從小路直奔賊窩,活捉林衝等人,押至京師,不但將軍能立大功,也讓宋江與小將有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關勝大喜,吩咐擺酒設筵款待。

    席間,唿延灼說起宋江為人,實是忠義之士,不幸誤入賊窩。關勝聽了,直拍膝蓋,感歎不已。

    次日,關勝傳令,叫宣讚與郝思文兵分兩路,自己領了五百人馬,讓唿延灼帶路,於二更時分出發,直奔宋江營中,一聽炮響,立即前往接應。

    當天夜裏,月光皎潔。唿延灼領著關勝的人馬,走上小路。遠遠望見前方有紅燈閃爍。關勝問道:“那紅燈處是哪裏?”唿延灼道:“那裏便是宋公明中軍紮寨之處。”關勝忙催促人馬疾行。快至紅燈處,一聲炮響,關勝引著眾軍,殺將過去。不料,至紅燈處時,竟無一人,尋那唿延灼,也不見蹤影了。關勝大驚,方知中計,急忙迴馬。

    四麵鑼鼓聲響,呐喊聲直入雲霄。眾官軍慌亂不已,四處逃散,隻有少數人馬跟著關勝。轉至山後,又聽到身後樹林一聲炮響,四下裏套索飛舞,把關勝拖下馬來,奪了他大刀,卸去他衣甲,前推後擁,把他押至大寨中來。

    林衝、花榮帶著一隊人馬,攔住郝思文的去路。三人鬥了不到三十迴合,郝思文漸落下風,迴馬便走。一丈青縱馬趕到,扔出套索,郝思文立即被拖下馬來。眾人齊上前,綁了他,押迴大寨。

    那邊秦明、孫立帶了一隊人馬捉住了宣讚。還有一路由李應等人帶領,衝入關勝營中,救出張橫、阮小七等人,還奪了糧草馬匹,又去四下招安那些殘兵敗將。

    宋江與眾頭領迴至山寨。此時,天色漸明。眾人在忠義堂上依次坐下。關勝、宣讚、郝思文被押解至堂中。

    宋江一見,慌忙起身,喝退士卒,親自替他三人鬆綁,並把關勝扶至正中間的交椅上,跪拜道:“我等亡命之徒,冒犯虎威,還望恕罪!”唿延灼也上前賠罪。關勝看著眾頭領,見他們義氣深重,對宣讚、郝思文道:“我們被擒於此,你二人意下如何?”兩人齊聲答道:“我等願聽將軍號令。”

    關勝道:“敗軍之將,無顏麵聖,願一死以謝罪。”宋江忙道:“將軍何出此言?若是將軍不嫌棄,可一同替天行道。如若不願,決不敢強求,送將軍迴京便是。”關勝道:“人人皆誇宋公明義氣深重,果然名不虛傳!人生在世,難得一知己。宋公明如此深明大義,我豈能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事已至此,願歸在你帳下,做一小卒。”

    宋江聽了大喜,當下擺酒設筵慶賀。一麵派人去招安逃亡殘兵,山寨中又收了五七千人馬。軍中凡有老弱者,皆發放銀兩,讓他們各自歸家。一麵差薛永等人,去蒲東接關勝、郝思文一家老小上山。

    席間,宋江想起盧俊義與石秀仍在北京大牢中,落淚不止。吳用道:“兄長不用擔心,明日啟程再去攻打北京城,必能成功。”關勝起身,道:“小將為報知遇之恩,願打頭陣。”宋江聽了,大喜不已。

    次日一早,傳下號令,原去攻打北京城的頭領不變,另添李俊、張順水路接應。仍派宣讚、郝思文為關勝副將,帶領原有人馬,作為先鋒。

    且說那北京城中,梁中書正與索超等人飲酒,忽聽有人來報:“關勝、宣讚、郝思文皆被捉,並已入夥。梁山泊賊人又來攻城了!”梁中山驚得瞠目結舌。索超道:“上次中了賊人冷箭,今日必要報仇雪恨!”梁中書大喜,當即賞了索超,要他速速出城迎敵。李成與聞達則隨後接應。事不宜遲,索超領了人馬,直奔飛虎峪,安營紮寨。此時已是寒冬天氣,天寒地凍。

    次日,關勝出陣迎戰索超。索超拍馬上陣,有人告道:“這人就是剛剛投奔梁山泊的大刀關勝。”索超聽了,揮舞著大斧,直奔關勝。二人鬥了不到十迴合,李成眼見索超快敗下陣來,急忙拍馬出戰,揮舞雙刀,夾攻關勝。關勝這邊的宣讚、郝思文也奔來相助。五騎混戰成一團。

    宋江在高處望見,長鞭一指,梁山泊大隊人馬便一齊衝殺過去。李成等人大敗而歸,退至城中。宋江大軍則在城下紮寨。

    次日,北風唿號,彤雲密布,眼看就要下雪了。索超獨自一人,帶了一隊人馬出城迎戰。吳用安排一幫小頭領假意迎敵,道:“若他追來,你們趁勢後退。”就這樣,故意讓索超贏了一場,凱旋而歸。

    當夜,北風愈刮愈緊,雪花紛紛揚揚降了下來。吳用派人在北京城外的狹路上掘了一排陷坑,上麵用浮土遮掩。大雪下了一夜,待至天明,遍地雪白一片,深處已過馬膝。

    索超站在城上,見宋江大軍凍在風雪中,似已無心攻城,隨即帶上三百人馬,衝出城門。

    吳用派水兵頭領李俊、張順前來迎敵。與索超鬥了不過三個迴合,棄槍便逃,引那索超追至陷坑邊。索超生性急躁,哪裏顧得了太多?追至山邊,一邊是路,一邊是澗。李俊棄馬,跳進澗中,邊逃邊喊:“宋公明哥哥快走!”索超一聽,更加不顧一切,飛馬直奔過來,結果連人帶馬翻進陷坑裏。兩邊埋伏的人馬一齊上前,生擒了索超,押至營中。

    宋江見了,忙喝退士兵,親自替索超鬆綁,請入帳中坐下,好言相勸道:“我眾兄弟中,有一大半曾是朝廷的官員,皆因朝廷用人不當,貪官汙吏橫行無忌,欺壓百姓,這才願意協助宋江,替天行道的。若將軍不嫌棄,還請將軍以忠義為重,共聚大義!”楊誌也上前敘禮,說起別後想念之意。索超見事已至此,隻得同意入夥。宋江大喜,大擺筵席慶賀。

    梁中書聽說索超被抓,恐慌不已。傳令下去,眾將隻能堅守城門,不得出城迎敵。一麵再派人去東京,向他丈人蔡太師求救。

    宋江發兵攻城數日,始終難以拿下。此時,天寒地凍,風雪之中,大隊人馬難以堅持太久。恰在這時,宋江因連日勞累,夜裏惡寒發熱,竟自病倒了。眾頭領急忙來到帳中看望,見宋江背上有一大片紅腫,痛不堪言。隻聽張順道:“小弟的老母也得過這病,當時無藥可醫,命在旦夕。隨後請來建康府安道全,手到病除。這病恐怕隻有他能治。”吳用聽了,叫人拿了些盤纏給張順,並交與他一百兩黃金給那大夫,吩咐道:“此去建康府,路途遙遠,你立刻動身,務必要請到他。我等今日啟程迴山寨,你請到他後,速迴山寨相會。萬不可耽延!”張順道:“為了哥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我這就去!”

    張順離開後,吳用下令,速速拔寨迴山。把宋江放進車裏,連夜直奔梁山泊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傳(青少版名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施耐庵、馮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施耐庵、馮海並收藏水滸傳(青少版名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