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八年,二月二日。
十四歲的張家三姐兒張晚妝正帶著兩個調皮的雙胞胎弟弟在讀書。
這件事卻是千難萬難。
“三姐兒,早知道到金陵來還要讀書,我就不與父親來了。”
“我反而覺得金陵沒有預料中的風光勝景,也就鐵馬火車還行,可這般也就耽誤了學業。”
張晚妝笑道:“五郎你看,四郎就很好學。”
“他那麽好學就全給他學好了啊,三姐兒,我想去騎馬。”
張晚妝正要說話,忽聽得院中有動靜響起,她不由想,父親今日怎此時迴來了,遂趕到窗邊看去。
她見到父親正站在庭院中不停撫須,母親則站在一旁,像在等人。不一會兒,管事迎了一個少年郎君進來。
外客進院,一瞬間張晚妝是有些慌的,想要關上窗戶。
但定眼一瞧,卻見這少年十八歲左右年紀,披著武袍,身材挺拔,臉龐如雕琢出來的一般,尤其是一雙朗星般的眼,既透著堅定,又有種清朗之感。
在京師的時候,也見到過不少的少年才俊,還見到過當今皇太子殿下,二皇子殿下。
可太子殿下穩重老成,那一雙眼睛中充滿著霸道。
她隻是遠遠地看一眼,就有一些不敢再看。
二皇子殿下倒是平易近人,儒雅隨和。
而眼前這位少年,卻讓張晚妝覺得有一些和她所見到過的那些少年更為特殊。
“見過老師,見過師母。”
“世子受傷了?你才到軍中多久,這就……。”
“好了好了。”張柬之打斷了妻子的絮叨,道:“你去煮些蘇靖愛吃的菜。”
“好,好。我去做一些世子以前喜歡吃的燴麵,該讓世子解解饞。”
“多謝師母。”
張柬之捋了捋胡須,對蕭蘇靖示意,道:“且先坐下吧,按理而言,我本不該讓你過來相見。”
“學生也想念老師。”
“嗯,我也沒有想到陛下會調任我前來金陵為副書記,似乎有意讓你我師徒可再次聚在一起。”
“可能,也是想要讓我繼續教導你吧。”
“老師之才能,天下人皆知,淩煙閣上,還有老師的畫像呢。”
“陛下雄才偉略,卻又仁義無雙,父王時常感慨,學生能夠看出來,父王是真的敬佩陛下。”
張柬之道:“可能正是因為如此吧,燕王殿下要在外為大乾立威,如今能迴大乾的次數不多,你和燕王殿下也是聚少離多,所以就派了我過來。”
蕭蘇靖點點頭,又是朝著京師抱拳施禮,才道:“老師能來金陵,學生很高興,初聞之後,就連忙放下手中的事務,趕來拜見,想要再聆聽老師教誨。”
“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也不要怪燕王殿下,更不要怪陛下,再過兩年,你應該也能跟隨燕王殿下一起出海了吧。”張柬之起身,道:“走,去嚐嚐你師母的廚藝。”
蕭蘇靖還真的有一些饞了。
八歲的時候。
蕭政再一次出海。
因為海外之地的交易所受到了教會的打壓和劫掠,大乾商賈、百姓生命財產受到了威脅。
狄青正在帶兵作戰。
蕭政則是要帶著燕雲十六騎出海,從此駐紮在大馬革士、君士坦丁堡等地,護衛大乾交易所。
從此之後。
幾乎是兩三年迴來一次。
蕭蘇靖也就算是張柬之帶大的。
等到十五歲之後。
就到了金陵。
接受燕王府在金陵的兵權。
因為東南海邊,會出現一些東瀛海賊。
他帶著燕雲十六騎護衛東海海域。
這一護衛,便是三年時間。
再後來,張柬之被調任到了東南,任江南省的副書記,坐鎮金陵。
蕭蘇靖又能接受張柬之的教導了。
兩人已經算是半個父子關係。
張柬之對蕭蘇靖一直都是多有照顧,如同自己的兒子一樣。
畢竟,燕王殿下在海外為大乾立威,為的也是大乾國祚,為的也是大乾萬民。
乃是大乾最大的功臣!
他的兒子,就不該因此而備受冷落,失去了父母親情。
當然,蕭奕更是在蕭蘇靖八歲之後直接接到了皇宮內,安排在東宮,讓蕭琰帶著,也把他當做兒子一樣看待。
蕭蘇靖小時候,也就不缺親情。
幾天後。
夜裏,張晚妝與母親在爐火邊聊天,她低著頭,猶豫了很久很久,低聲問了一句。
“阿娘,那日到這裏來的少年郎,是誰呀?”
“他啊,算是你父親的一個學生。”
“父親還教學生嗎?”
“偶爾會到弘文館去講些……特殊的課業。”
“我聽到,阿娘叫他世子,他便是燕王殿下的長子蕭蘇靖嗎?”
“三姐兒怎問起他來?”
“沒,”張晚妝慌忙應了一聲,馬上後悔起來,偏不知怎麽將這話收迴去,拉著母親的衣角,道:“娘啊,我……”
“為娘懂得,但此事,你父親隻怕不會答應。唉,他以後是要出海的。”
“燕王殿下要在海外為大乾立威。”
“這些年來,時常出海,世子在八歲之後,就很少見燕王殿下和王妃。”
“這孩子,從小就懂事,也很獨立,誌存高遠呢。”
“是嗎?”
張晚妝轉頭看向窗外的風雪,心疼於自己無疾而終的感情……。
洪武十九年,四月,金陵。
一間清雅的茶樓中,張晚妝捧著茶偷瞧了蕭蘇靖一眼,道:“你在想什麽?”
“我在想,我們這般偷偷來往也不是辦法。”
“啊?”
張晚妝一顫,眼中已有淚光。
“故而,我打算向老師提親。”
張晚妝才感到難過,聞言,一顆心又飛起來,偏要嗔道:“我父親才不會答應,哼,他可看不上你當女婿。”
蕭蘇靖道:“你可願與我出海?隻要你願意,我便向老師提親。”
“你真想出海?”
“大乾的未來,就在這茫茫大海之外。”
張晚妝深深看著他,目光滿是敬佩。
蕭蘇靖笑著道:“往後,我許你一世王後當當?”
“誰稀罕當你的王後。”張晚妝背過身去,低著頭輕聲道:“不過……我也很想去海外看看。”
“我都想好了。”
蕭蘇靖大喜,接著道:“如今籌辦,還趕得上八月成親,九月我陪你到鹽城走走,遊曆江南,年底你陪我去京師見見親友,明年便準備出海,跟隨父王一起,我想,父王和母妃一定會滿意你這位兒媳……。”
十四歲的張家三姐兒張晚妝正帶著兩個調皮的雙胞胎弟弟在讀書。
這件事卻是千難萬難。
“三姐兒,早知道到金陵來還要讀書,我就不與父親來了。”
“我反而覺得金陵沒有預料中的風光勝景,也就鐵馬火車還行,可這般也就耽誤了學業。”
張晚妝笑道:“五郎你看,四郎就很好學。”
“他那麽好學就全給他學好了啊,三姐兒,我想去騎馬。”
張晚妝正要說話,忽聽得院中有動靜響起,她不由想,父親今日怎此時迴來了,遂趕到窗邊看去。
她見到父親正站在庭院中不停撫須,母親則站在一旁,像在等人。不一會兒,管事迎了一個少年郎君進來。
外客進院,一瞬間張晚妝是有些慌的,想要關上窗戶。
但定眼一瞧,卻見這少年十八歲左右年紀,披著武袍,身材挺拔,臉龐如雕琢出來的一般,尤其是一雙朗星般的眼,既透著堅定,又有種清朗之感。
在京師的時候,也見到過不少的少年才俊,還見到過當今皇太子殿下,二皇子殿下。
可太子殿下穩重老成,那一雙眼睛中充滿著霸道。
她隻是遠遠地看一眼,就有一些不敢再看。
二皇子殿下倒是平易近人,儒雅隨和。
而眼前這位少年,卻讓張晚妝覺得有一些和她所見到過的那些少年更為特殊。
“見過老師,見過師母。”
“世子受傷了?你才到軍中多久,這就……。”
“好了好了。”張柬之打斷了妻子的絮叨,道:“你去煮些蘇靖愛吃的菜。”
“好,好。我去做一些世子以前喜歡吃的燴麵,該讓世子解解饞。”
“多謝師母。”
張柬之捋了捋胡須,對蕭蘇靖示意,道:“且先坐下吧,按理而言,我本不該讓你過來相見。”
“學生也想念老師。”
“嗯,我也沒有想到陛下會調任我前來金陵為副書記,似乎有意讓你我師徒可再次聚在一起。”
“可能,也是想要讓我繼續教導你吧。”
“老師之才能,天下人皆知,淩煙閣上,還有老師的畫像呢。”
“陛下雄才偉略,卻又仁義無雙,父王時常感慨,學生能夠看出來,父王是真的敬佩陛下。”
張柬之道:“可能正是因為如此吧,燕王殿下要在外為大乾立威,如今能迴大乾的次數不多,你和燕王殿下也是聚少離多,所以就派了我過來。”
蕭蘇靖點點頭,又是朝著京師抱拳施禮,才道:“老師能來金陵,學生很高興,初聞之後,就連忙放下手中的事務,趕來拜見,想要再聆聽老師教誨。”
“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也不要怪燕王殿下,更不要怪陛下,再過兩年,你應該也能跟隨燕王殿下一起出海了吧。”張柬之起身,道:“走,去嚐嚐你師母的廚藝。”
蕭蘇靖還真的有一些饞了。
八歲的時候。
蕭政再一次出海。
因為海外之地的交易所受到了教會的打壓和劫掠,大乾商賈、百姓生命財產受到了威脅。
狄青正在帶兵作戰。
蕭政則是要帶著燕雲十六騎出海,從此駐紮在大馬革士、君士坦丁堡等地,護衛大乾交易所。
從此之後。
幾乎是兩三年迴來一次。
蕭蘇靖也就算是張柬之帶大的。
等到十五歲之後。
就到了金陵。
接受燕王府在金陵的兵權。
因為東南海邊,會出現一些東瀛海賊。
他帶著燕雲十六騎護衛東海海域。
這一護衛,便是三年時間。
再後來,張柬之被調任到了東南,任江南省的副書記,坐鎮金陵。
蕭蘇靖又能接受張柬之的教導了。
兩人已經算是半個父子關係。
張柬之對蕭蘇靖一直都是多有照顧,如同自己的兒子一樣。
畢竟,燕王殿下在海外為大乾立威,為的也是大乾國祚,為的也是大乾萬民。
乃是大乾最大的功臣!
他的兒子,就不該因此而備受冷落,失去了父母親情。
當然,蕭奕更是在蕭蘇靖八歲之後直接接到了皇宮內,安排在東宮,讓蕭琰帶著,也把他當做兒子一樣看待。
蕭蘇靖小時候,也就不缺親情。
幾天後。
夜裏,張晚妝與母親在爐火邊聊天,她低著頭,猶豫了很久很久,低聲問了一句。
“阿娘,那日到這裏來的少年郎,是誰呀?”
“他啊,算是你父親的一個學生。”
“父親還教學生嗎?”
“偶爾會到弘文館去講些……特殊的課業。”
“我聽到,阿娘叫他世子,他便是燕王殿下的長子蕭蘇靖嗎?”
“三姐兒怎問起他來?”
“沒,”張晚妝慌忙應了一聲,馬上後悔起來,偏不知怎麽將這話收迴去,拉著母親的衣角,道:“娘啊,我……”
“為娘懂得,但此事,你父親隻怕不會答應。唉,他以後是要出海的。”
“燕王殿下要在海外為大乾立威。”
“這些年來,時常出海,世子在八歲之後,就很少見燕王殿下和王妃。”
“這孩子,從小就懂事,也很獨立,誌存高遠呢。”
“是嗎?”
張晚妝轉頭看向窗外的風雪,心疼於自己無疾而終的感情……。
洪武十九年,四月,金陵。
一間清雅的茶樓中,張晚妝捧著茶偷瞧了蕭蘇靖一眼,道:“你在想什麽?”
“我在想,我們這般偷偷來往也不是辦法。”
“啊?”
張晚妝一顫,眼中已有淚光。
“故而,我打算向老師提親。”
張晚妝才感到難過,聞言,一顆心又飛起來,偏要嗔道:“我父親才不會答應,哼,他可看不上你當女婿。”
蕭蘇靖道:“你可願與我出海?隻要你願意,我便向老師提親。”
“你真想出海?”
“大乾的未來,就在這茫茫大海之外。”
張晚妝深深看著他,目光滿是敬佩。
蕭蘇靖笑著道:“往後,我許你一世王後當當?”
“誰稀罕當你的王後。”張晚妝背過身去,低著頭輕聲道:“不過……我也很想去海外看看。”
“我都想好了。”
蕭蘇靖大喜,接著道:“如今籌辦,還趕得上八月成親,九月我陪你到鹽城走走,遊曆江南,年底你陪我去京師見見親友,明年便準備出海,跟隨父王一起,我想,父王和母妃一定會滿意你這位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