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怪,吏部尚書董平安剛想起找董太妃,這董太妃便氣勢洶洶殺到了,看董太妃的架勢,根本沒把這中書門下放在眼裏,吏部尚書董平安也一改先前的頹勢準備與陸知心理論到底。
陸知心看董太妃來了,不得不有所收斂,還明知故問董太妃。
“太妃,你何事駕臨中書門下?有事叫小的們知會一聲不就行了?”
董太妃滿臉的怒氣。
“陸中書,我侄女都讓人弄沒了,你打算如何處置?”
陸知心小心賠著笑臉。
“太妃,還正在商議如何處置,等商議完了自會知會太妃的。”
董太妃一聽還在商議,馬上建議。
“陸中書,還有什麽好商議的,把那狼心狗肺的給逮了,然後一刀哢嚓就行。”
董太妃可能還不認識陸飛揚,不然她斷不會這麽說,不過這話一下子讓陸飛揚緊張起來,這董太妃如此霸道,這事隻怕會沒完沒了。
陸知心此刻的策略己全麵調整了,先把這董太妃忽悠走再講其他的。
“太妃,朝廷的事是需要章法的,現在還在調查階段,離哢嚓還早。”
陸知心不緊不慢,這態度似乎想拖。
吏部尚書董平安頗為不滿,認為陸知心想包庇陸飛揚,他不會順著陸知心來,此刻就該提讓南平王主審案子的事。
“陸中書,下官有個不情之請,下官聽說南平王斷案如流剛正不阿,不如就叫南平王審理此案好了。”
吏部尚書董平安想趁董太妃的氣勢讓南平王接管此案。
董太妃與她哥董平安從來都是神配合,董太妃聽董平安有這樣的建議,立馬附和。
“陸中書,我哥講的對,就讓南平王審吧,南平王新官上任應該有三把火,第一把火燒開封府最火。”
還最好?陸知心聞言氣的差點要拍桌子了,待他反應過來麵前是董太妃,便強忍著沒拍桌子。
“董太妃,南平王初任刑部侍郎經驗尚淺,審這類案子可能沒把握,為穩妥起見案子還是交給刑部尚書曹百裏比較好一點。”
陸知心知道南平王不是善茬,是絕對不允許南平王插手此案的。
董太妃的脾氣也很怪,你越是不聽她聽的,她越是要這麽幹。
“陸中書,你千萬別提曹百裏,那廝就是一草包,他如何查的了案子?反倒是南平王在這方麵還有兩下子,陸中書你若是不把這案子交給南平王審,本太妃今日就不走了,你到哪本太妃跟到那。”
董太妃公然跟陸知心叫起了板,這讓中書侍郎郭亦鎮有些欣喜,按郭亦鎮的理解他認為陸知心會做讓步。
果不其然,陸知心聽到董太妃的叫板,他隻能改口,不然這事極有可能沒完沒了。
“太妃,把案子交給南平王不是不可以,不過刑部曹尚書必須全程監督,且南平王不能獨斷專行,最後的結果必須商榷。”
這案子還沒開始審就開始層層布局,那這案子還怎麽審?吏部尚書董平安可不會同意這個。
“陸中書,這不妥吧,南平王無論什麽都遠勝曹尚書,這麽小的案子你要曹尚書全程監督,你這不是逼南平王發火嗎?再說你那個曹尚書根本不配全程監督。”
吏部尚書董平安反對全程監督,董太妃馬上跟進。
“陸中書,我哥講的對,曹尚書來監督就是撈罵,你這是多此一舉,南平王若是知道是你們在搞名堂,你們中書門下可能都要撈罵。”
董太妃步步緊逼,陸知心很是無奈。
翻臉吧,又還不是時候,不翻吧,董太妃這廝蹬鼻子上臉得寸進尺,由不得你不答應,這可真是太為難了,陸知心對此很有脾氣。
“董太妃,可能你對曹尚書有誤解,真實的曹尚書聰明能幹的很,刑部在他的管轄下不說有多出色,但總的來說是非常好。”
陸知心必須先誇一誇他的曹尚書,即便他的曹尚書有多麽的不堪,堪不堪有什麽關係,隻要聽話能辦事就行。
可董太妃沒這麽容易對付,董太妃是最見不得誇人的,她見陸知心誇人便要大力反駁。
“陸中書,你別光顧著吹你那些手下,你先考慮一下南平王的感受,如果你想南平王不惹事就別那麽多花花腸子,不然中書門下沒清靜日子過。”
董太妃這廝有點損,沒把中書門下放在眼裏。
陸知心不想忍,剛要懟董太妃,中書侍郎郭亦鎮替他做了妥協。
“太妃,既然你們如此信任南平王,不肯讓刑部曹尚書做監督,那我們就做點讓步,放權讓南平王去審,這樣你們總該滿意了吧。”
中書侍郎郭亦鎮未經請示擅自妥協,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光讓陸飛揚長為惱火,陸知心也是一臉的不解,郭亦鎮如此行事是盼著陸飛揚早日倒台麽?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壞了。
可這會陸知心真不好訓斥郭亦鎮,隻能等一等,辦事很有分寸的郭亦鎮應該有合理解釋。
中書侍郎郭亦鎮也知道陸知心在等他的解釋,他把事安排完,把董太妃及其哥敷衍走便來向陸知心解釋了。
“陸中心,剛才下官唐突了,若是再不幹脆答應恐怕現在己經和董氏翻臉了,下官抖膽認為現在還不能跟董氏一族翻臉,再說南平王也沒有她們講的那麽玄乎,南平王剛複出想來不太敢得罪我們,退一步講即便南平王被董氏收買了,做出不利陸權知的判決,我們不認這判決,他能奈我們幾何,我們到時候會老帳新帳跟他們一起算,且下官己經囑咐曹尚書了,這案子盯緊著點,千萬要不準南平王動刑,此案明麵上是南平王獨立辦案,可刑部畢竟是曹尚書的地盤,還輪不到南平王做主。”
中書侍郎郭亦鎮這話理由多多,尤其是那句我們不認這判決他能奈我們幾何讓陸知心和陸飛揚心頭為之一震。
中書侍郎郭亦鎮這話講的沒錯,現在就連皇帝都站陸知心這邊,南平王董太妃之流算啥,讓他們逞一時之能又如何,陸知心和陸飛揚便無異議。。
董太妃和董平安從中書門下出來後立馬去見了南平王趙鬆,他們要求南平王趙鬆即刻派人去權知府拿人,權知府的那幫下人都要拿。
南平王趙鬆剛剛接到指示,本不想這麽快去拿人,完全是看在董太妃麵子才吩咐手下立刻去拿的人,不過趙鬆對這個案子還是心存疑惑,畢竟陸權知是陸中書跟前的紅人,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處置的。
吏部尚書董平安看南平王趙鬆態度消極,他一時之間頗有些不滿,他也是沒有辦法才點的南平王趙鬆。
放眼朝廷上下全是陸知心的人,不點南平王趙鬆似乎沒人可點了,隻是這南平王趙鬆性格怪異,為陸知心所不容,自己又有何德何能操控南平王趙鬆。
吏部尚書董平安無奈之下隻得找幕僚商議,幕僚不失時機給吏部尚書董平安出了一個主意,吏部尚書董平安頓時茅塞頓開起來,原來南平王趙鬆這麽好拿捏。
吏部尚書董平安依計行事,再加上董太妃的從旁壓力,南平王趙鬆便卯足了勁兒幹權知府的下人,接了中書侍郎指令的曹百裏根本攔不住勢在必得的南平王趙鬆。
南平王趙鬆很快拿到了第一手口供,權知府的下人一致指證陸飛揚毆打了董小娘子,造成董小娘子臉部受傷,加之董府下人的口供,於是乎董小娘子的自盡與陸飛揚構成了直接的關係。
南平王趙鬆收集完證據即派人到開封府傳喚陸飛揚,被陸飛揚霸氣拒絕,什麽玩意!剛坐上刑部侍郎的位置就想灑野,你是秀逗麽?
開封府權知陸飛揚拒絕傳喚,南平王趙鬆這個時候除了氣憤還真對開封府權知陸飛揚的拒絕沒有辦法。
南平王趙鬆隻能先行擱置傳喚再作打算,不過吏部尚書董平安不會輕易放棄,他依幕僚的吩咐在權知府附近設伏,成功將大意的陸飛揚擄到刑部。
暴跳如雷的陸飛揚唯有在刑部罵口大罵了,不過一點不管用,南平王趙鬆愛理不理,根本不在乎陸飛揚的態度。
曹百裏聞訊幾次欲出手救陸飛揚,都是還沒開始便失敗了,這讓曹尚書很是不解,這南平王才來刑部幾天,怎麽像是掌控了刑部?
刑部的人好像沒把他這個老大放在眼裏,這要是讓陸中書知道了非挨罵不可,曹尚書必須先搞定這個,否則以後的刑部沒曹百裏什麽事。
曹百裏照例是召集他的親信,不過自從曹百裏的忠實親信崔崖被處死後,曹百裏餘下的那些親信就學乖了。
餘下的那些親信認為曹百裏沒有擔當,你拚死拚活替他賣命,他轉身就不顧你的死活,這遊戲玩的下去麽?
可曹百裏哪明白這些,他隻會算來了多少親信,一算嚇了一跳,整個刑部就來了一個,刑部郎中薑不諱,這有點出乎曹百裏的意料。
曹百裏第一反應便是刑部的人越來越精了,可能他們曉得南平王的厲害便不攏邊。
曹百裏不好說什麽便問薑不諱。
“你認為該如何救陸權知?”
薑不諱一臉的壞笑。
“大人,南平王此番入刑部早做了準備,他的人現在遍布刑部,想救陸權知出來恐怕不易,得逼南平王趙鬆才行,不然南平王趙鬆不會放人,還有就是刑部的人現在都學乖了,他們做事都曉得考慮後果。”
薑不諱為了巴結曹百裏也算是不遺餘力。
曹百裏感知的同時不免有些失落,為了不撈陸知心的訓趕緊追問薑不諱。
“那你倒是說說如何才能逼的了南平王?這個幹係太大,必須盡快處理好。”
薑不諱又是一通壞笑。
“大人,南平王不光有貪財好色的特點,同時他很溺愛他的孫子,大人你完全可以盯著他的孫子,隻要他孫子稍微犯事便可出手抓了他孫子來威逼。”
這倒是一個辦法,曹百裏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薑郎中,南平王有幾個孫子,他最溺愛哪個?”
薑不諱砸吧砸吧嘴巴。
“大人,南平王孫子眾多,他尤其溺愛他的大孫子趙德,這個趙德沒什麽不良嗜好,就是喜歡飲酒,刑部完全可以在酒上麵做點文章。”
這辦法雖好,可誰去執行呢?曹百裏自己作為從二品高官是不可能去做這事的,他隻能把這事交給薑不諱去辦理。
薑不諱拍馬屁心切,似乎很樂意辦這事,二話不說便答應。
刑部尚書曹百裏對此很開心,他就想看南平王來求他時的嘴臉,他到時候肯定要甩臉給南平王趙鬆看。
不得不說曹百裏算盤撥的不錯,隻是他忘了現實跟理論是有差距,首先一點就是薑不諱這通話講的太完美了,簡直是無懈可擊。
可事情會不會按薑不諱講的方向發展就不得而知了,南平王趙鬆的孫子趙德更不會輕易讓薑不諱逮到把柄,薑不諱唯有霸王硬上弓,先抓了趙德再說,至於後麵的事情便讓曹百裏酌情處理。
曹百裏以為薑不諱抓趙德理由充分,他麵對南平王的詰問漫不經心。
“王爺,你孫子犯了事,我們抓他合情合理,希望王爺正人先正己,不要徇私。”
曹百裏這話似乎在訓斥南平王,南平王可忍不了,馬上調他的人準備搶人。
狡猾的薑不諱早有防備,早把南平王趙鬆的孫子藏了起來,連人影都不會讓南平王趙鬆看到,南平王趙鬆對此很是無奈。
這恐怕不行,這要是讓曹百裏詭計得逞了,那南平王趙鬆就會屈服,心急如焚的吏部尚書董平安隻得再次向幕僚求援如何化解這個難題。
幕僚有點吃驚,這麽簡單的問題也要來問麽?一個小小的刑部郎中敢亂抓南平王的孫子,南平王還消對他客氣麽?把他一家子都抓了,看他服不服?
這事就該這麽辦,吏部尚書董平安很認同幕僚的觀點,他同幕僚告辭後立馬趕往南平王府。
南平王趙鬆早就想這麽幹了,隻因還有所顧忌沒那麽幹,現在既然有吏部尚書董平安的慫勇,南平王趙鬆便沒了所謂的顧忌,立刻照吏部尚書董平安所講對薑不諱的家人展開了抓捕。
不過薑不諱早算到南平王趙鬆會不講武德來抓他的家眷,他提前把他的家眷藏了起來。
南平王趙鬆沒抓到薑不諱的家人,心情那是相當的鬱悶,鬱悶之下的趙鬆也不管這麽多了,對刑部尚書曹百裏的兒子下手了。
這可真是你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
曹百裏這會還在盤算南平王趙鬆什麽時候會來服軟,下一刻便聞知自己的兒子被南平王趙鬆抓了,這可真是出乎曹百裏的想象了,曹百裏怎麽也沒想到南平王會狗膽包天恣意胡來。
曹百裏立刻調集人手準備反撲,被中書侍郎郭亦鎮勸阻。
“曹尚書,你這麽蠻幹能解決問題麽?你不知道南平王的性格麽?你從一開始抓南平王的孫子就抓錯了。”
我們抓錯了?南平王就抓對了?曹百裏聽到郭亦鎮這樣說,他是一臉的小脾氣。
“郭侍郎,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南平王扣著陸權知不放,我們抓他孫子隻是想逼他一下,隻要他放我們也放。”
曹百裏這樣說很是合理,隻是中書侍郎郭亦鎮很不喜歡曹百裏用這種口氣迴話,必須頂迴去。
“曹尚書,你怎麽能這麽逼?你抓他的,他抓你的,這麽抓來抓去,能解決問題嗎?”
郭亦鎮似乎站南平王那邊,這說明郭亦鎮不太想救陸權知出來,這膽也太大了,陸中書的紅人都不想救,郭亦鎮怎敢有這種想法,不想混了麽?曹百裏對此很是不理解。
曹百裏一直以來對郭亦鎮必恭必敬,但這一次曹百裏實在是服不了啦,曹百裏認為郭亦鎮完全是在無理取鬧。
“郭侍郎,不這麽抓事情如何解決,南平王可不是省油的燈,不對他狠點放不出陸權知。”
幾天不見曹百裏,他的口氣完全變了,變的有些放肆了,換作以前曹百裏決不敢這麽說,中書侍郎郭亦鎮必須壓住曹百裏。
“曹尚書,那你解決問題沒?你要是沒解決好問題,那就證明你做錯了,你還好意思在這嘴硬麽?”
這倒是真的,不過我沒處理好,你能處理好麽?曹百裏真想這樣反問郭亦鎮,可曹百裏又擔心他這樣說郭亦鎮事後會報複他,給他穿小鞋。
“郭侍郎,事情出了一點意外,還正在處理,等處理好了南平王一定會讓步。”
曹百裏雖然心裏沒底,可他在郭亦鎮麵前還是得強撐著。
中書侍郎郭亦鎮不會給曹百裏混水摸魚的機會。
“曹尚書,你不覺得你現在很被動嗎?你憑什麽抓南平王孫子,南平王他倒是有正當理由扣留陸權知,你不想著化解南平王的正當理由反而使用下三濫的手段,這合適麽?朝會上一旦追問起來,你如何應答?”
應答?這有什麽不好應答的,曹百裏不以為然。
“郭侍郎,現在官家都站我們這邊了,我們何懼南平王的追問?”
曹百裏滿不在乎的態度讓中書侍郎郭亦鎮甚為吃驚,郭亦鎮此刻還真教訓不了曹百裏,既然現在沒辦法教訓,那隻有讓現實來教訓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想畢即不動聲色離去,郭亦鎮的想法很簡單,反正事情已經交給曹尚書你了,沒辦好的話那就是曹尚書你的責任了。
陸知心看董太妃來了,不得不有所收斂,還明知故問董太妃。
“太妃,你何事駕臨中書門下?有事叫小的們知會一聲不就行了?”
董太妃滿臉的怒氣。
“陸中書,我侄女都讓人弄沒了,你打算如何處置?”
陸知心小心賠著笑臉。
“太妃,還正在商議如何處置,等商議完了自會知會太妃的。”
董太妃一聽還在商議,馬上建議。
“陸中書,還有什麽好商議的,把那狼心狗肺的給逮了,然後一刀哢嚓就行。”
董太妃可能還不認識陸飛揚,不然她斷不會這麽說,不過這話一下子讓陸飛揚緊張起來,這董太妃如此霸道,這事隻怕會沒完沒了。
陸知心此刻的策略己全麵調整了,先把這董太妃忽悠走再講其他的。
“太妃,朝廷的事是需要章法的,現在還在調查階段,離哢嚓還早。”
陸知心不緊不慢,這態度似乎想拖。
吏部尚書董平安頗為不滿,認為陸知心想包庇陸飛揚,他不會順著陸知心來,此刻就該提讓南平王主審案子的事。
“陸中書,下官有個不情之請,下官聽說南平王斷案如流剛正不阿,不如就叫南平王審理此案好了。”
吏部尚書董平安想趁董太妃的氣勢讓南平王接管此案。
董太妃與她哥董平安從來都是神配合,董太妃聽董平安有這樣的建議,立馬附和。
“陸中書,我哥講的對,就讓南平王審吧,南平王新官上任應該有三把火,第一把火燒開封府最火。”
還最好?陸知心聞言氣的差點要拍桌子了,待他反應過來麵前是董太妃,便強忍著沒拍桌子。
“董太妃,南平王初任刑部侍郎經驗尚淺,審這類案子可能沒把握,為穩妥起見案子還是交給刑部尚書曹百裏比較好一點。”
陸知心知道南平王不是善茬,是絕對不允許南平王插手此案的。
董太妃的脾氣也很怪,你越是不聽她聽的,她越是要這麽幹。
“陸中書,你千萬別提曹百裏,那廝就是一草包,他如何查的了案子?反倒是南平王在這方麵還有兩下子,陸中書你若是不把這案子交給南平王審,本太妃今日就不走了,你到哪本太妃跟到那。”
董太妃公然跟陸知心叫起了板,這讓中書侍郎郭亦鎮有些欣喜,按郭亦鎮的理解他認為陸知心會做讓步。
果不其然,陸知心聽到董太妃的叫板,他隻能改口,不然這事極有可能沒完沒了。
“太妃,把案子交給南平王不是不可以,不過刑部曹尚書必須全程監督,且南平王不能獨斷專行,最後的結果必須商榷。”
這案子還沒開始審就開始層層布局,那這案子還怎麽審?吏部尚書董平安可不會同意這個。
“陸中書,這不妥吧,南平王無論什麽都遠勝曹尚書,這麽小的案子你要曹尚書全程監督,你這不是逼南平王發火嗎?再說你那個曹尚書根本不配全程監督。”
吏部尚書董平安反對全程監督,董太妃馬上跟進。
“陸中書,我哥講的對,曹尚書來監督就是撈罵,你這是多此一舉,南平王若是知道是你們在搞名堂,你們中書門下可能都要撈罵。”
董太妃步步緊逼,陸知心很是無奈。
翻臉吧,又還不是時候,不翻吧,董太妃這廝蹬鼻子上臉得寸進尺,由不得你不答應,這可真是太為難了,陸知心對此很有脾氣。
“董太妃,可能你對曹尚書有誤解,真實的曹尚書聰明能幹的很,刑部在他的管轄下不說有多出色,但總的來說是非常好。”
陸知心必須先誇一誇他的曹尚書,即便他的曹尚書有多麽的不堪,堪不堪有什麽關係,隻要聽話能辦事就行。
可董太妃沒這麽容易對付,董太妃是最見不得誇人的,她見陸知心誇人便要大力反駁。
“陸中書,你別光顧著吹你那些手下,你先考慮一下南平王的感受,如果你想南平王不惹事就別那麽多花花腸子,不然中書門下沒清靜日子過。”
董太妃這廝有點損,沒把中書門下放在眼裏。
陸知心不想忍,剛要懟董太妃,中書侍郎郭亦鎮替他做了妥協。
“太妃,既然你們如此信任南平王,不肯讓刑部曹尚書做監督,那我們就做點讓步,放權讓南平王去審,這樣你們總該滿意了吧。”
中書侍郎郭亦鎮未經請示擅自妥協,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光讓陸飛揚長為惱火,陸知心也是一臉的不解,郭亦鎮如此行事是盼著陸飛揚早日倒台麽?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壞了。
可這會陸知心真不好訓斥郭亦鎮,隻能等一等,辦事很有分寸的郭亦鎮應該有合理解釋。
中書侍郎郭亦鎮也知道陸知心在等他的解釋,他把事安排完,把董太妃及其哥敷衍走便來向陸知心解釋了。
“陸中心,剛才下官唐突了,若是再不幹脆答應恐怕現在己經和董氏翻臉了,下官抖膽認為現在還不能跟董氏一族翻臉,再說南平王也沒有她們講的那麽玄乎,南平王剛複出想來不太敢得罪我們,退一步講即便南平王被董氏收買了,做出不利陸權知的判決,我們不認這判決,他能奈我們幾何,我們到時候會老帳新帳跟他們一起算,且下官己經囑咐曹尚書了,這案子盯緊著點,千萬要不準南平王動刑,此案明麵上是南平王獨立辦案,可刑部畢竟是曹尚書的地盤,還輪不到南平王做主。”
中書侍郎郭亦鎮這話理由多多,尤其是那句我們不認這判決他能奈我們幾何讓陸知心和陸飛揚心頭為之一震。
中書侍郎郭亦鎮這話講的沒錯,現在就連皇帝都站陸知心這邊,南平王董太妃之流算啥,讓他們逞一時之能又如何,陸知心和陸飛揚便無異議。。
董太妃和董平安從中書門下出來後立馬去見了南平王趙鬆,他們要求南平王趙鬆即刻派人去權知府拿人,權知府的那幫下人都要拿。
南平王趙鬆剛剛接到指示,本不想這麽快去拿人,完全是看在董太妃麵子才吩咐手下立刻去拿的人,不過趙鬆對這個案子還是心存疑惑,畢竟陸權知是陸中書跟前的紅人,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處置的。
吏部尚書董平安看南平王趙鬆態度消極,他一時之間頗有些不滿,他也是沒有辦法才點的南平王趙鬆。
放眼朝廷上下全是陸知心的人,不點南平王趙鬆似乎沒人可點了,隻是這南平王趙鬆性格怪異,為陸知心所不容,自己又有何德何能操控南平王趙鬆。
吏部尚書董平安無奈之下隻得找幕僚商議,幕僚不失時機給吏部尚書董平安出了一個主意,吏部尚書董平安頓時茅塞頓開起來,原來南平王趙鬆這麽好拿捏。
吏部尚書董平安依計行事,再加上董太妃的從旁壓力,南平王趙鬆便卯足了勁兒幹權知府的下人,接了中書侍郎指令的曹百裏根本攔不住勢在必得的南平王趙鬆。
南平王趙鬆很快拿到了第一手口供,權知府的下人一致指證陸飛揚毆打了董小娘子,造成董小娘子臉部受傷,加之董府下人的口供,於是乎董小娘子的自盡與陸飛揚構成了直接的關係。
南平王趙鬆收集完證據即派人到開封府傳喚陸飛揚,被陸飛揚霸氣拒絕,什麽玩意!剛坐上刑部侍郎的位置就想灑野,你是秀逗麽?
開封府權知陸飛揚拒絕傳喚,南平王趙鬆這個時候除了氣憤還真對開封府權知陸飛揚的拒絕沒有辦法。
南平王趙鬆隻能先行擱置傳喚再作打算,不過吏部尚書董平安不會輕易放棄,他依幕僚的吩咐在權知府附近設伏,成功將大意的陸飛揚擄到刑部。
暴跳如雷的陸飛揚唯有在刑部罵口大罵了,不過一點不管用,南平王趙鬆愛理不理,根本不在乎陸飛揚的態度。
曹百裏聞訊幾次欲出手救陸飛揚,都是還沒開始便失敗了,這讓曹尚書很是不解,這南平王才來刑部幾天,怎麽像是掌控了刑部?
刑部的人好像沒把他這個老大放在眼裏,這要是讓陸中書知道了非挨罵不可,曹尚書必須先搞定這個,否則以後的刑部沒曹百裏什麽事。
曹百裏照例是召集他的親信,不過自從曹百裏的忠實親信崔崖被處死後,曹百裏餘下的那些親信就學乖了。
餘下的那些親信認為曹百裏沒有擔當,你拚死拚活替他賣命,他轉身就不顧你的死活,這遊戲玩的下去麽?
可曹百裏哪明白這些,他隻會算來了多少親信,一算嚇了一跳,整個刑部就來了一個,刑部郎中薑不諱,這有點出乎曹百裏的意料。
曹百裏第一反應便是刑部的人越來越精了,可能他們曉得南平王的厲害便不攏邊。
曹百裏不好說什麽便問薑不諱。
“你認為該如何救陸權知?”
薑不諱一臉的壞笑。
“大人,南平王此番入刑部早做了準備,他的人現在遍布刑部,想救陸權知出來恐怕不易,得逼南平王趙鬆才行,不然南平王趙鬆不會放人,還有就是刑部的人現在都學乖了,他們做事都曉得考慮後果。”
薑不諱為了巴結曹百裏也算是不遺餘力。
曹百裏感知的同時不免有些失落,為了不撈陸知心的訓趕緊追問薑不諱。
“那你倒是說說如何才能逼的了南平王?這個幹係太大,必須盡快處理好。”
薑不諱又是一通壞笑。
“大人,南平王不光有貪財好色的特點,同時他很溺愛他的孫子,大人你完全可以盯著他的孫子,隻要他孫子稍微犯事便可出手抓了他孫子來威逼。”
這倒是一個辦法,曹百裏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薑郎中,南平王有幾個孫子,他最溺愛哪個?”
薑不諱砸吧砸吧嘴巴。
“大人,南平王孫子眾多,他尤其溺愛他的大孫子趙德,這個趙德沒什麽不良嗜好,就是喜歡飲酒,刑部完全可以在酒上麵做點文章。”
這辦法雖好,可誰去執行呢?曹百裏自己作為從二品高官是不可能去做這事的,他隻能把這事交給薑不諱去辦理。
薑不諱拍馬屁心切,似乎很樂意辦這事,二話不說便答應。
刑部尚書曹百裏對此很開心,他就想看南平王來求他時的嘴臉,他到時候肯定要甩臉給南平王趙鬆看。
不得不說曹百裏算盤撥的不錯,隻是他忘了現實跟理論是有差距,首先一點就是薑不諱這通話講的太完美了,簡直是無懈可擊。
可事情會不會按薑不諱講的方向發展就不得而知了,南平王趙鬆的孫子趙德更不會輕易讓薑不諱逮到把柄,薑不諱唯有霸王硬上弓,先抓了趙德再說,至於後麵的事情便讓曹百裏酌情處理。
曹百裏以為薑不諱抓趙德理由充分,他麵對南平王的詰問漫不經心。
“王爺,你孫子犯了事,我們抓他合情合理,希望王爺正人先正己,不要徇私。”
曹百裏這話似乎在訓斥南平王,南平王可忍不了,馬上調他的人準備搶人。
狡猾的薑不諱早有防備,早把南平王趙鬆的孫子藏了起來,連人影都不會讓南平王趙鬆看到,南平王趙鬆對此很是無奈。
這恐怕不行,這要是讓曹百裏詭計得逞了,那南平王趙鬆就會屈服,心急如焚的吏部尚書董平安隻得再次向幕僚求援如何化解這個難題。
幕僚有點吃驚,這麽簡單的問題也要來問麽?一個小小的刑部郎中敢亂抓南平王的孫子,南平王還消對他客氣麽?把他一家子都抓了,看他服不服?
這事就該這麽辦,吏部尚書董平安很認同幕僚的觀點,他同幕僚告辭後立馬趕往南平王府。
南平王趙鬆早就想這麽幹了,隻因還有所顧忌沒那麽幹,現在既然有吏部尚書董平安的慫勇,南平王趙鬆便沒了所謂的顧忌,立刻照吏部尚書董平安所講對薑不諱的家人展開了抓捕。
不過薑不諱早算到南平王趙鬆會不講武德來抓他的家眷,他提前把他的家眷藏了起來。
南平王趙鬆沒抓到薑不諱的家人,心情那是相當的鬱悶,鬱悶之下的趙鬆也不管這麽多了,對刑部尚書曹百裏的兒子下手了。
這可真是你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
曹百裏這會還在盤算南平王趙鬆什麽時候會來服軟,下一刻便聞知自己的兒子被南平王趙鬆抓了,這可真是出乎曹百裏的想象了,曹百裏怎麽也沒想到南平王會狗膽包天恣意胡來。
曹百裏立刻調集人手準備反撲,被中書侍郎郭亦鎮勸阻。
“曹尚書,你這麽蠻幹能解決問題麽?你不知道南平王的性格麽?你從一開始抓南平王的孫子就抓錯了。”
我們抓錯了?南平王就抓對了?曹百裏聽到郭亦鎮這樣說,他是一臉的小脾氣。
“郭侍郎,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南平王扣著陸權知不放,我們抓他孫子隻是想逼他一下,隻要他放我們也放。”
曹百裏這樣說很是合理,隻是中書侍郎郭亦鎮很不喜歡曹百裏用這種口氣迴話,必須頂迴去。
“曹尚書,你怎麽能這麽逼?你抓他的,他抓你的,這麽抓來抓去,能解決問題嗎?”
郭亦鎮似乎站南平王那邊,這說明郭亦鎮不太想救陸權知出來,這膽也太大了,陸中書的紅人都不想救,郭亦鎮怎敢有這種想法,不想混了麽?曹百裏對此很是不理解。
曹百裏一直以來對郭亦鎮必恭必敬,但這一次曹百裏實在是服不了啦,曹百裏認為郭亦鎮完全是在無理取鬧。
“郭侍郎,不這麽抓事情如何解決,南平王可不是省油的燈,不對他狠點放不出陸權知。”
幾天不見曹百裏,他的口氣完全變了,變的有些放肆了,換作以前曹百裏決不敢這麽說,中書侍郎郭亦鎮必須壓住曹百裏。
“曹尚書,那你解決問題沒?你要是沒解決好問題,那就證明你做錯了,你還好意思在這嘴硬麽?”
這倒是真的,不過我沒處理好,你能處理好麽?曹百裏真想這樣反問郭亦鎮,可曹百裏又擔心他這樣說郭亦鎮事後會報複他,給他穿小鞋。
“郭侍郎,事情出了一點意外,還正在處理,等處理好了南平王一定會讓步。”
曹百裏雖然心裏沒底,可他在郭亦鎮麵前還是得強撐著。
中書侍郎郭亦鎮不會給曹百裏混水摸魚的機會。
“曹尚書,你不覺得你現在很被動嗎?你憑什麽抓南平王孫子,南平王他倒是有正當理由扣留陸權知,你不想著化解南平王的正當理由反而使用下三濫的手段,這合適麽?朝會上一旦追問起來,你如何應答?”
應答?這有什麽不好應答的,曹百裏不以為然。
“郭侍郎,現在官家都站我們這邊了,我們何懼南平王的追問?”
曹百裏滿不在乎的態度讓中書侍郎郭亦鎮甚為吃驚,郭亦鎮此刻還真教訓不了曹百裏,既然現在沒辦法教訓,那隻有讓現實來教訓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想畢即不動聲色離去,郭亦鎮的想法很簡單,反正事情已經交給曹尚書你了,沒辦好的話那就是曹尚書你的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