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在得知劉備領軍75萬行路至夔關,駕臨白帝城。


    前麵先鋒軍馬已出川口。


    蜀中大軍一到江邊,順江流出川到東吳,不過七八日的功夫。


    他正在私下躊躇是否趁機北麵襲擊巴川。此時屬下人暗中打聽到江東來使者,必然有戲。


    曹丕即令人召入東吳使臣趙諮。


    這東吳的趙諮拜叩之後,遞上孫權的表奏。


    曹丕看完表奏於是問趙諮:“你們家吳侯孫權是一個什麽樣的主公?”


    趙諮迴答:“係聰明、仁智、雄才大略之主公。”


    曹丕搖著頭嬉笑說:“卿之褒獎是不是太言過其實?”


    趙諮:“臣非謬讚。吳侯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於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論之,豈不為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曹丕點點頭,又問趙諮:“你們吳主真的有學問麽?”


    趙諮低頭迴答道:“吳主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誌存經略。少有餘閑時,博覽書傳,曆觀史籍,采其大旨,不效書生尋章摘句而已。”


    曹丕拿眼神斜著看他說:“朕欲伐吳,你認為可不可以?”


    趙諮:“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禦備之策。”


    曹丕:“你們吳國畏懼我們魏兵麽?”


    趙諮:“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畏之有?”


    曹丕:“你們東吳如大夫一樣學曆和德行的有幾個?”


    趙諮:“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這般的,係車載鬥量,不可勝數。”


    曹丕歎口氣說道:“使臣行走於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說當之無愧矣。”他看來喜歡這東吳使臣趙諮。


    其實對於一個賢臣的了解,自己人來看還不一定夠標準,還得客戶和對手集團的人來評價優劣。


    曹丕於是即降詔,命太常卿邢貞齎冊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


    趙諮不辱使命,謝恩出城。


    等他一走,大夫劉曄上諫說:“今孫權明顯係懼蜀兵之勢,故來請降。以臣愚見:蜀、吳交兵,乃天亡之也。如今我們要是派遣上將提數萬之兵,渡江襲之,蜀攻其外,魏攻其內,此吳國必亡,不出幾天。吳亡則蜀孤。此大好良機陛下何不早圖之?”


    曹丕:“孫權既以禮歸服朕,朕若不誠信而起兵攻之,是誅殺天下人欲降者之心,做人做事都不可這樣作為。”


    其實這天下的事什麽事都可以做但是什麽事不能做,就不是一般的人可以預見後果的。


    心胸狹窄,見識淺薄之徒,自然是已被自己的利益驅使,很多人就比如大夫劉曄一樣,隻是看著自己的碗裏去扒飯,不管別人的眼光去做人,遲早出事。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人才,是真正的小人作為。


    劉曄又說道:“孫權雖有雄才,乃殘漢之驃騎將軍、南昌侯之職。官輕則勢微,之前還有畏懼之心,如果加以王位,則和陛下相差不遠了。今陛下信其詐降,崇其位號以封賞之,是同給猛虎添翼。”


    曹丕:“不會的。朕不助吳,亦不助蜀。等著看吳、蜀交兵,若果滅一國,僅存一國,那時除之,還有何難?朕意已決,卿勿複言。”


    曹丕命太常卿邢貞同趙諮一同捧執冊錫,直接取道去東吳。


    這邊的江東孫權正聚集百官,商議抵禦蜀兵之策。


    忽報魏帝封主公為王,禮當遠接。


    顧雍此刻上諫說:“主公宜自稱上將軍、九州伯之位,不應當受魏帝封爵。”


    孫權則不以為然的說:“當日沛公受項羽之封,都是情事所迫,我又為何原由推辭不受?”


    於是帶著百官出城迎接。這曹丕使官邢貞自恃上國天使,入門不下車。


    張昭看到了就大怒,厲聲叫道:“禮無不敬,法無不肅,而君敢自尊大,豈欺負江東沒有人麽?”


    這邢貞才慌忙下車,與孫權以禮數相見,並車入城。


    忽然車後一人又放聲哭道:“吾等不能奮身舍命,為主並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眾人側目看去,此貨乃徐盛。


    邢貞一路也是看到了,也是內心感歎道:“江東集團的將相都能如此,終非久在人下的事實!”


    這邊卻說孫權受了封爵,眾文武官僚拜賀已畢,命人收拾了曹丕賞賜的美玉明珠等物,遣人也去曹丕處謝恩。


    早有細作報說,蜀主引本國大兵,及蠻王沙摩柯番兵數萬,又有洞溪漢將杜路、劉寧二枝兵,水陸並進,聲勢震天。


    水路軍已從江麵出巫口,旱路軍已到秭歸。


    這時孫權雖然明正言順登王位,但是軍事上魏主不肯出兵接應,心中焦急,於是問文武:“蜀兵來勢洶洶,我們如何麵對?”


    眾皆默然。


    其實這就是集團分紅利時,人群蜂擁而至,大難臨頭時,一個個裝不存在的寫照......


    古往今來,難道看得還少?是忠是奸,一看就知道。


    孫權於是感慨道:“周郎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今呂蒙已亡,無人與孤分憂了!”


    孫權話剛落音,忽班部中一少將奮然而出,跪地而奏:“臣雖年幼,頗習兵書。願乞數萬之兵,以破蜀兵。”


    孫權看到的係孫桓。其父名河,本姓俞氏,孫策愛之,賜姓孫,因此亦係吳王宗族。河所生四子,桓居其長,弓馬熟嫻,常跟著吳王征討,累立奇功,官授武衛都尉,這年二十五歲。


    孫權有點不放心的問:“你能有什麽辦法取勝?”


    孫桓:“臣屬下有大將二員:一名李異,一名謝旌,俱有萬夫不當之勇。我隻是需要數萬之眾,就可以去生擒這劉備。”


    其實他的說法我很認同,我當時麵對關羽即將丟失荊州的局勢,隻是帶了我自己一個人,就打退了曹魏和江東聯合軍隊近40萬,引來滔滔江水和漢江洪峰以擊退之,所謂人很低調,事實已經做到了最低調了。


    孫桓真有才能,需要數萬也不是誇口,這技術活東西,不是泛泛之輩,小人可覬覦的能力,孰大孰小,看結果論。


    但是孫權集團此刻係無兵無謀論,他也是空座王位沒有一位能身前擋箭之人,他無不擔憂的說:“侄雖神勇,怎奈年幼,必得一人相助,方可。”


    此刻虎威將軍朱然出列說:“臣願與小將軍同擒劉備。”


    於是孫權許之,點水陸軍五萬,封孫桓為左都督,朱然為右都督,即日起兵。


    哨馬探得蜀兵已至宜都下寨,孫桓引二萬五千軍馬,屯於宜都界口,前後分作三營,以抵抗蜀兵。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狼穴終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尾貓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尾貓哥並收藏狼穴終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