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已變作火宅,唯有身下這葉扁舟恬然不懼烽火如熾,破浪逼近江心。
當整條河水都變得通紅,半明半暗的空中架起了一道艷若滴血的虹橋。凝目細看,虹橋圓弧之上,還托著一個龐然大物。
想是水中燒得待不住,終於把這妖物逼得離水逃生。
不——不僅僅是為了逃生,它在反擊。
整條江水被魚妖張開的血盆大口吸起一半,泛出妖異紅光,滾燙的水珠頓時化作萬千密集箭雨,朝小舟鋪天蓋地兜頭澆下。
壓頂的黑雲被攪散得紛聚而離合,水天之中,一片繚亂。
我蜷縮起來躲在臨淵身後。
他自不動不移。
一身雪青重緞綢衣,襟袍如屏,拂袖似障,用一股龐然無形的勁氣,將化作利矢的水箭擋了迴去。
虹橋環繞中的魚形逐漸清晰,一身紅鱗被掌風震得迸裂開來,淋漓濕透。那聲慘痛的哀號,聽在耳中,竟覺有幾分熟悉,再看鯉魚瞪圓的瞳仁顏色……我掩口驚唿:“錦瀾!”
臨淵亦擰眉唾棄:“又是你!”手中化出的長劍無花無巧,已朝紅鯉直刺而出。剎那間,清嘯勁鳴。濃雲開裂,妖異的虹彩從中折斷,碩大的鯉魚似枯萎般縮迴棒槌大小,重新摔落舟旁。
“自己了斷,還是要本座親自動手。”
水上水下,六目相對,枯舟悠悠。
紅鯉拚盡最後一絲活氣彈上甲板,化迴襤褸人身,聲嘶力竭喊道:“天極帝星出陰山!”
劍尖微滯,離她眉心已連一根髮絲的距離也無,血線順著青腫的鼻翼蜿蜒淌下,半凝半融。
但終究沒有繼續刺下去。
她哽聲繼續:“君上劍下留情,放我一條生路,我有你想知道的秘密!”
臨淵麵無表情垂首瞥她一眼,麵色膚白入骨,眸中星芒微微流轉,極淡極倦:“你本已被琰融打迴原形,何不老老實實待在西海安度餘生,卻私逃下界為非作歹,竟又撞在本座手裏。究竟是吞吃了多少生靈,才勉強修迴的這副皮囊?如此孽障,留之無用。本座也沒什麽要緊事非得從你口裏知道。”
錦瀾咬牙,用雙手緊緊合握住劍身:“你難道不想知道,當年陰山燭龍是為了什麽才會被逼羽化的嗎?”
臨淵身形一動。陰山燭龍,他的養父母。
天露晴光。暮色還剩一線未收,鄉間田野蟲鳴,又恢復一派清和安寧。
迴到姚氏所居的房舍,臨淵未及落座,先探身去缸中撈了一瓢私釀,那酒色澤渾濁,還帶著辛辣微酸的香氣。
他渾不介意,倒進蒙塵的粗鬥碗裏,仰頭飲盡,滿足地嘆道:“人間就是這麽有煙火氣。”
姚氏欣喜惶恐,不知如何招待才是妥當,隻得另尋出幾隻鮮潔瓷碗洗淨,重新舀了米酒呈上。臨淵來者不拒,喝得認真仔細。我捧著裝了錦瀾的瓦缽站在一旁,看得百感交集。
燭龍夫婦是陰山之主,高貴的上古神族,臨淵還是一枚龍卵時就被收養膝下,自幼耳濡目染都是極嚴格正統的教育,對一切俗世的熱鬧毫無概念,除了課業就是修行,早也習慣了漫長的冷冷清清。若非如此,好像就不能體現出神仙的高貴矜持。
我覺得既然好不容易來趟凡間,怎麽也要想法子彌補他這個遺憾。低頭一看,瓦缽裏的紅鯉魚懨懨沉在水底,尾鰭鱗片上遍布傷痕,平添幾許猙獰。
趁臨淵正捧著酒碗半躺在窗下竹榻歇息,我喚過姚氏,低聲囑咐幾句。
“夫人想得周到,這實是件造福一方功德無量的善舉!”姚氏答道,言罷擰身出了房舍,自去備辦。
過了兩三盞茶工夫,姚氏已帶著大群鄉鄰蜂擁而至,眨眼就把三間茅舍擠得水泄不通,茅舍外頭還一層層圍堵了不知多少攢動的人頭。
兩個壯漢一馬當先,抬出張香案來往竹榻前一擺,點上香,抱著蒲團跪下便拜。
臨淵驚得跳起,想要躲開,卻發現整間屋子已經沒有能再插下一隻腳的空隙,隻得跳上那竹床,詫異道:“你們要幹什麽?”
滿屋子黑壓壓的腦袋憑空矮下去一半,瞬間便全部撲通跪倒滿地,個個雙手合十,口中還不住念念有詞地祝禱:“龍神保佑……”
保佑的內容堪稱包羅萬象。從包生兒子治百病,再到五穀豐登六畜興。我才知道,原來凡人雖然壽數短淺,一顆塵心卻相當熾烈,有著那麽多、那麽蓬勃的願景。他們把所有我能想像和聞所未聞的願望全都數說了一遍,說完還得敬香上供。
臨淵從片刻前還甘之如飴的人間煙火氣裏抬頭,直直望過來:“幼棠……”嘴唇動了動,喃喃道,“救命。”
我費了半天勁從人群外圍擠過去,卻被滿屋香菸繚繞迷得視目不清,差點找不到臨淵這麽大尊上神究竟被供在哪裏。
好不容易湊到竹榻前,才發現他已經化出半身龍尾,直接盤到了房樑上。唔,這大概是表示,身為上神,隻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意思。
不可褻玩的龍神此刻居高臨下,享受著凡人的頂禮膜拜,細看還眼泛淚光。
“是不是很感動?你都流眼淚啦?”我感到很欣慰,跳上房梁攬住他肩膀,內心充滿與有榮焉的歡快。
臨淵嘴角莫名一抽,抑不住咳嗽數聲:“我這是,熏的。”指指下麵,又問,“這些人,你讓叫來的?”
</br>
當整條河水都變得通紅,半明半暗的空中架起了一道艷若滴血的虹橋。凝目細看,虹橋圓弧之上,還托著一個龐然大物。
想是水中燒得待不住,終於把這妖物逼得離水逃生。
不——不僅僅是為了逃生,它在反擊。
整條江水被魚妖張開的血盆大口吸起一半,泛出妖異紅光,滾燙的水珠頓時化作萬千密集箭雨,朝小舟鋪天蓋地兜頭澆下。
壓頂的黑雲被攪散得紛聚而離合,水天之中,一片繚亂。
我蜷縮起來躲在臨淵身後。
他自不動不移。
一身雪青重緞綢衣,襟袍如屏,拂袖似障,用一股龐然無形的勁氣,將化作利矢的水箭擋了迴去。
虹橋環繞中的魚形逐漸清晰,一身紅鱗被掌風震得迸裂開來,淋漓濕透。那聲慘痛的哀號,聽在耳中,竟覺有幾分熟悉,再看鯉魚瞪圓的瞳仁顏色……我掩口驚唿:“錦瀾!”
臨淵亦擰眉唾棄:“又是你!”手中化出的長劍無花無巧,已朝紅鯉直刺而出。剎那間,清嘯勁鳴。濃雲開裂,妖異的虹彩從中折斷,碩大的鯉魚似枯萎般縮迴棒槌大小,重新摔落舟旁。
“自己了斷,還是要本座親自動手。”
水上水下,六目相對,枯舟悠悠。
紅鯉拚盡最後一絲活氣彈上甲板,化迴襤褸人身,聲嘶力竭喊道:“天極帝星出陰山!”
劍尖微滯,離她眉心已連一根髮絲的距離也無,血線順著青腫的鼻翼蜿蜒淌下,半凝半融。
但終究沒有繼續刺下去。
她哽聲繼續:“君上劍下留情,放我一條生路,我有你想知道的秘密!”
臨淵麵無表情垂首瞥她一眼,麵色膚白入骨,眸中星芒微微流轉,極淡極倦:“你本已被琰融打迴原形,何不老老實實待在西海安度餘生,卻私逃下界為非作歹,竟又撞在本座手裏。究竟是吞吃了多少生靈,才勉強修迴的這副皮囊?如此孽障,留之無用。本座也沒什麽要緊事非得從你口裏知道。”
錦瀾咬牙,用雙手緊緊合握住劍身:“你難道不想知道,當年陰山燭龍是為了什麽才會被逼羽化的嗎?”
臨淵身形一動。陰山燭龍,他的養父母。
天露晴光。暮色還剩一線未收,鄉間田野蟲鳴,又恢復一派清和安寧。
迴到姚氏所居的房舍,臨淵未及落座,先探身去缸中撈了一瓢私釀,那酒色澤渾濁,還帶著辛辣微酸的香氣。
他渾不介意,倒進蒙塵的粗鬥碗裏,仰頭飲盡,滿足地嘆道:“人間就是這麽有煙火氣。”
姚氏欣喜惶恐,不知如何招待才是妥當,隻得另尋出幾隻鮮潔瓷碗洗淨,重新舀了米酒呈上。臨淵來者不拒,喝得認真仔細。我捧著裝了錦瀾的瓦缽站在一旁,看得百感交集。
燭龍夫婦是陰山之主,高貴的上古神族,臨淵還是一枚龍卵時就被收養膝下,自幼耳濡目染都是極嚴格正統的教育,對一切俗世的熱鬧毫無概念,除了課業就是修行,早也習慣了漫長的冷冷清清。若非如此,好像就不能體現出神仙的高貴矜持。
我覺得既然好不容易來趟凡間,怎麽也要想法子彌補他這個遺憾。低頭一看,瓦缽裏的紅鯉魚懨懨沉在水底,尾鰭鱗片上遍布傷痕,平添幾許猙獰。
趁臨淵正捧著酒碗半躺在窗下竹榻歇息,我喚過姚氏,低聲囑咐幾句。
“夫人想得周到,這實是件造福一方功德無量的善舉!”姚氏答道,言罷擰身出了房舍,自去備辦。
過了兩三盞茶工夫,姚氏已帶著大群鄉鄰蜂擁而至,眨眼就把三間茅舍擠得水泄不通,茅舍外頭還一層層圍堵了不知多少攢動的人頭。
兩個壯漢一馬當先,抬出張香案來往竹榻前一擺,點上香,抱著蒲團跪下便拜。
臨淵驚得跳起,想要躲開,卻發現整間屋子已經沒有能再插下一隻腳的空隙,隻得跳上那竹床,詫異道:“你們要幹什麽?”
滿屋子黑壓壓的腦袋憑空矮下去一半,瞬間便全部撲通跪倒滿地,個個雙手合十,口中還不住念念有詞地祝禱:“龍神保佑……”
保佑的內容堪稱包羅萬象。從包生兒子治百病,再到五穀豐登六畜興。我才知道,原來凡人雖然壽數短淺,一顆塵心卻相當熾烈,有著那麽多、那麽蓬勃的願景。他們把所有我能想像和聞所未聞的願望全都數說了一遍,說完還得敬香上供。
臨淵從片刻前還甘之如飴的人間煙火氣裏抬頭,直直望過來:“幼棠……”嘴唇動了動,喃喃道,“救命。”
我費了半天勁從人群外圍擠過去,卻被滿屋香菸繚繞迷得視目不清,差點找不到臨淵這麽大尊上神究竟被供在哪裏。
好不容易湊到竹榻前,才發現他已經化出半身龍尾,直接盤到了房樑上。唔,這大概是表示,身為上神,隻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意思。
不可褻玩的龍神此刻居高臨下,享受著凡人的頂禮膜拜,細看還眼泛淚光。
“是不是很感動?你都流眼淚啦?”我感到很欣慰,跳上房梁攬住他肩膀,內心充滿與有榮焉的歡快。
臨淵嘴角莫名一抽,抑不住咳嗽數聲:“我這是,熏的。”指指下麵,又問,“這些人,你讓叫來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