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的東宮書房旁,夏日的太陽如流火一般,漸漸叫人心浮氣躁。範仲淹不自覺又喝了一口茶,本能地推辭,道:“殿下錯愛,臣才德不夠……。”


    太子蕭奕絲毫沒放在心上,“孤以前就說過,天高皇帝遠,瓊州之地距離京師長安千裏之外,猶如漠北。”


    “如今,大乾正式發展壯大之際,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性,這幾個月以來,你在朝堂之上,也有所耳聞,心中也很清楚吧。”


    “多的話,孤也就不說了。”


    “嶺南道自古以來都屬於一個半教化之地,嶺南道西部又是多僚人。”


    “可如今,這西、北兩地因為處於高原之地,耕地太少,又是一個被收複的異族之地,若想要永遠解決北蠻之隱患,還是要進行遷徙。”


    “開發嶺南道乃是大乾重中之重,這個任務,交給別人,孤也不放心,隻有交給你,孤才能放心。”


    範仲淹終究還是點了點頭,道:“殿下器重,臣必定盡心盡力,為大乾發展好嶺南道。”


    這位也是曆史名人,並且還主張過改革,隻是和大部分的改革者一樣,動了士大夫們的蛋糕,而皇帝又沒有非常高的聲望,完全就是被士大夫們掌控的傀儡,改革自然也就失敗了。


    不過嘛,到底是有著宰相之才的人,忠心更是沒話說,完全可以放權的人。


    蕭奕現在做的就是把皇權下放給這些信得過大臣們,讓他們甩開袖子加油幹。


    等到以後,再慢慢地約束他們的權柄,形成一個大環境下的被動穩定。


    也就是,老百姓再苦再累,有人野心再大,那也要在一個規則之內。


    除非是所有的當權者都混用無能,又或者是國家的發展遇到了瓶頸,矛盾到達了不可開解的地步,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衰敗。


    把政治關在了製度的籠子裏。


    也就能讓大乾再往前走個幾百年不止吧。


    僅僅是範仲淹三個字,這也是太子蕭奕敢讓他去嶺南的原因,繼續道:“嗯,去了嶺南,第一個就是要把瓊州碼頭發展起來,依靠瓊州碼頭帶動嶺南道的發展。”


    “想要富,先修路。”


    “瓊州、廣州、江夏、荊州、襄陽、南洋、洛陽、長安,這是一條路線。”


    “瓊州、南寧、貴陽、渝州、漢中,這又是一條路線。”


    “你此去嶺南道之後,就要負責把這兩條線修葺拓寬,鋪上水泥。”


    範仲淹,老實地答了一聲:“喏。”


    節前最後一次大朝,太子蕭奕宣布了人事任免命令:


    改禦史殿中禦史範仲淹為嶺南道宣撫使,使司廣西、廣東、雲南、貴陽四州。


    原嶺南道宣撫使直接榮休,帶著加封的爵位迴老家釣魚了。


    以新晉的狀元文天祥為禦史台巡查禦史。


    還有尚書張太嶽也榮休了,新晉尚書乃是韓愈。


    再然後,還有大乾十三道的宣撫使,也都做了調整,東南的兩個宣撫使去了西北,西北的宣撫使到了西南。


    還有邊軍的調整,嶽紅翎的羽林軍直接去了西涼之地,似乎有意要抵禦吐蕃。


    安梓鈞的驍衛軍前往烏蘭察,替換了狄青的大軍。


    而狄青的大軍迴來之後,就開始裁軍,本來幾場大戰就損失慘重,如今也沒滿編。


    但是其中一部分的士兵,身上都有著傷,這些人在北地一兩個冬天下來,就直接丟了半條命。


    這些人要補充到地方上的不良人隊伍,成為地方上的不良人,專門負責一州一縣的追緝、巡查、護衛等工作。


    不良人其實就相當於是蕭奕所在的前世的警察了,聽命於縣尉,追緝一些江洋大盜、殺人兇手什麽的。


    畢竟,這些不良人出身於行伍,一個一個都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好漢,對付一些江洋大盜什麽的,都有點兒大材小用了。


    不過嘛,總是要裁軍的,他們身上有傷,有一些傷勢比較重,適合在地方上養傷,而不是在邊關受凍。


    等到狄青的大軍裁軍之後,肯定是要補充新鮮血液的,然後訓練幾個月,等待下一次的調任。


    好家夥,一係列的人事調度,足以驚破朝堂。


    之前,為了保持朝堂政策的一貫性,也是對六部九卿們之前幾年出色執政表現的迴應,蕭奕對前段時間的爭權奪利一直保持了一個隱忍態度。


    但這次,他終於亮出了他的權威,那種滅西夏,平蒙元的監國太子權威權威。


    夜色如水,外麵的梆子聲“砰砰”傳來,而三朝元老張久陵那棟傳了四五代的舊宅後院內,一片竹林之側,蜿蜒小廊之上,鶴發白麵的張久陵無奈的看著又打定主意來自家蹭飯的太子蕭奕,習慣了。


    蕭奕秉著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直接道:“煩,來蒲山公府上躲躲。”


    聽聽這話。


    感情這些天又是讓一個尚書、一個宣撫使告老還鄉,又是調動了好幾個道的宣撫使,又是調換了邊軍,開始裁軍,開始各種大動作、小動作,差點搞出大乾朝野大地震的不是您。


    不過張久陵到底是三朝元老,心性早就泰山崩於眼前而麵不改色,一麵和太子殿下練著他喜歡的五子棋,一麵道:“老臣冷眼瞧著,殿下這是想要以全國之力發展嶺南道,可如今人心思定,好不容易有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又是治水、又是修路、又是做這做那,事情太多,反而可能亂了章程,不如慢一些。”


    好吧,本來是想要躲個清靜,卻不想,張久陵這年過花甲的老頭子,也想著勸諫,這是想要自己清淨啊,蕭奕還偏不讓,執著棋子道:“有事可做總比無事可做好得多,正所謂飽暖思贏欲,吃飽穿暖,閑著沒事兒,總想著鑽營上進,可卻又不想著做事情,也想不到能做什麽事情,那孤就隻好擺出來,想要上進可以,那就必須做出一番功績來,有功必賞,這是孤提拔人才的唯一標準。”


    張久陵落了一子,道:“殿下英明,任人唯賢,已經是天下聞名,朝野上下也已經明白,實幹才能得到賞識,必然也會想辦法做事,想辦法用功。”


    “就好比新學,殿下提出了諸多想法,需要時間去慢慢驗證,總會有個結果。”


    “如今,大乾需要的是一個慢慢地發展的過程。”


    “過剛易折,前朝大興土木、征徭役百萬之眾,修建長城、開鑿運河、三征北地,結果被稱之為暴政。”


    “殿下當牢記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