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聖人們為什麽要如此“厚待”吳人!


    或許是替天行道吧?吳人做的惡事實在已經攪亂天下,不但給諸侯們造成朝不保夕的危機感,也造成了空前的道德危機,聖人們最看重的仁義道德一套規範被肆意踐踏,對人類的傷害簡直是全方位的。他們攻下楚國郢都,掘開楚平王的陵墓,鞭屍三百,大王睡大王的女人,大夫睡大夫的女人;他們俘虜越王勾踐,令其入吳為奴,君為臣,妻為妾,讓越王勾踐來個嚐糞辨疾,侮辱其人格。奪走了越國大夫範蠡的夫人、越國第一美女西施。最後還要不肯寬恕,要滅其國。至於被吳國滅掉的其它十幾個小國,其悲慘狀況更是罄竹難書,滅其國,斷其種,上古聖人遵循的古風“滅其國,存其祀”蕩然無存。


    如果任吳王肆意妄為下去,人類文明的進程將嘎然而止。


    天下興旺,人人有責。既然老天爺已經對人類絕望、袖手旁觀,聖人隻好替天行道,出手澄清寰宇。


    或許這就是吳人被聖人“厚待”的唯一的解釋。


    如此看來,子貢次番遊走列國,煽風點火,引起天下大亂,不僅僅隻有保存魯國這點私心,還是有不可辯駁的公理,那就是替天行道,伸張正義。


    子貢解決了勾踐的心病,在越國的使命已經完成,下一站是遠在幾千裏之外的晉國都城曲沃,會見趙鞅子,最後請趙鞅子來收拾殘局。不敢怠慢,孔聖人計劃中的每一環都是環環緊扣,一環不能缺失,否則會虎頭蛇尾,影響全局效果。


    子貢勤於“師命”,置生死於度外,頗有鞠躬盡瘁之心,令勾踐肅然起敬,子貢剛被祭養帶到自己麵前時,幾乎隻存下一口氣,麵無人色,幸虧吃了越王宮中供奉鬼神的珍饈佳肴才迅速恢複體力,如今又要馬不停蹄趕路,對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孔聖人的弟子來說,完全是超負荷發揮,不留後路。勾踐很想表達一下謝意,可是越國太窮,送不起貴重禮物,幸虧這時神巫無杜的“逍遙散”已經熬製完成,剛好可以送給子貢解乏使用。“逍遙散”是神藥,無論白天如何累散骨架,隻要晚上臨睡前喝下一點“逍遙散”,麻醉安眠一下,包管你第二天神清氣爽、精力倍增。


    子貢要繼續長途跋涉,得到“逍遙散”相助,如虎添翼。要不然真不敢肯定書生子貢能否完成使命,或許就半道夭折,來個壯誌未酬身先死,華夏曆史因此倒退幾個世紀。


    這麽說來,小人物神巫無杜對改變曆史走向同樣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子貢懷揣無杜的“逍遙散”登上千裏馬拉的馬車,正要離開山陰,突然想起一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自己還欠著祭養的“一手背茶水”的人情呢!必須報償。於是急忙下車,把送行的祭養拉到一邊,對他叮嚀道:“次番帶著一百乘戰車、三千武士去助吳的將軍必然是閣下,閣下不要擔心,大膽領命就是,此去吳國,閣下隻要唯命是從,在下一定能保證你和你的手下毫發無損。”


    祭養不信,這些越國的軍事力量是大王的寶貝,視作生命,怎麽肯托付給自己支配呢?就算真要自己帶隊去,那也是替死鬼的角色,吳人用越人打仗,打頭陣、當炮灰的當然是越人,就算打了勝仗,越人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但子貢在越王勾踐麵前是聖人般的禮遇,他怎麽敢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呢?唯命是從就是了。


    子貢所料一點不錯,祭養確實是這三千“替死鬼”的領隊。


    當文種和範蠡急匆匆趕到山陰來向勾踐複命時,子貢已經離開越國再度北上。


    範蠡和文種得知一百乘戰車、三千甲士能換來越國的生存,一時接受不了,但思索良久,得其神髓,頓時領悟,長長舒了一口氣。


    這就是聖人和常人的區別,範蠡和文種縱有鬼神莫測之謀,也難免患得患失,因小失大。要達到孔聖人師徒這般無我的境界,難於上青天。兩人對聖人的計謀佩服得五體投地。


    至於派誰帶著這一百乘戰車、三千士兵去給吳國大軍做炮灰,頗令越國君臣踟躇。


    勾踐的意思是派範蠡去,勾踐骨子裏還在心痛這點家當,一般人去不放心,隻有範蠡去了,能隨機而變,或許能絕處逢生,大難過後能帶幾個人、幾輛車迴來,也算給越國留一點火種。


    範蠡也認同。畢竟這些戰車和士兵都是自己在若耶溪邊幾年修煉的成果,有感情,更有保全他們的責任。挑這擔子義不容辭。


    但是文種卻比他們想得遠,提出另一種思維方式,要是範蠡帶人去,這三千人包括範蠡在內,一個人都不會迴來,吳王知範蠡是越王的股肱之臣,越國複興的希望之星,又是自己的情敵,為公為私非置他於死地不可,會想著法子要讓他戰死沙場,反而會害了所有人有去無迴。隻有派個普通人去,才會被夫差輕視,或許會僥幸留一半人生還。


    勾踐一想,極有道理。範蠡帶兵,不但害了範蠡本人,反而還會害了三千甲士性命不保。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自己不能賠上這三千好兒郎以後又失去範蠡,那損失就真的是補了屋頂捅破天。


    於是決定派祭養帶人去吳國參戰。是禍是福,能不能全身而迴,就全看祭養的造化,已經有放棄他的打算了。


    祭養得到王命,大感意外,沒想到聖人真有先見之明,隻能摸著後腦勺稱驚奇。至於子貢保證過的“毫發無損”或許也不是一句空話,所以人人以為他這一去兇多吉少,隻有他自己胸有成竹,處之泰然。


    子貢得到逍遙散之助,精力充沛,可以放心大膽、無所顧忌能折騰。他去晉國的路上順道去吳國再會吳王夫差,通報了越王勾踐將帶著臣下來為伐齊大軍壯行的消息。


    越王勾踐君臣自投羅網,夫差不是沒有閃過一個壞念頭,趁機一網打盡、永除後患,給這些刁民來個有去無迴。可惜這時吳國的輿論對夫差用兵不利。烏合之眾的好惡轉向總是股亂頭風,越王來朝的消息已經傳遍闔閭大城內外,吳國上下從士大夫到老百姓,對越人的態度慢慢改變,原來越人練兵不為複國,而是為了為己所用,這越人瞬間由敵人變成了朋友,能幫自己同心協力對付敵人的是真朋友。要是夫差對真朋友下毒手,他以後還可能有朋友嗎?不但會令天下人寒心,吳人對大王的反感也會不由自主。這種負麵事件日後若被敵人利用,唾沫淹死人,必有覆身之禍。所以這個念頭稍縱即逝,夫差馬上對子貢表達謝意,是子貢不辭辛勞,最終促成了勾踐的這次臣服之行。


    子貢見夫差心情不錯,就趁機進言,履行自己在祭養麵前許下的承諾。


    子貢說道:“在下剛從越過迴來,看到越人的三千帶甲武士奉命出征,助吳伐越,愁腸百結,自以為必死無疑,紛紛留下遺書,和家人永訣。山陰城中一片愁雲慘霧,令旁觀者柔腸寸斷。不知大王作何感想?”


    夫差不解子貢的用意,說道:“自古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何妨越人是自願參戰,理當盡力於寡人,做好死的準備理所當然。”


    子貢冷笑著說道:“如果大王這樣想,在下很為大王擔憂。越人這點人馬,在大王眼裏不屑一顧,真的上陣打仗,也確實難以發揮多少作用。但大王如果能善於利用,這三千人馬可以當一萬使,當三萬使。全看大王使用得當。”


    夫差這迴是疑惑不解了,三千人怎麽能有三萬人的用處?必須問清楚,於是說道:“恕寡人愚鈍,還請夫子能教導。”


    子貢說道:“越人的三千帶甲士兵必須要保護好,絕不能讓他們真的上戰場,一則,他們的戰力不值得信任,說是子弟兵吧,他們不是為了自己的祖國和親人而戰,一定不肯用命;說是雇傭兵吧,你吳王沒有出過、也不會出一分錢,死了白死,也不能強求他們賣命。所以戰力是在靠不住。二則,這三千越兵隻是一個引子,是吳越雙方的第一筆生意,大家都眼睜睜看著結果,一定得把生意做下去。隻有給他們特殊待遇,讓他們好好來好好迴,才會讓越人放心,以後隻要吳王有召喚,隨叫隨到,兵源源源不絕。現在第一迴就讓他們全部死翹翹,以後吳國有事,就別想再請越人助戰了。就算不得不來,也是心懷異誌。”


    夫差一聽子貢的分析極有道理,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即就答應對即將到來的三千越兵特殊對待。


    這就是三千人變一萬人、三萬人的道理。按照子貢的邏輯推理下去,這三千人最終能換來整個越國的援助,三萬還是保守數字!何樂不為?


    因為子貢要報祭養的滴水之恩,後來吳、齊交戰時,夫差果然沒有把祭養和他的三千人當炮灰使,而是當後勤工作人員用,祭養在吳軍軍營中帶著三千人做了一年的後勤服務,侍候吳兵無微不至,雙方敵意全消,開始稱兄道弟了。


    祭養就因為有杯水之恩於子貢,轉禍為福。可見聖人的嘴巴不但能橫掃千軍萬馬如卷席,而且能活死人,死活人,萬萬不能得罪。


    萬事安排妥當,子貢這才心安理得去晉國遊說趙鞅子。


    晉國執政趙鞅子是一個喜歡用武功說話的人,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戰功,以霸者自居,卻沒有得到天下諸侯的認可,憤憤不平。如此強梁之人,當然不允許有人在自己家門口撒野,所以和子貢一拍即合,如果吳王的大軍膽敢在晉國邊境橫行霸道,一定以逸待勞收拾他。


    這真是聖人一出山,諸侯亂陣腳。


    這就是春秋後期一起非常著名的聖人涉政事件。造成的後果是天下大亂,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


    就因為孔聖人為了保住自己的祖墳、保住已經日薄西山的魯國,利用諸侯們的貪欲、野心等人性的陰暗麵,對天下諸侯強弱勢態進行了大調整,強弱、存亡大洗牌,讓他們各歸其所。


    不管你承認還是否認,聖人就是無冕之王。


    聖人出山的蝴蝶效應還在繼續,而最不幸、最無辜的要數春秋第一忠臣伍子胥,他第一個成了聖人拯救祖國的犧牲品。


    子貢來闔閭大城見夫差時,伍子胥和伯嚭都不在闔閭大城,伍子胥在邗溝城征調伐越的部隊,而伯嚭在吳楚邊境的甬地一帶征集大軍所需的糧草。


    而當伍子胥指揮餘皇號戰船迴到姑蘇時,子貢已經踏上離開吳國去晉國的征程,一代忠臣和一代聖人擦肩而過,最終無緣相見相爭。


    伍子胥的戰船才到姑蘇城外停泊,就得到手下報告,說是大王已經改變主意,南下伐越變成了北上伐齊。


    伍子胥當時正從餘皇號上下船來,聞此消息,差點從跳板上栽下去。堂堂吳王、未來天下霸主,竟然朝令夕改,這消息太恐怖了,直接讓伍子胥蒙了眼睛找不到門。這吳國和齊國怎麽能輕易言戰?從“公”上講,越國這個心腹之患未除,要想直接和齊國叫陣,稱霸天下,為時尚早,處置不當,首尾難顧,被齊國和越國前後夾擊,吳國危矣。從“私”上講,自己的兒子武勳就在齊國大夫鮑牧家裏養著,等同人質,一旦兩國交惡,武勳是敵國相國之子,兇多吉少。自己本來想留兒子一條生路,給伍家留一點傳宗接代的種子,哪知竟是把他送進虎口!


    就算鮑牧義氣為重,肯拚死相救,但齊王肯答應嗎?田成子肯答應嗎?田成子和鮑牧之間因為權力之爭已經水火難容,田成子很可能借此對付鮑牧,鮑牧自身難保,哪裏還保得住武勳呢?要是齊國勝了還好,心情愉悅,誌得意滿,武勳或許能躲過一劫,要是齊國戰事不利,齊人氣急敗壞,狗急跳牆,一心隻想報複,伍勳必死無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伍子胥不希望吳國能打敗齊國。


    但自己身為吳國相國,能咒自己的國家打敗仗嗎?


    怎麽辦?伍子胥焦急火攻心,不知所措。


    最好的辦法就快阻止吳王的非理性行為,放棄北上伐齊的主意。繼續他的南下伐越政策。


    可是吳王夫差如今羽翼已成,已經不把伍子胥放在眼裏了,要是無法改變夫差北伐的主意怎麽辦?


    伍子胥迴到姑蘇城中,寢食難安。想不出一個公私兼顧的主意。作為吳國重臣,國家利益絕對不能損害:但作為家族唯一傳人的兒子武勳也不能置於險境,伍家唯此一脈,可不能斷宗絕代,讓曆代祖宗成為遊魂野鬼。


    到半夜時分,伍子胥終於下定決心,孤注一擲。他親筆修書一封,命自己的心腹連夜出城送往齊國,一定要交到齊國大夫鮑牧手中。信中伍子胥不但直言告訴鮑牧,吳王將要掀起一場兩國間的爭霸戰,請鮑牧轉告齊王早作準備,免得到時吳國並從天降被打個措手不及,而且把進攻路線也作了描述。


    伍子胥的信已經泄露了國家機密,看似賣國行為,但伍子胥是天下聞名的忠臣,各國諸侯把伍子胥當作忠臣的典範教育,要求臣下效仿,他怎麽可能趕出賣國的勾當呢?


    當然不可能。


    伍子胥本意確實不是賣國,而是想借此要挾夫差,強迫他改變北上伐齊的主意。我伍子胥已經把吳國要出兵伐齊的消息提前告訴齊人,齊人已經以逸待勞等著你去送死,你還敢出兵嗎?夫差是孫武的忠實信徒,深知“被以逸待勞”的害處,乃是兵家大忌,一定會取消這次行動。


    對於吳國必須除掉越國這個心腹之患的重要性,伍子胥已經不知道對夫差建言過多少次,夫差的耳朵應該聽得生繭,所以光靠嘴巴進諫已經沒有作用,唯一的挽救辦法就是付諸行動。讓你夫差不得不改變主意。此舉對伍子胥來說有風險,殺頭的風險,但伍子胥送兒子去齊國避難本來就是為死諫創造條件,不怕!忠臣為諫而死,死得其所,因諫而死,千古留名。


    伍子胥計劃好了等天一亮就趕去闔閭大城,把自己已經派人送信給鮑牧的事情告訴夫差,要殺要剮隨你便,滅我家族也無妨,反正我已經在齊國留下一脈香火。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夫差改變伐齊的主意。


    這就是伍子胥想了半夜才下定決心的“孤注一擲”,確實稱得上世上最經典的“孤注一擲”。


    計劃周密,可惜他的如意算盤因為鄭旦的突然出手而全盤落空。


    老天爺曾經厚待過伍子胥,讓他成就一番臣子報仇戮君王的世紀偉業,可現在風向轉了,老天爺已經放棄他,如果伍子胥沒有自知之明,還想僥幸成功成就偉業,隻會自取其殃。


    伍子胥的死期已到。


    他派心腹送往齊國的信沒有到鮑牧手裏,而是鬼使神差落到了鄭旦的手裏。


    鄭旦完全讚同夫差伐越的計劃,隻有吳人伐越,鄭旦才能向勾踐和文種報殺父之仇。可是夫差突然來了個朝令夕改,對報父仇躊佇滿誌的鄭旦跟伍子胥一樣,也失去了方向感。鄭旦不知道出現了什麽變故造成夫差不惜王者尊嚴來個朝令夕改。


    鄭旦如今生活在吳王後宮的深院大宅中,鄭旦不知道夫差和子貢見麵的事,這兩人的密談都是在夫差在宮中密室裏舉行的,連記錄君王言行的左右史官都不能在旁,外人一律不知。


    鄭旦得到消息後的第一反應是伍子胥在使壞。


    當今天下能改變了夫差主意的,唯有伍子胥。


    鄭旦頓時對伍子胥舊仇加新恨一起湧上心頭,伍子胥、勾踐、文種都是她的殺父仇人,作為劍俠,有仇不報是最大的恥辱,足以讓你在江湖上寸步難行,一口氣也難喘。鄭旦之所以隱忍不發,本來想順勢而為,先算清勾踐和文種的血帳後再來對付伍子胥的,現在這個計劃因為伐越不成而化為泡影,伍子胥目中無人,驕縱強橫,那先找他算賬也未嚐不可。當然最簡單的報仇手段就是直接刺殺。


    可她深知伍子胥也是外號蘆蕩客的劍俠,不但劍術高深莫測,而且擅長射箭,一旦弓箭在手,幾十號人休想接近他。鄭旦雖然對自己的劍術有很強的自信心,隻要手中握著龍淵寶劍,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但還是忌諱伍子胥的老奸巨猾,生怕一擊不成,反而丟了本錢,白白送了性命,所以必須尋找最佳出手機會,來他個措手不及,絕不給伍子胥反擊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施的傳說之浣紗遺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馬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馬道並收藏西施的傳說之浣紗遺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