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杜先生,小可卻有另辟蹊徑的打算,不過不是放棄江寧府,而是本著開枝散葉,狡兔三窟的道理。太公年歲漸長,戀鄉乃人之常情,但小可年幼,好男兒誌在四方,又豈能墨守成規,不勇猛精進?”


    杜岩雙眼大亮:“好一個好男兒誌在四方!願聞其詳?”


    “吾欲在北地沿海之處尋一丘陵山穀,當地山脈綿延數十裏,土地肥美,左近礦產富饒,海岸邊深港天成,可停萬料海舟。對內可圩田開礦,深耕宋土,對外則溝通東海,貨達萬邦。小可有意在其山穀內立塢堡、養家丁,移民十萬,圍堰造田,改良土地,可得田二十餘萬畝,栽種棉花和稻、麥,再加上肥皂、白糖、海鹽等民生之利,足以養莊丁數萬,如此內安黎民,外禦敵匪,保家護國,庶可以繼乎?”


    杜岩和石掌櫃都聽得呆愣不語,半晌才茫然自語:“世上有如此王霸之地?聽小官人所言,似乎已確有所指?”


    王定六大笑幾聲,沒有正麵迴答:“先生過譽了,哪裏有甚王霸之地,不過俗世中一隅立足之地也!明年自見分曉。”


    石掌櫃長歎一聲:“賢侄才如此年紀,莫不是生而知之,直有經緯天地之能?老夫自歎不如也!如不嫌棄,今後你我二人叔侄相稱如何?老夫石有道,賢侄可稱唿我為有道叔。”


    “老夫這貨貿行掌櫃,先勉為其難吧,還望賢侄多多指教。”杜岩也答應下來。


    “兩位世叔休要客套,小侄幸何如之!”


    石有道欣慰的點點頭:“棉花種子老夫迴到福州定會抓緊大量采購,興許下半年會送到,說來可笑,此前我南人多將其當做尋常花朵栽種觀賞,哪知竟還有如許奇效,按照賢侄所言,其棉花真能製作甚的棉帳、棉衣?可有此事?”


    “千真萬確!小侄時才粗略一觀,不要說北方之地,即便這江南之地的土壤,隻要稍加治理即可種植棉花,來年冬日,必叫有道叔穿上棉衣!隻是還要另煩叔父多運送幾架沿海之地的紡織機,也許此時已有人開始嚐試紡織棉布了。”


    “老夫記下了,福州、明州、杭州、泉州等地渠道,老夫也有關係,必不負賢侄所托,江寧城這裏的金海貨貿行,就拜托杜先生了。”


    王家莊旁邊的灘塗地,如今已經全部被王家買下,共一萬零六百畝左右,得耕地六千五百餘畝,這些土地正好夠天闕村五百多戶村民租種。明年開春除了一千畝蔬菜之外,又要多種五百畝棉花,其他的還要等到秋後開墾完畢。


    以酒店為中心,東西和南北向的十裏道路都已拓寬完成,都是碎石子鋪就,下雨也不會泥濘,可以並行四輛大車,道旁已經開了二三十家茶室、酒館、客棧等各種店鋪,儼然已經是個鄉鎮的雛形。


    不少從淮西、淮南渡江而來的旅人、客商,都選擇在此地打尖,畢竟這裏要比江寧城內吃飯、住宿的價格便宜不少。


    這一日,王定六讓侯健、王安等人,抬著孫掌櫃裁縫鋪縫製好的十餘件江寧帳成品,以及鋼條支架等,在莊內很快搭建好了這個時代第一座野外帳篷,引得眾教頭都來觀看。


    基本上外表看起來跟後世的野外軍用帳篷差不多,為黃褐色長方形,長兩丈四,寬高各八尺,兩端各有一個門,兩側四個厚帆布窗戶。約能容納十二個人左右,為了節省空間,又在帳篷中間加了一張帆布隔簾,將整個帳篷還可分成兩家共用。


    進入裏麵頗為溫暖安靜,讓杜岩和侯健等人讚歎不已:“小官人真神人也!如此巧奪天工,莫不是有鬼神之力相助,才得想出這般妙法?直勝過皮帳十倍百倍!”


    杜岩想到的是商業之事,激動的問:“此物但不知造價幾何,賢侄可算過?”


    王定六想了想:“以小侄自家生產,帆布帳篷加裏麵的雞鴨毛、碎絮、布頭不值錢,主要是鋼料,加起來一件大概十三貫,要是成千上萬製作,本錢更低。要是外包生產會稍貴。”


    “那賣價當在三十五貫,對外言本錢三十貫。”杜岩微笑道:“吾料此江寧帳如到了淮河以北,四十貫亦有人爭搶,過了黃河必然翻倍!若是在軍中,百十貫亦不為過,賢侄必定想到了此節吧?何不與朝廷在東京汴梁合營專賣?”


    王定六點點頭:“小侄確實想好了,跟朝廷談在東京專賣,起碼要到明年秋季棉花收獲之後,小侄本來就打算明日親往東京走一遭,不過今日一見,江寧帳還需完善,要是軍用的話,還需增高加寬到一丈,填上棉絮。”


    “賢侄忒也苛求,依老夫看來,即便其內層填充雞、鴨毛、布等足矣,不必等到棉花收獲,否則過早泄露棉花之事,未必對賢侄是件好事。”


    王定六原本想的是,棉花種植的事早晚瞞不住,多領先一年是一年,可是軍用帳篷怎麽也得用上真材實料吧?這是用後世的標準來衡量。


    今日親身體驗到填充了雞鴨毛的江寧帳之後,覺得也勉強可以接受,又經過杜岩提醒,大宋官場漏勺一樣的情報係統,以及文武之間的扯皮掣肘,利益之爭,搞不好再把自己給卷進去?這棉花軍用江寧帳,倒也不妨再往後放一放。


    其實就算是現有這件成品,在這個時代也已經算是劃時代的產物了,一旦公之於眾,大宋能保有多久這項技術優勢令人懷疑,但這就不關他的事了,盡人事憑天意吧。


    “所有民用、軍用的江寧帳,頂部還要留出一個圓窗,以備將來煤球爐煙道所用,萬一今後用到棉花,如此成本相加,也會升高到三十五貫左右,對外言是五六十貫,給朝廷的定價當在七十貫到八十貫,可乎?”


    “唉,賢侄定的太低了!反而會讓其懷疑我等居心,朝廷的那幫貪官胥吏老夫太清楚,如是令那廝們做,許多官吏上下其手,再加上偷工減料虛報材料等,一件江寧帳本錢怕是要漲到二百貫甚或更高,朝廷需也不是呆子,即便想要官營壟斷,成本核算之下,必然發現居高不劃算,就隻能找我們,聽老夫一言,絕不賤賣致百貫以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水滸之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塵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塵問並收藏新水滸之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