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曹百裏懂,可曹百裏不怕,曹百裏自認為陸知心不會輕易動他。


    況且對付南平王趙鬆這麽個大麻煩不能把責任算在他身上,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死撐著,不放南平王趙鬆的孫子。


    隻要他兒子少了一根毫毛,那南平王趙鬆的孫子就會少兩根,在這種事情上曹百裏還沒怕過誰。


    曹百裏的強硬大大超出了南平王趙鬆的想象,南平王趙鬆找不到突破口隻得去找吏部尚書董平安商議。


    吏部尚書董平安其實並不關心南平王趙鬆的孫子,他要的是南平王趙鬆死扛,千萬別鬆口,現在你抓著兩個人明顯占優,不能向他們屈服。


    南平王趙鬆聽到這話心情更不好,按南平王趙鬆的想法這事就該速戰速決,怎麽能陷入僵局?這事要是拖久了,他的孫子怕是要吃苦。


    “你能不能想一個妙招出來結束這場僵局?這要是再僵下去會出大事的。”


    南平王趙鬆憂心重重,期待董平安有妙招。


    吏部尚書董平安哪有妙招,隻能先敷衍南平王趙鬆,而後再向幕僚請教這個問題。


    幕僚沒想到曹百裏這麽堅強,可能是陸知心給了曹百裏蠻大的壓力,幕僚隻能另辟蹊徑。


    幕僚摸了摸後腦勺建議南平王趙鬆繼續抓曹百裏的家人,一直抓到曹百裏心痛屈服為止。


    吏部尚書董平安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他隻能這樣跟南平王趙鬆講,隻不過曹百裏不會這麽傻,早把家眷轉移了。


    南平王趙鬆沒抓到人自然不高興,再問董平安。


    “曹賊老奸巨滑,必須想厲害一點的招,不然對付不了這廝。”


    吏部尚書董平安生怕南平王趙鬆知難而退,趕緊安慰南平王趙鬆,安慰完他不由開始懷疑幕僚的能力了。


    幕僚要是還搞不定這事,南平王趙鬆說不定不扛了。


    幕僚知道董平安的小心思,不過這事真急不來,如果曹百裏死豬不怕開水燙,那隻能找陸飛揚的麻煩,你曹百裏尚書不就想救陸飛揚嗎?讓南平王作死整陸飛揚就行了。


    吏部尚書董平安聽罷覺得這個法子不錯,轉身便跟南平王趙鬆講怎麽辦。


    南平王趙鬆覺得這法子並不太好,可南平王趙鬆此刻沒有其他選擇,隻能先用這個法子試試。


    對陸飛揚用點大刑可能有用,至少能套點有用的口供出來。


    陸飛揚不是慫包,扛得住這點大刑,一邊受刑還一邊破口大罵南平王,至於招東西是不會招的。


    這就有點問題了,養尊處優的陸飛揚怎會如此頑強,南平王趙鬆欽佩之餘己經是沒有辦法應付這個事了。


    剛想把這事交給董平安處理,中書侍郎郭亦鎮來訪。


    南平王趙鬆很是意外,畢竟他跟郭亦鎮不搭,要來最好是來曹百裏,曹百裏來服軟是最好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知道南平王趙鬆不歡迎他,一來便直奔此行主題。


    “王爺,董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不大,王爺為幫董氏而得罪中書大人,這不劃算,還有王爺此番能出任刑部侍郎也是中書大人鼎力支持的結果,王爺於情於理都不能跟中書大人對著幹,否則王爺今後的路隻會越走越窄,下官還聽說王爺開始對陸權知用刑,這非常不合適,陸權知不管怎麽說是從三品官員,豈能隨便用刑?”


    中書侍郎郭亦鎮話語中帶著責備,這是南平王趙鬆所不能接受的,南平王趙鬆必須甩出威風出來。


    “你應該知道本王的性格,本王一向對事不對人,陸權知既然犯了事,那本王就要深究他,至於是董氏還是陸中書則不在本王的考慮範疇之內。”


    南平王趙鬆擺出一副互不相讓的架勢,這讓中書侍郎郭亦鎮有點不解,郭亦鎮不明白囂張的南平王為何要替董氏辦事,這有點不合乎常理。


    而郭亦鎮此番來肩負著說服南平王的重任,與南平王化敵為友,因此郭亦鎮必須把南平王的套路弄清楚。


    “王爺,高官集團一向禮賢下士,對王爺您更是尊敬有加,高官集團早盼著與王爺您站一起共同對付小人。”


    中書侍郎郭亦鎮這話挺有誠意,釋放出特別友好的信息,這說明陸知心沉不住氣了,急於拉攏南平王。


    站在一般人的角度來看,有陸知心來拉攏,那是求之不得的,可趙鬆不這麽看。


    趙鬆認為陸知心拉攏他隻是權宜之計,陸知心過一陣子肯定要過河拆橋,所以與其這樣不如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不讓陸知心有過河拆橋的機會。


    “本王老矣不想參與什麽朝鬥了,本王隻想踏踏實實幹點事,如果陸中書沒有私心,那肯定是跟本王站一起的。”


    趙鬆既沒拒絕郭亦鎮,也沒一口答應郭亦鎮,反而是在郭亦鎮麵前正經了一把。


    這也太虛偽了,哪個都知你南平王貪財好色,你南平王又何必來這麽一手?


    郭亦鎮依脾氣很想懟南平王幾句,可郭亦鎮想想還是算了,辦正事要緊,郭亦鎮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拉攏這位神不隆東的王爺。


    “王爺,你和中書大人聯手隻有好處,咱們都是老熟人了,你不妨開口你要怎樣的條件才肯放過陸權知。”


    郭亦鎮對南平王仍很客氣,南平王趙鬆聽到這些不免有些心動,畢竟難得抓到這樣的把柄,與陸知心做一樁買賣也是不錯的選擇。


    “郭侍郎,陸權知涉及的是人命案,怕是不太好放。”


    南平王趙鬆雖然還是這麽說,可口氣有所鬆動。


    中書侍郎郭亦鎮聽到南平王這樣說就知道事情可談。


    “王爺,下官不才鬥膽提一個建議,王爺你把陸權知放了,作為交換陸權知把開封府權知一職換予王爺,王爺從刑部換到開封府來。”


    交換?這樣的交換有意義麽?本王的能力是可以兼這兩個官位麽?南平王趙鬆對此很失望,覺得自己沒占到便宜。


    “你不覺得這樣是沒事找事麽?陸飛揚犯了案還高升一級,由權知換到侍郎,本王則降一級由侍郎到權知,你是這麽辦事的麽?”


    南平王趙鬆明顯對此建議不滿意,指責郭亦鎮沒事找事。


    南平王趙鬆的不滿意完全在中書侍郎郭亦鎮意料之中,郭亦鎮原本提此建議隻是試探南平王的胃口,郭亦鎮根本沒打算把開封府權知這一職位交給南平王。


    開封府權知職位這麽重要,高官集團好不容易才撈到手,豈能輕易就交出去?


    並且聽話音就知南平王趙鬆很不知足,趙鬆一貫貪得無厭,正常人都不能忍,郭亦鎮其實不想拉攏南平王。


    “王爺,開封府權知雖然級別不高,可它好歹管著東京汴梁城,刑部侍郎跟它比不了。”


    郭亦鎮慢慢在給自己找台階下。


    南平王趙鬆不為所動,認為自己可以兼兩份官職,手中的陸飛揚值這個價,殊不知郭亦鎮一開始隻是逗他玩的,陸知心沒這意思。


    “這是本王的底線,想要放陸權知就必須拿東西來換,本王身兼兩職不過分。”


    是不過分,不過你不配,郭亦鎮差點就要這樣呸南平王,隻不過郭亦鎮話到嘴邊又改口了。


    “王爺,重要官職是不能兼的,這個規矩不能破,如果王爺能夠善意釋放陸權知,那中書大人一定會視王爺為自己人,反之王爺則是中書大人的敵人,做中書大人的敵人好麽?”


    中書侍郎郭亦鎮話說到這份上便有些不客氣。


    南平王趙鬆一點不怕郭亦鎮的不客氣。


    “本王縱橫朝堂幾十年了,你們的那點小伎倆對本王沒用。”


    南平王趙鬆沒撈著好處是不會放人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眼見南平王不讓步,隻能繼續不客氣。


    “王爺,你執意聽從董尚書的安排一定會後悔的,你認為憑你一己之力可以對抗中書大人麽?別自不量力了,董氏一族如果冥頑不靈繼續跟中書大人做對,等待董氏一族的將會是嚴懲。”


    郭亦鎮著重提了嚴懲一事。


    南平王趙鬆還是不以為然,笑著迴應郭亦鎮。


    “你少來威脅本王,本王從不惹事也不怕事,你們不要以為陸中書站你們那一邊了,你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天底下沒有這麽好的事。”


    南平王趙鬆真是蹬鼻子上臉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不想再談下去了,他馬上找了一個借口告辭。


    南平王趙鬆等郭亦鎮一走,他便去找吏部尚書董平安商議,現在的情況不太妙,如果再扣著陸飛揚不放,估計陸知心就要出狠招了,到時怎麽應付還真是個問題。


    董平安已經被這事搞得很煩了,他有點懷疑南平王的魄力,南平王有點言過其實,遲遲不敢懲罰陸飛揚,算怎麽一迴事?


    不過當著麵不好講南平王,他習慣性的搓了搓手。


    “王爺,剛下官跟人分析過了,陸飛揚罪責不大,想要嚴懲並不容易,隻能找陸飛揚之前的茬,不然就有可能放人。”


    找之前的茬?這可不容易,陸飛揚這廝鬼精鬼精的,若非有突發事件還真辦不了他。


    南平王趙鬆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這事撈點好處,真沒想到陷入這種結局,好處沒撈著還有可能被陸知心算計,這似乎不劃算。


    “陸飛揚的茬不好找,能不能想點別的辦法?不然我們會有麻煩,陸知心會反包我們的餃子。”


    南平王講這話時體現了後悔,新官上任的南平王接這案子本來就是看董太妃的麵子以及能撈的好處,現在不光油水撈不到,反而有巨大的風險在等著,這就不好了。


    董平安一聽就知南平王後悔了,一旦南平王萌生退意,那事情就更不好辦了,董平安必須拖住南平王,先給他畫一個大餅再講。


    “王爺,你不用顧忌什麽,我妹已經在活動了,想來陸中書玩不出什麽花樣來,郭侍郎那廝隻會狐假虎威,不消理他的,至於怎麽找陸飛揚的茬,有人建議翻他的老帳。”


    翻老賬?能翻到嗎?南平王趙鬆對這個可不清楚。


    吏部尚書董平安隨手拿了一疊卷宗出來。


    “王爺,這是發生在陸飛揚府上的一起人命案,陸飛揚的姘頭王氏橫死陸府,陸府的下人在運屍出城途中被開封府捕快抓獲,據下人招認他們是奉陸飛揚之令運輸的,當時開封府權知是張尤安,陸飛揚幾經活動把事化小了,王爺此時正好利用這事把陸飛揚困住,即便不能定他的罪,也要讓他自由不得。”


    董平安這話一說又撩起了南平王趙鬆的興趣,董尚書連這個都弄的到,看來這個董尚書跟陸飛揚徹底耗上了,自己草率插手此事可能什麽也撈不著。


    反觀陸知心這邊,隻要他們誠意夠的話,接受陸知心的誠意也是蠻好的。


    “光有卷宗沒有用,都時過境遷了,沒有苦主的追訴不好辦。”


    南平王趙鬆覺得僅有一個卷宗還不夠,他不太想撩這個事。


    董平安急了。


    “王爺,苦主便是東京汴梁城的王家,王家一直在告狀,隻是苦於告狀無門,倘若王爺接了此案深究,那無疑是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申張了遲來的正義。”


    這倒行,如果能把這案子辦好那肯定是好的。


    南平王趙鬆聽到這不免有了信心,開始看卷宗。


    “案子有點複雜,不過還是值得複查的,雖然定陸飛揚的罪有點困難,至少可以用此案困住陸飛揚,讓陸飛揚啞巴一迴。”


    南平王的態度較之前有所緩和,董平安仍不敢懈怠,繼續給南平王趙鬆打氣。


    “王爺,我妹的態度一直很明確,就是要扳倒陸飛揚,官家那邊她會搞定,咱們這邊隻要放下包袱專心對付高官集團就行了。”


    董平安話講的很煽情,隻是高管集團沒有這麽傻,他們不會傻傻的等著你來收拾。


    南平王感覺董平安背後有人,他便問董平安是不是有人在背後幫著出主意。


    董平安會心一笑。


    “王爺,是有人在出主意,不過那人是下官的幕僚,這些都是他想出來的,他還算到這場爭執會持續一段時間,特希望王爺放點耐心。”


    這什麽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那本王的孫子怎麽辦?


    南平王對董平安幕僚的這番算計很是不滿,認為董平安完全沒有顧及到他的利益,要是他孫子出了事,那就是一輩子的痛。


    “曹百裏那廝還扣著本王的孫子,你問你那幕僚能不能想點辦法把本王的孫子救出來?”


    南平王趙鬆提了這麽一個小要求出來。


    吏部尚書董平安沒敢有任何遲疑,拍了拍胸脯。


    “王爺,這個好辦,等會下官就會安排人去救王爺的孫子,在這之前王爺不必拘束,該幹嘛就幹嘛。”


    董平安爽快答應,惹得南平王很是振奮,南平王趙鬆便不再囉嗦了,他跟董平安告辭後坐轎迴了刑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豐華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眾的讓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眾的讓步並收藏豐華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