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舒口氣:“這就好。”
她就怕沒有堵住所有漏洞, 讓王家鑽了空子, 煽動災民搶劫番薯, 毀掉試驗田。發生研究三年的高效油菜種子被羊吃了,研究生無法畢業的悲劇。
石梅想著, 金大的手段還是很不錯的,決定把這一家人都帶迴京都去。
石梅是卯正二刻出發,辰初三顆到達農莊。
石梅這邊剛把番薯田都巡視一遍,賈玫便匆匆來報:“嬸娘, 金大叔派人來說,欽差大人們馬上就到。”
張氏賈敏沒有誥封, 欽差不召見不便露麵。
石梅便領著賈琮元春前往大門口迎接。
辰正時分,欽差隊伍準時出現農莊大門處。
走在前麵的喝道的, 是王府的親兵。
頭一頂轎子便是忠靖王,緊著是北靜郡王。
榮府的賈赦賈政父子四人, 騎著駿馬跟在這兩頂轎子旁邊護駕帶路。
然後是戶部尚書,都察院禦史,江蘇甘肅河南的三位巡撫以及他們府標殿後。
忠靖王北靜王跟石梅都認得, 在賈代善的葬禮上見過一麵, 還有些影像。
雖然兩人穿戴一樣的四爪蟒袍,石梅還是準確的認出了兩人誰是誰。
兩位王爺就在農莊門前下轎步行。
石梅的品級不及兩位王爺, 但是石梅是東道主, 而且還是陛下親口誇讚的公忠體國之人。
兩位王爺不敢怠慢, 下轎與石梅拱手還禮。
二人見石梅帶著兩位粉雕玉琢的小孫子, 又誇讚兩句孩子聰明伶俐, 給了見麵禮。
賈琮元春兩人的腰間多了兩塊壓袍邊的玉環。
賈琮元春都不用石梅教導,小嘴吧嗒的到了謝。
元春說:“王爺長命百歲!”
賈琮忙著跟進:“王爺福壽延綿!”
北靜王與忠靖王兩位王爺都是家財萬貫的主兒。
然而,北靜王與忠靖王都有一個毛病,這兩人多年在外征戰,故子嗣稀薄。
到如今,兩人年過不惑,北靜王隻有一個三歲的兒子,還膽小怯懦得很。
忠靖王的兒子也才五歲,因為忠靖王常年在外,王妃早逝,這兒子養在陛下跟前,對陛下倒比忠靖王親熱。
遇見元春賈琮兩個不認生的小書生,兩人很是稀罕,伸手就一人抱了一個,嘴裏還恭賀石梅:“論福氣還是您榮國公府啊,瞧瞧這孩子成群成群的生,還一個個這樣俊俏聰慧,別人羨慕不來啊。”
石梅知道這兩位是真心羨慕榮府,不論榮府兩個兒子,三個孫子有用沒有,數量取勝啊。
遂謙辭幾句,再把兩位王爺家的小王爺誇讚一番。
這般時候,賈赦賈政還有賈珠賈璉都在後麵照應。
賈赦賈政照顧幾位大人。
賈珠賈璉兩個則在指揮家人幫忙欽差隊伍歸置飲馬。
石梅不時瞟一眼他們兄弟,但見他們板著小臉,指揮有方,欽差隊伍分流,馬匹車架去了跑馬場,哪裏有敞亮的馬廄草料。
石梅這邊安心的陪同幾位欽差大人。
石梅將兩位王爺安置坐定,喝上了嚇煞香茶,戶部尚書,督察院總憲,三位巡撫也進門了。
一般來說,江蘇巡撫身為東道主,應該先行一步,前來瞭哨開路。
然而,偏生被忠靖王與北靜王給他纏住了。行動坐臥不許他稍離。
這是陛下的意思,他想看見的是原生態的番薯種植園,最怕人家作假糊弄他。
一畝地一千五百斤的產量,在大月朝史無前例。
因此,陛下格外重視,派出兩位信任的後輩子侄過來勘察。
當然,石梅一點不擔心,她本來就打的有埋伏,一千五百斤有增無減。
石梅跟戶部尚書,左都禦史,三位巡撫見禮奉茶已畢。
忠靖王與北靜王對視一眼,便看向戶部尚書胡巍:“巳時開挖,大人主持吧。”
戶部尚書忙著作揖:“兩位王爺麵前,哪有下官出頭的道理。”
北靜王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們是奉旨監督,拓展農作物是你戶部的職責,本王豈能越俎代庖!”
田間地頭已經搭起了一排敞篷,兩位王爺,三位巡撫就座。
賈玫帶領三十位把式動手開挖。
戶部尚書帶領三十名庫兵亦步亦趨的盯著裝框,過稱。
左都禦史則一眼不錯的盯著庫兵過稱。
忠靖王,北靜王,三位巡撫自己個在敞篷吃茶,卻都派遣了親信監督。
石梅賈赦賈政賈珠賈璉則一旁等待。隨時解答欽差們的詢問。
戶部的庫兵大聲的報數:一百五十斤……
五百斤……
一千二百五十斤……
一千四百斤……
一千八百斤……
期初,兩位王爺聽著報數,心情十分舒暢,畝產一千五百斤算是落定了。
他們就是錦上添花之行,榮府的功勳穩當了。
他們也不落下埋怨。
然後,庫兵並未停止報數。
隔了幾炷香,庫兵的聲音再次響起:兩千斤……
忠靖王停止了喝茶,問北靜王:“北王,你聽……”
北靜王有些小激動,這下子穩當了,不僅沒有虛報,還超產了,頷首道:“本王聽見了,兩千斤。”
然後,就在他們等候戶部尚書過來報喜的時候,庫兵繼續報數:兩千三百斤……
番薯地李想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三位巡撫跟石梅座位挨著,側目觀察,竟然看不出絲毫的情緒波動。
三位巡撫頓時了然,這家人心中有數啊!
陛下擔心虛報了,誰知道人家瞞報了。
三人又是高興又是忐忑。
激動的是,本省有了這等作物,再不會餓死人了,這時政績。
可是,若是他們栽種的產量下降了,豈不是貽笑大方,還不如人家一個後宅寡婦?
就在這些人精心思百轉的時候,庫兵再次報數,兩千五百八十三斤。
這時候,同時響起賈玫的聲音:“稟報大人,一畝地的番薯起挖完畢。”
忠靖王,北靜王三位巡撫同時站立起身,一起抬起貴足下了地。
“多少,再報一遍?”
然後,庫兵在兩位王爺,三位巡撫的監督下,再次過稱,卻多出了兩斤,變成兩千三百八十五斤。
甘肅巡撫道:“這土裏還有嗎?”
賈玫道:“縱有遺漏,也不過十幾二十斤……”
左都禦史卻道:“再挖一遍……”
卻被戶部尚書攔住了:“挖下一塊吧!”
幾位欽差一起點頭:“對對對,繼續挖下一塊。”
大家都想看看,下一塊還有沒有這樣的產量。
然後,兩刻鍾後,再挖了一畝地,出產番薯兩千三百八十斤。
戶部尚書激動的麵頰通紅,招了賈赦問話:“本官記得,府上試種三種土質?”
賈赦馬上明白了:“賈玫兄弟,轉戰沙土地!”
沙土地頭也搭起了敞篷。
幾位欽差移駕就座。
這邊賈玫指揮開挖。
然後,連挖兩塊,產量分別是兩千二百三十斤,兩千二百五十斤。
戶部尚書已經哈哈大笑了:“本官看看開荒地!”
然後,開荒地開挖,一畝五百斤,一畝四百八十斤。
胡尚書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這些年年年災禍,旱災澇災輪番來。
他雖沒撤職查辦,可是年年的考績都掉尾。
再這樣下去,陛下不嚴懲,他也要自動請辭了。
他宦海沉浮半輩子,臨了卻辦成這樣一件利國利民、可載入史冊的大事,也算不枉此生!
胡尚書朝著幾位王爺巡撫拱手:“下官以為抽查可以結束了。還請幾位大人清場,下官有幾個問題向國公夫人請教。”
幾位巡撫揮手之間,兵丁唿啦啦撒出去,圍住番薯園。
胡尚書這裏迴頭衝著石梅作揖:“下官代表天下的百姓謝謝您,您的善心善意善舉,必然得到天下百姓傳頌,人們將世世代代記住您的善舉。”
胡巍對石梅的態度真是又親切又恭敬,滿口讚譽。
石梅可不敢大咧咧的領受,忙著謙辭:“大人過譽了,臣婦可不敢居功。臣婦不過是無知婦人,偶然發現番薯能夠救人活命,家裏托了陛下的洪福,還有幾畝閑田,這才想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種不成,也不過耽誤幾百兩的出息而已,沒想到竟然成了。這也是我大月朝皇帝陛下洪福齊天,才得到了上天庇護,降下這等高產作物。”
忠靖王北靜王幾個聽的嘴巴直抽抽。
然而,大家也知道,賈母必須這麽說,不然,難道說我榮府洪福齊天,得天庇護,才發現了這等高產作物?
誰敢這樣大刺刺,等著抄家吧!
冠冕堂皇的話說完了。進入番薯種植的細節征詢。
胡尚書首先詢問產量的問題:“貴府奏報的產量分別是,一千五,一千,三百,如今看來,幾乎都折半,請教國公夫人,當初您是如何作想?”
石梅一笑,早就準備好了說辭:“這中間卻是有原因。
其一,江南是膏腴之地,非甘肅陝西這些貧瘠之地可比。
其二,番薯耐旱,是活命的作物。
可是,還有一個特點,這作物需要肥料,肥料跟不上產量就低。
臣婦之前報備的產量,並非空口無憑,皆因那一畝地的肥料用的都是草木灰,而大人您今日開挖的土地,都是用的農家肥。
其三,您今日稱量的斤數裏還有水分可除。一般來說番薯要很好的保存,至少還要晾曬幾日,除掉水分,才能夠保存過冬。“
戶部尚書又稱大司農,雖然不親自種地,一些農業上的術語還是能懂。
包括幾位巡撫也是縣令做起來,大多聽懂了賈母的言下之意。
番薯的滋味他們嚐過,能夠果腹,滋味也不錯。
但是,卻不是什麽營養的東西。
風調雨順,百姓們肯定不願意種植番薯,種植番薯的地區肯定都是缺糧食的地方。
人都快要餓死了,哪裏有什麽農家肥呢?
所以,最好的肥料就是草木灰了。
戶部尚書隧道:“敢問您家種植多少這種草木的番薯?”
石梅一笑:“三十畝,三種土質都有。產量跟臣婦上報略有差距,是臣婦晾曬之後的產量。幾位大人若是想要見識一下,現在咱們就去現場挖一畝?”
兩位王爺覺得無所謂,三位巡撫,戶部尚書左都禦史卻都覺得很有必要,都道:“還是眼見為證吧!”
然後,幾位欽差再次轉戰,到了陽光充足的半坡底。
這裏的產量幾乎跟榮府的申報產量持平。
當然有幾百斤的差距,考慮晾曬因素,就剛剛合適。
然後,幾位欽差湊著腦袋商議,要不要把這幾種的數據都報上去。
石梅坐在旁邊不發一言。
她已經擺出了姿態,至於這幾位巡撫尚書王爺如何決定,她也管不著。
再有,幾位巡撫大人在場,若是不能爭取一定的利益空間,也與她無關。
將來得咎,也別怨恨榮府。
這些大人都是人精,他們果然說服了兩位王爺,維持原本的產量。
但是,他們必定跑了一趟,不能什麽都不改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在原本的產量上,給黑土地沙土地增加了一二百斤。開荒地也增加五十斤產量。
然後,就是兩位王爺跟石梅聊番薯種植的起因,就是深挖這樁善舉的前因後果,整理出來就是一樁美談。
石梅不吝誇讚,把起因安在張家親家頭上。
然後,張氏這個張家女受到了兩位王爺的召見。
張老爺子曾經是太子的恩師,京都的王爺們都做過太子伴讀,或者同窗,兩位王爺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張老爺子的學生。
石梅看出來了,這兩位王爺想跟張家結善緣。
張氏見禮後,說起父親的學生給父親贈送土儀,這才有了番薯種植。
張氏善意的隱瞞了那位膽小的師兄拒絕種植之事。
在石梅看來,這種隱瞞沒有絲毫的作用。
番薯已經種植成功,福建的大小官員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申斥。
申斥他們不作為,沒遠見還是輕得了。
不貶官就萬幸了。
這些也不是石梅能夠插手的事情了。
然後就是耕種的技術。
戶部尚書向石梅轉達了嘉和帝的口諭,用玉泉山附近白家穜的一個千畝的果園換取石梅的周家村,包括三十名雇農,也要由戶部接手。
這事兒石梅早就知道:“這事兒沒問題,正因為臣婦的力量有限,這才把番薯種植技術獻給朝廷。自然這些把式也會轉交給朝廷。
隻是,臣婦隻是跟他們簽訂的聘請合同,他們一直在這裏耕種肯定樂意,若是要他們離開這裏就需要要大人您自己跟他們談條件了。”
戶部尚書可是不好忽弄,因問:“請教國公夫人,您這番薯一直是您親自管理嗎?”
石梅笑道:“這倒沒有。
這試驗田是我主導,負責去海疆考察的是我一個本族的侄子,監督執行的也是他,就是剛才負責采挖的那名指揮者。
他叫賈玫,大人願意,臣婦可以把他介紹給大人。
臣婦獻上的那本種植番薯的統計冊,多數是根據他提供的數據。
您也知道,臣婦畢竟沒耕種過,也不可能十二個時辰的盯在田裏。
臣婦早就有個想法,準備向大人保舉這個孩子,您隻要信任他,他必定能夠幫助您做好番薯推廣的工作。”
胡尚書聞聽這話正中下懷:“這可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石梅卻道:“隻是這賈玫因為家計艱難,隻讀了五年書,臣婦預備迴京之後,去吏部看看,能不能替她出資捐一個出身……”
石梅這話其實在替賈玫要出身。
如今榮府得了好處了,將來襲爵,賈赦肯定要拔高一個檔次。
張老爺子有些礙了陛下的眼,但是,他的兩個兒子是無辜的,隻怕也要提前官複原職了。
剩下就是賈玫了。
石梅不能昧良心。
胡尚書忙著打包票:“這何須您出資,您放心,一切抱在下官身上,七品以上有點難,八品九品下官還能保證!“
這時候賈玫剛好到來。
石梅遂把他介紹給胡尚書:“侄兒快來見過這位胡尚書,大人有些問題要問你,你隻管放心言講,嬸娘已經決定把農莊交給戶部,今後,胡尚書就是你的頂頭上司。”
這還就說的十分直白了。
賈玫之前還在想,做個鄉老也很好。如今看來,嬸娘已經給自己謀劃做官了。
賈玫屏住唿吸,給石梅作揖:“侄兒省得,多謝嬸娘提點!”
然後朝著胡尚書躬身下拜:“草民賈玫見過大人,給大人請安!”
石梅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胡尚書,自己去了兩位王爺的跟前,陪著說話。順便邀請幾位欽差大人進府做客。
雖然石梅很怕麻煩,不想跟這群人打交道,可是如今的情勢勢如騎虎,必須完美收宮。
她也隻有硬著頭皮周旋一二。
當晚,榮府大擺宴席,宴請幾位欽差。
這般時候,番薯產量已經查證落實,隻等迴京受獎,榮府的功勞肯定不小。
這班人可都是人精。
榮府眼見坍塌了,準眼之間又起來了。
恩寵少不了。
正所謂宦海如雲,多個朋友多條路。
榮府走的路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前程,何樂不為?
一慣拒人千裏的左都禦史杜方明,也沒有拒絕賈府的邀請。
她就怕沒有堵住所有漏洞, 讓王家鑽了空子, 煽動災民搶劫番薯, 毀掉試驗田。發生研究三年的高效油菜種子被羊吃了,研究生無法畢業的悲劇。
石梅想著, 金大的手段還是很不錯的,決定把這一家人都帶迴京都去。
石梅是卯正二刻出發,辰初三顆到達農莊。
石梅這邊剛把番薯田都巡視一遍,賈玫便匆匆來報:“嬸娘, 金大叔派人來說,欽差大人們馬上就到。”
張氏賈敏沒有誥封, 欽差不召見不便露麵。
石梅便領著賈琮元春前往大門口迎接。
辰正時分,欽差隊伍準時出現農莊大門處。
走在前麵的喝道的, 是王府的親兵。
頭一頂轎子便是忠靖王,緊著是北靜郡王。
榮府的賈赦賈政父子四人, 騎著駿馬跟在這兩頂轎子旁邊護駕帶路。
然後是戶部尚書,都察院禦史,江蘇甘肅河南的三位巡撫以及他們府標殿後。
忠靖王北靜王跟石梅都認得, 在賈代善的葬禮上見過一麵, 還有些影像。
雖然兩人穿戴一樣的四爪蟒袍,石梅還是準確的認出了兩人誰是誰。
兩位王爺就在農莊門前下轎步行。
石梅的品級不及兩位王爺, 但是石梅是東道主, 而且還是陛下親口誇讚的公忠體國之人。
兩位王爺不敢怠慢, 下轎與石梅拱手還禮。
二人見石梅帶著兩位粉雕玉琢的小孫子, 又誇讚兩句孩子聰明伶俐, 給了見麵禮。
賈琮元春兩人的腰間多了兩塊壓袍邊的玉環。
賈琮元春都不用石梅教導,小嘴吧嗒的到了謝。
元春說:“王爺長命百歲!”
賈琮忙著跟進:“王爺福壽延綿!”
北靜王與忠靖王兩位王爺都是家財萬貫的主兒。
然而,北靜王與忠靖王都有一個毛病,這兩人多年在外征戰,故子嗣稀薄。
到如今,兩人年過不惑,北靜王隻有一個三歲的兒子,還膽小怯懦得很。
忠靖王的兒子也才五歲,因為忠靖王常年在外,王妃早逝,這兒子養在陛下跟前,對陛下倒比忠靖王親熱。
遇見元春賈琮兩個不認生的小書生,兩人很是稀罕,伸手就一人抱了一個,嘴裏還恭賀石梅:“論福氣還是您榮國公府啊,瞧瞧這孩子成群成群的生,還一個個這樣俊俏聰慧,別人羨慕不來啊。”
石梅知道這兩位是真心羨慕榮府,不論榮府兩個兒子,三個孫子有用沒有,數量取勝啊。
遂謙辭幾句,再把兩位王爺家的小王爺誇讚一番。
這般時候,賈赦賈政還有賈珠賈璉都在後麵照應。
賈赦賈政照顧幾位大人。
賈珠賈璉兩個則在指揮家人幫忙欽差隊伍歸置飲馬。
石梅不時瞟一眼他們兄弟,但見他們板著小臉,指揮有方,欽差隊伍分流,馬匹車架去了跑馬場,哪裏有敞亮的馬廄草料。
石梅這邊安心的陪同幾位欽差大人。
石梅將兩位王爺安置坐定,喝上了嚇煞香茶,戶部尚書,督察院總憲,三位巡撫也進門了。
一般來說,江蘇巡撫身為東道主,應該先行一步,前來瞭哨開路。
然而,偏生被忠靖王與北靜王給他纏住了。行動坐臥不許他稍離。
這是陛下的意思,他想看見的是原生態的番薯種植園,最怕人家作假糊弄他。
一畝地一千五百斤的產量,在大月朝史無前例。
因此,陛下格外重視,派出兩位信任的後輩子侄過來勘察。
當然,石梅一點不擔心,她本來就打的有埋伏,一千五百斤有增無減。
石梅跟戶部尚書,左都禦史,三位巡撫見禮奉茶已畢。
忠靖王與北靜王對視一眼,便看向戶部尚書胡巍:“巳時開挖,大人主持吧。”
戶部尚書忙著作揖:“兩位王爺麵前,哪有下官出頭的道理。”
北靜王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們是奉旨監督,拓展農作物是你戶部的職責,本王豈能越俎代庖!”
田間地頭已經搭起了一排敞篷,兩位王爺,三位巡撫就座。
賈玫帶領三十位把式動手開挖。
戶部尚書帶領三十名庫兵亦步亦趨的盯著裝框,過稱。
左都禦史則一眼不錯的盯著庫兵過稱。
忠靖王,北靜王,三位巡撫自己個在敞篷吃茶,卻都派遣了親信監督。
石梅賈赦賈政賈珠賈璉則一旁等待。隨時解答欽差們的詢問。
戶部的庫兵大聲的報數:一百五十斤……
五百斤……
一千二百五十斤……
一千四百斤……
一千八百斤……
期初,兩位王爺聽著報數,心情十分舒暢,畝產一千五百斤算是落定了。
他們就是錦上添花之行,榮府的功勳穩當了。
他們也不落下埋怨。
然後,庫兵並未停止報數。
隔了幾炷香,庫兵的聲音再次響起:兩千斤……
忠靖王停止了喝茶,問北靜王:“北王,你聽……”
北靜王有些小激動,這下子穩當了,不僅沒有虛報,還超產了,頷首道:“本王聽見了,兩千斤。”
然後,就在他們等候戶部尚書過來報喜的時候,庫兵繼續報數:兩千三百斤……
番薯地李想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三位巡撫跟石梅座位挨著,側目觀察,竟然看不出絲毫的情緒波動。
三位巡撫頓時了然,這家人心中有數啊!
陛下擔心虛報了,誰知道人家瞞報了。
三人又是高興又是忐忑。
激動的是,本省有了這等作物,再不會餓死人了,這時政績。
可是,若是他們栽種的產量下降了,豈不是貽笑大方,還不如人家一個後宅寡婦?
就在這些人精心思百轉的時候,庫兵再次報數,兩千五百八十三斤。
這時候,同時響起賈玫的聲音:“稟報大人,一畝地的番薯起挖完畢。”
忠靖王,北靜王三位巡撫同時站立起身,一起抬起貴足下了地。
“多少,再報一遍?”
然後,庫兵在兩位王爺,三位巡撫的監督下,再次過稱,卻多出了兩斤,變成兩千三百八十五斤。
甘肅巡撫道:“這土裏還有嗎?”
賈玫道:“縱有遺漏,也不過十幾二十斤……”
左都禦史卻道:“再挖一遍……”
卻被戶部尚書攔住了:“挖下一塊吧!”
幾位欽差一起點頭:“對對對,繼續挖下一塊。”
大家都想看看,下一塊還有沒有這樣的產量。
然後,兩刻鍾後,再挖了一畝地,出產番薯兩千三百八十斤。
戶部尚書激動的麵頰通紅,招了賈赦問話:“本官記得,府上試種三種土質?”
賈赦馬上明白了:“賈玫兄弟,轉戰沙土地!”
沙土地頭也搭起了敞篷。
幾位欽差移駕就座。
這邊賈玫指揮開挖。
然後,連挖兩塊,產量分別是兩千二百三十斤,兩千二百五十斤。
戶部尚書已經哈哈大笑了:“本官看看開荒地!”
然後,開荒地開挖,一畝五百斤,一畝四百八十斤。
胡尚書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這些年年年災禍,旱災澇災輪番來。
他雖沒撤職查辦,可是年年的考績都掉尾。
再這樣下去,陛下不嚴懲,他也要自動請辭了。
他宦海沉浮半輩子,臨了卻辦成這樣一件利國利民、可載入史冊的大事,也算不枉此生!
胡尚書朝著幾位王爺巡撫拱手:“下官以為抽查可以結束了。還請幾位大人清場,下官有幾個問題向國公夫人請教。”
幾位巡撫揮手之間,兵丁唿啦啦撒出去,圍住番薯園。
胡尚書這裏迴頭衝著石梅作揖:“下官代表天下的百姓謝謝您,您的善心善意善舉,必然得到天下百姓傳頌,人們將世世代代記住您的善舉。”
胡巍對石梅的態度真是又親切又恭敬,滿口讚譽。
石梅可不敢大咧咧的領受,忙著謙辭:“大人過譽了,臣婦可不敢居功。臣婦不過是無知婦人,偶然發現番薯能夠救人活命,家裏托了陛下的洪福,還有幾畝閑田,這才想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種不成,也不過耽誤幾百兩的出息而已,沒想到竟然成了。這也是我大月朝皇帝陛下洪福齊天,才得到了上天庇護,降下這等高產作物。”
忠靖王北靜王幾個聽的嘴巴直抽抽。
然而,大家也知道,賈母必須這麽說,不然,難道說我榮府洪福齊天,得天庇護,才發現了這等高產作物?
誰敢這樣大刺刺,等著抄家吧!
冠冕堂皇的話說完了。進入番薯種植的細節征詢。
胡尚書首先詢問產量的問題:“貴府奏報的產量分別是,一千五,一千,三百,如今看來,幾乎都折半,請教國公夫人,當初您是如何作想?”
石梅一笑,早就準備好了說辭:“這中間卻是有原因。
其一,江南是膏腴之地,非甘肅陝西這些貧瘠之地可比。
其二,番薯耐旱,是活命的作物。
可是,還有一個特點,這作物需要肥料,肥料跟不上產量就低。
臣婦之前報備的產量,並非空口無憑,皆因那一畝地的肥料用的都是草木灰,而大人您今日開挖的土地,都是用的農家肥。
其三,您今日稱量的斤數裏還有水分可除。一般來說番薯要很好的保存,至少還要晾曬幾日,除掉水分,才能夠保存過冬。“
戶部尚書又稱大司農,雖然不親自種地,一些農業上的術語還是能懂。
包括幾位巡撫也是縣令做起來,大多聽懂了賈母的言下之意。
番薯的滋味他們嚐過,能夠果腹,滋味也不錯。
但是,卻不是什麽營養的東西。
風調雨順,百姓們肯定不願意種植番薯,種植番薯的地區肯定都是缺糧食的地方。
人都快要餓死了,哪裏有什麽農家肥呢?
所以,最好的肥料就是草木灰了。
戶部尚書隧道:“敢問您家種植多少這種草木的番薯?”
石梅一笑:“三十畝,三種土質都有。產量跟臣婦上報略有差距,是臣婦晾曬之後的產量。幾位大人若是想要見識一下,現在咱們就去現場挖一畝?”
兩位王爺覺得無所謂,三位巡撫,戶部尚書左都禦史卻都覺得很有必要,都道:“還是眼見為證吧!”
然後,幾位欽差再次轉戰,到了陽光充足的半坡底。
這裏的產量幾乎跟榮府的申報產量持平。
當然有幾百斤的差距,考慮晾曬因素,就剛剛合適。
然後,幾位欽差湊著腦袋商議,要不要把這幾種的數據都報上去。
石梅坐在旁邊不發一言。
她已經擺出了姿態,至於這幾位巡撫尚書王爺如何決定,她也管不著。
再有,幾位巡撫大人在場,若是不能爭取一定的利益空間,也與她無關。
將來得咎,也別怨恨榮府。
這些大人都是人精,他們果然說服了兩位王爺,維持原本的產量。
但是,他們必定跑了一趟,不能什麽都不改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在原本的產量上,給黑土地沙土地增加了一二百斤。開荒地也增加五十斤產量。
然後,就是兩位王爺跟石梅聊番薯種植的起因,就是深挖這樁善舉的前因後果,整理出來就是一樁美談。
石梅不吝誇讚,把起因安在張家親家頭上。
然後,張氏這個張家女受到了兩位王爺的召見。
張老爺子曾經是太子的恩師,京都的王爺們都做過太子伴讀,或者同窗,兩位王爺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張老爺子的學生。
石梅看出來了,這兩位王爺想跟張家結善緣。
張氏見禮後,說起父親的學生給父親贈送土儀,這才有了番薯種植。
張氏善意的隱瞞了那位膽小的師兄拒絕種植之事。
在石梅看來,這種隱瞞沒有絲毫的作用。
番薯已經種植成功,福建的大小官員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申斥。
申斥他們不作為,沒遠見還是輕得了。
不貶官就萬幸了。
這些也不是石梅能夠插手的事情了。
然後就是耕種的技術。
戶部尚書向石梅轉達了嘉和帝的口諭,用玉泉山附近白家穜的一個千畝的果園換取石梅的周家村,包括三十名雇農,也要由戶部接手。
這事兒石梅早就知道:“這事兒沒問題,正因為臣婦的力量有限,這才把番薯種植技術獻給朝廷。自然這些把式也會轉交給朝廷。
隻是,臣婦隻是跟他們簽訂的聘請合同,他們一直在這裏耕種肯定樂意,若是要他們離開這裏就需要要大人您自己跟他們談條件了。”
戶部尚書可是不好忽弄,因問:“請教國公夫人,您這番薯一直是您親自管理嗎?”
石梅笑道:“這倒沒有。
這試驗田是我主導,負責去海疆考察的是我一個本族的侄子,監督執行的也是他,就是剛才負責采挖的那名指揮者。
他叫賈玫,大人願意,臣婦可以把他介紹給大人。
臣婦獻上的那本種植番薯的統計冊,多數是根據他提供的數據。
您也知道,臣婦畢竟沒耕種過,也不可能十二個時辰的盯在田裏。
臣婦早就有個想法,準備向大人保舉這個孩子,您隻要信任他,他必定能夠幫助您做好番薯推廣的工作。”
胡尚書聞聽這話正中下懷:“這可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石梅卻道:“隻是這賈玫因為家計艱難,隻讀了五年書,臣婦預備迴京之後,去吏部看看,能不能替她出資捐一個出身……”
石梅這話其實在替賈玫要出身。
如今榮府得了好處了,將來襲爵,賈赦肯定要拔高一個檔次。
張老爺子有些礙了陛下的眼,但是,他的兩個兒子是無辜的,隻怕也要提前官複原職了。
剩下就是賈玫了。
石梅不能昧良心。
胡尚書忙著打包票:“這何須您出資,您放心,一切抱在下官身上,七品以上有點難,八品九品下官還能保證!“
這時候賈玫剛好到來。
石梅遂把他介紹給胡尚書:“侄兒快來見過這位胡尚書,大人有些問題要問你,你隻管放心言講,嬸娘已經決定把農莊交給戶部,今後,胡尚書就是你的頂頭上司。”
這還就說的十分直白了。
賈玫之前還在想,做個鄉老也很好。如今看來,嬸娘已經給自己謀劃做官了。
賈玫屏住唿吸,給石梅作揖:“侄兒省得,多謝嬸娘提點!”
然後朝著胡尚書躬身下拜:“草民賈玫見過大人,給大人請安!”
石梅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胡尚書,自己去了兩位王爺的跟前,陪著說話。順便邀請幾位欽差大人進府做客。
雖然石梅很怕麻煩,不想跟這群人打交道,可是如今的情勢勢如騎虎,必須完美收宮。
她也隻有硬著頭皮周旋一二。
當晚,榮府大擺宴席,宴請幾位欽差。
這般時候,番薯產量已經查證落實,隻等迴京受獎,榮府的功勞肯定不小。
這班人可都是人精。
榮府眼見坍塌了,準眼之間又起來了。
恩寵少不了。
正所謂宦海如雲,多個朋友多條路。
榮府走的路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前程,何樂不為?
一慣拒人千裏的左都禦史杜方明,也沒有拒絕賈府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