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能全怪廖幕僚,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子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廖幕僚口中的密告不太好辦,既要把謠言傳給別人,又不能讓別人知道是你在傳,最安全的辦法是去貼布告,並且這個布告還得貼的好,被人看到了就有走漏風聲的可能。
廖幕僚考慮再三決定選用二個可靠且不識字的家丁來幹這事,他先用馬車把家丁送到粘貼點,然後囑咐他們貼時必須乘四下無人再貼,且貼的動作要快,貼完即快速返迴馬車。
兩家丁很機靈,完全領悟了廖幕僚的意圖,把粘貼之事幹的非常漂亮的,隻是最後返迴馬車之時出了點岔子,被開封府密作攔住了。
開封府密作一般不著捕快服,從外觀看還以為密作看是潑皮無賴,密後平日裏的工作就是在街麵上瞎逛,是林哲任府尹時設立的。
兩家丁如果不特別謹慎,還不會引起開封府密作注意,偏兩家丁謹慎過了頭,這就引起開封府密作的注意,開封府密作一合計便一路尾隨,一直等兩家丁貼完布告返迴來才下手抓的人。
兩家丁一開始以為是潑皮無賴找茬,沒把密作放在眼裏,還給密作來了一通厲害的抵抗,都險些甩脫開封府密作,隻是後來功虧一簣,開封府密作經過一陣手忙腳亂總算把兩家丁控製住。
馬車內的廖幕僚看到這一情況就知道壞事了,怎麽就被人給製服了,這些潑皮無賴想幹啥?敲竹杠找兩窮家丁。
廖幕僚為避免事情敗露毅然下令馬車對著開封府密作衝,廖幕僚之舉想把家丁救出來,不然出了事,龐賢東那邊沒法交代。
廖幕僚這一招果然厲害,開封府密作被衝的不得不閃避,廖幕僚趁機趕緊喊兩家丁逃命。
兩家丁聽到喊聲趕緊跑,不過開封府密作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迴過神來便兵分二路,一路追家丁,另一路則直接對付馬車。
家丁好跑,一路狂奔伍匯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沒影了,馬車則不走運,很快被跳上馬車的密作控製。
廖幕僚真沒想到會是這樣,趕忙出馬車車廂與開封府密作交涉:“你們是什麽人?怎麽敢隨意攔截龐府的馬車?都給老子下去。”
廖幕僚自報家門,企圖以龐府的名頭來壓他眼中的潑皮無賴。
開封府密作沒把廖幕僚口中的龐府放在眼裏,反而大聲訓斥。
“大膽狂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對開封府捕快下毒手,還有沒有王法了?你們是不是不想活了麽?”
“什麽開封府捕快?你們休得胡言,我等趕著去樞密院,麻煩你們不要多事,趕緊下車走人。”
廖幕僚見龐府壓不住,忙把樞密院抬出來壓,這個必須要壓住。
開封府密作沒理廖幕僚,他們懶得廢話便紛紛亮出了配刀。
這配刀一出,廖幕僚便不敢再多言,廖幕僚這下相信這些潑皮無賴是捕快。
開封府密作見廖幕僚不敢言語了,他們也不囉嗦了,押著馬車及人就迴開封府了,因布告上的內容驚人,開封府密作第一時間上報了開封府通判。
通判大人麵對這樣的布告是不敢遲疑的,馬上派人向中書門下做了稟告:有人在東京汴梁城張貼布告,被開封府當場拿住,布告上講郭侍郎是細作。
邱海還是第一次接到這樣的稟告,吃驚之餘馬上向身在陸府的陸知心作了稟報。
陸知心接到稟報後立馬指示邱海去開封府全權處理,首先辦二件事,第一是將城內的布告全毀掉,第二是嚴審案犯,把幕後真兇揪出來。
邱海立馬行動起來,帶著一眾中書護衛到了開封府,馬上提審廖幕僚。
廖幕僚不是等閑之輩,麵對審問一點不懼,拒不承認他們貼了布告,他講當時是他乘坐的馬車驚了,失控才衝向的捕快。
這解釋似乎說的通,隻是這不是事實是狡辯。
開封府通判刑榮聽完臉一沉,喝道:“大膽賊人,還敢狡辯?你不是在馬車叫兩被抓住的賊人逃跑嗎?若非你做賊,你為何要喊逃跑?”
通判刑榮想從氣勢上壓倒廖幕僚。
豈知廖幕僚不吃這一套,他早算到開封府這邊會這樣說了,他抬了抬眼。
“大人,是你的人聽錯了,當時是馬車失控,我是叫馬車上的人逃跑,還有你們捕快沒著捕快服,我還以為我碰到潑皮無賴了。”
居然可以這麽狡辯?這也是沒誰了。
刑通判不由大怒,把驚堂木一拍。
“大膽賊人,真是巧舌如簧,看來不用點大刑是不會老實說話的,來呀,大刑伺候這廝。”
刑通判隨即扔下一根令簽來。
兩旁的捕快正欲動手,卻被廖幕僚一通立喝給震住。
“我乃龐樞密高級隨從,看你們哪個敢對我用刑?龐樞密的人是隨便能動的麽?我看爾等是不想混了。”
龐樞密?怎麽會是龐樞密的人?刑通判聽了立馬有點慫,刑通判是知道龐樞密的,在刑通判眼裏龐樞密不好惹。
一旁的邱海對這一切聽的是清清楚楚,當即質問廖幕僚。
“你既是龐樞密的人,為何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你意欲何為?你究竟是奉了誰的指令粘貼?你必須把這些一五一十招清楚,否則你的皮肉要受苦,不光如此,你若是死硬不招,殺威棒會打的你一命嗚唿。”
邱海說完即瞪了廖幕僚一眼。
廖幕僚被瞪的心裏直打鼓,但他還是得咬牙堅持。
“我明確告訴各位,我沒粘貼什麽布告,麻煩各位不要總扯這事到我頭上來,你們這樣冤枉我,不怕龐樞密找你們的麻煩麽?”
這廝到現在還這麽嘴硬,那就怪不得殺威棒無情。
邱海長歎了一口氣,徑直對開封府刑通判說:“這廝嘴硬的狠,不打不行,開打吧,隻是注意一點,別一棒子打死就行。”
中書門下的官員都說了,那還有什麽猶豫的,開封府刑通判迴了一聲好後立馬安排捕快們用刑。
廖幕僚看到這不傻眼也傻眼了,他沒想到最後還是這樣一個結果,龐樞密的名頭這麽不頂用,這要是拖下去打板子,誰受的了?
廖幕僚雖不是出身於大富大貴之家,但也是沒吃過苦的人,挨板子是挨不了幾下,可要想不挨板子,那就得說實話,可這實話實在不好說。
這實話一講,那基本離死不遠了,龐賢東那邊肯定會矢口否認,以龐賢東的實力,自己到時候隻會落一個誣陷朝廷命官的罪名。
眼下的情形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還有沒有讓人活的法子?
廖幕僚腦子唿轉,他突然想起了龐賢東的同僚錢大人,把這事推到他的身上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一來沒指證龐賢東,龐賢東不會往死裏弄自己了,二來等扯到錢大人出麵了,自己再翻供,講是受不了酷刑為保命不得己而為之的。
錢大人看龐賢東的麵子不會深究,說不定錢大人看開封府用刑過度還會出手相助,眼下這惡劣情形隻能這麽辦了。
廖幕僚想罷趕緊大聲疾唿:“大人,小的招,是參知政事錢大人吩咐小的貼的,小的沒得辦法隻能貼。”
廖幕僚這話一出,邱海大吃了一驚,按邱海的理解這廝到最後扛不住會把龐樞密招出來,這樣才合理嘛,現在招出一個錢大人,這算怎麽一迴事?錢大人指使龐府的人去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這事靠譜嗎?
邱海覺得廖幕僚極有可能在扯包子,他故意不招龐樞密出來就是怕龐樞密弄死他,而招錢大人就不同了,錢大人不好弄他,他還隨時可以翻供,邱海不滿意這結果就想繼續用刑。
刑通判有點擔心。
“大人,這廝身子孱弱,再用刑恐扛不住,如果打死了,龐樞密那不好交代。”
邱海想想也是,他便讓通判先將廖幕僚收監等待發落,他趕迴陸府向陸知心當麵稟告,看陸知心具體怎麽說。
輝煌的陸府。
陸知心聽了邱海的稟告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問邱海怎麽看這事。
邱海咽了咽口水。
“大人,屬下認為那廝沒有講實話,這布告應該是龐樞密要散布的,至於龐樞密為何要散布這等不實的消息,屬下認為隻有問了龐樞密才清楚,錢大人可能與此事沒有關係,那廝故意扯錢大人進來隻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
邱海娓娓這麽一分析,整件事情就清楚了,陸知心很滿意,他沒想到邱海的分析能力這麽強,之前真是忽視了。
陸知心看邱海這麽行,忍不住又問道:“邱大人,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這事?”
此事涉及兩位正二品大員,陸知心不敢草率處理,他問邱海的意見總比不問的好。
邱海這個時候表現出他的幹練。
“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第一時間處理,屬下認為可召兩位大人去開封府對質,看是誰在誣蔑郭侍郎?對於誣蔑者斷不可輕饒了,即便兩位大人抵死不認,也沒多大關係,反正也是一次警醒。”
邱海知道陸知心看中郭侍郎,便投其所好一口一個誣蔑。
陸知心聽了不住的點頭,沒有任何遲疑馬上指示邱海立刻知會錢伯華跟龐賢東,一個時辰後在開封府碰頭,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來。
邱海得令後親自安排。
因陸知心要去開封府,中書門下的護衛幾乎是傾巢而出,更有大批邱海提前知會的開封府捕快在必經之地護衛,陸知心此次開封府之行,安保工作絕對做到家。
龐賢東接到去開封府碰頭的指令時一臉的懵逼,他不知道又出啥子事了,這會他還不知道他的廖幕僚出事了,鑒於不得不來,他隻能硬著頭皮前往。
等到了開封府,龐賢東才發覺事情沒這麽簡單,因為中書門下來了不少的人,這就有點奇怪,這是不是說開封府出了不小的問題,可開封府出問題也不關樞密院的事,叫他來作甚。
龐賢東看到這不免有點小脾氣,走進在議事廳時又碰到早已坐好的錢伯華,便問錢伯華。
“錢大人,出啥子事了?怎麽把咱們叫到開封府來了?這一天天的,也太不把咱當迴事了,喊來就要來,還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來,這是要幹啥?”
龐賢東使勁發泄著心中的不快。
錢伯華臉色有些沉重。
“龐樞密,好像隻叫了我倆來,事情似乎隻與咱倆有關。”
隻與咱倆有關?怎麽可能?咱們犯什麽事了?龐賢東聽到這火更大了,他正想問個明白,邱海簇擁著陸知心大踏步進來了,跟著進來的便是畏畏縮縮的開封府刑通判。
陸知心的臉色明顯不悅,龐賢東不想惹閑話,趕忙縮迴與錢伯華並排坐好。
陸知心看了一眼粘在一起的兩個奇葩,內心深處一陣反胃,他沒有講其他的,直接說。
“二位大人,今日有刁民在城中四處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影響極其惡劣,已經損害郭侍郎的名聲了,得虧開封府機靈把刁民逮住了,你們猜猜刁民把誰招出來了?”
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龐賢東一聽就知廖幕僚出事了,這個廖幕僚真是飯桶,不知怎麽辦事嗎?怎麽把密告變粘貼了?還讓人逮了一個正著,是豬麽?
這個豬估計扛不住開封府的酷刑已經全部招了,陸知心現在是證據在手肯定是要興師問罪,該怎麽應付呢?龐賢東沒有主意,隻能望向錢伯華,希望錢伯華能力挽狂瀾一把。
錢伯華猜這事就是龐賢東差人幹的,這龐賢東膽子真大,居然想著幹這事,這說明龐賢東真的很蠢,人也不老練,幹這麽個事還手腳不麻溜,被人逮到好嗎?
看龐賢東望著自己,錢伯華沒得辦法隻能替龐賢東講幾句好話。
“陸中書,這事說來說去也不能全怪別人,凡事必有因,是不是郭侍郎在背後幹了什麽才招來的?”
錢伯華不明就裏,他認為他在幫龐賢東說話,可在陸知心他們看來錢伯華太無趣,居然隻挑別人的毛病。
廖幕僚口中的密告不太好辦,既要把謠言傳給別人,又不能讓別人知道是你在傳,最安全的辦法是去貼布告,並且這個布告還得貼的好,被人看到了就有走漏風聲的可能。
廖幕僚考慮再三決定選用二個可靠且不識字的家丁來幹這事,他先用馬車把家丁送到粘貼點,然後囑咐他們貼時必須乘四下無人再貼,且貼的動作要快,貼完即快速返迴馬車。
兩家丁很機靈,完全領悟了廖幕僚的意圖,把粘貼之事幹的非常漂亮的,隻是最後返迴馬車之時出了點岔子,被開封府密作攔住了。
開封府密作一般不著捕快服,從外觀看還以為密作看是潑皮無賴,密後平日裏的工作就是在街麵上瞎逛,是林哲任府尹時設立的。
兩家丁如果不特別謹慎,還不會引起開封府密作注意,偏兩家丁謹慎過了頭,這就引起開封府密作的注意,開封府密作一合計便一路尾隨,一直等兩家丁貼完布告返迴來才下手抓的人。
兩家丁一開始以為是潑皮無賴找茬,沒把密作放在眼裏,還給密作來了一通厲害的抵抗,都險些甩脫開封府密作,隻是後來功虧一簣,開封府密作經過一陣手忙腳亂總算把兩家丁控製住。
馬車內的廖幕僚看到這一情況就知道壞事了,怎麽就被人給製服了,這些潑皮無賴想幹啥?敲竹杠找兩窮家丁。
廖幕僚為避免事情敗露毅然下令馬車對著開封府密作衝,廖幕僚之舉想把家丁救出來,不然出了事,龐賢東那邊沒法交代。
廖幕僚這一招果然厲害,開封府密作被衝的不得不閃避,廖幕僚趁機趕緊喊兩家丁逃命。
兩家丁聽到喊聲趕緊跑,不過開封府密作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迴過神來便兵分二路,一路追家丁,另一路則直接對付馬車。
家丁好跑,一路狂奔伍匯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沒影了,馬車則不走運,很快被跳上馬車的密作控製。
廖幕僚真沒想到會是這樣,趕忙出馬車車廂與開封府密作交涉:“你們是什麽人?怎麽敢隨意攔截龐府的馬車?都給老子下去。”
廖幕僚自報家門,企圖以龐府的名頭來壓他眼中的潑皮無賴。
開封府密作沒把廖幕僚口中的龐府放在眼裏,反而大聲訓斥。
“大膽狂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對開封府捕快下毒手,還有沒有王法了?你們是不是不想活了麽?”
“什麽開封府捕快?你們休得胡言,我等趕著去樞密院,麻煩你們不要多事,趕緊下車走人。”
廖幕僚見龐府壓不住,忙把樞密院抬出來壓,這個必須要壓住。
開封府密作沒理廖幕僚,他們懶得廢話便紛紛亮出了配刀。
這配刀一出,廖幕僚便不敢再多言,廖幕僚這下相信這些潑皮無賴是捕快。
開封府密作見廖幕僚不敢言語了,他們也不囉嗦了,押著馬車及人就迴開封府了,因布告上的內容驚人,開封府密作第一時間上報了開封府通判。
通判大人麵對這樣的布告是不敢遲疑的,馬上派人向中書門下做了稟告:有人在東京汴梁城張貼布告,被開封府當場拿住,布告上講郭侍郎是細作。
邱海還是第一次接到這樣的稟告,吃驚之餘馬上向身在陸府的陸知心作了稟報。
陸知心接到稟報後立馬指示邱海去開封府全權處理,首先辦二件事,第一是將城內的布告全毀掉,第二是嚴審案犯,把幕後真兇揪出來。
邱海立馬行動起來,帶著一眾中書護衛到了開封府,馬上提審廖幕僚。
廖幕僚不是等閑之輩,麵對審問一點不懼,拒不承認他們貼了布告,他講當時是他乘坐的馬車驚了,失控才衝向的捕快。
這解釋似乎說的通,隻是這不是事實是狡辯。
開封府通判刑榮聽完臉一沉,喝道:“大膽賊人,還敢狡辯?你不是在馬車叫兩被抓住的賊人逃跑嗎?若非你做賊,你為何要喊逃跑?”
通判刑榮想從氣勢上壓倒廖幕僚。
豈知廖幕僚不吃這一套,他早算到開封府這邊會這樣說了,他抬了抬眼。
“大人,是你的人聽錯了,當時是馬車失控,我是叫馬車上的人逃跑,還有你們捕快沒著捕快服,我還以為我碰到潑皮無賴了。”
居然可以這麽狡辯?這也是沒誰了。
刑通判不由大怒,把驚堂木一拍。
“大膽賊人,真是巧舌如簧,看來不用點大刑是不會老實說話的,來呀,大刑伺候這廝。”
刑通判隨即扔下一根令簽來。
兩旁的捕快正欲動手,卻被廖幕僚一通立喝給震住。
“我乃龐樞密高級隨從,看你們哪個敢對我用刑?龐樞密的人是隨便能動的麽?我看爾等是不想混了。”
龐樞密?怎麽會是龐樞密的人?刑通判聽了立馬有點慫,刑通判是知道龐樞密的,在刑通判眼裏龐樞密不好惹。
一旁的邱海對這一切聽的是清清楚楚,當即質問廖幕僚。
“你既是龐樞密的人,為何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你意欲何為?你究竟是奉了誰的指令粘貼?你必須把這些一五一十招清楚,否則你的皮肉要受苦,不光如此,你若是死硬不招,殺威棒會打的你一命嗚唿。”
邱海說完即瞪了廖幕僚一眼。
廖幕僚被瞪的心裏直打鼓,但他還是得咬牙堅持。
“我明確告訴各位,我沒粘貼什麽布告,麻煩各位不要總扯這事到我頭上來,你們這樣冤枉我,不怕龐樞密找你們的麻煩麽?”
這廝到現在還這麽嘴硬,那就怪不得殺威棒無情。
邱海長歎了一口氣,徑直對開封府刑通判說:“這廝嘴硬的狠,不打不行,開打吧,隻是注意一點,別一棒子打死就行。”
中書門下的官員都說了,那還有什麽猶豫的,開封府刑通判迴了一聲好後立馬安排捕快們用刑。
廖幕僚看到這不傻眼也傻眼了,他沒想到最後還是這樣一個結果,龐樞密的名頭這麽不頂用,這要是拖下去打板子,誰受的了?
廖幕僚雖不是出身於大富大貴之家,但也是沒吃過苦的人,挨板子是挨不了幾下,可要想不挨板子,那就得說實話,可這實話實在不好說。
這實話一講,那基本離死不遠了,龐賢東那邊肯定會矢口否認,以龐賢東的實力,自己到時候隻會落一個誣陷朝廷命官的罪名。
眼下的情形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還有沒有讓人活的法子?
廖幕僚腦子唿轉,他突然想起了龐賢東的同僚錢大人,把這事推到他的身上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一來沒指證龐賢東,龐賢東不會往死裏弄自己了,二來等扯到錢大人出麵了,自己再翻供,講是受不了酷刑為保命不得己而為之的。
錢大人看龐賢東的麵子不會深究,說不定錢大人看開封府用刑過度還會出手相助,眼下這惡劣情形隻能這麽辦了。
廖幕僚想罷趕緊大聲疾唿:“大人,小的招,是參知政事錢大人吩咐小的貼的,小的沒得辦法隻能貼。”
廖幕僚這話一出,邱海大吃了一驚,按邱海的理解這廝到最後扛不住會把龐樞密招出來,這樣才合理嘛,現在招出一個錢大人,這算怎麽一迴事?錢大人指使龐府的人去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這事靠譜嗎?
邱海覺得廖幕僚極有可能在扯包子,他故意不招龐樞密出來就是怕龐樞密弄死他,而招錢大人就不同了,錢大人不好弄他,他還隨時可以翻供,邱海不滿意這結果就想繼續用刑。
刑通判有點擔心。
“大人,這廝身子孱弱,再用刑恐扛不住,如果打死了,龐樞密那不好交代。”
邱海想想也是,他便讓通判先將廖幕僚收監等待發落,他趕迴陸府向陸知心當麵稟告,看陸知心具體怎麽說。
輝煌的陸府。
陸知心聽了邱海的稟告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問邱海怎麽看這事。
邱海咽了咽口水。
“大人,屬下認為那廝沒有講實話,這布告應該是龐樞密要散布的,至於龐樞密為何要散布這等不實的消息,屬下認為隻有問了龐樞密才清楚,錢大人可能與此事沒有關係,那廝故意扯錢大人進來隻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
邱海娓娓這麽一分析,整件事情就清楚了,陸知心很滿意,他沒想到邱海的分析能力這麽強,之前真是忽視了。
陸知心看邱海這麽行,忍不住又問道:“邱大人,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這事?”
此事涉及兩位正二品大員,陸知心不敢草率處理,他問邱海的意見總比不問的好。
邱海這個時候表現出他的幹練。
“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第一時間處理,屬下認為可召兩位大人去開封府對質,看是誰在誣蔑郭侍郎?對於誣蔑者斷不可輕饒了,即便兩位大人抵死不認,也沒多大關係,反正也是一次警醒。”
邱海知道陸知心看中郭侍郎,便投其所好一口一個誣蔑。
陸知心聽了不住的點頭,沒有任何遲疑馬上指示邱海立刻知會錢伯華跟龐賢東,一個時辰後在開封府碰頭,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來。
邱海得令後親自安排。
因陸知心要去開封府,中書門下的護衛幾乎是傾巢而出,更有大批邱海提前知會的開封府捕快在必經之地護衛,陸知心此次開封府之行,安保工作絕對做到家。
龐賢東接到去開封府碰頭的指令時一臉的懵逼,他不知道又出啥子事了,這會他還不知道他的廖幕僚出事了,鑒於不得不來,他隻能硬著頭皮前往。
等到了開封府,龐賢東才發覺事情沒這麽簡單,因為中書門下來了不少的人,這就有點奇怪,這是不是說開封府出了不小的問題,可開封府出問題也不關樞密院的事,叫他來作甚。
龐賢東看到這不免有點小脾氣,走進在議事廳時又碰到早已坐好的錢伯華,便問錢伯華。
“錢大人,出啥子事了?怎麽把咱們叫到開封府來了?這一天天的,也太不把咱當迴事了,喊來就要來,還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來,這是要幹啥?”
龐賢東使勁發泄著心中的不快。
錢伯華臉色有些沉重。
“龐樞密,好像隻叫了我倆來,事情似乎隻與咱倆有關。”
隻與咱倆有關?怎麽可能?咱們犯什麽事了?龐賢東聽到這火更大了,他正想問個明白,邱海簇擁著陸知心大踏步進來了,跟著進來的便是畏畏縮縮的開封府刑通判。
陸知心的臉色明顯不悅,龐賢東不想惹閑話,趕忙縮迴與錢伯華並排坐好。
陸知心看了一眼粘在一起的兩個奇葩,內心深處一陣反胃,他沒有講其他的,直接說。
“二位大人,今日有刁民在城中四處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影響極其惡劣,已經損害郭侍郎的名聲了,得虧開封府機靈把刁民逮住了,你們猜猜刁民把誰招出來了?”
粘貼誣蔑郭侍郎的布告?龐賢東一聽就知廖幕僚出事了,這個廖幕僚真是飯桶,不知怎麽辦事嗎?怎麽把密告變粘貼了?還讓人逮了一個正著,是豬麽?
這個豬估計扛不住開封府的酷刑已經全部招了,陸知心現在是證據在手肯定是要興師問罪,該怎麽應付呢?龐賢東沒有主意,隻能望向錢伯華,希望錢伯華能力挽狂瀾一把。
錢伯華猜這事就是龐賢東差人幹的,這龐賢東膽子真大,居然想著幹這事,這說明龐賢東真的很蠢,人也不老練,幹這麽個事還手腳不麻溜,被人逮到好嗎?
看龐賢東望著自己,錢伯華沒得辦法隻能替龐賢東講幾句好話。
“陸中書,這事說來說去也不能全怪別人,凡事必有因,是不是郭侍郎在背後幹了什麽才招來的?”
錢伯華不明就裏,他認為他在幫龐賢東說話,可在陸知心他們看來錢伯華太無趣,居然隻挑別人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