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潘天佑獨自迴家,在路上遇到了富家小姐身體不適,出於一個郎中的職責,他出手救助了這位不知名的姑娘。慌亂中,丫環們沒來得及問他的姓名,而事情過後,潘天佑早把這件事情忘記。
常言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雖說潘天佑把救人的事情忘在了腦後,而被救助的小姐,卻一直把這件事情記在心頭。潘天佑並不知道,這位小姐姓楊名秀芝,是城裏大戶人家楊老爺的閨秀。
楊小姐的身體康複後,對不知名的潘天佑非常感激,自己那日在郊外遊玩,歸途中突發昏迷,隨後被潘天佑相救的情景,又出現在她的腦海裏。潘天佑治病救人熱情,說話知書達理,俊逸的相貌,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她每日都在琢磨這件事情,因此她的腦海裏,時刻都是他的影子。
為了搞清楚救人的郎中是誰,楊小姐派手下的丫環們,暗地裏去查訪潘天佑的消息。由於丫環們對潘天佑也是心存感激,所以在查訪中特別細致,她們不僅查到了潘天佑的姓名和住址,還了解到小夥子尚未婚配。楊小姐聽後心中暗喜,便央求家父請小夥子來家中做客,此時楊小姐的心中,已經喜歡上了潘天佑。
再次相會,潘天佑才知道楊小姐是名門閨秀,年齡比自己小兩歲,還未許配人家。而那次給楊小姐看病,潘天佑當時隻關心小姐的安危,慌忙中對楊小姐並無太深的印象。但這次相見,他才發現,楊小姐不僅身材窈窕聰明美麗,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加之楊小姐對他熱情招待,潘天佑早已是心有靈犀。
而後楊小姐與潘天佑暗中書信來往,互相傾訴愛慕之情。潘天佑也覺得小姐是自己的紅顏知己,心中已有非她不娶的想法。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紙。潘天佑看時機成熟,便央求老爹派媒人到楊老爺家去提親,沒想到被楊老爺一口迴絕了。
媒人走後,楊小姐問家父為什麽不準這門婚事?楊老爺卻說,我看小夥子說話不謙虛,有輕浮之感。楊小姐聽了道:“年輕人有缺點可以改嘛。”而楊老爺又說,潘天佑家中幾代為醫,在江湖上地位很低,我的女兒要嫁讀書人。
楊小姐又道,現在天下的讀書人,都是抱著不做良相,便為良醫的想法。潘公子選擇做郎中,也是很不錯的職業。既然家父喜歡有功名的人,這個仍可商量,潘公子天性聰慧,成家後也可以叫他去報考功名。
楊老爺看小姐鐵了心要嫁潘天佑,最後說了實話。楊老爺對她道:“我們老楊家是楊家將的後代,而潘家是我們的世代仇家。自宋朝幾百年來,潘楊兩家世代不通婚,這是祖訓。”
楊小姐為此事與家父多次爭吵,最後與老爹鬧翻了臉。楊小姐道:“家父真是老古董了,楊家祖上幾百年前的恩仇,為什麽還要殃及潘家幾百年後的子孫?再說天下之大,潘姓枝多葉盛,怎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楊老爺為此辯解道:“民間宗族之間的事情就是如此。在鄉下,比如田間分水,土地糾紛,不同種姓引起械鬥,都會導致雙方不通婚姻。潘楊兩家的祖上,世代為仇天下皆知,你讓我壞了祖上的規矩,我做不到。即使我答應了你們倆的婚事,整個家族裏也會有人出麵幹涉,這將給全家帶來無窮的煩惱。潘公子雖然相貌俊逸,是個才華出眾的好青年,並且對女兒有救命之恩。你們做朋友認兄妹都可以,但是做夫妻不行。這就是你的命,女兒你認命吧!”
麵對這樣的老古董爹爹,楊小姐一狠心去了城外的尼姑庵,出家當了尼姑。潘天佑知道後,曾多次去尼姑庵勸說楊小姐還俗迴家,但小姐看破了紅塵不為所動。潘天佑的老爹見狀勸說兒子,你忘掉楊小姐吧,天下的好姑娘多得是,爹爹給你另說一門親事。但潘天佑此時已心灰意冷,決定外出去雲遊天下。
幾個月後,潘天佑遊玩到了四川大足縣一帶。一天他去深山裏遊玩,無意中來到了寶豐寺。潘天佑看這裏山清水秀草木繁盛,寺廟絕凡空靈幽靜,就在這兒出家當了和尚。
出家以後的潘天佑,當時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想法混日子。而寺裏的玄明長老知道了他的身世後,卻把他的行為看在眼裏。他覺得潘天佑是一個可塑之才,是一個能弘揚佛法之人。
為了激活潘天佑心中的信念,玄明長老帶著他雲遊了大足縣,在大足石刻的岩壁前,對他進行了現身說法。玄明長老告訴他,大足石刻主要是南宋初年的高僧趙智風一生所建。傳說趙智風小時候得了一場大病生命垂危,其母去當地寺廟中祈禱,希望神佛保佑自己的孩子,後來趙智風的病居然不治而愈。為此,過了幾年後,他的母親便讓趙智風出家當了和尚。廟中長老看趙智風聰慧,等他十五歲以後,就帶他出去遊學。趙智風在江浙一帶遊學三年,去過許多出名的寺廟。三年後,他認為自己學業有成,便毅然返迴了四川的大足家鄉。後來趙智風多方化緣籌措資金,開始在寶鼎山一帶鑿刻佛像。
趙智風在寶鼎山下帶領石匠鑿刻佛像三年,後世人稱大佛灣,現留存的佛像已不多。趙智風停工,主要是對地點、佛像造型、質量多方麵不滿意,但經過這一段的工作,為他後來鑿刻小佛灣石刻作了預演,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而後趙智風對寶鼎山重新調查規劃,在寶鼎山沿山拾級而上,從山腰到山頂開鑿佛像達幾萬座。從二十多歲開始,他帶領工匠們,每日在群山峻嶺中開鑿佛像,一直到九十歲左右去世。他為弘揚佛法工作了近七十年,給後世留下了千手觀音、大足臥佛、石刻藏經洞等珍貴古跡,後世人都說他功德無量。
玄明長老看潘天佑有所醒悟,便對他進行了點化。玄明長老問他道:“我帶你拜謁了趙智風高僧,看了他一生向佛的經曆,你感悟到了什麽?依老僧來看,趙智風前輩,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大的功德。除了佛在他的心中,是因為他用一生的時間,實踐了他對佛的真誠。”
玄明長老還對潘天佑道;“一個人一心向佛,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然你了卻了塵緣,出家向佛,你可以像趙智風先輩那樣去實踐。你懂中醫中藥,你把你所學的醫道,布施給天下所有的病人,讓他們減輕痛苦,你就是在做治病救人的好事。”
在玄明長老的點化下,潘天佑迴到了寺廟後,便開始做準備工作。過了不久,他在寺院中開診,從此給山民鄉民們看病治病。在幾十年的時間裏,他帶領寶豐寺裏的眾僧采藥製藥,積累治病經驗,看好病人無數。當地的患者鄉民們都說他功德無量。
卻說陳守田來到寶豐寺的這天,年過五旬的慧能法師,正在給鄉民們看病。一個多時辰過後,手下的小和尚進來稟報,寺廟門口的病人已經不多了。看看時間已快到午時,慧能法師心道,看來今日可以早些收工了。
但就在這時,他突然覺得心中煩熱,摸病人脈門的手指也顫抖了一下,鼻中仿佛聞到一股淡淡的異香。他心中一驚:這是什麽味道,莫非自己已經患病?
慧能法師臉色突變,隨即叫過一個小和尚來,讓他先去寺廟山門外去看看,然後再到寺院的大殿、後院去查看一下,看是否有外人和生人到來?
過了一會兒,小和尚迴來稟報,他說有一個外地口音的年輕人,先在大殿上焚香禮佛,後又在寺裏的中院和後院遊覽。這個年輕人看起來非常好學,見寺廟裏有幾棵高大的樹木不認識,便向他請教。當小和尚告訴他,寺院中的這幾棵樹,是珍貴的金絲楠木和銀杏樹後,年輕人連連說長見識了。小和尚借此問年輕人,你來寺院有何事情?而年輕人告訴他,等法師就診完畢後,他有要事求見。
聽了小和尚的稟報,慧能法師喜上眉梢,心道:“這就對了,難道自己多年的願望就要實現了?”他急忙叫小和尚,把客人請到後院的禪房裏。不到一盞茶的工夫,慧能法師已診完了病人,隨即轉迴了禪房。
卻說慧能法師這些年的心願,就是想收一個杏林高徒,過去多少年來,他隻收寺中的山門弟子。然而經過他的觀察,這些弟子多年來卻長進不大,他們隻能應對普通的病症,而不能領悟中醫中藥的精髓。在他的心裏,這些弟子們,或許這輩子隻能做他的助手了。由於對這些弟子感到失望,所以他萌生了要收一個俗家弟子的想法。
慧能法師知道,即使收一個俗家弟子,也要機緣巧合著急不得。他所看中的弟子,首先必須熱愛中醫醫術,有醫學方麵的實踐基礎,被選中的弟子,不僅要頭腦聰慧,而且要有救死扶傷的品德。這幾年來,寺裏雖說也有俗家弟子前來求學,但慧能法師竟然沒選中一個。
為此他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年歲大了,這個願望恐怕無法實現了。今日聽說一個外來青年在寺中遊覽,自己派小和尚前去觀之,不料這個年輕人謙虛好學,而且還想求見自己。知道了這些情況後,慧能法師心中一陣狂喜,莫非自己所學的醫術,將要後繼有人了?
常言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雖說潘天佑把救人的事情忘在了腦後,而被救助的小姐,卻一直把這件事情記在心頭。潘天佑並不知道,這位小姐姓楊名秀芝,是城裏大戶人家楊老爺的閨秀。
楊小姐的身體康複後,對不知名的潘天佑非常感激,自己那日在郊外遊玩,歸途中突發昏迷,隨後被潘天佑相救的情景,又出現在她的腦海裏。潘天佑治病救人熱情,說話知書達理,俊逸的相貌,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她每日都在琢磨這件事情,因此她的腦海裏,時刻都是他的影子。
為了搞清楚救人的郎中是誰,楊小姐派手下的丫環們,暗地裏去查訪潘天佑的消息。由於丫環們對潘天佑也是心存感激,所以在查訪中特別細致,她們不僅查到了潘天佑的姓名和住址,還了解到小夥子尚未婚配。楊小姐聽後心中暗喜,便央求家父請小夥子來家中做客,此時楊小姐的心中,已經喜歡上了潘天佑。
再次相會,潘天佑才知道楊小姐是名門閨秀,年齡比自己小兩歲,還未許配人家。而那次給楊小姐看病,潘天佑當時隻關心小姐的安危,慌忙中對楊小姐並無太深的印象。但這次相見,他才發現,楊小姐不僅身材窈窕聰明美麗,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加之楊小姐對他熱情招待,潘天佑早已是心有靈犀。
而後楊小姐與潘天佑暗中書信來往,互相傾訴愛慕之情。潘天佑也覺得小姐是自己的紅顏知己,心中已有非她不娶的想法。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紙。潘天佑看時機成熟,便央求老爹派媒人到楊老爺家去提親,沒想到被楊老爺一口迴絕了。
媒人走後,楊小姐問家父為什麽不準這門婚事?楊老爺卻說,我看小夥子說話不謙虛,有輕浮之感。楊小姐聽了道:“年輕人有缺點可以改嘛。”而楊老爺又說,潘天佑家中幾代為醫,在江湖上地位很低,我的女兒要嫁讀書人。
楊小姐又道,現在天下的讀書人,都是抱著不做良相,便為良醫的想法。潘公子選擇做郎中,也是很不錯的職業。既然家父喜歡有功名的人,這個仍可商量,潘公子天性聰慧,成家後也可以叫他去報考功名。
楊老爺看小姐鐵了心要嫁潘天佑,最後說了實話。楊老爺對她道:“我們老楊家是楊家將的後代,而潘家是我們的世代仇家。自宋朝幾百年來,潘楊兩家世代不通婚,這是祖訓。”
楊小姐為此事與家父多次爭吵,最後與老爹鬧翻了臉。楊小姐道:“家父真是老古董了,楊家祖上幾百年前的恩仇,為什麽還要殃及潘家幾百年後的子孫?再說天下之大,潘姓枝多葉盛,怎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楊老爺為此辯解道:“民間宗族之間的事情就是如此。在鄉下,比如田間分水,土地糾紛,不同種姓引起械鬥,都會導致雙方不通婚姻。潘楊兩家的祖上,世代為仇天下皆知,你讓我壞了祖上的規矩,我做不到。即使我答應了你們倆的婚事,整個家族裏也會有人出麵幹涉,這將給全家帶來無窮的煩惱。潘公子雖然相貌俊逸,是個才華出眾的好青年,並且對女兒有救命之恩。你們做朋友認兄妹都可以,但是做夫妻不行。這就是你的命,女兒你認命吧!”
麵對這樣的老古董爹爹,楊小姐一狠心去了城外的尼姑庵,出家當了尼姑。潘天佑知道後,曾多次去尼姑庵勸說楊小姐還俗迴家,但小姐看破了紅塵不為所動。潘天佑的老爹見狀勸說兒子,你忘掉楊小姐吧,天下的好姑娘多得是,爹爹給你另說一門親事。但潘天佑此時已心灰意冷,決定外出去雲遊天下。
幾個月後,潘天佑遊玩到了四川大足縣一帶。一天他去深山裏遊玩,無意中來到了寶豐寺。潘天佑看這裏山清水秀草木繁盛,寺廟絕凡空靈幽靜,就在這兒出家當了和尚。
出家以後的潘天佑,當時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想法混日子。而寺裏的玄明長老知道了他的身世後,卻把他的行為看在眼裏。他覺得潘天佑是一個可塑之才,是一個能弘揚佛法之人。
為了激活潘天佑心中的信念,玄明長老帶著他雲遊了大足縣,在大足石刻的岩壁前,對他進行了現身說法。玄明長老告訴他,大足石刻主要是南宋初年的高僧趙智風一生所建。傳說趙智風小時候得了一場大病生命垂危,其母去當地寺廟中祈禱,希望神佛保佑自己的孩子,後來趙智風的病居然不治而愈。為此,過了幾年後,他的母親便讓趙智風出家當了和尚。廟中長老看趙智風聰慧,等他十五歲以後,就帶他出去遊學。趙智風在江浙一帶遊學三年,去過許多出名的寺廟。三年後,他認為自己學業有成,便毅然返迴了四川的大足家鄉。後來趙智風多方化緣籌措資金,開始在寶鼎山一帶鑿刻佛像。
趙智風在寶鼎山下帶領石匠鑿刻佛像三年,後世人稱大佛灣,現留存的佛像已不多。趙智風停工,主要是對地點、佛像造型、質量多方麵不滿意,但經過這一段的工作,為他後來鑿刻小佛灣石刻作了預演,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而後趙智風對寶鼎山重新調查規劃,在寶鼎山沿山拾級而上,從山腰到山頂開鑿佛像達幾萬座。從二十多歲開始,他帶領工匠們,每日在群山峻嶺中開鑿佛像,一直到九十歲左右去世。他為弘揚佛法工作了近七十年,給後世留下了千手觀音、大足臥佛、石刻藏經洞等珍貴古跡,後世人都說他功德無量。
玄明長老看潘天佑有所醒悟,便對他進行了點化。玄明長老問他道:“我帶你拜謁了趙智風高僧,看了他一生向佛的經曆,你感悟到了什麽?依老僧來看,趙智風前輩,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大的功德。除了佛在他的心中,是因為他用一生的時間,實踐了他對佛的真誠。”
玄明長老還對潘天佑道;“一個人一心向佛,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然你了卻了塵緣,出家向佛,你可以像趙智風先輩那樣去實踐。你懂中醫中藥,你把你所學的醫道,布施給天下所有的病人,讓他們減輕痛苦,你就是在做治病救人的好事。”
在玄明長老的點化下,潘天佑迴到了寺廟後,便開始做準備工作。過了不久,他在寺院中開診,從此給山民鄉民們看病治病。在幾十年的時間裏,他帶領寶豐寺裏的眾僧采藥製藥,積累治病經驗,看好病人無數。當地的患者鄉民們都說他功德無量。
卻說陳守田來到寶豐寺的這天,年過五旬的慧能法師,正在給鄉民們看病。一個多時辰過後,手下的小和尚進來稟報,寺廟門口的病人已經不多了。看看時間已快到午時,慧能法師心道,看來今日可以早些收工了。
但就在這時,他突然覺得心中煩熱,摸病人脈門的手指也顫抖了一下,鼻中仿佛聞到一股淡淡的異香。他心中一驚:這是什麽味道,莫非自己已經患病?
慧能法師臉色突變,隨即叫過一個小和尚來,讓他先去寺廟山門外去看看,然後再到寺院的大殿、後院去查看一下,看是否有外人和生人到來?
過了一會兒,小和尚迴來稟報,他說有一個外地口音的年輕人,先在大殿上焚香禮佛,後又在寺裏的中院和後院遊覽。這個年輕人看起來非常好學,見寺廟裏有幾棵高大的樹木不認識,便向他請教。當小和尚告訴他,寺院中的這幾棵樹,是珍貴的金絲楠木和銀杏樹後,年輕人連連說長見識了。小和尚借此問年輕人,你來寺院有何事情?而年輕人告訴他,等法師就診完畢後,他有要事求見。
聽了小和尚的稟報,慧能法師喜上眉梢,心道:“這就對了,難道自己多年的願望就要實現了?”他急忙叫小和尚,把客人請到後院的禪房裏。不到一盞茶的工夫,慧能法師已診完了病人,隨即轉迴了禪房。
卻說慧能法師這些年的心願,就是想收一個杏林高徒,過去多少年來,他隻收寺中的山門弟子。然而經過他的觀察,這些弟子多年來卻長進不大,他們隻能應對普通的病症,而不能領悟中醫中藥的精髓。在他的心裏,這些弟子們,或許這輩子隻能做他的助手了。由於對這些弟子感到失望,所以他萌生了要收一個俗家弟子的想法。
慧能法師知道,即使收一個俗家弟子,也要機緣巧合著急不得。他所看中的弟子,首先必須熱愛中醫醫術,有醫學方麵的實踐基礎,被選中的弟子,不僅要頭腦聰慧,而且要有救死扶傷的品德。這幾年來,寺裏雖說也有俗家弟子前來求學,但慧能法師竟然沒選中一個。
為此他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年歲大了,這個願望恐怕無法實現了。今日聽說一個外來青年在寺中遊覽,自己派小和尚前去觀之,不料這個年輕人謙虛好學,而且還想求見自己。知道了這些情況後,慧能法師心中一陣狂喜,莫非自己所學的醫術,將要後繼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