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撫提攜不打壓, 賈琮才能夠順順當當的升遷。
榮府自然要好好照顧這位杜家的秀女。
石梅也隻是那麽一說, 邀請杜婉兒入住。
再沒想到, 當初拒絕榮府提攜的杜巡撫,這一次,竟然就吩咐女兒與奶嬤嬤丫頭借助師兄賈璉家裏。
其中寓意不言而喻。
希望賈璉能夠關照師妹, 給師妹尋找一個好出路。
杜婉兒是個典型的江南才女, 文雅靦腆。
芝芝跟她有些不搭,探春但是擅長詩詞歌賦,卻又訂婚要備嫁。還要抽空幫著梅馨兒管家, 沒空陪伴她。
杜婉兒倒是跟水靈的性子很投契。
水靈是她師嫂,照顧她也是應該。
隻可惜, 水靈正月二十午間發動,於夜半子時誕育一子。
石梅有些失望。
她想得個重孫女兒疼愛教導,結果又是個小子。
小子三歲就要開始幼教, 四歲就要啟蒙,五歲正式上私塾。
根本沒有丁點閑暇。
不這麽著, 將來長大就是個紈絝膏粱。
賈蘭今年五歲, 早晚來請安,其餘時間, 都在書齋背書。
下了學堂,又要溫習功課。
水靈一點都不放縱孩子。
正月二十三,孩子洗三。
賈赦也給孫子起了大名, 賈蔚。
一聽跟就跟葳蕤是一個意思, 反正就是子孫茂盛之意。
杜婉兒進府趕上這波忙亂。
不過, 杜家與與傅家,都來迎接她去做客。
她倒是也不寂寞,反而結交了許多的新朋友。
跟寧府的芝芝,林府的黛玉都混熟了。
湘雲也來榮府做客。
杜婉兒倒是住的很高興。
二月初二,寧府的芝芝,林府的黛玉,加上借居的杜婉兒一起進宮選秀。
二月初六。
張氏去趙家送催生禮。
迎春的產期在二月中旬。
二月初八,迎春發動了。
張氏著急上火收拾東西,又跑來榮慶堂邀請石梅一起前往。
石梅道:“她不比水靈是二胎,頭胎慢的很,隻管明兒去,趕得上。”
張氏哪裏等得了,忙叨叨去了趙家。
石梅其實想說,張氏一個人去就成了。不是石梅不想去,閨女生孩子,一家人都去蹬著,親家還不得著急?
又不是打架鬥毆,人多勢眾。
迎春的身體石梅很了解,強健的很,又有許多的人替她傳授經驗。
懷孕十個月,基本沒有消停過。
每日必定去院子裏溜一圈,三五日迴家來拿些菜蔬靈米。
本來家裏可以派人送去,她就是想出來放風,因此每每自己迴家來。
她也不在娘家過夜,趙昀下朝來接,她就家去了。
趙家的長輩也不好責備。
迎春懷孕七個月的時候,上馬下馬不用攙扶,自己飛腿就上去了,比趙昀還利索。
這樣健康的母親,孩子還出事,那就是趙家祖宗不積德,天理不容了。
石梅常常在想,杜家、趙家、馮家,真是積了大德了,尤其是趙家馮家福澤深厚,這才娶到榮府的貴女。
這兩家富貴三代不成問題。
三月,宮中正在如火如荼的選妃,惜春也傳來好消息,惜春懷孕兩月。
入畫經過惜春婆婆的同意,迴家來報信。
馮家則要等到孩子滿三月才會公布消息。
這一來,賈敏就著急了,金明至今沒有動靜呢。
賈敏迴來找石梅不依:“母親您給二侄女三侄女什麽秘方呢?”
石梅一戳賈敏的額角:“我有還秘方還不先給你?”
賈敏府裏吃水都是翠微山供應,菜蔬也是隔三差五送一迴,水果靈米也沒少給。
石梅隧道:“讓青玉停止修煉一段時間,父母身體強度差的太遠,隻怕也不容易受孕。不然,教導你媳婦修煉吧?”
賈敏笑道:“我也這般想,隻怕母親不答應呢。”
石梅道:“這有什麽答應不答應,不過是強盛健體的法子,實在不成就讓青玉停止修煉一段時間,看看如何吧。”
其實,石梅不覺的青玉多麽大,才二十一歲,金明也才十九歲,早得很。
石梅當初十九歲,還在上大學。
二月中旬,宮中傳出消息,黛玉與芝芝杜婉兒都過了初選。
八百多人進宮,留下三百人。
複選在三百人中挑選三十人。
太子的妃嬪隻需要九人。
其餘二十一人,則會賜婚給王公貴族人家。
初選隻是望聞問切,看看高矮胖瘦,聞聞你身上有沒有異味,問你幾句話,不僅能夠知道你肚子裏有沒有詩書禮儀,你說話的聲音語調神態都出來了。
秀女都要接受太醫請脈,宮寒手涼的要剔除。
太子選妃嬪是為了開枝散葉,不能生育自然挑不上。
複試在三月初,入宮的秀女要經過半月的培訓與觀察。
這個觀察為主就是觀察品行。
太子妃與良娣雖然定了門戶。
但是,一個家族也有幾個秀女。
今日的太子妃就是明兒的皇後。
太後與皇後要看清楚哪一個貴女有母儀天下的資質。
尤其是太後,比皇後更加用心。
三月初,黛玉杜婉兒過了複選進入前三十名。
芝芝按照之前的約定,在第二輪落選迴家。
芝芝迴家嘴巴噘得老高:“那些嬤嬤太討厭了,又是摸又是掐,又是潑水還要身上到處嗅,羞死人了。”
三月初十,所有秀女都迴家等候聖旨。
黛玉迴家,心情也很不好。
卻是太後、皇後,還要王府宗親家眷,都邀她吃茶,好幾次黛玉在皇後宮中吃茶,屏風後麵都躲了男子。
黛玉可是修士,周身十米之內有人,她都能察覺,何況隻是相隔三五尺?
黛玉迴家跟母親告狀:“什麽選妃嘛,簡直就像是鋪子裏買東西,挑來揀去。”
賈敏安慰女兒:“誰讓我們生在富貴之家呢,所有人都要經過這一遭,這是咱們享受榮華富貴所付出的代價。”
黛玉越發不痛快:“憑什麽咱們要任憑他們挑揀?他們比人聰明,還是對社稷有功?”
賈敏抿嘴笑,這都是受了她母親的平等人生教育的結果。
但是,這個社會注定了,人生而不平等。
賈敏揉揉黛玉的額角,道:“他們是王府的後代,他們沒有功勳,但是他們的祖宗曾經有功於社稷,今後他們自己也會為了社稷的安定,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比如你哥哥,他就可以挑選京都所有清貴人家的閨女,雖不是他親自相看,但是娘替他看準了,他最後還是要過過眼,最終才會決定定下誰。”
賈敏耐心的給黛玉解釋,這是社會環境,她自己,她嫂子,甚至如今成為老祖宗的外祖母,當初也曾經選秀,被人挑揀。
這一解釋,黛玉心裏的鬱悶終於消散了一些。
三月十六,太後懿旨,擇定杜閣老家三房的嫡次女,十五歲的杜珺為太子妃。
杭州將軍陳老將軍家二房的嫡次女為良娣。
另外一個良娣出自理國公府。
良媛則是在八公之家挑選了兩人,德太妃的娘家鄔家占了一個名額。
其餘三名,承恩公張家的族孫女占了一個,漠北克虜軍將軍衛堃的嫡次女,再有閩浙靖海侯府的嫡次女。
太子這一次正妃一名,偏妃八名就擇定了。
兩名良娣,會在六月一乘小轎子抬進宮中鹹安宮。
太子大婚定在十月初十。
然後,就該輪到給王公人家賜婚了。
不過,王公家賜婚卻沒得這樣快。
雖然說是賜婚,其實親家雙方自己商議好了,有了結親的意向,太後才會賜婚。
這樣的婚姻,才是兩姓之好。
然後,醇正帝的生母德太妃又出動了。
還別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話很不錯!
自從鄔家的小姑娘一路順風進了複選。
也或許春暖花開,萬物複蘇。
德太妃的病情竟然有了起色。
及至鄔家姑娘賜了良媛,德太妃竟然慢慢的痊愈了。
四月,德太妃開始頻道召見各王府女眷進宮。
四大親王府,四大郡王府的王妃們,雖然心裏看不起這個小選出身,父親隻是個校尉的太妃。
但是,人家的兒子一個皇帝,一個郡王。
誰敢得罪?
德太妃招這些王妃幹什麽呢?
說親事。
她倒是不好意思讓郡主下嫁。
卻是想把鄔家的姑娘嫁進王府做王妃。
為什麽呢?
為了提高鄔家的地位,還為了給太子府良媛拉助力。
德太妃的計謀沒錯,隻是太急切了。
怎麽也要等到侄孫女懷孕吧!
各家王妃是敢怒不敢言。
想著,實在不成,拿個庶子湊數唄。
然後,在召見王妃的同時,還頻頻召見娘家的侄孫女進宮。
德太妃這一開頭,其他的太妃心思也活絡了。
傅太妃,和太妃,周太妃都齊齊而動。
皇後能夠隻準親婆婆會親,不準其他太妃會親?
這些太妃雖沒兒子,年輕的時候,誰沒受過寵愛,誰還跟上皇沒有三分恩愛?
弄不好就要受到申飭。
皇後再不敢阻攔。
傅太妃就是其中最為積極者。
傅家因為五皇子被嫌棄,這一次太子選妃,一無所獲。
傅家可是百年的清貴人家。
說實話,做個王妃比鄔家姑娘有資格。
之後,禦街上每日來來往往,都是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然後,德太妃不僅召見各家王妃,還召見太子,讓太子與鄔家入選良媛的鄔瓷會麵,聯絡感情。
三番五次,太子煩不勝煩。
上皇因此被驚動了。
上皇了解始末,遂招了太後說話。
太後以為上皇會發怒責備,主動認錯:“這事不能怪皇後,年輕的時候大家鬥得烏眼雞似的,卻是一起熬過來的姐妹,進宮最少也有三十年了。
德太妃召見親人,她們也來求臣妾,臣妾也是不忍心,這才跟皇後商議,行個方便。”
上皇卻道:“你做的好,是朕疏忽了,自己兒子孫子承歡膝下,忘記了她們,是朕的不是。
朕這就下旨,讓她們每月二六之期進宮會親吧!”
太後聞言忙著起身道謝:“如此,臣妾替那些老姐妹們謝謝陛下恩典!”
上皇道:“先這樣吧,朕跟老四商議之後再下聖旨!”
然後,太後聞聽上皇駕臨長春宮。
太後也無所謂了。
從前去一次生個兒子,如今也不能生兒子了,管她呢!
太後這邊召集一般當初力挺她的嬪妃,提前告知好消息!
那些沒有生育的嬪妃,都以為臨死才能麵見親人。
一個個感動的哭了。
榮府自然要好好照顧這位杜家的秀女。
石梅也隻是那麽一說, 邀請杜婉兒入住。
再沒想到, 當初拒絕榮府提攜的杜巡撫,這一次,竟然就吩咐女兒與奶嬤嬤丫頭借助師兄賈璉家裏。
其中寓意不言而喻。
希望賈璉能夠關照師妹, 給師妹尋找一個好出路。
杜婉兒是個典型的江南才女, 文雅靦腆。
芝芝跟她有些不搭,探春但是擅長詩詞歌賦,卻又訂婚要備嫁。還要抽空幫著梅馨兒管家, 沒空陪伴她。
杜婉兒倒是跟水靈的性子很投契。
水靈是她師嫂,照顧她也是應該。
隻可惜, 水靈正月二十午間發動,於夜半子時誕育一子。
石梅有些失望。
她想得個重孫女兒疼愛教導,結果又是個小子。
小子三歲就要開始幼教, 四歲就要啟蒙,五歲正式上私塾。
根本沒有丁點閑暇。
不這麽著, 將來長大就是個紈絝膏粱。
賈蘭今年五歲, 早晚來請安,其餘時間, 都在書齋背書。
下了學堂,又要溫習功課。
水靈一點都不放縱孩子。
正月二十三,孩子洗三。
賈赦也給孫子起了大名, 賈蔚。
一聽跟就跟葳蕤是一個意思, 反正就是子孫茂盛之意。
杜婉兒進府趕上這波忙亂。
不過, 杜家與與傅家,都來迎接她去做客。
她倒是也不寂寞,反而結交了許多的新朋友。
跟寧府的芝芝,林府的黛玉都混熟了。
湘雲也來榮府做客。
杜婉兒倒是住的很高興。
二月初二,寧府的芝芝,林府的黛玉,加上借居的杜婉兒一起進宮選秀。
二月初六。
張氏去趙家送催生禮。
迎春的產期在二月中旬。
二月初八,迎春發動了。
張氏著急上火收拾東西,又跑來榮慶堂邀請石梅一起前往。
石梅道:“她不比水靈是二胎,頭胎慢的很,隻管明兒去,趕得上。”
張氏哪裏等得了,忙叨叨去了趙家。
石梅其實想說,張氏一個人去就成了。不是石梅不想去,閨女生孩子,一家人都去蹬著,親家還不得著急?
又不是打架鬥毆,人多勢眾。
迎春的身體石梅很了解,強健的很,又有許多的人替她傳授經驗。
懷孕十個月,基本沒有消停過。
每日必定去院子裏溜一圈,三五日迴家來拿些菜蔬靈米。
本來家裏可以派人送去,她就是想出來放風,因此每每自己迴家來。
她也不在娘家過夜,趙昀下朝來接,她就家去了。
趙家的長輩也不好責備。
迎春懷孕七個月的時候,上馬下馬不用攙扶,自己飛腿就上去了,比趙昀還利索。
這樣健康的母親,孩子還出事,那就是趙家祖宗不積德,天理不容了。
石梅常常在想,杜家、趙家、馮家,真是積了大德了,尤其是趙家馮家福澤深厚,這才娶到榮府的貴女。
這兩家富貴三代不成問題。
三月,宮中正在如火如荼的選妃,惜春也傳來好消息,惜春懷孕兩月。
入畫經過惜春婆婆的同意,迴家來報信。
馮家則要等到孩子滿三月才會公布消息。
這一來,賈敏就著急了,金明至今沒有動靜呢。
賈敏迴來找石梅不依:“母親您給二侄女三侄女什麽秘方呢?”
石梅一戳賈敏的額角:“我有還秘方還不先給你?”
賈敏府裏吃水都是翠微山供應,菜蔬也是隔三差五送一迴,水果靈米也沒少給。
石梅隧道:“讓青玉停止修煉一段時間,父母身體強度差的太遠,隻怕也不容易受孕。不然,教導你媳婦修煉吧?”
賈敏笑道:“我也這般想,隻怕母親不答應呢。”
石梅道:“這有什麽答應不答應,不過是強盛健體的法子,實在不成就讓青玉停止修煉一段時間,看看如何吧。”
其實,石梅不覺的青玉多麽大,才二十一歲,金明也才十九歲,早得很。
石梅當初十九歲,還在上大學。
二月中旬,宮中傳出消息,黛玉與芝芝杜婉兒都過了初選。
八百多人進宮,留下三百人。
複選在三百人中挑選三十人。
太子的妃嬪隻需要九人。
其餘二十一人,則會賜婚給王公貴族人家。
初選隻是望聞問切,看看高矮胖瘦,聞聞你身上有沒有異味,問你幾句話,不僅能夠知道你肚子裏有沒有詩書禮儀,你說話的聲音語調神態都出來了。
秀女都要接受太醫請脈,宮寒手涼的要剔除。
太子選妃嬪是為了開枝散葉,不能生育自然挑不上。
複試在三月初,入宮的秀女要經過半月的培訓與觀察。
這個觀察為主就是觀察品行。
太子妃與良娣雖然定了門戶。
但是,一個家族也有幾個秀女。
今日的太子妃就是明兒的皇後。
太後與皇後要看清楚哪一個貴女有母儀天下的資質。
尤其是太後,比皇後更加用心。
三月初,黛玉杜婉兒過了複選進入前三十名。
芝芝按照之前的約定,在第二輪落選迴家。
芝芝迴家嘴巴噘得老高:“那些嬤嬤太討厭了,又是摸又是掐,又是潑水還要身上到處嗅,羞死人了。”
三月初十,所有秀女都迴家等候聖旨。
黛玉迴家,心情也很不好。
卻是太後、皇後,還要王府宗親家眷,都邀她吃茶,好幾次黛玉在皇後宮中吃茶,屏風後麵都躲了男子。
黛玉可是修士,周身十米之內有人,她都能察覺,何況隻是相隔三五尺?
黛玉迴家跟母親告狀:“什麽選妃嘛,簡直就像是鋪子裏買東西,挑來揀去。”
賈敏安慰女兒:“誰讓我們生在富貴之家呢,所有人都要經過這一遭,這是咱們享受榮華富貴所付出的代價。”
黛玉越發不痛快:“憑什麽咱們要任憑他們挑揀?他們比人聰明,還是對社稷有功?”
賈敏抿嘴笑,這都是受了她母親的平等人生教育的結果。
但是,這個社會注定了,人生而不平等。
賈敏揉揉黛玉的額角,道:“他們是王府的後代,他們沒有功勳,但是他們的祖宗曾經有功於社稷,今後他們自己也會為了社稷的安定,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比如你哥哥,他就可以挑選京都所有清貴人家的閨女,雖不是他親自相看,但是娘替他看準了,他最後還是要過過眼,最終才會決定定下誰。”
賈敏耐心的給黛玉解釋,這是社會環境,她自己,她嫂子,甚至如今成為老祖宗的外祖母,當初也曾經選秀,被人挑揀。
這一解釋,黛玉心裏的鬱悶終於消散了一些。
三月十六,太後懿旨,擇定杜閣老家三房的嫡次女,十五歲的杜珺為太子妃。
杭州將軍陳老將軍家二房的嫡次女為良娣。
另外一個良娣出自理國公府。
良媛則是在八公之家挑選了兩人,德太妃的娘家鄔家占了一個名額。
其餘三名,承恩公張家的族孫女占了一個,漠北克虜軍將軍衛堃的嫡次女,再有閩浙靖海侯府的嫡次女。
太子這一次正妃一名,偏妃八名就擇定了。
兩名良娣,會在六月一乘小轎子抬進宮中鹹安宮。
太子大婚定在十月初十。
然後,就該輪到給王公人家賜婚了。
不過,王公家賜婚卻沒得這樣快。
雖然說是賜婚,其實親家雙方自己商議好了,有了結親的意向,太後才會賜婚。
這樣的婚姻,才是兩姓之好。
然後,醇正帝的生母德太妃又出動了。
還別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話很不錯!
自從鄔家的小姑娘一路順風進了複選。
也或許春暖花開,萬物複蘇。
德太妃的病情竟然有了起色。
及至鄔家姑娘賜了良媛,德太妃竟然慢慢的痊愈了。
四月,德太妃開始頻道召見各王府女眷進宮。
四大親王府,四大郡王府的王妃們,雖然心裏看不起這個小選出身,父親隻是個校尉的太妃。
但是,人家的兒子一個皇帝,一個郡王。
誰敢得罪?
德太妃招這些王妃幹什麽呢?
說親事。
她倒是不好意思讓郡主下嫁。
卻是想把鄔家的姑娘嫁進王府做王妃。
為什麽呢?
為了提高鄔家的地位,還為了給太子府良媛拉助力。
德太妃的計謀沒錯,隻是太急切了。
怎麽也要等到侄孫女懷孕吧!
各家王妃是敢怒不敢言。
想著,實在不成,拿個庶子湊數唄。
然後,在召見王妃的同時,還頻頻召見娘家的侄孫女進宮。
德太妃這一開頭,其他的太妃心思也活絡了。
傅太妃,和太妃,周太妃都齊齊而動。
皇後能夠隻準親婆婆會親,不準其他太妃會親?
這些太妃雖沒兒子,年輕的時候,誰沒受過寵愛,誰還跟上皇沒有三分恩愛?
弄不好就要受到申飭。
皇後再不敢阻攔。
傅太妃就是其中最為積極者。
傅家因為五皇子被嫌棄,這一次太子選妃,一無所獲。
傅家可是百年的清貴人家。
說實話,做個王妃比鄔家姑娘有資格。
之後,禦街上每日來來往往,都是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然後,德太妃不僅召見各家王妃,還召見太子,讓太子與鄔家入選良媛的鄔瓷會麵,聯絡感情。
三番五次,太子煩不勝煩。
上皇因此被驚動了。
上皇了解始末,遂招了太後說話。
太後以為上皇會發怒責備,主動認錯:“這事不能怪皇後,年輕的時候大家鬥得烏眼雞似的,卻是一起熬過來的姐妹,進宮最少也有三十年了。
德太妃召見親人,她們也來求臣妾,臣妾也是不忍心,這才跟皇後商議,行個方便。”
上皇卻道:“你做的好,是朕疏忽了,自己兒子孫子承歡膝下,忘記了她們,是朕的不是。
朕這就下旨,讓她們每月二六之期進宮會親吧!”
太後聞言忙著起身道謝:“如此,臣妾替那些老姐妹們謝謝陛下恩典!”
上皇道:“先這樣吧,朕跟老四商議之後再下聖旨!”
然後,太後聞聽上皇駕臨長春宮。
太後也無所謂了。
從前去一次生個兒子,如今也不能生兒子了,管她呢!
太後這邊召集一般當初力挺她的嬪妃,提前告知好消息!
那些沒有生育的嬪妃,都以為臨死才能麵見親人。
一個個感動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