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


    貞元三十一年年末,蕭棣再一次病重,昏迷不醒多日,終於是在清醒之際,下令退位讓賢。


    蕭奕登基為帝。


    尊蕭棣為太上皇。


    登基之後,下令更改年號。


    年號洪武。


    貞元盛世三十一年。


    總的來看,其實一直都在盛世之中。


    就算是太守作亂,也很快就被平定。


    三年之功。


    古往今來,無人能及。


    也讓大乾貞元盛世保存下來,並且還能更上一層樓。


    京師,知時園。


    有男裝打扮的女管事走過水榭,聽得有頗為歡快的樂曲聲從前方傳來。


    那是一群俏麗婢女正在跳舞。


    進小亭,隻見徐宏祖半躺在軟榻上,似已睡著了。


    “阿郎。”


    “嗯?”


    “邸報買到了。”


    徐宏祖“唔”了一聲,點了點頭,道:“讀來我聽聽。”


    “大乾京報,春,三月初五,陛下巡視廣東道,有言……。”


    “二月二十六日,京西路鋪設完畢,預計在五月初開始投入使用,自此以後,京師長安到吐穀渾隻需要八天的時間就能到達,吐穀渾的葡萄也就能很快到達關內。”


    “大乾海報,春,三月初四,東瀛……。”


    徐宏祖聽完了邸報,嘟囔道:“陛下登基之後,謀劃更多,步子也更快了啊。”


    他花費重金買了一本《未來格物方向圖鑒》,用以判斷往後的生意方向,也曾看到上麵有種稱之為“電話”的東西,但除了用途描述,並沒有任何製造辦法,在重版時被劃到了“未來暢想”的分類裏。


    更離譜的暢想也有,但因太過離譜他並未放在心上。


    畢竟,那麽大的鋼鐵製造的大鳥,怎麽可能會在九天之上翱翔呢?


    就算是他再怎麽崇拜當今的大乾皇帝蕭奕,成為了其最忠實的粉絲,也覺得這東西就是天方夜譚。


    暢想、暢想,有想法也是好的。


    他是將作監徐光蘄的兒子,從小就聰明伶俐,特別是對格物致理這方麵很感興趣。


    不僅如此,長大以後,還主張遊曆天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從書本上學到的,和自己親眼見到的,對自己的教導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


    可每一次,親戚們對於張宏祖這種遊曆天下的學習方法,都有一些微言說辭。


    徐光蘄如今是大乾的農學大家,有些百姓還專門給他立了長生碑。


    他也想要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技術,提高大乾農作物的產量。


    可是徐宏祖每次都是笑笑,心想他們說的也沒錯,隻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活法。


    他過慣了紅袖添香的日子,更愛看少女跳舞,不愛與老頭子聊天。


    可能也是因為徐光蘄一直專心於司農司的事業,從而忽略了對自己兒子的教導。


    好在,徐宏祖從小就聰明伶俐,就算是沒有徐光蘄的教導,也早已經存了遠大誌向。


    中秋節一過,徐宏祖啟程離開京師。


    他半倚在舒適平坦的馬車上,由幾個婢女分別給他揉肩、按腿、喂水果。


    “公子,你在想什麽?都沒有認真聽翠紅唱歌啊。”


    徐宏祖漫不經心道:“我在想,金發碧眼的西洲之女,聽聞也能能歌善舞,而且……。”


    “嗯?”


    徐宏祖笑了笑。


    感受著自己離開京師越來越遠了。


    二十五歲。


    再一次踏上了遊曆天下的路。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大乾南北,而是西洲。


    他想要寫一本書。


    把自己的所見記錄下來,形成一本百科全書,向大乾世人展示這世界上的各種奇珍、各種山川。


    也算是為開民智,做一些貢獻吧。


    嗯。


    先想一個筆名。


    以後……就叫徐霞客吧。


    ……


    政事堂上,時常還是有爭吵。


    “陛下啊,自開海貿以來,可謂是妖孽橫行、人心禍亂,今觀東南沿海,百姓不安於田,隻逐商賈言利。凡有利可圖,則無所不用其極,販奴、走私、收買官吏,更有甚者,刺殺朝廷命官,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絕非長治久安之道啊!臣鬥膽,請陛下禁海!”


    “臣等,請陛下禁海!”


    又有兩位尚書因為年老而辭官,大乾如今又建立了幾個部門。


    在蕭奕登基之後,就直接把稅務部門給單獨提出來,建立了大乾稅務部,六部尚書成了七部尚書。


    大乾開海到如今,隨著西洲的開發越來越多,大乾交易所已經建立了有十二座,大部分都是分布在西洲之地。


    如此一來,也就導致更多的人開始跟隨海商一起追利。


    種地一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年下來。


    真的不如跑商一年下來掙得多。


    糧食也都被大佃主,甚至是皇商給壟斷了。


    他們租了很多的田地,雇傭了不少農戶,然後用的都是先進的耕種農具。


    自家養著耕牛,不僅可以滿足自家的幾十萬畝土地,還能租借出去。


    農戶們發現,給自己耕種,還不如給這些佃主耕種來錢多。


    有了錢。


    完全可以買糧嘛。


    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都直接租借給了佃主。


    可是這樣一來,也就出現了不少田地,因為沒有那麽多的人耕種,直接就荒了。


    可西南、西北、北地、東北這些地方,因為地理原因,導致一年隻能耕種一季,不僅如此,雨水還不充沛,田地常年都處於一個幹旱。


    遠遠不如南方的雨水充沛,甚至是還能耕種兩季。


    “朕知道諸位愛卿所說的問題,朕不妨再告訴諸卿,商業興盛所帶來的問題遠不僅於此。但發展從來免不了陣痛,人若怕摔,還能不走路嗎?”


    “陛下……”


    “諸卿,一旦禁海,這東南工廠生產的貨物,又該如何外銷?”


    “這些貨物的後麵,是百姓們日夜勞作生產出來的,他們還等著拿工資呢!”


    “若是發不起工資,是不是還要直接拿你們的俸祿,拿你們的家財來填補這個巨大的工資額度?”


    “若是你們願意,那朕也無話可說。”


    “隻要是有錢能讓百姓們過上富裕的生活,或者是說,禁海之後,他們還有源源不斷的財富來源,朕也可以下令。”


    “不如這樣,你們既然提出來了。”


    “那這個命令,就由你們來聯合署名,開啟海禁,如何?”


    好幾個提出海禁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不敢說話了。


    蕭奕搖了搖頭。


    有一些大臣們,不是無知,也不是無能,隻是無德,隻是因為利益關係,總想著用自己手中的那點權力,用自己官員的身份來謀取更大的利益。


    說白了。


    一代新人換舊人。


    可新人在朝堂之上成長了一段時間之後。


    心也就變了。


    初心早就不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