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建設成本不小,每年維護的人工、燃料同樣如此,可這設施卻是少不了的。特別是成山頭乃是渤海灣北來南下進出口轉折點、岬角,與非洲好望角一樣沒有燈塔夜色中很容易錯過。


    曆史上還要二百多年才建設,但這於常洵絕對是不可接受並加於改變的。問題是在他勢力已成之後還是這時,勢力已成什麽阻力都是可以碾壓的。麻煩就在於此時常洵勢力未成卻又有需要,卻連派出去建設燈塔的人都困難地步。


    除了燈塔常洵的高速帆船還缺少帆布,雖說帆布在澳門應該可以買到,但那是為大船準備的帆布比較厚重。當然常洵也需要這樣的帆布用於移民船等,但帆布生產必須自己掌握。如此才有自主權,各種規格、質量、原料等按自己所需、所具備定。


    再說澳門並不生產帆布,這時海貿兩口岸間不計稅收百分之五十差價屬於成本價。因為這時海貿成本太高,一條船三五百噸卻用二三百人,一次航程少則幾月長則計年。船隻造價、維修成本;人工成本中還有死亡撫恤;資金利息;貨物自然折損加被搶損失;還有利潤。


    以上一加是不是帆布從產地運來加價百分之五十乃是成本價?甚至是作為湊集一船的壓艙物才肯以這價格出售。如此情形常洵怎可能不想辦法自己織造,因為其它種種因素不計,自產價格可以節省一倍成本也是不可能長期外購。


    而且是名為帆布實際上用途頗多,如防水油布普通布強度不夠用帆布更好;比如帳篷用皮子與普通布都不及帆布,前者重又有異味後者強度很差不耐久;還有一些工作服及軍服用帆布更合適。


    當然如棉花大明此時所種植品種還不夠好會影響到帆布質量,可這方麵普通布也一樣。另外常洵派出去尋找種子的人已經安排了這方麵任務,區別就是國內找不到還要去國外找,可能要三五年才能找到。


    這也沒有辦法,而且是也不影響到常洵將帆布生產的研製這時布置下去,區別隻有自己幹還是找供應商。這不用考慮常洵決定自己研究自己造,為什麽如此很簡單。


    首先紡織業乃是一個大產業,我大英的日不落帝國的兩個輪子就是一為鋼鐵一為紡織。或者說大英紡織此時主要是毛紡,為此還發生了''''羊吃人''''的荒誕悲劇。可那隻是大英紡織業的一部分,在殖民地印支大陸主要是棉紡。


    而且常洵並非隻能搞棉紡,條件具備他也會搞毛紡。隻是大明這裏的羊毛粗肯定還要引進並培養細羊毛棉羊,還有發展山羊絨等。何況粗羊毛並非不能用了,生產粗呢對寒冷又貧困的人也是好過棉衣的布料或選擇。


    還有紡織業有那麽大的技術改進、產品開拓空間,後世有許多織法細節或工藝、設備等常洵不知道但他知道有許多路可以走。加有資金、有信心,加手下會培養各種人才,建立各種工業,由他開拓才是可能,至少速度快集中效應大。


    如讓給私營紡織業,這時棉紡最發達的鬆江、王岡涇等少說也有幾百幾千家企業,他們那裏有資金與膽魄、基礎、底氣投資新產品、新設備開發?讓他們組織大型合資公司又吃力不討好小事,還當要吞並他們而群起鬧事算是克製了。


    不提這些,九月十七那日陽光溫和,常洵乘坐馬車由三十多人擁護,第一次出了朝陽門,這也是他第一次出了京城。


    不過這時他的車行稱得上輕車簡從一看就知道不似遠行,但常洵此時幼年不可能如其他貴族子弟出城遊獵。短途去那裏雖一時無人知道,可如果有什麽文臣以為不妥處不免會有人上本,至少記在小本子上今後有機會就翻出來。


    隻是常洵之前每日來往宮中與宮外的王府,弄一些奇技淫巧雖讓文臣厭惡,可一來常洵為藩王二是幼兒不可能上綱上線就此彈劾。這時出城突然還無人知道,自不可能馬上會有文臣關注。


    常洵倒確實無什麽地方可去,隻見車隊出朝陽門才七八裏就拐上一條小路,熟悉這裏的人才知道他乃是要去鄭貴妃名下的一個莊院。


    道莊院卻不見院牆,唯接近了可見天上常飛過一群群鴿子。常洵他們過去的地方鴿子尤其多或其全那裏飛出飛迴,不用說鴿子就養在那裏,隻是有養鴿愛好者多見養三五十羽者,這裏似乎是數百羽不止,這時沒人辦養殖場見到之人都覺得不解。


    因為愛好者不可能當飯吃,養鴿費錢卻見養鴿人居住條件一般,不是富人怎麽養得起如此多鴿子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這養鴿人原來雖然愛好,這時卻是有常洵支持才能養那麽多羽。沒有常洵支持他不可能在這莊子中占一塊地,莊子裏一些收獲撥給他養鴿。


    那麽常洵為什麽養鴿?很簡單京城到靈山島,靈山島到大員島、中左所什麽工具傳遞信息最快?這不用說一定為鴿子,朝廷驛站八百裏快遞就算真可以做到隻是曲線,直線好一點也就日行三百公裏多一點,山區就不好說了,況這是極限不可能再提高外成本也大。


    鴿子每小時可飛一百多公裏,三小時已經可超過八百裏快遞,一天傳遞超過一千公裏等於八百裏快遞走四天左右不是夢。


    隻是古代用鴿子傳信偶有,這時正式運用卻沒有。所以有些小說將十八九世紀才開始成規模運用鴿子提前幾百年還好說,還描述聽指令可去某處投信,甚至是認人不誤太神奇。更有可以擔任偵察差掛炸彈成為察打無人機的尤讓人無力吐槽,因為那樣的老兄在三十三層天空,咱是地麵人啊。


    這時鴿子是可以傳遞信息,可沒有大量、有組織、係統性運用。因而要將鴿子用於信息還要對之進行鴿種對比篩選,培養訓練,擴大群體,建立相關站點與培訓相關人員等工作。


    這也是常洵用養鴿愛好者管理這裏的原因,因為愛好者才有經驗,有其它鴿種信息並求購交換迴來,有熱情養鴿並按常洵要求對鴿子進行訓練、記錄、培養等等。所以看似這麽一個養鴿地方,配了馬車專門將鴿子帶到遠方放飛訓練,也已經有人在這裏學習養鴿。


    接下來在這裏學習的養鴿人將去靈山島及到京城的三個點設立四個信鴿站,進行兩地信息傳遞,如此兩地當天信息做得好可以來迴一次,當然一開始不可能達到如此程度,因為僅鴿子相關篩選培養才剛開始。


    後世養鴿者已經不多見了,寵物多為犬、次為貓。常洵隻知鴿子利用它們歸巢習性可用於傳遞信息,卻沒有接觸過鴿子,關於鴿子沒有具體經驗可提供。找到養鴿愛好者才知道鴿子有許多種類,這時也隻能讓養鴿人自己測試鴿種優劣或適用範圍,常洵最多隻是提供了測試方式與定量分析等後世大路貨知識。


    鴿子作用還有許多用處與用法,不過常洵此時剛起步,也未柄大明全權,考慮範圍隻是他自己那一塊,但他自己這一塊也是才運用,靈山島與京城之間信鴿線才要啟動,這才讓他過來看看。


    一看是養鴿子,後世隻見天上飛的,現在碗裏常吃淘汰的,唯獨活生生在眼前的沒見過;二看在這裏學養鴿人,他們都是鄭貴妃找來宮中年齡較大的宦者。


    為什麽找他們主要是這樣的人幹重活不行,養幾十羽鴿子卻沒什麽問題,配上趕馬車送鴿子、辦雜事的年青人忠心可靠,他們的生活也有著落,鄭貴妃也有憐惜下人之名,乃是多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新福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翔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翔的羊並收藏大明新福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