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軍出征的先鋒副將耶律章奴臨陣脫逃,轉而直奔上京,準備迴京廢掉天祚帝,擁立燕王耶律淳即位。為了確保政變成功,他提前聯係了耶律淳的小舅子蕭敵裏先去耶律淳那裏勸他順應天意,同意即位。


    蕭敵裏曾任遼軍西北路招討使,頭一年因為率軍在斡鄰濼被阿骨打偷襲擊敗遭免職,後來一直閑居上京。由於天祚帝終日不理朝政,國家烏煙瘴氣,耶律章奴、蕭敵裏等官員早已心生不滿,在他們看來,拯救大遼的唯一途徑就是換個皇帝。


    耶律章奴不是無腦謀反,他想要擁立的耶律淳其實確實有當皇帝的機會。


    耶律淳生於道宗清寧九年,是興宗孫子,道宗侄子。當年耶律乙辛專權害死太子又預謀加害皇孫,耶律淳因為德行出眾被耶律乙辛選中,準備擁立為皇嗣。後來耶律乙辛被誅殺,耶律淳受到波及被貶出上京。


    天祚帝即位後,為前朝冤案平反,耶律淳也被委以重任,先後擔任南府宰相、南京留守並加封燕王。蕭敵裏前來勸進事出突然,耶律淳完全來不及深思熟慮,很快天祚帝的使者也帶著手詔迴到南京,詔令耶律章奴謀反,讓耶律淳格殺勿論。


    在這種節骨眼兒上,猶豫就是不忠,耶律淳隻得殺掉蕭敵裏,單騎前往廣平澱(今內蒙古奈曼旗西北)向天祚帝請罪。


    沒錯,此時本應該在親征金國戰場上指揮遼軍與金軍廝殺的天祚帝,在得知耶律章奴謀反後,直接從前線跑了迴來,跑到廣平澱來保護他的後妃們了。


    事實上在天慶五年,天祚帝在遼國上下仍然有著極強的號召力,耶律章奴身為統兵大將,逃迴去謀反時僅僅隻有三百名親兵跟隨,根本就成不了氣候,可就是這樣不成氣候的耶律章奴就讓天祚帝把前線幾十萬遼軍給甩了直接跑迴來平叛,而且迴來還不是直奔耶律章奴,卻跑到廣平澱行宮處遙控指揮起來。


    見到耶律淳親自來請罪,天祚帝很欣慰,耶律淳是忠臣嘛,於是一番安慰。耶律章奴那邊的叛亂也很快被平定,耶律章奴本人被生擒,處以腰斬告祭太廟。


    耶律章奴小小的叛亂沒能給遼國造成太大損失.,可天祚帝在遼金戰場前線的“臨陣脫逃”對遼國卻造成了不可挽迴的影響。


    阿骨打在此戰之前意識到此戰非同小可,天祚帝舉傾國之兵打過來,遼國贏了,金國隻有滅亡,金國贏了,才能勉強有一線生機,而且就算是金國贏恐怕也是慘贏,代價極大。


    雖然沒讀過兵書,阿骨打卻懂得哀兵必勝的道理,大軍臨行前召集全部將領,仰天痛哭說道,自己與諸將起兵反遼隻因契丹欺壓我們太過殘忍,現在天祚帝禦駕親征大金危在旦夕,除非人人抱著必死決心才有可能打贏這一仗,否則我們大金必敗。不如兄弟們殺掉我前去遼國請降,可報大家一命。


    老大哥都這樣悲鳴了,金軍諸將和全軍上下頓時被這種慷慨激昂的氣氛帶動,誓與遼軍決一死戰。


    即便是這樣,金軍仍然不敢輕易出擊。到了十一月初,遼軍各路兵馬會師,從駝門(今農安縣南部)向東進軍。由於天祚帝已經提前跑路,副將謀反被誅,這隻遼軍臨時由駙馬蕭特末率領,士氣極為低落。


    遼軍雖然士氣低落,但所部騎兵五萬,步兵四十萬,號稱總兵力七十萬出征,仍然頗具威脅。阿骨打當時把金國全部兵力動員下來,也隻有兩萬兵力,強弱懸殊明顯。


    但在戰前阿骨打得到消息,天祚帝跑迴去平叛了,對麵這隻禦駕親征的遼軍裏根本就沒有皇帝。但為了維持“禦駕親征”的幌子,遼軍封鎖消息,仍然護衛著天祚帝的車駕隨行,裝出一副皇帝還在的樣子。


    除了核心將領外,遼軍不知道天祚帝已經跑了,金軍知道天祚帝已經跑了,遼軍不知道金軍知道天祚帝已經跑了,阿骨打找到了遼軍的七寸。


    沒有皇帝,那我們就撕下遼軍禦駕親征的新衣,阿骨打率軍直撲遼軍,兩軍終於在護步達崗(今黑龍小五常市西北)遭遇。


    在之前多次戰爭中我們都了解過,戰爭打的是國力,但一場戰鬥或者一場戰役往往受各種錯綜複雜因素的影響,甚至有時候比的就是看誰先犯錯。


    遼國軍製是斡魯朵軍製,每個親王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的斡魯朵,類似於一種中央認可的合法軍閥。除了皇帝直屬的皮室軍外,全靠各斡魯朵來協同作戰。有天祚帝在,各斡魯朵肯定拚死為皇帝作戰,天祚帝不在,你蕭特末算哪個蔥?憑啥讓我們大軍為你賣命?


    護步達崗之戰打的就是一場信息戰,隻要戳破天祚帝不在軍中這個謊言,遼軍幾十萬大軍就是一盤散沙,必敗無疑


    阿骨打派完顏宗雄率全軍精銳直取遼軍中軍,因為如果天祚帝如果在,那麽有皇帝坐鎮的中軍就是戰鬥力最強悍的力量,但現在天祚帝不在了,中軍就是紙老虎,擊之必破。


    果然,在金軍不要命的進攻下,遼軍中軍很快被打蔫了,連天祚帝的車駕輿輦都被金軍俘獲了,也確實根本不見天祚帝的蹤影。


    中軍一亂,連天祚帝的指揮車都被金軍俘獲,皇帝丟下大軍自己先跑了的謊言再也瞞不住,遼軍各部大亂,完全無心戀戰,各部將隻顧逃命,金軍在後麵窮追不舍,遼軍死傷無數,屍體輜重散落了一百多裏,金軍大獲全勝。


    護步達崗一戰遼國元氣大傷,幾十萬大軍被兩萬金軍打垮,禦駕親征的天祚帝在最後時刻撂下前線將士任由遼軍自生自滅,自此以後遼在東北地區再也無力組織對金的大規模軍事作戰。


    打不過也就算了,可就連祖宗留下來的國土遼軍也守不住了,護步達崗之戰後的天慶六年正月,遼國東京(今遼寧遼陽縣)發生群眾暴亂,東京留守蕭保先被殺。東京守軍將領高永昌趁平亂之機控製東京府,以其渤海人身份傳檄四方,附近渤海人紛紛來歸附,高永昌自認為時機已成熟,於是就在當月建國稱帝。


    女真阿骨打還沒消停,又來個渤海高永昌,天祚帝又派駙馬蕭特末率軍前去平叛。


    高永昌手底下的治安軍捉拿百姓可以,要是遇上正規軍根本沒勝算,他自己也知道遼軍若來自己必被剿滅,於是派人向阿骨打求援。


    女真渤海同源同種,阿骨打同意救援高永昌,但有個前置條件,必須去帝號,想當官可以,歸順我大金授予王爵。


    阿骨打開出的條件並不寒酸,按照當時高永昌的處境,僅憑東京府幾千渤海軍根本無法在遼末亂世立足,去抱金國大腿才是最好出路。可高永昌實力雖然弱,氣節卻一點兒都不弱,明確拒絕降金,絕不放棄自己的渤海國皇帝身份。


    亂世裏比拚的不是氣節,而是拳頭,既然高永昌不願投降,阿骨打便派部將完顏斡魯前去攻打,讓高永昌見識見識到底誰的拳頭硬。


    完顏斡魯領兵出征,走到半路的沈州(今遼寧沈陽)遭遇同樣前來平叛的遼軍,就順便把遼軍擊敗順手拿下沈州,走到接近東京時高永昌派人請和,完顏斡魯拒絕了請和繼續進軍。


    高永昌率軍迎戰,過程毫無懸念,先敗於沙河、後敗於東京城下,高永昌無奈之下率軍向北逃往,東京城內剩下的守軍抓了高永昌的家眷開城投降。


    逃亡的高永昌沒逃多久之後就被部將背叛,將其綁住送到了金軍營中,高永昌最終被處死。


    高永昌的叛亂再次打亂了遼軍在東北的戰略部署,原本東北北部黃龍府一帶被金國攻占,但至少東北南部東京道一帶還在遼國控製下,可高永昌一叛亂東京道一帶大亂,金軍趁機把東京道全部占領。


    當年阿保機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渤海國領土已經丟完了,遼國在遼東再無立足之地,天祚帝眼看局勢越來越惡化,想了個點子,派人去找阿骨打議和。


    天慶七年九月,遼國使者帶著國書來到金國上京會寧府見到阿骨打,帶來了天祚帝的停戰提議,打不過了大兄弟,咱議和吧。


    金國剛剛拿下遼東京盡收東北,也需要時間來消化,阿骨打表示原則性同意議和,但有三個條件:


    一、遣返女真戰犯阿疏;


    二、遣還金國使者賽剌;


    三、天祚帝自己退位,遼國另選明君即位


    金國要阿疏迴來治罪這已經成了老生常談了,實際上根據當時的戰爭局勢,把阿疏遣送迴去也沒什麽大不了,本身就是女真族內部事務,遼國最多就是丟點兒麵子,曾經的天朝上國已經管不了女真的事務了,但女真畢竟崛起金國都建國了,麵子上雖然有些掛不住道義上並不虧欠。


    使者賽剌就屬於遼國內部犯渾了,兩國交戰使者往來頻繁,現實情況是遼國更需要妥協而不是金國,你莫名其妙把人家使者扣留了,不妥協那就打,打又打不過最終還得把人家使者還迴去,簡直自討苦吃。


    最後一條純粹是阿骨打在惡心遼國,天祚帝再昏庸那也是皇帝,遼國不是南宋,金國一聲令下皇帝就可以去帝號稱臣的。其實阿骨打也明知天祚帝不可能退位,不過沒關係,不是你找我和談嗎?我把籌碼提高,現在皮球給你了,就看你怎麽接了。


    使者迴來後,遼國朝廷一商量,還真就又擬了國書找上門來了,問題二三避而不談,隻說阿疏的問題,提出隻要金國肯交還遼國戰犯,遼國就同意遣返阿疏。


    死到臨頭了還在討價還價,阿骨打知道遼國統治者一時之間還是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為了進一步休整軍隊穩定國內局勢,在謀士的建議下,又提出了兩國皇帝長幼兄弟關係、每年歲貢、兩國對外與宋、夏、高麗國書文牒等一係列具體事務要求,每一條都很苛刻,尤其是第一條,阿骨打年紀比天祚帝大,要求天祚帝稱自己為兄長,要像侍奉兄長一樣對待自己。


    在天祚帝眼裏,阿骨打就是個反賊,隻不過做大了不得不承認對方地位,天祚帝最多也就是容忍金國存在,想讓天祚帝以兄禮侍奉阿骨打,顯然不可能。


    金國暗中蓄力,隻提條件不想打;遼國不同意,又不敢打。於是從天慶七年到天慶九年三年間就出現了相當搞笑的一幕,敵對的遼金兩國始終在極限拉扯,扯來扯去,就是不打。


    在這寶貴的三年裏,實際上是遼國最後的機會,如果天祚帝能夠幡然醒悟收拾國內殘局,即便阻止不了金國做大,起碼還能守住遼國半壁江山。


    實際上直到天慶七年為止,金國占據的也不過遼國黃龍府和東京道兩處,遼國五京裏還有四京控製在自己手中,紙麵實力仍然遠強於金國,然而翻開史書,天慶七年、八年、九年裏,我看到的天祚帝仍然處於:


    天慶七年七月,獵秋山。八月,獵斯那裏山。九月,獵輞子山。八年正月東路諸州盜賊蜂起,掠民自隨以充食。天慶八年七月,獵秋山。天慶九年二月,至鴛鴦濼。七月,獵南山。十年二月,幸鴛鴦濼。


    凡此種種,不勝其數。大遼都要亡了,你還在到處遊獵,合適嗎?遼國皇帝四時捺缽是傳統,可作為對比,遼國公認的明君遼聖宗也打獵,但除了打獵人家還處理朝政,把打獵拿掉,遼聖宗的日常跟同時期的宋真宗沒什麽區別。


    但天祚帝就不一樣了,史書記錄中很多前後打獵的兩個月中人家是空白的,也就是說除了打獵,啥也不幹。


    皇帝不理朝政,軍政大事就沒人管,天慶七年到九年這三年,雖然金國沒有打過來,但遼國其他地區叛亂仍然頻發,狼煙四起。


    天祚帝在作死的道路上一條路要走到黑,阿骨打卻在不斷地為大金積蓄力量,除了安置新征服領土的百官、百姓外,還要改編遼國降兵降將,此消彼長之下,遼國已經完全喪失了對金國的國力優勢。此外,阿骨打還跟東邊的高麗達成了一係列新的國際關係,之前高麗是遼的附屬國,金國建國後與高麗達成和平協議,不再向遼國臣服,與金國和平相處,為遼金戰爭的提供了穩固的大後方。


    自己的後方高枕無憂,最好能讓遼國的後方有人背刺,天慶七年正月,阿骨打在上京接見了來自遙遠南方宋朝的國書,與自己相約共同夾攻遼國,遼國滅亡後宋朝僅想收迴被遼國侵略的幽雲故地。


    收到國書的阿骨打非常重視,經過與朝中大臣商議,正式的迴複了南方盟友,兩國共同夾擊遼國,各自攻取想要的領土即可。


    由於間隔遼國無法直達,北宋與金國之間的使者都是從山東渡海到遼東半島往來的,故兩國締結的盟約又稱“海上之盟”。


    隻是北宋君臣不知道,表麵上趁遼國落魄來收迴幽雲十六州,實際上他們以為天賜良機的海上之盟是與虎謀皮,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何所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男與拖拉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男與拖拉機並收藏大宋何所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