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了五六天的路程,張繡一行人終於抵達鄴城。
張遼率領眾將領到城門接駕。
看到自己的愛將張遼,張繡的臉上笑開了花,下馬扶起跪拜的張遼:“文遠真不愧是朕之愛將也,冀州之戰,你當居首功啊!”
張遼慌忙道:“都是將士們用命,賴孔明軍師之智,臣安敢居功。”
這話說得漂亮。
張繡笑嗬嗬地望著眾將說:“此戰我們達到戰略目標,敗曹魏,得冀州、幽州廣袤之地,諸位將領的功勞,朕自當論功行賞。”
眾將領:“謝皇上隆恩。”
張繡領眾將進城,問道:“鄴城之中可還有曹魏之未降將領、謀士?”
諸葛亮道:“皇上,有前袁紹舊臣審配、田豐未降曹操,但曹操惜其才,未將他們斬殺,關押在監獄之中,臣等已經將他們轉移到別院看管,請皇上定奪。”
審配和田豐都是河北的知名謀士,才華橫溢,算是漢末時代少有的能臣,可惜袁紹不善於用人,導致這些能臣埋沒了才能。曹操想把他們收入麾下,奈何曹操是袁紹死敵,他們寧死也不願降曹操。
如今曹操被張繡所敗,也算是給袁紹報了仇,或許有機會說服他們。
此二人都是河北的名望之士,就算他們不投靠張繡,張繡還不敢殺他們,否則會引起所有士族的反感,要知道害賢的這個帽子誰都不敢帶,更何況他們剛剛得到冀州,要是殺了冀州名士,則整個冀州的人心都會慌亂。
要是能把此二人收入麾下,會加快消化冀州的速度,讓冀州的士族、百姓能夠快速接受大靖。
張繡想了想說:“此二人對我們穩定冀州萬民之心作用不小,需禮嘉待之。”
諸葛亮:“皇上放心,臣已經將他們安排妥當,所有用度,都是按照一品大員的規格招待的。”
張繡點了點頭:“走,帶我去見見他們。”
“喏!”諸葛亮和張遼應答。
不多時,一行人馬聽到一處院門口,門口處有幾個護衛,早已經跪拜迎接了。
張繡進入院子。
進了正房,就看到兩個中年男子坐在桌案上專心看書,聚精會神的竟然沒有發覺有人進來。看來兩人都是嗜書如命之人。
“紙是傳播書籍的重要途徑!”張繡緩步進入,臉上帶著淡淡地說,“有句話不知道二位聽說過沒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了書,人類就無法進步,所以讀書並非是個人的專利,而是天下人的權利,不知二位對此有何看法?”
聽到聲音,兩人才抬起頭。
先是看到張繡,他們並沒有見過張繡,不認識,但是後麵跟著的諸葛亮和張遼他們是見過的。能讓張遼和諸葛亮如此恭敬的人,隻有大靖的皇帝張繡了。
審配和田豐目光碰了碰。
田豐不屑地一笑:“此詭辯也!書乃是聖賢之作,非有讀書之命者不能讀,比如農者,一心農耕便是命數,若是給了書籍知識,他們的心就不能專心一意,導致農田無人耕作。沒了糧食,天下萬民豈不得餓死?”
審配道:“愚民,對皇帝,對天下都好。倘若人人都有知識,都有別樣的心思,這天下可還能安乎?”
“哈哈哈!”
張繡大笑起來:“知書達理,明辨是非。四百年大漢用愚民手段管理天下,何故有失了天下?黃巾起義難道是愚民的結果?官非皆是清官,民非皆是愚民,若是靠愚民手段來管理天下,則必不長久也!最起碼也讓他們知道忠君愛國的道理。”
審配和田豐目光再次一碰,都沒有說話。
張繡走過去,見他們手裏捧著是論語,就問:“聖人雲:知不可為而為之,敢問兩位是什麽本意?”
田豐不假思索:“聖人本意是有些事兒知道不可為,但還是要做。”
張繡點頭,說:“人要做一事,按照‘應不應該’與‘可不可能’兩個維度思考:應該做,不可能做到;應該做,可能做到;不應該做,可能做到;不應該做,不可能做到。袁紹外寬內忌,不是明主,但你們卻偏偏輔佐於他,乃是不應該做,不可能做到;曹操乃是梟雄也,算是明主,乃是應該做,可能做到;但你們卻頂著忠義的帽子並沒有成為曹操麾下之臣。如今朕入主冀州,半壁天下已歸大靖,統一天下已指日可待,不知二位這次如何理解這個: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聽聞張繡這話,審批和田豐目光一碰。
都從對方的眼神裏看到了驚訝的神色。
此言論他們還是頭一次聽說,聖人之書還能這樣解釋?
見他們的表情,張繡笑笑道:“怎麽,對朕的言論感到驚訝?若是感到驚訝,那就說明你們對聖人書的認識過於刻板,活學活用,一個字,一句話,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答案,就如看高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思想不可固化也。”
他們兩人目光更吃驚了。
竟然能出口成詩,細細品味,其中道理真叫人拍案叫絕。
見他們陷入思考,張繡起身說:“朕在鄴城待五六天的時間,若是你們想好了,隨時來見朕,大靖的大門為你們敞開。但不要太遲,若在朕離去之前,你們還沒有任何的表示,那朕隻好讓你們的才華永遠的埋沒在河北了。”
說罷,便起身離去。
該說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要是二人還是迂腐不堪,思想不前進,不轉變的話,那就隻能這樣了。
對於賢才,張繡可以求賢,比如當年的李儒,比如現在的他們二人。但要是拖著架子沽名釣譽,那就找錯人了,天下的賢才雖少,但也不是隻有你們二人,再者說,如今張繡麾下,賢才還真不少。
張遼率領眾將領到城門接駕。
看到自己的愛將張遼,張繡的臉上笑開了花,下馬扶起跪拜的張遼:“文遠真不愧是朕之愛將也,冀州之戰,你當居首功啊!”
張遼慌忙道:“都是將士們用命,賴孔明軍師之智,臣安敢居功。”
這話說得漂亮。
張繡笑嗬嗬地望著眾將說:“此戰我們達到戰略目標,敗曹魏,得冀州、幽州廣袤之地,諸位將領的功勞,朕自當論功行賞。”
眾將領:“謝皇上隆恩。”
張繡領眾將進城,問道:“鄴城之中可還有曹魏之未降將領、謀士?”
諸葛亮道:“皇上,有前袁紹舊臣審配、田豐未降曹操,但曹操惜其才,未將他們斬殺,關押在監獄之中,臣等已經將他們轉移到別院看管,請皇上定奪。”
審配和田豐都是河北的知名謀士,才華橫溢,算是漢末時代少有的能臣,可惜袁紹不善於用人,導致這些能臣埋沒了才能。曹操想把他們收入麾下,奈何曹操是袁紹死敵,他們寧死也不願降曹操。
如今曹操被張繡所敗,也算是給袁紹報了仇,或許有機會說服他們。
此二人都是河北的名望之士,就算他們不投靠張繡,張繡還不敢殺他們,否則會引起所有士族的反感,要知道害賢的這個帽子誰都不敢帶,更何況他們剛剛得到冀州,要是殺了冀州名士,則整個冀州的人心都會慌亂。
要是能把此二人收入麾下,會加快消化冀州的速度,讓冀州的士族、百姓能夠快速接受大靖。
張繡想了想說:“此二人對我們穩定冀州萬民之心作用不小,需禮嘉待之。”
諸葛亮:“皇上放心,臣已經將他們安排妥當,所有用度,都是按照一品大員的規格招待的。”
張繡點了點頭:“走,帶我去見見他們。”
“喏!”諸葛亮和張遼應答。
不多時,一行人馬聽到一處院門口,門口處有幾個護衛,早已經跪拜迎接了。
張繡進入院子。
進了正房,就看到兩個中年男子坐在桌案上專心看書,聚精會神的竟然沒有發覺有人進來。看來兩人都是嗜書如命之人。
“紙是傳播書籍的重要途徑!”張繡緩步進入,臉上帶著淡淡地說,“有句話不知道二位聽說過沒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了書,人類就無法進步,所以讀書並非是個人的專利,而是天下人的權利,不知二位對此有何看法?”
聽到聲音,兩人才抬起頭。
先是看到張繡,他們並沒有見過張繡,不認識,但是後麵跟著的諸葛亮和張遼他們是見過的。能讓張遼和諸葛亮如此恭敬的人,隻有大靖的皇帝張繡了。
審配和田豐目光碰了碰。
田豐不屑地一笑:“此詭辯也!書乃是聖賢之作,非有讀書之命者不能讀,比如農者,一心農耕便是命數,若是給了書籍知識,他們的心就不能專心一意,導致農田無人耕作。沒了糧食,天下萬民豈不得餓死?”
審配道:“愚民,對皇帝,對天下都好。倘若人人都有知識,都有別樣的心思,這天下可還能安乎?”
“哈哈哈!”
張繡大笑起來:“知書達理,明辨是非。四百年大漢用愚民手段管理天下,何故有失了天下?黃巾起義難道是愚民的結果?官非皆是清官,民非皆是愚民,若是靠愚民手段來管理天下,則必不長久也!最起碼也讓他們知道忠君愛國的道理。”
審配和田豐目光再次一碰,都沒有說話。
張繡走過去,見他們手裏捧著是論語,就問:“聖人雲:知不可為而為之,敢問兩位是什麽本意?”
田豐不假思索:“聖人本意是有些事兒知道不可為,但還是要做。”
張繡點頭,說:“人要做一事,按照‘應不應該’與‘可不可能’兩個維度思考:應該做,不可能做到;應該做,可能做到;不應該做,可能做到;不應該做,不可能做到。袁紹外寬內忌,不是明主,但你們卻偏偏輔佐於他,乃是不應該做,不可能做到;曹操乃是梟雄也,算是明主,乃是應該做,可能做到;但你們卻頂著忠義的帽子並沒有成為曹操麾下之臣。如今朕入主冀州,半壁天下已歸大靖,統一天下已指日可待,不知二位這次如何理解這個: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聽聞張繡這話,審批和田豐目光一碰。
都從對方的眼神裏看到了驚訝的神色。
此言論他們還是頭一次聽說,聖人之書還能這樣解釋?
見他們的表情,張繡笑笑道:“怎麽,對朕的言論感到驚訝?若是感到驚訝,那就說明你們對聖人書的認識過於刻板,活學活用,一個字,一句話,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答案,就如看高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思想不可固化也。”
他們兩人目光更吃驚了。
竟然能出口成詩,細細品味,其中道理真叫人拍案叫絕。
見他們陷入思考,張繡起身說:“朕在鄴城待五六天的時間,若是你們想好了,隨時來見朕,大靖的大門為你們敞開。但不要太遲,若在朕離去之前,你們還沒有任何的表示,那朕隻好讓你們的才華永遠的埋沒在河北了。”
說罷,便起身離去。
該說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要是二人還是迂腐不堪,思想不前進,不轉變的話,那就隻能這樣了。
對於賢才,張繡可以求賢,比如當年的李儒,比如現在的他們二人。但要是拖著架子沽名釣譽,那就找錯人了,天下的賢才雖少,但也不是隻有你們二人,再者說,如今張繡麾下,賢才還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