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美國著名問答論壇曾經有一個熱門問題-“你身邊有什麽階級固化的例子”,底下一眾迴答裏有個國博講解員迴答很快衝到了高讚,說是有一次華盛頓某重點小學的學生來國家博物館參觀,他就問學生們北宋之後是哪個朝代,本想讓大家迴答南宋,然後他在順勢講講南宋如何在嶽飛抗金的背景下建立,給大家上一節民族英雄大講堂。


    可沒想到竟然有個小朋友竟然直接答出了真實答案,偽楚。並且說出了原因:張邦昌在偽楚的登基時間要早於趙構在南宋的登基時間。


    如今就讓我們撥開迷霧,去看看靖康之變後神州大地上那段悲苦曆史的真實麵貌,看看偽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靖康二年二月,徽欽二帝都已經出城之後,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經過商量和向朝廷匯報,決定在開封立一個異姓王,在金軍北歸之後代為打理國家。


    也是沒辦法的事兒,滅亡北宋對金軍也是個意外,原本的計劃中是搶一把,然後逼北宋以黃河為界割讓北部領土,沒想到金軍還沒用力北宋皇帝就自己投降了。兩位皇帝都過來當俘虜了,那北宋皇室肯定恨透了金國,於是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皇室成員全部擄走,然後立一個不姓趙的人來當皇帝。


    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經過精挑細選,選中了張邦昌。


    金國之所以會挑選張邦昌充任偽政權皇帝,主要源於第一次包圍開封時張邦昌作為人質的表現。當時張邦昌以宰相身份陪康王出使金營,到了金營就嚇得號哭,後來金軍北上一路上按照完顏宗望的吩咐勸沿路各城投降,全部被罵了迴去。


    一座城也沒勸降下來,但完顏宗望對張邦昌的表現很滿意,再怎麽說也是宋朝的宰相有頭有臉的人物,對我言聽計從,很滿意。


    在燕山府待了大半年,金軍再一次南下,等徽欽二帝都出城以後,城內再無趙宋皇室成員,在完顏宗望的力主下,吳乞買同意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代管北宋政府。


    不是金國不想直接入主中原,而是金國當時國家尚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決策就靠八大勃極烈議政,什麽三省六部樞密院統統沒有,根本就管理不了中原漢地幾千萬人口規模的國家,讓幾個勃極烈去開封攝政,奏疏他都看不明白。


    徽欽二帝出城時,好幾位宰相跟著皇帝一起出了城,開封城裏隻剩下唐恪一位宰相和張叔夜一位樞相,凡事多與開封府尹王時雍、翰林學士吳幵、吏部尚書莫儔商量。


    這些留在開封的人都在等著城外給個說法,是放一個皇帝迴來還是給個皇子迴來即位,結果左等右等沒等到,當皇帝的,卻等來了尚書員外郎宋齊愈帶來了的立張邦昌為帝的命令。


    北宋政府就剩下這幾個高級官員了,大家一起商量吧,商量來商量去,其他人都沒意見,隻有張叔夜堅決不同意。張叔夜反對無效,因為在他表達了反對意見後,跟宋齊愈一起迴來的金兵便把他抓走送到城外去了,金人廢立皇帝靠的是武力,冊立皇帝同樣靠武力,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金人比開封城裏的每一個人都清楚。


    既然要擁立張邦昌,就要百官署名,張叔夜被抓走後大家都乖乖的簽了名字,這事兒就算這麽定下來了,宰相唐恪在署完名之後越想越窩囊,迴去便服毒自盡了。


    在北宋最具正義感的官員一般都是諫官,諫官的老大是禦史中丞,當時的禦史中丞一聽說要冊立張邦昌當皇帝氣壞了,堅決不同意,又專門寫了封奏疏呈報給兩位金軍主帥,要求收迴成命,把欽宗放迴來重掌國家。


    冊立皇帝你當大金國跟你鬧著玩兒呢,這位勇敢的禦史中丞沒等來他的欽宗,而是等來了殺氣騰騰的金兵,帶著他押赴城外金營。


    這位禦史中丞叫秦檜,時年三十七歲,已經不年輕了,但依然滿腔熱血,不畏強權。


    收拾了張叔夜又擺平了秦檜,北宋留守官員都讓安排明白了,該張邦昌登場了,早在徽欽二帝出城時金人就已經派人把張邦昌從燕山府接到了開封,張邦昌也不知道又迴到開封是做什麽,沒想到完顏宗望突然就派人通知了他要迴開封登基稱帝的消息,嚇得他魂飛魄散,拚命拒絕,開始絕食。


    金人可不會給你講什麽禮儀道德,說了要你當皇帝就一定是你,由不得你拒絕。麵對張邦昌的死硬態度,金人派使者到城中放出話,三日之內如果張邦昌不即位的話,屠城。


    一說屠城大家都嚇壞了,於是城中百官、百姓、僧侶道士等紛紛出城勸說張邦昌接受擁立拯救城中百姓。萬般無奈之下張邦昌隻好接受安排,靖康二年三月初七,在金使的監督下,張邦昌完成了冊封大典,登基稱帝,國號大楚。


    雖然事出無奈,但畢竟稱帝是大逆不道,張邦昌隻能小心翼翼的在皇宮的範圍內盡量保持臣子的禮節。北宋皇帝聽政的大慶殿、紫宸殿和垂拱殿他從來不去,而是躲在文德殿聽政辦公。皇帝的龍椅坐北朝南,張邦昌的辦公桌椅坐東朝西。發布政令隻稱“手書”從不稱聖旨,與百官議事自稱“予”不稱“朕”,最大程度的放低自己,避免被扣上僭越的帽子。


    當時高級官員中張叔夜被抓走唐恪自盡,剩下的官職最大的就屬開封府尹王時雍了。張邦昌即位後,任命王時雍暫代首相兼樞相,吳幵、莫儔分別暫代副宰相。為了表達對新政權的推崇,王時雍每次上朝都稱唿張邦昌為陛下,每次都被張邦昌斥責,在張邦昌看來這個皇位並非自己的,總有一天要還迴去。


    金軍在城外收拾準備好之後準備北歸,臨行前就派使者問張邦昌要不要留下一支金軍守衛開封,張邦昌正拿不定主意,兵部尚書呂好問就替張邦昌迴答,打發金軍不做留守全部迴國了。使者離開後呂好問告訴張邦昌,此時便是相公還政給趙宋官家的最好時機。


    張邦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詢問時機好在哪兒?


    呂好問也不藏著掖著,說大宋百姓還是心係趙宋官家,而此時趙宋官家尚有大元帥留在河北,可以還政給大元帥。


    大元帥就是康王趙構,金軍第二次南下前欽宗派趙構到河北募兵勤王,並賜他天下兵馬大元帥的稱號。


    還政給趙構說起來容易,可徽宗欽宗包括太子目前也隻是被金軍俘虜帶走都還活著,萬一這些正統血脈迴來了怎麽辦,到時候又成了我張邦昌亂政又是個大逆不道。程序不合法責任誰來擔?張邦昌對於還政給趙構表示擔憂。


    呂好問既然敢提這個建議,那就是做過功課的,告訴張邦昌說如今元佑皇後就在城中,由元佑皇後降旨大元帥即位,程序上無懈可擊,天賜良機絕不能錯過。


    這位元佑皇後就是當年被哲宗廢立、打入道觀的孟皇後,說起來,孟皇後離開皇宮已經三十一年了。


    哲宗紹聖三年孟皇後被廢之後一直在瑤華宮居住,不問世事。哲宗死後徽宗即位,向太後臨朝聽政。當年孟皇後是向太後與高後共同為哲宗挑選的,孟皇後進宮後對奶奶高後、嫡母向太後一直彬彬有禮,深得長輩喜愛。高後死後哲宗親政,強硬的要廢立孟皇後,向太後雖然不滿但畢竟高後已經幹政十多年,此時她如果再出來幹政恐怕惹禍上身,隻有眼睜睜看著孟皇後被廢。


    哲宗活著說不上話,現在哲宗死了輪到自己臨朝聽政,那就一定要撥亂反正,向太後提議,為遭受不公待遇的孟皇後平反,恢複皇後身份。


    元符三年徽宗剛剛即位,需要向太後的支持,一個前朝被廢皇後對他來說根本無關緊要,順水人情那是最好做的,於是同意向太後的提議,下詔恢複了孟皇後的地位,尊為元佑皇後。


    還給受委屈的人應有的名譽和地位,原本是件好事兒,但向太後不久後去世,沒了上層的製約,徽宗逐漸放縱起來,蔡京也是在這個時候投其所好進入了宰執班子。蔡京任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排除異己黨同伐異,以新黨的名義大搞****,所有舊黨全部打成元佑黨人加以貶黜。


    元佑大臣們被貶黜,元佑皇後也難以獨善其身。但跳出來攻擊孟皇後的卻不是蔡京,而是宦官郝隨,在紹聖三年第一次廢立孟皇後時郝隨就跟劉婕妤就上躥下跳羅織罪名誣陷孟皇後,這一次他再次找到蔡京表示,孟皇後是舊黨人士,不該複立。


    皇後哪還有什麽新舊黨派的分別,蔡京對郝隨這些言論無動於衷,郝隨雖然能量小,但當年的劉婕妤後來已經成了元符皇後,劉皇後開始親自動員朝臣彈劾孟皇後。


    當年汙蔑孟皇後時結識了不少朝臣,此時又派上了用場,在劉皇後的動員下,不少諫官紛紛上疏,指責複立孟皇後就是舊黨複辟,要防止舊黨死灰複燃就必須把孟皇後趕走。


    朝堂上輿論已經形成,蔡京自居新黨領袖秉持著舊黨一律趕盡殺絕的原則,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讚成重新廢掉孟皇後,徽宗一看群臣都要求再次廢立,那就把孟皇後再廢一次吧,崇寧元年十月,迴宮僅僅一年的孟皇後再次被廢,出居瑤華宮。


    兩次鬥敗正宮娘娘,劉皇後的自信心膨脹到了天上,逐漸開始插手朝政,再多次幹預朝政引起徽宗不悅之後,徽宗決定廢掉她,反正都是前朝皇後,廢一個也是廢,廢兩個也是廢,一紙詔書的事兒。


    劉皇後這個人呐,欺負欺負老實人她在行,可真到了強權壓過來的時候就慫了,政和三年七月,得到消息徽宗要廢掉自己的劉皇後萬念俱灰,先徽宗一步自縊而死。


    多行不義的劉皇後最終自取滅亡,外居瑤華宮的孟皇後卻因離宮已久,未在宗室名冊而躲過靖康之變的災難。金軍北上之後,開封城老百姓驚奇的發現當年蒙冤被廢的孟皇後還在瑤華宮中當道姑,毫發無傷。


    孟皇後畢竟曾經是北宋王朝的正統皇後,被廢一事所有朝臣也都知道是冤案,如今皇室被一網打盡,論輩分孟皇後到了欽宗朝已經是太後了,隻有請她主持大局召趙構即位才具有程序上的合法性。


    孟皇後好找就在開封城中,可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此刻又在哪兒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何所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男與拖拉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男與拖拉機並收藏大宋何所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