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廉潔不能靠人品,需要靠相應的製度。


    製度保障廉潔。


    其實還是一個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理念,明確地告訴大家,你所想要做的事情是犯法的。


    當然,除此之外,自然還有一個俸祿。


    蕭奕可是知道,前世的時候,每一年的公考,那都是無數人在擠破了頭,在日夜刷題,就為了能夠上岸。


    為什麽?


    因為穩定啊!


    隻要是不犯大錯,隻要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隻要是兢兢業業、老老實實,絕對能悠閑地度過一生。


    還有一個原因,自然是穩定的工作所帶來的收入。


    本來嘛。


    一個月的收入,那絕對是不低了。


    甚至是可以說很高了。


    這也是為何無數人想要上岸的原因。


    職位的本身帶來的權力、身份的變化,完全可以說,是寒門上進的一個最佳渠道。


    如今也是一樣。


    為何每一年的科舉取士,都會有無數人參加。


    有一些,甚至是想方設法作弊,都要成為登科進士?


    還不是因為,這是大乾所有白身們唯一翻身,唯一改變自身階層,唯一能光耀門楣的渠道。


    這樣一來,也就有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法。


    所以啊,能保障廉潔的薪俸,其實不需要多高,但勝在持續。


    讓官吏們本來就拿著比較高的俸祿,並且是按照品級來規定,有一個晉升的俸祿等級。


    這樣也能彰顯品級的作用嘛。


    當官的本身的俸祿已經很高,也能養活自己一家,那為何還要去貪汙呢?


    就算是兩袖清風,那也能攢起來一個還算是殷實的家底。


    官吏們還要冒著被砍頭、抄家流放的危險去貪墨嗎?


    一次大錯,以至於大半輩子的薪俸都沒了,這樣一來,也就遠高於他的‘犯罪成本’。


    這樣一來,官吏們還會伸手嗎?


    當然,人心不足蛇吞象,再高的俸祿,還是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的,畢竟別人給得很高嘛。


    肯定還是會有加錢哥的存在,從而導致貪墨的事情發生。


    這時候,監管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


    朝廷內部一定要形成一個有效的監管機製,以此來監察朝野所有的官員。


    相對來說,其實地方上的官員若是敗壞,那壞的就是一片地區。


    朝堂之上的官員敗壞,那壞的可能是好幾個道。


    影響也都比較嚴重。


    帝王之術是什麽?


    本質上,就是一個平衡之術。


    皇帝誕生的原因就在於一個非常大的部落,總要有一個村長的存在,他代表著這個村子的公道,也就慢慢地成為了話語權的人。


    而隨著時間變遷,村長的權力會越來越大,從隻是主持公道,再到定人對錯,最後甚至是直接掌握人的生死。


    這期間的變化,其實還是因為村長之下的各個部落的酋長們,也想要掌權。


    但是村長是大家選出來的,他也不好直接去推翻了。


    那怎麽辦?


    就把村長捧得再高一些,這樣,自己這個酋長的位置也會高一些。


    從隻是管理自己的部落,再到慢慢地成為村長之下的第一人,開始對其他的部落指手畫腳。


    權力就會慢慢地集中,慢慢地集中。


    直到王朝的出現,再到最後,始皇帝建立了一個集權統一的帝國。


    皇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直接成為了天下的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但是,皇權也並非是強大到直接就天下無敵了。


    皇權的變現,需要文武百官來施行,從草堂之上,再到六部九卿,然後是大乾十三道,以及幾百、幾千個州縣,最後再落到百姓的身上。


    這才是皇權。


    而一旦皇權勢弱,百官之中,必然會出現一個掌權者。


    就好比奸相李林甫。


    所以說,皇權並非無敵。


    但是皇權的存在,卻又算得上是無敵。


    蕭奕作為監國太子,自然是要用平衡之術,讓文武百官形成一個有效的對立。


    吏部、禦史台、錦衣衛,包括刑部、大理寺,這些個實權比較大的部門,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循環的互相監督。


    如此一來,也能減少貪官汙吏魚肉百姓的事情出現。


    不過嘛。


    這一套監督的體係,還是要建立在皇帝聖明,能夠服眾的情況下,才能很好地施行。


    大明時期的監察體係也已經比較完善了,可要是遇上了大明戰神這樣的叫門天子,那也能直接影響到大乾的國運,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除此之外,自然還要給官吏們更多的榮譽,加官進爵這樣的榮耀實在是太現實了。


    就好比天下大儒蓋文達,為何能夠聞名天下,就是因為他本身的實力、學識,以及他自身桃李滿天下的關係網,最後形成的一個榮耀榮譽。


    前世的皇帝不是會有免死金牌這樣的一個賞賜嘛。


    其實就是麵對升官加爵,卻發現升無可升,加無可加的時候,才想到的法子。


    蕭奕已經開始打算製作勳章了。


    這東西,實在是太好用了。


    又能當作嘉獎,不必升官加爵,導致最後升無可升、加無可加的情況出現。


    也能讓官員們的聲譽得到提升,並且把自身的榮譽綁在了勳章上麵。


    這也是一個陽謀。


    試問,若是大乾國祚將傾,他是賣國求榮,還是死守國祚?


    在榮譽、忠君愛國的思想洗禮、儒家文化的熏陶等等,必然會是大部分站出來,護衛大乾國祚,護衛自己身為勳章獲得者的榮耀!


    ……


    東宮,後院,廂房之中正是午後時分,溫煦日光慵懶地照耀在朱紅刺繡芙蓉花的帷幔上,金鉤映照,熠熠生輝。


    蕭奕與楊玉環、蔡文姬、楊玉瑤親吃完午膳,又去了暖閣休息,四人直接坐在了一張非常寬大的床上,蕭奕一手抱著一個,看著正在帶孩子的楊玉環,問道:“環兒,聽聞泰山也親自前往東瀛了,可還算順利?


    楊玉環一襲紅玄廣袖衣裙,雲髻之上金色步搖垂落的一根瓔珞晃動不止,在窗外日光映照下,神清骨秀的臉蛋兒酡紅如霞,綺麗亦如花霰。


    此刻,柳眉挑起,輕柔地迴道:“還算是順利,父親也有來信,還讓人送來不少東瀛那邊的特產呢。”


    楊玉瑤連忙接話道:“是啊,是啊,送了一個好高好大的珊瑚樹,看起來很是好看。”


    “父親還說,他見到了鯤,好大好大呢。”


    “鯤張開嘴,能夠直接吃掉一艘小船。”


    “妾身都不明白,海上那麽危險,他們又是怎麽到達東瀛的。”


    蕭奕直接湊近親了楊玉瑤粉嫩香肌的臉頰,感覺楊玉瑤像個沒長小的大孩兒一樣,青春靚麗、活潑可愛。


    她到了東宮之後,東宮的歡樂確實多了不少。


    楊玉瑤被秦奕這麽一親,臉色一紅。


    蔡文姬直接將螓首依偎在蕭奕懷外,妍麗臉頰白外透紅,緊緊摟著他的手臂,輕聲說道:“殿下,妾身也要。”


    以前的蔡文姬,是那種嬌俏可愛,還非常文靜,氣質賢淑。


    但是其相貌和身材,其實都還是比較稚嫩。


    總像是一個鄰家小妹妹,一直跟在楊玉環的身邊。


    而如今,楊玉瑤來了之後,都是也有一些好像是讓蔡文姬解放天性,迴到了少女時代該有的那種活潑可愛了。


    蕭奕自然不會厚此薄彼,也低頭,親了一下。


    “一咿咿呀呀。”


    好嘛。


    被楊玉環抱著的蕭琰,見到蕭奕親蔡文姬,也伸手,叫喚著。


    蕭奕笑著接過來。


    再怎麽繁華的大乾,也需要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而合格的繼承人,自然是從小開始培養。


    就好比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不讓曆史上,父傳子的傳承被影響。


    直接就一開始定下了皇位繼承人。


    然後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當然啦。


    世事無常。


    意外還是存在的。


    蕭奕的想法其實和大明開國皇帝的想法差不多。


    卻也有區別。


    那就是先定下繼承人。


    帶在身邊好生地教導,卻也要防止意外的發生。


    所以呢。


    皇子都要好好教導,能成才的,就要讓他有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


    沒有才華的,那就當一個逍遙王爺。


    不過嘛。


    他現在還是監國太子,現在談這些,還有一些遠呢。


    午休之後。


    蕭奕來到了政事堂。


    錄事參政李苾、六部尚書、九卿卿正,還有一些侍郎、舍人也都在。


    早朝之上談論的一些議題,到了這裏,依然繼續。


    畢竟,五千年的文化積累,五千年的一個曆史演變過程,一個經驗教訓,就算是天天說,那也都是有著內容的。


    治國理政。


    一個經濟學就涵蓋了很多學問,細分下去,就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兩個大類。


    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與財政、人口與就業、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等宏觀經濟現象的學科。


    可以想象,蕭奕的這個小課堂,可以開到什麽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