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眾人齊商除夕宴
陵容重生,不再自卑了 作者:古痞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培盛消息查的十分迅速,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就將最近去過壽康宮的人都查了出來。
養心殿內,一如既往地熏著龍涎香,殿內的炭火燒得足足的。
從外麵進去的蘇培盛剛走進養心殿,就感覺到自己的整個身子都是暖暖的。在正殿門口,皇上看不見的地方略微站了站後,蘇培盛這才歎了一口氣,朝著皇上的方向走去。
此時皇上正坐在書案前,看著手中的折子。
“皇上吉祥。”蘇培盛恭敬地行禮道,隨後才開口說起正事來:
“迴皇上的花,方才皇上要奴才去查的事情已經查到了。
最近天氣冷,所以去壽康宮的人不多。
除了皇後娘娘每日都照著規矩前去請安。
近來也就寧常在去過壽康宮給太後請安,不過這寧常在日日都去陪著太後說說話。
但太後也從未關上門來與寧常在說話。”蘇培盛弓著身子,抬眸看向寶座上麵色凝重的皇上,小心翼翼道。
“寧常在?”皇上有些疑惑地抬頭,腦海裏似乎沒有這個人一般。
蘇培盛連忙解釋道:“迴皇上,就是與柔嬪同住在延禧宮的寧常在。之前皇上在圓明園見過的。
這封號還是當時皇上子啊圓明園裏封的呢?皇上當時說這常在武佳氏,聽上去不太貼切,於是賜了封了封號‘寧’。”
經過蘇培盛這樣一說,皇上這才想起來寧常在這樣一個人來:“
武佳氏,哦——
你這樣一說,朕還有些印象,朕記得她也是個老實本分的,想來是朕自己多慮了。”
皇上話音剛落,夏刈就走了進來,蘇培盛便識趣地行禮道:“皇上,既然夏刈大人來了,那奴才先行告退。”
見皇上點點頭,蘇培盛便直接退出了內殿。
退出內殿的蘇培盛並沒有去殿外伺候,而是站在殿門口守著。畢竟殿內的炭火實在是太暖和了。
蘇培盛最喜歡這種閑暇時光,抱著拂塵,靜靜地站著發呆。
夏刈走進殿內,一見到皇上便直接行禮道:“奴才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
“起來吧,朕今日叫你過來,是想問問隆科多最近可還算安分?”皇上看著夏刈,冷著臉道。
“迴皇上的話,隆科多大人最近安分了許多,就連府上來來往往的人也少了許多。
這隆科多大人的兒子,最近也十分安分了。”夏刈微微低頭,但眼睛卻十分專注地看著皇上,生怕漏了皇上的一句話,一個字。
皇上聽到夏刈這樣說,連忙點了點頭,但心中的疑心還在,於是又開口問道:“可發現有什麽異常?”
夏刈猶猶豫豫,還在糾結要不要把最近看到的事情說出去,但還未經查證,所以也不敢亂說。
皇上自然能看出夏刈的糾結,於是便開口說道:“知道什麽便說什麽。朕恕你無罪。”
夏刈聽到皇上這樣說,心裏也有了底:“迴迴皇上的話,的確有些奇怪之處,但奴才還未經查證,不敢亂說。
既然皇上恕奴才無罪,那奴才便大著膽子說。
前些日子,隆科多大人身邊的一個奴婢似乎與永壽宮的竹息姑姑走得有些近了。
似乎有些信件往來。但她們做事做得很是隱蔽,這信件都是親自交到手上的。
奴才手中沒有證據,所以奴才不敢妄言。”夏刈一五一十地說著,眼神也十分堅定。
夏刈說完,看著皇上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心裏也開始有些慌張起來了。
皇上的臉色越發難看,一時之間,整個養心殿內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殿內香爐裏的煙嫋嫋升起,燭台上的蠟燭依舊在發光發熱,唯獨殿內伺候的人,都是一動都不敢動的。生怕皇上的怒氣發泄到自己身上。
良久,皇上才開口,打破這份沉靜:“既然現在沒什麽證據,那就繼續盯著,對了,最近要注意一下隆科多與其他官員是否有什麽來往。”
“是,奴才遵旨。”夏刈拱手道。
皇上擺了擺手,夏刈就行禮退出了養心殿。
皇上順著夏刈離開的背影,朝養心殿外的方向看去:“隆科多……
這膽子是越來越大了啊。
在前朝結黨營私也就罷了,如今還將手伸到了朕的後宮。
既然想用皇額娘來勸導朕……”
皇上冷哼一聲,便不再說話。
這邊皇上忙著前朝的事情,那邊皇後也在說著後宮的安排。
“對了,除夕夜宴當日,照例會邀請各位王爺及其家眷進宮來一起慶賀。
但皇上今年說了,年年家宴都是老樣子,沒什麽新意。所以希望本宮與眾位妹妹們一起想想辦法,出出主意,好叫這除夕家宴多熱鬧熱鬧。”皇後笑著道,似乎完全忘了方才錢名鳶給自己的難堪。
皇後說完,就將視線投向敬妃還有文嬪。
敬妃感受到皇後灼熱的目光,勉強地笑著道:“這往年不是看人跳舞,就是聽曲,然後再上一桌好吃的。
這節目上妹妹我不懂,妹妹倒是覺得可以在吃食方麵想些新意。
讓禦膳房做些民間的菜肴來嚐嚐,每個嬪妃大多來自不同的地方,這地域不同,飲食習慣也各有千秋。
所以,我想著不如叫禦膳房給每位妹妹準備些家鄉的特色。”
皇後點點頭,很是讚同:“也好,畢竟各位妹妹們在宮中不能與娘家人團聚,吃些家鄉特色也能緩解一下思鄉之情。”
說完,皇後又看著文嬪:“文嬪妹妹,本宮記得從前溫宜公主生辰時,你就是個有主意的。
不知道你有什麽想法嗎?”
文嬪站起身來,福了福身,眼珠子提溜轉了一圈,才笑著道:“迴娘娘的話,此前妹妹不過是想著熱鬧熱鬧沒有想太多。
娘娘要是覺得不錯,不如也像上次那樣抓鬮讓眾位姐妹們獻上新年的祝願?
方才敬妃姐姐說了讓禦膳房準備民間吃食,不如像民間一樣準備些燈謎讓姐妹們猜猜,若是猜中了,便有賞賜,若是猜錯了,再給大家跳支舞,唱支曲亦或是寫些吉祥話?
娘娘您看可好?”
養心殿內,一如既往地熏著龍涎香,殿內的炭火燒得足足的。
從外麵進去的蘇培盛剛走進養心殿,就感覺到自己的整個身子都是暖暖的。在正殿門口,皇上看不見的地方略微站了站後,蘇培盛這才歎了一口氣,朝著皇上的方向走去。
此時皇上正坐在書案前,看著手中的折子。
“皇上吉祥。”蘇培盛恭敬地行禮道,隨後才開口說起正事來:
“迴皇上的花,方才皇上要奴才去查的事情已經查到了。
最近天氣冷,所以去壽康宮的人不多。
除了皇後娘娘每日都照著規矩前去請安。
近來也就寧常在去過壽康宮給太後請安,不過這寧常在日日都去陪著太後說說話。
但太後也從未關上門來與寧常在說話。”蘇培盛弓著身子,抬眸看向寶座上麵色凝重的皇上,小心翼翼道。
“寧常在?”皇上有些疑惑地抬頭,腦海裏似乎沒有這個人一般。
蘇培盛連忙解釋道:“迴皇上,就是與柔嬪同住在延禧宮的寧常在。之前皇上在圓明園見過的。
這封號還是當時皇上子啊圓明園裏封的呢?皇上當時說這常在武佳氏,聽上去不太貼切,於是賜了封了封號‘寧’。”
經過蘇培盛這樣一說,皇上這才想起來寧常在這樣一個人來:“
武佳氏,哦——
你這樣一說,朕還有些印象,朕記得她也是個老實本分的,想來是朕自己多慮了。”
皇上話音剛落,夏刈就走了進來,蘇培盛便識趣地行禮道:“皇上,既然夏刈大人來了,那奴才先行告退。”
見皇上點點頭,蘇培盛便直接退出了內殿。
退出內殿的蘇培盛並沒有去殿外伺候,而是站在殿門口守著。畢竟殿內的炭火實在是太暖和了。
蘇培盛最喜歡這種閑暇時光,抱著拂塵,靜靜地站著發呆。
夏刈走進殿內,一見到皇上便直接行禮道:“奴才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
“起來吧,朕今日叫你過來,是想問問隆科多最近可還算安分?”皇上看著夏刈,冷著臉道。
“迴皇上的話,隆科多大人最近安分了許多,就連府上來來往往的人也少了許多。
這隆科多大人的兒子,最近也十分安分了。”夏刈微微低頭,但眼睛卻十分專注地看著皇上,生怕漏了皇上的一句話,一個字。
皇上聽到夏刈這樣說,連忙點了點頭,但心中的疑心還在,於是又開口問道:“可發現有什麽異常?”
夏刈猶猶豫豫,還在糾結要不要把最近看到的事情說出去,但還未經查證,所以也不敢亂說。
皇上自然能看出夏刈的糾結,於是便開口說道:“知道什麽便說什麽。朕恕你無罪。”
夏刈聽到皇上這樣說,心裏也有了底:“迴迴皇上的話,的確有些奇怪之處,但奴才還未經查證,不敢亂說。
既然皇上恕奴才無罪,那奴才便大著膽子說。
前些日子,隆科多大人身邊的一個奴婢似乎與永壽宮的竹息姑姑走得有些近了。
似乎有些信件往來。但她們做事做得很是隱蔽,這信件都是親自交到手上的。
奴才手中沒有證據,所以奴才不敢妄言。”夏刈一五一十地說著,眼神也十分堅定。
夏刈說完,看著皇上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心裏也開始有些慌張起來了。
皇上的臉色越發難看,一時之間,整個養心殿內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殿內香爐裏的煙嫋嫋升起,燭台上的蠟燭依舊在發光發熱,唯獨殿內伺候的人,都是一動都不敢動的。生怕皇上的怒氣發泄到自己身上。
良久,皇上才開口,打破這份沉靜:“既然現在沒什麽證據,那就繼續盯著,對了,最近要注意一下隆科多與其他官員是否有什麽來往。”
“是,奴才遵旨。”夏刈拱手道。
皇上擺了擺手,夏刈就行禮退出了養心殿。
皇上順著夏刈離開的背影,朝養心殿外的方向看去:“隆科多……
這膽子是越來越大了啊。
在前朝結黨營私也就罷了,如今還將手伸到了朕的後宮。
既然想用皇額娘來勸導朕……”
皇上冷哼一聲,便不再說話。
這邊皇上忙著前朝的事情,那邊皇後也在說著後宮的安排。
“對了,除夕夜宴當日,照例會邀請各位王爺及其家眷進宮來一起慶賀。
但皇上今年說了,年年家宴都是老樣子,沒什麽新意。所以希望本宮與眾位妹妹們一起想想辦法,出出主意,好叫這除夕家宴多熱鬧熱鬧。”皇後笑著道,似乎完全忘了方才錢名鳶給自己的難堪。
皇後說完,就將視線投向敬妃還有文嬪。
敬妃感受到皇後灼熱的目光,勉強地笑著道:“這往年不是看人跳舞,就是聽曲,然後再上一桌好吃的。
這節目上妹妹我不懂,妹妹倒是覺得可以在吃食方麵想些新意。
讓禦膳房做些民間的菜肴來嚐嚐,每個嬪妃大多來自不同的地方,這地域不同,飲食習慣也各有千秋。
所以,我想著不如叫禦膳房給每位妹妹準備些家鄉的特色。”
皇後點點頭,很是讚同:“也好,畢竟各位妹妹們在宮中不能與娘家人團聚,吃些家鄉特色也能緩解一下思鄉之情。”
說完,皇後又看著文嬪:“文嬪妹妹,本宮記得從前溫宜公主生辰時,你就是個有主意的。
不知道你有什麽想法嗎?”
文嬪站起身來,福了福身,眼珠子提溜轉了一圈,才笑著道:“迴娘娘的話,此前妹妹不過是想著熱鬧熱鬧沒有想太多。
娘娘要是覺得不錯,不如也像上次那樣抓鬮讓眾位姐妹們獻上新年的祝願?
方才敬妃姐姐說了讓禦膳房準備民間吃食,不如像民間一樣準備些燈謎讓姐妹們猜猜,若是猜中了,便有賞賜,若是猜錯了,再給大家跳支舞,唱支曲亦或是寫些吉祥話?
娘娘您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