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童貫見宋江


    半個時辰之後,駕船離去的鄧元覺去而複返,重新來到沭陽城下,與梁山軍會師一處。


    如果張叔夜意圖攻取沭陽城,這時早已經陷入重圍進退不得了。


    未能畢其功於一役,鄧元覺還是有些遺憾,“張叔夜這廝倒是跑得快!”


    武鬆倒是暢快的很,長久以來,張叔夜就好像梁山的克星一般,但凡遇上他,梁山軍總會吃癟。


    現在不同了,在太平軍的牽製下,張叔夜損兵折將、丟城失地,真的是大快人心!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張叔夜是海州的官兒,咱們現在再去把懷仁占了,逼他來戰!”


    “這倒是簡單,懷仁隻有一千官軍,一日可下,隻不過張叔夜素來狡詐,如果他糾集漣水軍,兵馬可能超過六千之數,到那時,沭陽必將首當其衝,武頭領,這城誰來守?”


    武鬆拍了拍胸脯,“交給我們吧!咱們跟張叔夜是老冤家了,下一次,我定要斬下他的項上頭顱,以慰逝去兄弟的在天之靈!”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鄧元覺隻能答應下來,隻是,如今梁山軍隻剩下千餘人馬,為求穩妥,必須抽調人手相助,“我再留下五百人馬助你一臂之力!”


    武鬆並未拒絕,“好,有這五百人,就算來他一萬人馬,我也能力保沭陽不失!”


    如今梁山軍與太平軍依舊是合作關係,鄧元覺無法指揮梁山軍,更不可能對武鬆下命令。


    如果換成太平軍麾下,鄧元覺早就下了不可出城的軍令了。


    可現在麵對武鬆,鄧元覺隻能旁敲側擊:“武頭領切記,張叔夜奸猾狡詐,如果他在城外誘敵,梁山軍切莫出城作戰,否則很可能落入圈套。”


    武鬆雖然覺得鄧元覺有些小題大做,不過還是應承下來:“放心吧,如今攻守之勢易轉,我不會放棄地利之便,去跟他短兵交接的!”


    鄧元覺鬆了口氣,隻要梁山軍堅守不出,就算張叔夜找來援軍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破城。


    隻要武鬆堅守三日,三日之後,鄧元覺便可以率軍迴轉!


    到時候,無論張叔夜來或不來,太平軍都要南下攻取漣水!


    一番商議之後,鄧元覺在沭陽留下大量軍械、輜重,而武鬆在城內招募青壯,開始修繕城牆、加固城防。


    沭陽以南十多裏,三千官軍正在埋鍋造飯。


    股股炊煙騰空而起,為了籌集足量的糧食,張叔夜不得不厚著臉皮,親自拜訪了附近的幾個莊子。


    連番戰敗,大宋官軍在地方的威信已經降到了低穀。


    若不是擔心敗軍胡作非為,莊內的大戶連糧食都不想給!


    想到地方鄉紳的嘴臉,張叔夜便怒火萬丈。


    曾幾何時,這些鄉紳在張叔夜麵前連坐的資格都沒有!


    可現在,官軍一敗,太平軍一來,這些混賬竟然拿捏起來了。


    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就應該讓賊人給他們一點厲害瞧瞧!


    沭陽的淪陷對於張叔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本是海州的官兒,可上任之初就沒了州府駐地,好不容易從懷仁、沭陽招募兵馬擊潰了宋江,本以為可以憑借兩地的錢糧人口再將太平軍趕走,誰曾想,一戰下來,連沭陽都丟了。


    沒了沭陽,懷仁縣城獨木難支,根本堅守不了多久。


    這也是張叔夜帶人一路向南,並未向北的原因之一。


    懷仁多山地,百姓窮苦,根本供養不起三千人馬。


    思來想去,隻能南下漣水。


    隻有借助連水軍的力量,才有可能收複沭陽、奪迴海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張叔夜一行剛剛抵達海州與漣水軍的交界處,一騎快馬便疾衝而來,“張叔夜張都管現在何處?”


    這是朝廷的快驛通傳。


    軍卒搜查過後,張叔夜便站了出來:“某便是張叔夜!”


    “張都管有禮了,折將軍帳下三千精騎還有半個時辰便至此處,還請你做好接應準備”


    張叔夜瞪大了眼睛,“三千騎?”


    “不錯,這三千騎劃歸都管指揮!”


    張叔夜又驚又喜,他沒想到自己的告急文書竟然真的求來了援軍,而且還是三千精騎。


    這可是真正的西軍精銳!


    想到這裏,張叔夜忍不住豪情萬丈,“來人呐,速速持我印信前往漣水軍,就說某要剿滅海州賊寇,請漣水軍助我一臂之力


    “諾!”


    就在張叔夜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宋江一行人馬沿著運河剛剛抵達楚州。


    這時,戴宗帶來了海州以及江寧的消息。


    宋江聽罷,一陣默然,“沒想到武二郎真的帶著他們殺出一條血路,是我對不住他們。”


    一路行來,無論是官兵還是商賈,都對投降的梁山軍報之以冷眼。


    直脾氣的李逵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兄長,咱們真要降了朝廷嗎?”


    宋江重重頜首,“男子漢大丈夫,自當言出必踐!”


    “可朝廷待我們像防賊一樣!”


    外頭,隨行有四艘官船,船上的軍將一直盯緊了宋江的一舉一動。


    更過分的是,張叔夜甚至不準宋江等人隨便下船!


    這讓李逵如何能忍?


    宋江歎了口氣,“鐵牛兄弟,咱們不再是賊了,隻要童相公見了我們,咱們就是朝廷官軍了!做了官軍,就要令行禁止,不得肆意妄為!”


    李逵狠狠將酒碗擲到案上,“要不是擔心兄長的安危,俺早就跟武二郎一道殺他個痛快了,現在倒好,天天待在船上,鳥都憋出病來了!”


    花榮寬慰道:“鐵牛不用擔心,到了東南,自然有廝殺的機會!”


    李逵皺起眉頭:“是跟方臘的太平軍廝殺?”


    眾人一陣默然。


    早在梁山的時候,方臘便與宋江訂過守望相助的盟約。


    那時候,一人在南,一人在北,都有著雄心壯誌。


    如今,宋江降了朝廷,已經違約在先,這要是再去攻打方臘,豈不是成了背信棄義的小人?


    “繼續趕路吧,等見了童相公,我會向他說明我們的難處,如果可以選擇,我一定避免與太平軍廝殺!”


    李逵信以為真,可其他人卻壓根不報希望。


    方臘的太平軍可不是善茬,眼下,童貫丟了江寧,正是用人之際,這時候宋江一行南下,定然難逃一戰。


    一日之後,船隊抵達揚州。


    隨行的官軍小校語氣不耐:“宋頭領,渡口靠岸吧!”


    宋江有些詫異,“這是為何?”


    “宋頭領,方臘已奪揚州城,而且附近的河道上有他的水軍,再不靠岸,很可能遭遇危險”


    揚州也丟了?


    宋江吸了口冷氣,他沒想到方臘占據江寧之後猶未收手,竟然還奪了揚州!


    這要是讓海州的鄧元覺突破漣水,那整個淮南東路豈不是危險了?


    宋江雖然歸降寥寥幾日,可他的思維立場卻轉變的很快。


    如今,竟然為朝廷擔憂起來!


    就這樣,一行人由改道陸路,提心吊膽地往南而行。


    這一日,真州境內的六合縣一片風聲鶴唳。


    雖說方臘並沒有出兵的跡象,可真州早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時常有頭裹紅巾之人放火燒糧、襲擊官差,甚至還有人衝進士紳家中大肆砍殺。


    童貫聞聽之後勃然大怒,命令官軍刮地三尺,隻要找到形跡可疑之人一律處死。


    短短一日的功夫,官軍就砍殺了五百多人!


    這五百人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枉死之人。


    饒是如此,宣撫司衙門還是不放心,在童貫入城之後,當即下令闔城戒嚴:四座城門隻開放三個時辰,夜間街巷一律不得出門,違令者以通賊論處。


    就在這草木皆兵的時候,西北方向的官道上陡然出現了一標人馬。


    守城的裨將不敢怠慢,急忙關閉城門,上稟折可存。


    “可曾問明白來者何人?”


    “對方沒有旗幟,說是海州張叔夜帳下,可末將覺得可疑,並未放人”


    折可存微微頜首,“做得好,頭前帶路!”


    行至半途,又有一名官軍都頭快馬來報:“折將軍,問明白了,來的是張叔夜招安歸降的梁山大寇宋江,此番是來拜見童相公的!”


    聽到宋江的名號,折可存忍不住皺起眉頭,“你速去拜見童相公,講明經過,其餘人隨我去會會宋江!”


    “得令!”


    保勝門關閉的嚴絲合縫,城頭的官軍更是冷言冷語。


    對於一腔熱血報效朝廷的宋江而言,無疑於兜頭澆下一盆冷水。


    身後,忍怒含羞的梁山眾人更是怒火中燒。


    一路上原本就受盡冷眼,本以為到了這真州會好一些,沒曾想,又是一道閉門羹。


    現在,一行千餘人馬倒像是個雜耍的。


    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簡直尷尬道了極處。


    李逵斥罵道:“早知道是這光景,說什麽也不降,便是戰死也比現在來得爽利!”


    花榮急忙勸阻,可宋江聽罷還是怒火中燒,“鐵牛閉嘴!”


    話音剛落,手中馬鞭便抽打在城牆上。


    巨大的鞭響嚇了眾人一跳,城頭上更是一陣弓弦拉動之聲。


    李逵不滿,宋江又何曾舒服?


    聯想到這幾日在途中的遭遇,宋江甚至想再舉反旗。


    這樣的日子確實憋屈的很,做什麽都束手束腳,受人歧視。


    可想到城內童貫,宋江還是按捺住怒火。


    忍耐,等待!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不知道過了多久,城門終於緩緩開啟。


    剛才在城牆上大放厥詞的都頭一臉笑意,大聲唱喏:“宣撫司帳下折將軍到!”


    折可存翻身下馬,“諸位義士跋涉而來,很是辛苦,且到城內休整一番!”


    “恭敬不如從命!”


    入城之後,折可存低聲說道:“宋義士,童相公已經備下酒宴,咱們把酒洗塵!”


    “身後的其他兄弟……”


    “他們自然也有酒宴,隻是衙門擺不開桌子,宋義士可帶一二心腹一同前往”


    宋江微微頜首,吩咐花榮看好李逵,便帶著吳用、秦明去赴宴了。


    想象中童貫應該是個油光鋥亮的大胖臉,再加上一雙小眼睛。


    可真正的童貫身材魁梧、頜下三捋長須,簡直就是相貌堂堂!


    身材矮小的宋江在童貫麵前甚至矮了一頭,“罪民宋江拜見童相公!”


    童貫並未受拜,反而自己行了一粒,“諸位義士懸崖勒馬,實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如今方賊禍亂東南,為非作歹,正是用人之際,諸位前來,實乃如虎添翼!”


    宋江等人不敢多言。


    隻聽童貫又說道:“不知宋頭領一路行來有何感觸?”


    “戰亂對百姓的傷害太大了,沿途間,俱是逃難的流民百姓,再這樣亂下去,江南之地隻怕再難為朝廷提供稅賦了”


    童貫眼前一亮,“依伱之見該如何行事?”


    “聚集所有兵力,逐城收複,不給賊人可乘之機!”


    童貫很滿意,宋江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這幾日,童貫也在考慮為什麽自己敗的這麽慘。


    思來想去隻有一個答案,那就是西軍分兵了!


    如果自始至終黃迪、王淵、折可存都沒有擅自出擊,就算方臘能夠攻城奪地,可隻要官軍實力不損,不出數日便可以逐走賊人,收複失地!


    說到底,還是西軍小覷了方臘,這才給了他可乘之機。


    現在,前車之鑒猶在眼前,童貫哪裏還敢分兵?他巴不得聚集十萬大軍與方臘一決高下!


    “宋義士果然名不虛傳,不錯,是該聚兵一處,與賊決戰!”


    “相公謬讚了”


    “朝廷尚未除授官爵,諸位還是白身,這樣以來,軍中行事難免不便”


    宋江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唿吸。


    重頭戲來了。


    是加官進爵的時候了!


    當然,吳用瞬間便明白童貫的所做作為,這位童相公是在欲擒故縱,籠絡人心。


    童貫南下之時,皇帝就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別說是宋江了,就是方臘童貫都能一言而決。


    “諸位臨行之前,我便徹夜難眠,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諸位既然願為朝廷效力,我童貫決不能虧待你們!”


    這話音鏗鏘有力,簡直令人感動。


    “思慮再三,宋江、吳用為副將,安置在前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