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慶元年九月,忽必烈率軍南下長驅直入打到長江邊,丁大全將所有軍情全部壓下不報,隻求能把忽必烈擋在長江防線以北。但他的親信、沿江製置副使袁玠在江上壓榨漁民,漁民們紛紛投靠蒙古人,使得蒙古人輕鬆渡過長江圍攻鄂州,鄂州告急,賈似道在前線的軍情十萬火急送到朝廷,丁大全再也不敢隱瞞了,隻好上報。


    理宗雖然縱情享樂,但大難臨頭還是保持了清醒,第一時間將無能的丁大全罷相貶官,接著任用老臣吳潛為首相,提拔賈似道為次相兼樞相總領京湖戰區前往鄂州抵抗蒙軍,起用老將趙葵為江東宣撫使作為賈似道策應,開始倉促應對來犯強敵。


    戰術上布置完了,戰略上也要做長遠打算,理宗朝堂上問起來,首相吳潛說了,洋洋灑灑一通說,總結成一句話,要親賢遠佞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


    正確嗎?正確,有用嗎?沒用。首相一通正確的廢話說完,理宗更迷了,到底跟蒙古人能不能打?不能打的話要怎麽議和?能打的話該怎麽打?理宗完全是一團亂麻。


    一團亂麻不怕,有的是人出主意,諫官們吵成一團,有力主抵抗的,有力主議和的,還有力主遷都的,董宋臣說了,不如遷都到寧海(今浙江寧海縣)。


    當年趙構就曾經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市),寧海跟明州挨著,要說去寧海也有前例可循不算過分,但宋蒙形勢所有人都看在眼裏,今時不同往日,四川都快丟完了,行在再遷走,還迴得來嗎?


    所有人都在沉默,大家都默認應該逃跑,跑到寧海躲一躲,但此時寧海當地的一名年輕的簽判上梳,堅決反對放棄臨安行在,請求誅殺董宋臣,與蒙古人抗爭到底。


    政壇上一般不輕易喊打喊殺,但這位年僅二十三歲的寧海簽判無論說什麽做什麽都不會有錯,因為他叫文天祥。


    年輕的文天祥在朝中基本上沒什麽份量,沒人理會他的上梳,但好在理宗一番思想鬥爭後終於還是選擇了留在臨安,把全部身家性命押在了前線的賈似道那邊,是死是活就看賈似道的表現了。


    賈似道壓力很大,開慶元年九月臨危受命時人還在江陵,為了救援鄂州,立即馬不停蹄趕赴前線,十月初趕到鄂州城下一番血戰從蒙軍包圍圈中殺出一條路居然進入到了鄂州城。


    賈似道帶來的可不是小股援軍,而是經過孟珙整編訓練過的正規軍,這股主力部隊進入鄂州之後鄂州局勢立刻扭轉,全城宋軍信心倍增。


    賈似道剛到不久,重慶方麵宋軍水師在四川製置副使呂文德率領下入援,蒙軍水師船小不經打,被呂文德一舉衝破江麵封鎖,鄂州城內宋軍力量再次加強。


    雖然宋軍在鄂州城中已經聚集了數萬大軍,兵力雄厚,但出城野戰依然不是蒙軍的對手,賈似道決定繼續據城固收,既然宋軍能在釣魚城耗死蒙哥,不信在鄂州耗不死他忽必烈。


    城外蒙軍連攻數日越打越打不動,城裏的賈似道卻還擔心城防不夠堅固,派人在城牆內不遠處又修建了一道木柵欄,形成一道額外的夾層,不少蒙軍攻城時好不容易突破城牆進入城中又被柵欄所擋無法通行,被城頭的宋軍活活射死。蒙軍又推出鵝車,結果同樣是到了城頭之後被宋軍強弓勁弩射的人死車翻,數次進攻均告失敗。


    從金代開始,金軍、蒙軍不停地使用鵝車攻城,翻了很多史料,始終沒見過鵝車使用成功的案例,蒙古人野戰雖然厲害但攻城戰還是差了點兒,用的還是鵝車這種金代的落後機械,鄂州城打打停停兩個月,一直到十一月還是打不動。


    樹挪死人挪活,打不下來鄂州,那就幹脆繞開鄂州去打其他地區,忽必烈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圍困鄂州,另派了一支偏師沿江南下進入江西一路燒殺擄掠。


    偏師雖蹂躪江西,但畢竟兵力有限,真正讓南宋朝廷坐臥不安的是當時另一支蒙軍主力-圍困潭州的兀良哈台部,潭州被圍多日危在旦夕,一旦兀良哈台攻陷潭州順湘江南下進入長江,就可以直抵鄂州,到時候兩路蒙軍會師別說鄂州了,整個長江防線上將再無可以抵擋蒙軍的部隊。


    十一月中旬,賈似道接到軍令轉移到鄂州東側的黃州,在黃州再建立一道防線以防蒙軍拖住鄂州宋軍沿江南下。鄂州城外蒙軍經過曠日持久的對峙已經筋疲力盡,圍攻是攻不動了,到了十一月份基本上就是在城外圍而不攻。賈似道率幾百名親兵突圍離開鄂州進入黃州,然而就在他進入黃州後不久,從黃州便派出使者來到蒙軍大營,提出了議和的請求。


    古今台外,隻要說是談條約談條件,一向都是國與國之間才能談。忽必烈這邊,本身曾主管漠南漢地,類似於其他蒙古汗國汗王的地位,有著相當大的權力,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自行決定戰爭怎麽打,南宋這邊朝廷在臨安,無論前線將領做什麽最終決策權隻在臨安,也就是說要談的話也應該臨安派出來的使者來談,賈似道既不能代表朝廷也不能代表理宗,不能談。


    不管能不能談,賈似道總歸還是都派出了使者,向忽必烈提出南宋向蒙古稱臣、納貢,每年銀絹各二十萬兩匹,兩國議和。


    不是賈似道非要議和不可,實在是沒有別的選擇,南宋一共四大戰區,淮東淮西各地駐軍自從端平年間就已廢弛,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四川原本有一戰之力,但餘玠被迫害死之後形勢急轉直下,到了此次蒙軍南下要不是王堅在釣魚城頂住壓力早已全境淪陷。而自己所在的京湖也是在孟珙去世之後就沒了可用之人,自己雖然被孟珙器重向朝廷推薦,那也不過是瘸子裏麵挑將軍,自己那斤兩根本不足以抵擋蒙古人。


    朝廷裏是丁大全、董宋臣這種奸臣當道,皇帝本人又不思進取隻顧享樂,地方上能打的將領後繼無人,這仗怎麽打?這國家怎麽挽救?


    挽救不了,隻能先想方設法把敵人忽悠走,隻要有了喘息之機就有機會。


    以當時的戰況來看,忽必烈占據著很大優勢,南宋最能打的水師呂文德所部跑到鄂州守城去了,自己部將張柔手底下還有一支強大水師,隻要等著兀良哈台來會師之後兩軍一同南下,宋軍不可能抵擋得住,拿下臨安滅亡南宋並不難。


    但忽必烈同意議和了,甚至連討價還價都沒有,就直接同意議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何所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男與拖拉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男與拖拉機並收藏大宋何所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