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通兩個月來忙於擊鞠賽的事,有許多的事都耽誤了.休息了二天後,準備明天去辦事.現在梁府已變成唐府,大門上掛著唐府兩個大字,毛宗協住在中院左邊的一間廂房,小寧子住在倒座靠府門的房子,晚上看守大門.老景搬到中院與姚媽一起,兩夫妻帶著虎兒同住一屋,唐通一人住後院,現在府中有六人,三進的府邸開始有了生機.
這天清早,唐通騎馬,小寧子趕著府中那輛馬車,毛宗協坐在車裏,出廊房街到平定大街,向西到西定門,隻見城門口兩邊站著八個守門兵,隻是時不時問問,並不太關心過往的行人.
西定門是外城西邊唯一的城門,由於前有濟水河,隻有一廣濟橋能通行,廣濟橋橋麵窄,處的地勢低,沿河麵修建,春季一發大水就被淹沒,橋洞被泥沙堵死,等大水退後,橋還是不能通行,工部還要花一個月的時間疏通,隻要每年發大水,廣濟橋至少一個半月不能通行,都是從正西門進內城再繞到外城.
過了廣濟橋有兩座大山擋住了去路,兩座大山之間是十幾米深的峽穀,路沿峽穀的東邊開鑿,因開鑿困難,路很窄隻能容兩輛馬車加兩組行人通過,旁邊是峽穀不敢走得太快,如遇上擁堵,不知要堵多久,隻有騎馬和走路的人不受此限製.雖然這條路到外城近,但坐馬車進京的人,寧願繞正西門多坐些路,也好過堵在路上,前行不得,後退返迴又耽誤一天的時間.這樣西定門是京城對外進出九個城門中,人流量是最少的,特別是春季汛期,連一個行人都沒有.
因而西定門守門兵編製隻有一千五百人,長官為城門尉武職從四品.其他城門都是二千人,長官為城門尉武職正四品.他們不僅管城門,城外五十裏以內也是管轄範圍.說是一千五百人,其實有一千三百人就很不錯,平時吃空響,上麵檢閱拉人來裝裝樣,給些錢就行.這是大周軍隊的普遍現象,連宣府一線部隊都是這樣,隻有兵部來查時都是滿員,遇上戰事報陣亡,重招時兵也不招滿,還是老方法蒙混過去.
唐通三人出了西定門不到十裏就來到濟水河,現在是冬季,濟水河水很淺,廣濟橋卻不比河麵高出多少,去到廣濟橋是很明顯的下坡路,都說修建廣濟橋時沒想到被大水淹,但是百多年都過去,許多官員上折再修一座橋,卻杳無音訊,但每年維修和疏通廣濟橋的費用逐年增多.但朝廷依然不修新橋,寧願留著經常被淹的廣濟橋.
過了廣濟橋,進入狹窄的沿山路,開始就有些堵,唐通從宣府來時就走的這條路,所以見怪不怪.唐通與毛宗協說好在前麵的大路等他,馬不能騎就牽著馬靠山邊走,雖然緩慢還是能往前些走,小半個時晨後,唐通步行八裏出了窄道,不久來到烏林口,這裏有條叉路通向京城的最高峰亙山,亙山有皇家寺院,如今皇上嘉慶帝信道教,於是變成了道觀.往亙山的路與唐通來時的路沒有區別,隻能容兩輛馬車加兩組行人通過,皇家進亙山是封路,隻準單向前行.
唐通的行程並不在此,再往前走上二裏到了一個叫周口村的地方,唐通在此歇息等著毛宗協.等了半個時晨毛宗協坐馬車跟了上來,唐通上馬拐向左邊的小路,隻見地勢徒然陡峭,這裏有條小河流向來時的峽穀,水流湍急.隻走了二三裏路,就來到小河邊,唐通下馬毛宗協下車,兩人步行,盡往地勢高的地方走.
兩人找尋了半個多時晨,唐通指著河邊的一塊高地問道:”那塊地怎麽樣?”.
毛宗協順著唐通所指,仔細看了看點點頭,”壘上壩,水流更急,至少可以開三個水磨,成本將更低!”.
唐通異常激動,”我們再去實地勘察一下!”.
毛宗協沒有異議,點頭兩人一起去,經過一番認真勘查,唐通彼感滿意,迴頭問道:”毛兄!就定這裏吧!”.
毛宗協微笑著點頭,”那還等什麽,去找地主辦手續!”.
唐通和毛宗協笑著去找地主,說是辦手續,牽扯一些細節,地主還漫天抬價,這樣一拖就是二個時晨,直到申時才辦妥,中午隻吃了些幹糧,但此行兩個目的達成一個,還是值得的.兩人著急地往迴返,盡快去辦妥第二件事.
返迴到周口村再行五裏,來到叫逢口鎮的三叉路口,右邊的路通京城內城正西門,這條路也不直的,沿山勢曲折麵行,到內城的正西門還有七十裏路程.而唐通來時去外城的路隻二十五裏,內城最北邊中央是皇城宮城,官員富商都依皇城東西南北居住,還有祖住居民,這裏的消費比較貴.而外城的衣食住行都比較便宜,一般平民來京城都住外城.
隻是去外城的路不暢通,特別是坐馬車的人,還是選擇走內城這條路.逢口鎮是近千年的的老鎮,常住人口有五六千人,從西邊進京的人都會選擇在此過夜,不論你從那條路走,都要大半天的行程,不如休息一夜上午出發,不急不忙下午就到了京城,如下午走,到京城時城門關了,連城都進不去.
唐通三人進了逢口鎮,就近找了家客棧.看看天色還早,唐通和毛宗協兩人去鎮上轉了轉,探聽到鎮邊有沒有空地要出售.一路往西去,尋訪幾處都不滿意,最後離開逢口鎮沿大道往西再走了三四裏,再往前走二裏就是逢口衛.逢口衛是京城西邊了望哨,擔負著京城西邊的警戒,住著五千兵,不用擔心這裏有盜匪.
尋訪到一個前有二排房屋,後邊一大片空地的好檔口,正是開煤棧的好地方.和房主談了談價錢未妥,隻好迴客棧休息明天再來.
第二天唐通與毛宗協吃完早飯,一早就從客棧出發.兩人沿著往西的路一路前行.走了沒多遠,剛出鎮中央就見一些人在圍觀,毛宗協走了過去,唐通雖不愛看熱鬧,但一人不能前行,也隻能跟過去.
扒開人群隻見一個衣裳破破爛爛,頭上插了一根草的女子,大約十四五歲.聽見她在說;”我是從河南逃難來的,母親病重,那位好心人給我爹十兩銀子,把我買了去吧!”,那小女子不停地在說著.
”十兩銀子可以買三畝地了,這年月買人還要養,誰幹!”,一些旁人在說.看熱鬧的居多,並沒有舍得掏銀子的,盡管如此那少女,還是在低頭叫著,希望有人能買走她.
這時一個中年人跑過來,拔掉她頭上的草,”素素你把自己買了,你娘活過來也不會原諒你的,走!跟我迴去.”,一邊說一邊拖那女子走.
”我不走!我不走!”,小小年紀一邊反抗一邊還哭著,還是被父親拖走了.唐通感到一陣心酸,不由得跟了過去,毛宗協隻能跟著走.
來到一座荒廢的小廟,這裏住著一群逃難的人.唐通跟著他們來到廟牆的一邊,躺著一個中年婦女不停地在咳嗽,旁邊還有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
”我們不買女兒,你們走!”,那個中年人在趕唐通走.
”不!老爺把我買了吧!”,那少女如獲救星,馬上奔來跪在唐通麵前一邊不停磕頭,一邊哭著說.
沒等唐通開口,一聲音傳來,”素素你說什麽?”,老人怒吼道.
中年婦女一聽知道了是怎麽迴事,心裏很是著急,想坐起來勸阻,但還是在咳個不停,不能起身,小男孩不曾見過這個場麵,見姐姐在哭,不由地跟著哭了起來.
唐通轉身對毛宗協小聲說;”讓他們一家先看著那房子怎樣?”,說著就掏出二兩銀子示意.
毛宗協心領意會地接過銀子,遞給那少女說;”快去找大夫!”.那少女沒有猶豫,站起來就往外跑,他父親卻是不知所措,怔怔地看著毛宗協.
轉過身來後看著那中年人,毛宗協耐住性子,”老兄弟,我家大人心好,請你們全家去看房子,不是買你女兒,放心吧!”.
中年人一臉茫然,旁邊逃難的人都在說,遇到了好心人.如果不是他女兒今天說執意賣自己,怎麽會遇到這樣的好事,母親也救了,生活也有了著落.
唐通囑咐毛宗協在此等著大夫,待會看完病後,再帶他們全家去那兩人看好的煤棧,接著示意一下,一人著急地離去.
唐通依著房主的價格把房子買了下來,交接好房子,四周看了看.房子後麵一片雜林,坡下有一條小溪.在山西煤棧見過,煤水會汙黑水源,因此必須挖個大坑沉澱,不然汙了小溪就得不償失.
煤棧的匾名也想好了,叫通亨煤棧.現已是初冬,快要下雪了,一冬的雪,什麽事都幹不了.煤棧隻能明年開春才能開業,不過基業已有,明年叫老景去山西進貨,五六月份就能開業.糧棧已應該是這時侯開起來,在周口村買的地就是開水磨房,磨麵開糧棧.現在著手找地方打基礎,明年水到渠成,相信不到半年就見成效,眼見是一片好前景.
這時毛宗協領著素素一家來到,一見到唐通,全家都跪了下來,扶起後詢問才知,這一家姓馮.唐通又給了二十兩銀子做生活費,安排好後,唐通和毛宗協急忙趕迴客棧,馮素素父女送出了二裏,不見兩人的身影方迴.
這天清早,唐通騎馬,小寧子趕著府中那輛馬車,毛宗協坐在車裏,出廊房街到平定大街,向西到西定門,隻見城門口兩邊站著八個守門兵,隻是時不時問問,並不太關心過往的行人.
西定門是外城西邊唯一的城門,由於前有濟水河,隻有一廣濟橋能通行,廣濟橋橋麵窄,處的地勢低,沿河麵修建,春季一發大水就被淹沒,橋洞被泥沙堵死,等大水退後,橋還是不能通行,工部還要花一個月的時間疏通,隻要每年發大水,廣濟橋至少一個半月不能通行,都是從正西門進內城再繞到外城.
過了廣濟橋有兩座大山擋住了去路,兩座大山之間是十幾米深的峽穀,路沿峽穀的東邊開鑿,因開鑿困難,路很窄隻能容兩輛馬車加兩組行人通過,旁邊是峽穀不敢走得太快,如遇上擁堵,不知要堵多久,隻有騎馬和走路的人不受此限製.雖然這條路到外城近,但坐馬車進京的人,寧願繞正西門多坐些路,也好過堵在路上,前行不得,後退返迴又耽誤一天的時間.這樣西定門是京城對外進出九個城門中,人流量是最少的,特別是春季汛期,連一個行人都沒有.
因而西定門守門兵編製隻有一千五百人,長官為城門尉武職從四品.其他城門都是二千人,長官為城門尉武職正四品.他們不僅管城門,城外五十裏以內也是管轄範圍.說是一千五百人,其實有一千三百人就很不錯,平時吃空響,上麵檢閱拉人來裝裝樣,給些錢就行.這是大周軍隊的普遍現象,連宣府一線部隊都是這樣,隻有兵部來查時都是滿員,遇上戰事報陣亡,重招時兵也不招滿,還是老方法蒙混過去.
唐通三人出了西定門不到十裏就來到濟水河,現在是冬季,濟水河水很淺,廣濟橋卻不比河麵高出多少,去到廣濟橋是很明顯的下坡路,都說修建廣濟橋時沒想到被大水淹,但是百多年都過去,許多官員上折再修一座橋,卻杳無音訊,但每年維修和疏通廣濟橋的費用逐年增多.但朝廷依然不修新橋,寧願留著經常被淹的廣濟橋.
過了廣濟橋,進入狹窄的沿山路,開始就有些堵,唐通從宣府來時就走的這條路,所以見怪不怪.唐通與毛宗協說好在前麵的大路等他,馬不能騎就牽著馬靠山邊走,雖然緩慢還是能往前些走,小半個時晨後,唐通步行八裏出了窄道,不久來到烏林口,這裏有條叉路通向京城的最高峰亙山,亙山有皇家寺院,如今皇上嘉慶帝信道教,於是變成了道觀.往亙山的路與唐通來時的路沒有區別,隻能容兩輛馬車加兩組行人通過,皇家進亙山是封路,隻準單向前行.
唐通的行程並不在此,再往前走上二裏到了一個叫周口村的地方,唐通在此歇息等著毛宗協.等了半個時晨毛宗協坐馬車跟了上來,唐通上馬拐向左邊的小路,隻見地勢徒然陡峭,這裏有條小河流向來時的峽穀,水流湍急.隻走了二三裏路,就來到小河邊,唐通下馬毛宗協下車,兩人步行,盡往地勢高的地方走.
兩人找尋了半個多時晨,唐通指著河邊的一塊高地問道:”那塊地怎麽樣?”.
毛宗協順著唐通所指,仔細看了看點點頭,”壘上壩,水流更急,至少可以開三個水磨,成本將更低!”.
唐通異常激動,”我們再去實地勘察一下!”.
毛宗協沒有異議,點頭兩人一起去,經過一番認真勘查,唐通彼感滿意,迴頭問道:”毛兄!就定這裏吧!”.
毛宗協微笑著點頭,”那還等什麽,去找地主辦手續!”.
唐通和毛宗協笑著去找地主,說是辦手續,牽扯一些細節,地主還漫天抬價,這樣一拖就是二個時晨,直到申時才辦妥,中午隻吃了些幹糧,但此行兩個目的達成一個,還是值得的.兩人著急地往迴返,盡快去辦妥第二件事.
返迴到周口村再行五裏,來到叫逢口鎮的三叉路口,右邊的路通京城內城正西門,這條路也不直的,沿山勢曲折麵行,到內城的正西門還有七十裏路程.而唐通來時去外城的路隻二十五裏,內城最北邊中央是皇城宮城,官員富商都依皇城東西南北居住,還有祖住居民,這裏的消費比較貴.而外城的衣食住行都比較便宜,一般平民來京城都住外城.
隻是去外城的路不暢通,特別是坐馬車的人,還是選擇走內城這條路.逢口鎮是近千年的的老鎮,常住人口有五六千人,從西邊進京的人都會選擇在此過夜,不論你從那條路走,都要大半天的行程,不如休息一夜上午出發,不急不忙下午就到了京城,如下午走,到京城時城門關了,連城都進不去.
唐通三人進了逢口鎮,就近找了家客棧.看看天色還早,唐通和毛宗協兩人去鎮上轉了轉,探聽到鎮邊有沒有空地要出售.一路往西去,尋訪幾處都不滿意,最後離開逢口鎮沿大道往西再走了三四裏,再往前走二裏就是逢口衛.逢口衛是京城西邊了望哨,擔負著京城西邊的警戒,住著五千兵,不用擔心這裏有盜匪.
尋訪到一個前有二排房屋,後邊一大片空地的好檔口,正是開煤棧的好地方.和房主談了談價錢未妥,隻好迴客棧休息明天再來.
第二天唐通與毛宗協吃完早飯,一早就從客棧出發.兩人沿著往西的路一路前行.走了沒多遠,剛出鎮中央就見一些人在圍觀,毛宗協走了過去,唐通雖不愛看熱鬧,但一人不能前行,也隻能跟過去.
扒開人群隻見一個衣裳破破爛爛,頭上插了一根草的女子,大約十四五歲.聽見她在說;”我是從河南逃難來的,母親病重,那位好心人給我爹十兩銀子,把我買了去吧!”,那小女子不停地在說著.
”十兩銀子可以買三畝地了,這年月買人還要養,誰幹!”,一些旁人在說.看熱鬧的居多,並沒有舍得掏銀子的,盡管如此那少女,還是在低頭叫著,希望有人能買走她.
這時一個中年人跑過來,拔掉她頭上的草,”素素你把自己買了,你娘活過來也不會原諒你的,走!跟我迴去.”,一邊說一邊拖那女子走.
”我不走!我不走!”,小小年紀一邊反抗一邊還哭著,還是被父親拖走了.唐通感到一陣心酸,不由得跟了過去,毛宗協隻能跟著走.
來到一座荒廢的小廟,這裏住著一群逃難的人.唐通跟著他們來到廟牆的一邊,躺著一個中年婦女不停地在咳嗽,旁邊還有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
”我們不買女兒,你們走!”,那個中年人在趕唐通走.
”不!老爺把我買了吧!”,那少女如獲救星,馬上奔來跪在唐通麵前一邊不停磕頭,一邊哭著說.
沒等唐通開口,一聲音傳來,”素素你說什麽?”,老人怒吼道.
中年婦女一聽知道了是怎麽迴事,心裏很是著急,想坐起來勸阻,但還是在咳個不停,不能起身,小男孩不曾見過這個場麵,見姐姐在哭,不由地跟著哭了起來.
唐通轉身對毛宗協小聲說;”讓他們一家先看著那房子怎樣?”,說著就掏出二兩銀子示意.
毛宗協心領意會地接過銀子,遞給那少女說;”快去找大夫!”.那少女沒有猶豫,站起來就往外跑,他父親卻是不知所措,怔怔地看著毛宗協.
轉過身來後看著那中年人,毛宗協耐住性子,”老兄弟,我家大人心好,請你們全家去看房子,不是買你女兒,放心吧!”.
中年人一臉茫然,旁邊逃難的人都在說,遇到了好心人.如果不是他女兒今天說執意賣自己,怎麽會遇到這樣的好事,母親也救了,生活也有了著落.
唐通囑咐毛宗協在此等著大夫,待會看完病後,再帶他們全家去那兩人看好的煤棧,接著示意一下,一人著急地離去.
唐通依著房主的價格把房子買了下來,交接好房子,四周看了看.房子後麵一片雜林,坡下有一條小溪.在山西煤棧見過,煤水會汙黑水源,因此必須挖個大坑沉澱,不然汙了小溪就得不償失.
煤棧的匾名也想好了,叫通亨煤棧.現已是初冬,快要下雪了,一冬的雪,什麽事都幹不了.煤棧隻能明年開春才能開業,不過基業已有,明年叫老景去山西進貨,五六月份就能開業.糧棧已應該是這時侯開起來,在周口村買的地就是開水磨房,磨麵開糧棧.現在著手找地方打基礎,明年水到渠成,相信不到半年就見成效,眼見是一片好前景.
這時毛宗協領著素素一家來到,一見到唐通,全家都跪了下來,扶起後詢問才知,這一家姓馮.唐通又給了二十兩銀子做生活費,安排好後,唐通和毛宗協急忙趕迴客棧,馮素素父女送出了二裏,不見兩人的身影方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