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滅亡了,南宋完成了一百多年來的一樁夙願,但僅僅如此還不夠,趁著眼下中原地區巨大的統治真空,北上收複中原才是南宋真正的戰略目標。
然而,如何收複中原,何時收複中原,甚至要不要收複中原,在南宋朝堂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議。
首相鄭清之主張迅速提兵北上收複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和西京洛陽府,之前平定李全叛亂有功的兩淮製置使趙範、淮東製置使趙葵兄弟也上梳請求出兵。與之對立的樞相喬行簡和京湖製置使史嵩之堅決反對貿然出兵,理由出奇的一致:收複三京路途遙遠,國家糧餉難以為繼。
很多年以來,我都對古人對待戰爭的態度有一種固有思維,即主戰派都是愛國仁人誌士,主和派都是喪權辱國奸佞小人。但讀過大量史書後發現,真實的曆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就比如此次對於收複三京之事持否定態度的喬行簡和史嵩之兩人,理由都是糧餉不夠用,那麽問題來了,中原地區離南宋邊境並不算遠,國家糧餉到底夠不夠支持軍隊進入三京呢?
答案是還真不太夠。
當時離中原最近的戰區就是史嵩之的京湖戰區,京湖戰區在滅金之戰中消耗巨大,不僅宋軍北上要吃糧食,還為蒙軍提供了三十萬石糧食,戰爭過後又占據了原金國的唐州、鄧州等州縣,金國河南州縣本身就殘破,史嵩之為了穩定新收複的州縣又從僅剩的餘糧裏撥出來不少用於這些州縣的再生產,招募流民開墾荒地,務必要把基本盤穩住。
距離最近的京湖戰區僅夠自保,那麽其他戰區呢?首先川陝戰區可以暫時忽略,路途太過遙遠,而兩淮戰區經過不久前李全之亂,很多州縣也殘破不堪,尚且要靠南方的兩浙路輸送糧食,又有什麽儲備能夠拿出來用於收複三京呢?
更何況,河南之所以淪為無主之地,並非蒙古人目光短淺不要河南,而是整個河南經過連年戰爭已經殘破不堪十室九空,完全喪失了生產的能力,甚至對於蒙軍來說都已經搶無可搶,所以才會退迴到河北休整。
蒙古人的家在漠北草原,所以對於河南老百姓可以任其自生自滅,但南宋不一樣,南宋的正朔在開封、在河南,隻要宋軍進入河南,沿途任何吃不上飯的百姓都是南宋子民,救還是不救?糧食本來就不夠,河南的災民救得完嗎?
說起來都是民族大義熱血沸騰,執行起來卻是舉步維艱難於上青天。
主和派以國力不足反對出兵,而主戰派的理由就比較荒誕了,主要來源於一則不靠譜的軍事機密。
當年李全在山東投降蒙古後,有個叫做穀用安的部將也跟著投降了蒙古,後來李全敗亡,穀用安又重新歸降了南宋,並帶來了蒙軍的動向,讓趙範趙葵兄弟得知了蒙古人由於天氣炎熱已經全部退迴河北休整部隊,北宋東京、西京和南京無兵駐守,隻要出兵必可收複。
然後穀用安還給趙範趙葵提了個建議,說收複三京之後,可以效仿金國之前的做法,憑借潼關和黃河天險據守,待徹底穩住河南後進一步恢複其他故土。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客觀情報也是準確的,蒙軍確實已經退到了黃河以北進行休整,北宋三京也確實無兵駐守,甚至宋軍如果立即出兵的話也確實很有希望收複三京,但問題是,收複完三京,守得住嗎?
主和派隻看到了國力不足以支撐收複三京的長途作戰,主戰派隻看到了蒙軍勢力退出機會千載難逢,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除此之外,朝廷裏首相鄭清之與樞相喬行簡二人之間的明爭暗鬥也是影響南宋最終出兵與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當年史彌遠挑選理宗先繼沂王王位時,曾派鄭清之擔任理宗老師,史彌遠廢立濟王時鄭清之堅定地支持史彌遠,從而又得到了史彌遠的器重,理宗即位後接連提拔,最終在史彌遠病重時將其提拔為次相,史彌遠死後,鄭清之更是以獨相身份位居首相。
史彌遠當年進入宰執在當上首相,那可是經曆了殘酷的政治鬥爭最終上位的,鄭清之僅憑著理宗老師兼史彌遠親信的身份就當上首相顯然有些地位不穩,而且自己的這些優勢:帝師、史彌遠親信,喬行簡全有。
不管從史彌遠的角度還是從理宗的角度來看,鄭清之和喬行簡二人都是幾乎同等地位,但鄭清之因為給理宗當老師當的早所以進步的也快,紹定六年史彌遠臨死前被提拔為次相,而喬行簡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兼樞相。
相似的履曆造就了鄭清之、喬行簡二人相近的政治地位,史彌遠死後,二人互相不買賬,推諉扯皮互相拆台時有發生。趙葵趙範兄弟的父親是寧宗朝時京湖製置使趙方,而鄭清之嘉定年間考中進士為官的第一站就在趙方手下做文官,趙方對其多有照顧,還讓自己兩個兒子趙葵趙範拜鄭清之為師,鄭清之對趙葵趙範兩兄弟有著深厚的感情。
所以當趙家兄弟得到了情報要抓住良機收複三京之時,鄭清之自然要支持,而政敵要支持的,喬行簡自然要反對。
這世界上很多事看起來複雜,但是隻要把人物關係捋清楚了,都不複雜,嘴上都是主義,心裏全是生意。
然而,如何收複中原,何時收複中原,甚至要不要收複中原,在南宋朝堂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議。
首相鄭清之主張迅速提兵北上收複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和西京洛陽府,之前平定李全叛亂有功的兩淮製置使趙範、淮東製置使趙葵兄弟也上梳請求出兵。與之對立的樞相喬行簡和京湖製置使史嵩之堅決反對貿然出兵,理由出奇的一致:收複三京路途遙遠,國家糧餉難以為繼。
很多年以來,我都對古人對待戰爭的態度有一種固有思維,即主戰派都是愛國仁人誌士,主和派都是喪權辱國奸佞小人。但讀過大量史書後發現,真實的曆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就比如此次對於收複三京之事持否定態度的喬行簡和史嵩之兩人,理由都是糧餉不夠用,那麽問題來了,中原地區離南宋邊境並不算遠,國家糧餉到底夠不夠支持軍隊進入三京呢?
答案是還真不太夠。
當時離中原最近的戰區就是史嵩之的京湖戰區,京湖戰區在滅金之戰中消耗巨大,不僅宋軍北上要吃糧食,還為蒙軍提供了三十萬石糧食,戰爭過後又占據了原金國的唐州、鄧州等州縣,金國河南州縣本身就殘破,史嵩之為了穩定新收複的州縣又從僅剩的餘糧裏撥出來不少用於這些州縣的再生產,招募流民開墾荒地,務必要把基本盤穩住。
距離最近的京湖戰區僅夠自保,那麽其他戰區呢?首先川陝戰區可以暫時忽略,路途太過遙遠,而兩淮戰區經過不久前李全之亂,很多州縣也殘破不堪,尚且要靠南方的兩浙路輸送糧食,又有什麽儲備能夠拿出來用於收複三京呢?
更何況,河南之所以淪為無主之地,並非蒙古人目光短淺不要河南,而是整個河南經過連年戰爭已經殘破不堪十室九空,完全喪失了生產的能力,甚至對於蒙軍來說都已經搶無可搶,所以才會退迴到河北休整。
蒙古人的家在漠北草原,所以對於河南老百姓可以任其自生自滅,但南宋不一樣,南宋的正朔在開封、在河南,隻要宋軍進入河南,沿途任何吃不上飯的百姓都是南宋子民,救還是不救?糧食本來就不夠,河南的災民救得完嗎?
說起來都是民族大義熱血沸騰,執行起來卻是舉步維艱難於上青天。
主和派以國力不足反對出兵,而主戰派的理由就比較荒誕了,主要來源於一則不靠譜的軍事機密。
當年李全在山東投降蒙古後,有個叫做穀用安的部將也跟著投降了蒙古,後來李全敗亡,穀用安又重新歸降了南宋,並帶來了蒙軍的動向,讓趙範趙葵兄弟得知了蒙古人由於天氣炎熱已經全部退迴河北休整部隊,北宋東京、西京和南京無兵駐守,隻要出兵必可收複。
然後穀用安還給趙範趙葵提了個建議,說收複三京之後,可以效仿金國之前的做法,憑借潼關和黃河天險據守,待徹底穩住河南後進一步恢複其他故土。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客觀情報也是準確的,蒙軍確實已經退到了黃河以北進行休整,北宋三京也確實無兵駐守,甚至宋軍如果立即出兵的話也確實很有希望收複三京,但問題是,收複完三京,守得住嗎?
主和派隻看到了國力不足以支撐收複三京的長途作戰,主戰派隻看到了蒙軍勢力退出機會千載難逢,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除此之外,朝廷裏首相鄭清之與樞相喬行簡二人之間的明爭暗鬥也是影響南宋最終出兵與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當年史彌遠挑選理宗先繼沂王王位時,曾派鄭清之擔任理宗老師,史彌遠廢立濟王時鄭清之堅定地支持史彌遠,從而又得到了史彌遠的器重,理宗即位後接連提拔,最終在史彌遠病重時將其提拔為次相,史彌遠死後,鄭清之更是以獨相身份位居首相。
史彌遠當年進入宰執在當上首相,那可是經曆了殘酷的政治鬥爭最終上位的,鄭清之僅憑著理宗老師兼史彌遠親信的身份就當上首相顯然有些地位不穩,而且自己的這些優勢:帝師、史彌遠親信,喬行簡全有。
不管從史彌遠的角度還是從理宗的角度來看,鄭清之和喬行簡二人都是幾乎同等地位,但鄭清之因為給理宗當老師當的早所以進步的也快,紹定六年史彌遠臨死前被提拔為次相,而喬行簡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兼樞相。
相似的履曆造就了鄭清之、喬行簡二人相近的政治地位,史彌遠死後,二人互相不買賬,推諉扯皮互相拆台時有發生。趙葵趙範兄弟的父親是寧宗朝時京湖製置使趙方,而鄭清之嘉定年間考中進士為官的第一站就在趙方手下做文官,趙方對其多有照顧,還讓自己兩個兒子趙葵趙範拜鄭清之為師,鄭清之對趙葵趙範兩兄弟有著深厚的感情。
所以當趙家兄弟得到了情報要抓住良機收複三京之時,鄭清之自然要支持,而政敵要支持的,喬行簡自然要反對。
這世界上很多事看起來複雜,但是隻要把人物關係捋清楚了,都不複雜,嘴上都是主義,心裏全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