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再次意外穿越了,這次他發現自己穿越到了五十年代,成為設計師,並且是最大碗的設計師。
所以現在,他又有很多夢想可以實現了。
四月,航空工業又有重要的型號要立項研製了,這次就是新一代雙發重型戰鬥機,殲四戰鬥機了。
要知道殲三戰鬥機雖然說也是非常先進了,但它畢竟是中型戰鬥機,空軍還需要更強大的重型戰鬥機,這次研製殲四重型戰鬥機,意義也是非常的重大。
所以這新一代的重型戰鬥機,研製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因為從航電到發動機都是要用新一代的。
原來殲二戰鬥機用的那台大推力發動機,肯定是不能拿過來用的,必須要上新的。
因為新機不僅要求發動機推力更大,並且還要求推重比更高,要達到八點五以上,原來那台發動機隻有七的推力重比。
一代航發可不是說著玩的,推重比要提高一點五並不輕鬆,就像李曙光前世的時候,四代機所用的四代航發,那推重比從三代機的八增加到十以上,就隻有米國才研製成功了,毛子都沒有成功。
當然呢,現在有李曙光,所以一切都還是不成問題的,要不然軍方也不可能要求上新機啊,畢竟殲一戰鬥機和殲二戰鬥機在現在來說還是很先進的,但是要保持領先還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
今天的殲四戰鬥機立項會,那是非常的隆重,前來參加會議的代表們,一個個都是激動不已。
因為這殲四戰鬥機,技術水平之先進,那是前所未有啊。
米國和蘇聯想追上來,恐怕沒有十年二十年都不行的。
軍方領導做了重要的講話,隨後李曙光便上台打開幻燈片,展示設計方案了。
現在大家看到了,殲四戰鬥機采用了常規的升力體氣動布局,帶有邊條翼,雙垂尾,看起來非常的霸氣。
李曙光首先從發動機開始匯報,這是一台推力重量比達到八點五的加力式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結構是相當的精密。
李曙光侃侃而談道:“各位領導同誌們,咱們現有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推力重量比隻有七,不能滿足殲四戰鬥機的動力需求,所以我們必須要研製新一代的大推。相較於上一代大推,咱們這個新的大推,渦輪前溫度更高,這對渦輪設計就要求很高,因為渦輪葉片是渦扇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它承受的荷載大和工作環境都是非常的惡劣。所以從設計,到工藝,再到材料都要更好,這台發動機不僅要高空高速性能好,還要省油,所以這個設計方案,才能滿足要求!”
大家都紛紛的鼓掌,確實李曙光拿出來的設計方案,太先進了。
這台發動機最大的加力推力達到一百三十五千牛,這樣兩台加起來二百七十千牛,殲四戰鬥機裝上這兩台發動機,那麽它的空戰推重比就非常的高了。
按它的空重十四噸,再加上五噸燃油,一噸的導彈,也就是二十噸左右,正常空戰重量,所以它的空戰推重比達到一點三以上,可以碾壓現在所有的戰鬥機了。
發動機介紹完之後,又開始介紹航電係統了,作為新一代的重型戰鬥機,殲四戰鬥機的航電係統也是要全新的設計,架構更加的先進,同時搭載的先進機載雷達,也是無源相控陣的,能夠探測一百八十公裏外的戰鬥機目標,同時還加裝一台前視紅外探測器,這種紅外探測器有一個好處就是被動探測,雷達不開機,這樣就不會被敵人的雷達發現。
這台紅外探測器性能也是非常的先進,對戰鬥機目標探測距離達到五十公裏,而且可以使用紅外格鬥導彈進行攻擊。
所以這麽先進的設計,使得殲四戰鬥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比前一代的殲一和殲二戰鬥機,又強大了很多。
氣動布局方麵也是讓人拍案叫絕的,這架重型戰鬥機,側重於製空,所以說它具備很好的高空高速飛行性能,同時又有極佳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因此采用了先進的升力體布局,再加上邊條翼,那升力係數就更高了。
所以這麽大的一架戰機,它能夠輕鬆的做各種高難的機動,最重要的還有電傳飛控係統的配合,現在開發研製電傳飛控係統,可不是那麽簡單的,這就要求裝備先進的機載計算機,還有軟件的編寫也相當的重要。
兩萬米的升限,再加上二點五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讓殲四戰鬥機,擁有極好的攔截能力,可以迅速的對敵人的戰略轟炸機,特別是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進行攔截。
殲四戰鬥機的載油量很可觀,內部載油量就最高達到八噸,執行空戰任務還可以外掛三個一千八百升副油箱,總載油量將達到十二噸,這使得它的最大航程可以達到四千五百公裏。
即使是完全靠內油,也有三千公裏的航程,這是非常的腿長了。
李曙光還是很激動的,想想前世的時候,中國空軍九十年代才擁有先進的重型三代機啊,而且當時還是引進的蘇二七戰鬥機,不是自主研製。
現在可就不一樣了,在六十年代中國空軍就即將裝備三代機,這比前世的時候,米國空軍裝備f15戰鬥機還有早十幾年呢。
中國空軍如此之快的,進入三代機時代之後,那就擁有絕對的領先優勢了。
而隨著這些三代機的服役,那些老舊的型號就可以專門生產出口,為國家賺外匯。
到時候殲三和殲四戰鬥機列裝了,那殲一殲二戰鬥機都可以出口的,要知道殲一和殲二戰鬥機的技術性能,也是接近三代機了,可以說達到二代半的標準完全沒有問題。
它們主要是在航電係統,武器係統方麵要弱,氣動布局實際上也是接近三代機了。
發動機呢,實際上也不差的,跟李曙光前世的時候,國際上七十年代的水平相當了。
也就是早期f15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也就殲一和二戰鬥機的水平。
殲四戰鬥機采用了先進的加萊特超音速進氣道了,這可是米國f18ef和f22戰鬥機使用的進氣道,比起之前的進氣道要更加先進,所以領導和專家們是非常的滿意。
李曙光提出來的設計方案,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和讚賞。
現在就要根據這個設計方案來開展詳細的設計工作了。
所以現在,他又有很多夢想可以實現了。
四月,航空工業又有重要的型號要立項研製了,這次就是新一代雙發重型戰鬥機,殲四戰鬥機了。
要知道殲三戰鬥機雖然說也是非常先進了,但它畢竟是中型戰鬥機,空軍還需要更強大的重型戰鬥機,這次研製殲四重型戰鬥機,意義也是非常的重大。
所以這新一代的重型戰鬥機,研製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因為從航電到發動機都是要用新一代的。
原來殲二戰鬥機用的那台大推力發動機,肯定是不能拿過來用的,必須要上新的。
因為新機不僅要求發動機推力更大,並且還要求推重比更高,要達到八點五以上,原來那台發動機隻有七的推力重比。
一代航發可不是說著玩的,推重比要提高一點五並不輕鬆,就像李曙光前世的時候,四代機所用的四代航發,那推重比從三代機的八增加到十以上,就隻有米國才研製成功了,毛子都沒有成功。
當然呢,現在有李曙光,所以一切都還是不成問題的,要不然軍方也不可能要求上新機啊,畢竟殲一戰鬥機和殲二戰鬥機在現在來說還是很先進的,但是要保持領先還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
今天的殲四戰鬥機立項會,那是非常的隆重,前來參加會議的代表們,一個個都是激動不已。
因為這殲四戰鬥機,技術水平之先進,那是前所未有啊。
米國和蘇聯想追上來,恐怕沒有十年二十年都不行的。
軍方領導做了重要的講話,隨後李曙光便上台打開幻燈片,展示設計方案了。
現在大家看到了,殲四戰鬥機采用了常規的升力體氣動布局,帶有邊條翼,雙垂尾,看起來非常的霸氣。
李曙光首先從發動機開始匯報,這是一台推力重量比達到八點五的加力式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結構是相當的精密。
李曙光侃侃而談道:“各位領導同誌們,咱們現有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推力重量比隻有七,不能滿足殲四戰鬥機的動力需求,所以我們必須要研製新一代的大推。相較於上一代大推,咱們這個新的大推,渦輪前溫度更高,這對渦輪設計就要求很高,因為渦輪葉片是渦扇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它承受的荷載大和工作環境都是非常的惡劣。所以從設計,到工藝,再到材料都要更好,這台發動機不僅要高空高速性能好,還要省油,所以這個設計方案,才能滿足要求!”
大家都紛紛的鼓掌,確實李曙光拿出來的設計方案,太先進了。
這台發動機最大的加力推力達到一百三十五千牛,這樣兩台加起來二百七十千牛,殲四戰鬥機裝上這兩台發動機,那麽它的空戰推重比就非常的高了。
按它的空重十四噸,再加上五噸燃油,一噸的導彈,也就是二十噸左右,正常空戰重量,所以它的空戰推重比達到一點三以上,可以碾壓現在所有的戰鬥機了。
發動機介紹完之後,又開始介紹航電係統了,作為新一代的重型戰鬥機,殲四戰鬥機的航電係統也是要全新的設計,架構更加的先進,同時搭載的先進機載雷達,也是無源相控陣的,能夠探測一百八十公裏外的戰鬥機目標,同時還加裝一台前視紅外探測器,這種紅外探測器有一個好處就是被動探測,雷達不開機,這樣就不會被敵人的雷達發現。
這台紅外探測器性能也是非常的先進,對戰鬥機目標探測距離達到五十公裏,而且可以使用紅外格鬥導彈進行攻擊。
所以這麽先進的設計,使得殲四戰鬥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比前一代的殲一和殲二戰鬥機,又強大了很多。
氣動布局方麵也是讓人拍案叫絕的,這架重型戰鬥機,側重於製空,所以說它具備很好的高空高速飛行性能,同時又有極佳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因此采用了先進的升力體布局,再加上邊條翼,那升力係數就更高了。
所以這麽大的一架戰機,它能夠輕鬆的做各種高難的機動,最重要的還有電傳飛控係統的配合,現在開發研製電傳飛控係統,可不是那麽簡單的,這就要求裝備先進的機載計算機,還有軟件的編寫也相當的重要。
兩萬米的升限,再加上二點五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讓殲四戰鬥機,擁有極好的攔截能力,可以迅速的對敵人的戰略轟炸機,特別是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進行攔截。
殲四戰鬥機的載油量很可觀,內部載油量就最高達到八噸,執行空戰任務還可以外掛三個一千八百升副油箱,總載油量將達到十二噸,這使得它的最大航程可以達到四千五百公裏。
即使是完全靠內油,也有三千公裏的航程,這是非常的腿長了。
李曙光還是很激動的,想想前世的時候,中國空軍九十年代才擁有先進的重型三代機啊,而且當時還是引進的蘇二七戰鬥機,不是自主研製。
現在可就不一樣了,在六十年代中國空軍就即將裝備三代機,這比前世的時候,米國空軍裝備f15戰鬥機還有早十幾年呢。
中國空軍如此之快的,進入三代機時代之後,那就擁有絕對的領先優勢了。
而隨著這些三代機的服役,那些老舊的型號就可以專門生產出口,為國家賺外匯。
到時候殲三和殲四戰鬥機列裝了,那殲一殲二戰鬥機都可以出口的,要知道殲一和殲二戰鬥機的技術性能,也是接近三代機了,可以說達到二代半的標準完全沒有問題。
它們主要是在航電係統,武器係統方麵要弱,氣動布局實際上也是接近三代機了。
發動機呢,實際上也不差的,跟李曙光前世的時候,國際上七十年代的水平相當了。
也就是早期f15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也就殲一和二戰鬥機的水平。
殲四戰鬥機采用了先進的加萊特超音速進氣道了,這可是米國f18ef和f22戰鬥機使用的進氣道,比起之前的進氣道要更加先進,所以領導和專家們是非常的滿意。
李曙光提出來的設計方案,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和讚賞。
現在就要根據這個設計方案來開展詳細的設計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