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的關中大地,迎來了一次暢快淋漓的雨水滋養,這場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因為關中平原的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的原因,又加上黃土地的土壤本來就容易吸水的原因,所以盡管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可並沒有什麽洪澇之類災害發生,甚至再下十幾天的雨,這裏也不會有洪澇,因為地勢的原因,雨水會南向流至渭河最後流向黃河,所以洪澇之類的災害對關中的渭北地區幾乎不存在,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所以一旦渭河發水,洪澇的多是渭河下遊或黃河中下遊的地區了,特別是河南地區,曆史上深受黃泛之禍。
第四天雨停了,李柯依然去不了道觀,因為這個時代的道路都是土質路麵,在幾天的大雨後,踩上去會滿是泥濘,這個時代鞋子都是布質的,所以很容易弄濕和粘泥。至於這個時代的雨具也隻有蓑衣和鬥笠而已,腳上沒有什麽好的防護雨具。所以即使雨停了,也不方便出門,仍需一些時間,等道路風幹一些才好。
李孝正看著外麵停下的雨,三天沒出門下田幹活的他已經憋不住了,他一輩子勤勞習慣了閑不下來,這一點可不比李柯,李柯可是前世天天想著過躺平日子的人,也算是個宅男,所以幾天不出門也沒事,正好利用這個功夫好好思考下接下來的人生。
隻見李孝正在柴房隨便找了兩塊片狀的木頭,然後用繩子綁在鞋底就出去了。
李柯被他這番操作看的目瞪口呆,這不是像前世某個太陽國的木屐麽。
木屐這種東西,其實本就是原產於中國的產物,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開始有人穿著,到了漢朝,幾乎已經成了腳下必備的一種鞋服,後麵發展到晉朝時又有了男女木屐的區別,即男的穿方形的,女的穿圓形的,再後來經過了南北朝幾百年後到了隋唐時期就更普遍了,所以李孝正很隨意的就想到這個辦法出門了,一點都不奇怪。
這種東西本就適合於雨天或泥地行走,據說古代行軍打仗時也會穿平底木屐,為的是防止腳部被帶刺的雜草劃傷,不僅軍人如此,平民也常常在路上穿木屐,也是防止腳被帶刺植物劃傷。
隻是李柯這個來自於21世紀的人,那個到處有著水泥柏油路的地方,那個有著各種雨鞋存在的地方的人不適應而已。
李白曾有詩雲“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名句,這裏的謝公屐指的就是晉朝的謝靈運穿的木屐,而李白作為謝靈運的小迷弟對木屐也甚是喜愛,足見木屐在我國古代確實很早就已經存在。
現在我們一說到木屐,第一感覺好像是太陽國的產物,這是因為太陽國在唐代的時候曾經官方數次派遣過上千人的遣唐使來大唐學習文化,後來便帶迴去了很多大唐的文化,比如不睡床睡榻,也不坐凳子而席地,不穿布匹鞋子而穿木屐,還有茶道,櫻花等等,哪一個不是我中華的文化和物質文明。
李孝正出去後,李柯因為好奇也同樣去柴房找了兩塊片狀木頭綁在腳底,結果還沒出門木片就鬆動了,出門剛走沒幾步,一隻腳底的木片就被陷在泥裏了,看來這種看似簡單的東西實際操作運用也是有技巧的。世上很多事本來就是看似簡單而實際操作起來並不簡單的,所以千萬不要相信李白詩裏所說的那樣穿著木屐就上天姥山了,他寫的那是夢裏夢遊的事。
李柯的前世也喜歡徒步山野之間,他深深的知道一雙鞋子對戶外運動的重要性,別說木屐了,就是普通的運動鞋都很難承受野外的摧殘,李柯恍惚想著自己前世的幾雙登山鞋,什麽駱駝啊,悍途呀之類的,恐怕在這個時代想都不要想了。
晌午時分,李孝正滿心歡喜的迴來了,雖說腳上和腿上都粘了不少泥巴,但依舊擋不住他喜悅的心情道:“我到咱田裏看了,美滴很,這次雨下滴美滴很,把地下透淌咧。再過二日,讓太陽照照,地麵就不粘泥了,趁著地軟墒土好,咱就可以犁地播種咧!”農家人的開心就這麽簡單,就隻因為一場雨,就隻因為田裏不幹旱,就隻因為還可以來得及補種莊稼。而這些還都隻是農家生產的前提條件而已,這比起豐收了把糧食放進倉裏還差十萬八千裏,因為農業技術的不發達,即便播種時占據了天時,可誰能保證成長過程中就一定會風調雨順呢!但此時的李孝正就是這麽開心,發自肺腑的高興。李柯理解不了這種開心,但看著老爹開心的樣子像個孩子,他也挺開心。
來到這個時代不過幾日,他今天才發現了老爹的另一麵,以前多是罵罵咧咧的暴躁脾氣,說個話沒有一絲溫柔可言。而這一刻李柯改變了對老爹的認識,也從新偷著打量了一下老爹的樣子,一副典型的莊稼人衣著,有點灰土的臉上依然擋不住他原本比較俊俏的模樣,看起來有四五十歲的樣子,實則隻有三十幾歲。
李柯在前世的新聞上曾看到過河南省某地區一位三十六歲的母親做了奶奶,而為之驚訝。但在唐代,這個真的很平常不過。前麵已經說過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是很短的,這個來自於很多原因。
曆史上不管什麽朝代,什麽地域,人口是首要基礎條件,沒有人口就沒有生產力,沒有生產力就沒有物質,沒有物質就沒有經濟。更重要的沒有人口就沒人守土打仗,所以曆史上有很多人口稀少的民族都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了。
在中國古代當女子十六歲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二八年華,如果還沒有訂婚或嫁人,那麽官方是要出來督促的,督促無用就會官方給你推薦介紹一家,其實這樣說都有點民主了,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分配一個丈夫,而通常官方分配的丈夫都是要麽先天身體殘缺,或者家裏窮的揭不開鍋,又或是打仗退下來的傷殘兵士。
所以古代女性通常很早就結婚了,有的什麽在肚子裏的時候就指腹為婚了,更多是是娃娃親,最不濟也在十五六歲時便訂了親。如果放在李柯的前世,這個年紀大多還都在中學時代讀書,還隻是個孩子,哪能過成人一樣的獨立生活呢!可這裏是古代,一個人活七十古來稀的年代,所以人類的繁衍必須高效完成。
第四天雨停了,李柯依然去不了道觀,因為這個時代的道路都是土質路麵,在幾天的大雨後,踩上去會滿是泥濘,這個時代鞋子都是布質的,所以很容易弄濕和粘泥。至於這個時代的雨具也隻有蓑衣和鬥笠而已,腳上沒有什麽好的防護雨具。所以即使雨停了,也不方便出門,仍需一些時間,等道路風幹一些才好。
李孝正看著外麵停下的雨,三天沒出門下田幹活的他已經憋不住了,他一輩子勤勞習慣了閑不下來,這一點可不比李柯,李柯可是前世天天想著過躺平日子的人,也算是個宅男,所以幾天不出門也沒事,正好利用這個功夫好好思考下接下來的人生。
隻見李孝正在柴房隨便找了兩塊片狀的木頭,然後用繩子綁在鞋底就出去了。
李柯被他這番操作看的目瞪口呆,這不是像前世某個太陽國的木屐麽。
木屐這種東西,其實本就是原產於中國的產物,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開始有人穿著,到了漢朝,幾乎已經成了腳下必備的一種鞋服,後麵發展到晉朝時又有了男女木屐的區別,即男的穿方形的,女的穿圓形的,再後來經過了南北朝幾百年後到了隋唐時期就更普遍了,所以李孝正很隨意的就想到這個辦法出門了,一點都不奇怪。
這種東西本就適合於雨天或泥地行走,據說古代行軍打仗時也會穿平底木屐,為的是防止腳部被帶刺的雜草劃傷,不僅軍人如此,平民也常常在路上穿木屐,也是防止腳被帶刺植物劃傷。
隻是李柯這個來自於21世紀的人,那個到處有著水泥柏油路的地方,那個有著各種雨鞋存在的地方的人不適應而已。
李白曾有詩雲“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名句,這裏的謝公屐指的就是晉朝的謝靈運穿的木屐,而李白作為謝靈運的小迷弟對木屐也甚是喜愛,足見木屐在我國古代確實很早就已經存在。
現在我們一說到木屐,第一感覺好像是太陽國的產物,這是因為太陽國在唐代的時候曾經官方數次派遣過上千人的遣唐使來大唐學習文化,後來便帶迴去了很多大唐的文化,比如不睡床睡榻,也不坐凳子而席地,不穿布匹鞋子而穿木屐,還有茶道,櫻花等等,哪一個不是我中華的文化和物質文明。
李孝正出去後,李柯因為好奇也同樣去柴房找了兩塊片狀木頭綁在腳底,結果還沒出門木片就鬆動了,出門剛走沒幾步,一隻腳底的木片就被陷在泥裏了,看來這種看似簡單的東西實際操作運用也是有技巧的。世上很多事本來就是看似簡單而實際操作起來並不簡單的,所以千萬不要相信李白詩裏所說的那樣穿著木屐就上天姥山了,他寫的那是夢裏夢遊的事。
李柯的前世也喜歡徒步山野之間,他深深的知道一雙鞋子對戶外運動的重要性,別說木屐了,就是普通的運動鞋都很難承受野外的摧殘,李柯恍惚想著自己前世的幾雙登山鞋,什麽駱駝啊,悍途呀之類的,恐怕在這個時代想都不要想了。
晌午時分,李孝正滿心歡喜的迴來了,雖說腳上和腿上都粘了不少泥巴,但依舊擋不住他喜悅的心情道:“我到咱田裏看了,美滴很,這次雨下滴美滴很,把地下透淌咧。再過二日,讓太陽照照,地麵就不粘泥了,趁著地軟墒土好,咱就可以犁地播種咧!”農家人的開心就這麽簡單,就隻因為一場雨,就隻因為田裏不幹旱,就隻因為還可以來得及補種莊稼。而這些還都隻是農家生產的前提條件而已,這比起豐收了把糧食放進倉裏還差十萬八千裏,因為農業技術的不發達,即便播種時占據了天時,可誰能保證成長過程中就一定會風調雨順呢!但此時的李孝正就是這麽開心,發自肺腑的高興。李柯理解不了這種開心,但看著老爹開心的樣子像個孩子,他也挺開心。
來到這個時代不過幾日,他今天才發現了老爹的另一麵,以前多是罵罵咧咧的暴躁脾氣,說個話沒有一絲溫柔可言。而這一刻李柯改變了對老爹的認識,也從新偷著打量了一下老爹的樣子,一副典型的莊稼人衣著,有點灰土的臉上依然擋不住他原本比較俊俏的模樣,看起來有四五十歲的樣子,實則隻有三十幾歲。
李柯在前世的新聞上曾看到過河南省某地區一位三十六歲的母親做了奶奶,而為之驚訝。但在唐代,這個真的很平常不過。前麵已經說過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是很短的,這個來自於很多原因。
曆史上不管什麽朝代,什麽地域,人口是首要基礎條件,沒有人口就沒有生產力,沒有生產力就沒有物質,沒有物質就沒有經濟。更重要的沒有人口就沒人守土打仗,所以曆史上有很多人口稀少的民族都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了。
在中國古代當女子十六歲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二八年華,如果還沒有訂婚或嫁人,那麽官方是要出來督促的,督促無用就會官方給你推薦介紹一家,其實這樣說都有點民主了,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分配一個丈夫,而通常官方分配的丈夫都是要麽先天身體殘缺,或者家裏窮的揭不開鍋,又或是打仗退下來的傷殘兵士。
所以古代女性通常很早就結婚了,有的什麽在肚子裏的時候就指腹為婚了,更多是是娃娃親,最不濟也在十五六歲時便訂了親。如果放在李柯的前世,這個年紀大多還都在中學時代讀書,還隻是個孩子,哪能過成人一樣的獨立生活呢!可這裏是古代,一個人活七十古來稀的年代,所以人類的繁衍必須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