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齊了常洵在萬曆側後輕扶住他登上了龍椅的木台,讓他坐下自己才在旁邊小椅坐了。接著就是山唿萬歲這一套,隻是今日加了殿下的千歲。


    對這程序或口號常洵並不感冒,萬歲千歲別說這時到後世也沒有多少人過百歲。所以他對自己手下規定隻叫殿下就可以了,那個千歲沒什麽可能就別叫了。


    不過這樣的事今天不可能改的,禮畢之後萬曆取出一塊黃綾遞給宦官,讓他交給了首輔趙誌皋讓他宣讀。趙誌皋心想宣布太子的詔令內閣似乎並不知道,難道萬曆準備直接下旨。


    可是此時他也不敢違抗,今天的萬曆一臉蕭殺與之前僅是厭見文武不同。看來眾人猜測這父子兩人去年就密謀今日並沒有料錯,所以今日之事兇險,不識相隻怕老命難保於是順從地打開黃綾,頓挫抑揚讀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衝齡繼位圖治心切、、、足疾日重不良於行、、、朕子常洵幼即聰悟過人,又心懷蒼生、、、予三島試之其能果然不負朕望、、、朕今日開始養病,養病其間由常洵監理一切、、、望眾臣工一如既往,克盡職守、、、''''


    大家以為萬曆要立常洵為太子,那知聽讀詔書越聽越不對。原來萬曆在說自己之前年幼天真,有些事沒有辦好。這時欲勤勞身體不允許,而從小知道常洵聰明能幹,為了考驗他才給他三島治理。


    結果三島治理超級好,還訓練出一支強軍並在入川平叛時,千人直搗楊應龍巢穴當場滅了他,已經遠超他的期待。所以他這時有條件放心養病,養病期間由常洵負責一切。


    這樣一來直接繞過立太子,其實萬曆等於直接退位將皇位交給了常洵,隻差了一個名份。而且是之前大家擔心萬曆立常洵為太子一分擔心鄭貴妃,一分為祖製,祖製還是把手。


    可怎麽也想不到萬曆沒有直接交位卻如此早交了權,因為萬曆才三十多歲,也真不是病入膏肓,所以曆史上第一次見,叫大家怎麽料到。


    ''''陛下不可!不可啊!、、、''''


    ''''拉出去打死!此乃皇家家事輪不到你們置喙,此時隻是通知你們。朕意已決,不必再上本。''''


    殿內高級文武聽到萬曆並非僅立常洵為太子,幹脆將國家交由他掌管,一時間雙方認識上的巨大落差讓他們處在了懵然之中。加上之前就有共識這事反對的兇險大,且反對暫時成功也逆不了今後所以早已心存妥協,暫隻在消化新變化的震撼之中。


    而此時聖旨被拿出大殿宣讀,至於為什麽的原因乾清宮雖大可是朝會文武兩班的人因為要跪拜比體操隊伍還疏散,中間又留有出列奏事的寬闊空間,這大殿中真站不了多少人。


    所以大朝會大部分官員隻能站在殿門外簷下甚至是廣場上,趙誌皋第一次念聖旨頓挫抑揚,卻是年老氣衰中氣不足,僅殿內人聽清楚。


    此等情況也是無可奈何,沒有擴音設備參加大朝會位置後麵一些官員,根本不知道今天朝會發生什麽事,隻能互相打聽。


    因此有事要奏的小官先要申請,獲得同意輪到他才能進大殿。因與某事有關的小官,也遇到議此事才能叫進大殿敘述、說明之類,當然也有不管不顧闖進大殿的隻是比較少有。


    這一來有重大事項肯定不可能讓大殿之外的官員此時互相傳話,或散朝會後互相打聽。於是會在殿內宣布了,再讓人去殿外宣讀一遍的。


    那知形勢明明白白已不可為,仍然有愣頭青官員頭鐵。聽到萬曆準備自己養病讓常洵監國,竟然大叫大嚷闖進大殿。萬曆見殿內都噤若寒蟬一個小官也要充大頭當然大怒。


    其實他今日準備見見血的,常洵所夢見的百分之百真的因此能力弱點他也會傳位於常洵的。畢竟相比常洛常洵能力再弱知道危險所在也可以避開一些,而這不僅偏愛更關鍵乃是國事。


    隻是此節無法說明,但卻是勢在必行誰擋也不行的。為此他早已下決心即便是鮮血開路也要扶常洵上馬、接班,何況常洵表現太優秀而他自己對政治早生懈怠與灰心。


    再說常洛馬上要大婚了,再不立他太子拖不下去,立他為太子平白給自己與常洵抹黑。因為常洛這太子不可能長久的,立之又廢不如直接讓常洵上。


    之前計劃就是如此,那時就準備軍事解決京營後鮮血開道讓常洵接權的。也虧常洵提出可以派出軍隊去四川平叛顯示一下武力,如此在解決京營時即便是消息泄露也不至於有人妄動。


    那知入川支隊的跨時代武器、組織、訓練、戰術帶來的強大戰鬥力,不僅輕易打的楊應龍老巢不保自殺身亡,他的勢力分崩離析西南土著土司一下戰戰兢兢,連文官們也嚇倒了。


    知道這時撐常洛為太子乃是無用功,隻會給他們自己或後人帶來壞處,這好幾個月來這樣的話題再無文臣鼓噪。這讓萬曆覺得這次大朝會會十分順利,那知還有人不識數跳出來,他怎會不怒氣衝衝地殺一儆百。


    如果讓這人大發謬論全身而退隻會引起無數效仿者呶呶不休,雖說常洵不可能會慣他們,可是這時的惡人萬曆知道還是自己合適,所以決定以殺一人而止別人僥幸心理。


    另外擔心還會有人不肯善罷甘休,於是下令之後喊聲''退朝''自己站起來先離開了。在場文武知道此事不可能更動,在按程序恭送萬曆與常洵離開後散了迴各自衙門或家中。


    當然如此大的變動文武官員散朝迴去不可能馬上平靜的,隨著消息傳開他們都各自小圈子聚攏了討論為什麽?怎麽辦?


    這為什麽就是萬曆為什麽不是立常洵為太子,而是類似禪讓的方式將權力交給常洵。可不給常洵尊號會不會帶來後患,而且常洵接過權力會怎麽幹?他們自己又怎麽辦呢?


    官員們正討論百姓們也開始熱議起來,因為今日京報首頁大字印的就是木刻板聖旨全文。對常洵還是常洛成為太子老百姓本沒什麽成見,隻是讀書人將之提到''''國本''''與''''祖製''''高度才覺得萬曆有些不應該。


    可那屬人雲亦雲範圍,讀書人真正要堅持什麽普通民眾並不清楚也不大感興趣。京報出來後上麵有小說連載,有各地特產、人文之類介紹,有商品信息,有各地動態,有朝廷官員調動,遠比邸報內容豐富貼近普通人而漸漸受到大家歡迎。


    一些商人、讀書人在京城讀了覺得比邸報更好又不存在購買門檻,價錢又便宜,隻是看連載小說就夠買報紙錢,剪下連載小說還可以訂成一本簡陋小說,所以各處漸漸有了需求也運去發行,此時已經達到十萬多發行量。


    這個發行量後世也就一縣級小報而已,可這時京城有超百萬人口識字可以讀報者不過十多萬人,加一部分勉強可以讀報上通俗小說,通俗文章者也不過二三十萬。


    而且報紙不貴也不可能人人有購買欲望與需要,有些小店見報紙有人喜歡看卻嫌貴,還將之當吸引顧客工具,低檔茶館因為不識字的人多,購買的報紙主要供要看的人必須讀出來讓其他人知道,並因此吸引茶客。


    但這一來報紙銷售增長較快,更關鍵在於普通人也能及時獲得許多第一手消息。而這些消息過去到他們耳中已經遲了很久,並帶了一些讀書人的觀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新福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翔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翔的羊並收藏大明新福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