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太子乃是個雷厲風行之主,卻不料今日這一場齋宴竟然敢能順順利利、堪稱是完美地結束?”
說實話,不少人以為這又是一場鴻門宴。
畢竟在金陵城遊山玩水好幾日,似乎並非是南巡,完全就是為了來秦淮河玩耍的,誰知道,就在所有人都放鬆下來,都覺得太子殿下也不過如此的時候,太子殿下突然動了。
這一動,自然是嚇了很多人一跳。
所以這一次的齋宴,不少世家家主都沒敢參加,不少學士、書生也沒敢去,就在大報恩寺山下逗留,以作觀望。
當然啦,大報恩寺地方比不上白馬寺,所以蕭奕為了先親近一下東南的富商,也專門讓陸衝等人把門。
能夠參與這一次的齋宴的,大部分也都是江南的富商。
這叫做什麽?
這叫做近水樓台先得月。
也叫做先給個甜棗,拉攏一批人。
免得後麵下手的時候,一個一個戰戰兢兢、如驚弓之鳥,被人給蠱惑、利用了。
所以嘛,很多錯過了大好時機的人,自然也就後悔不已。
此時說話的,赫然是江南第一富商、第一海商的沈萬三。
“是啊,我們一開始就想多了。”
接話的乃是這江南最大的茶商,祖上從東晉之後,就開始賣茶,人稱茶老大的王可久。
“錯過了就錯過了……說一千道一萬,太子殿下並非是暴君,能說出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般話來,就說明,他心懷萬民。”
“江東這一次出了這樣的事兒,肯定是要整頓一下,殺一些貪官汙吏、為非作歹的人安撫民心。”
“我等又未曾做過那等枉法之事,何必擔驚受怕?”
其他富商們聽了,也都是“哦”了一聲,一時恍然,也不知道是真支持這說法,還是另有心思。
且說,在那大報恩寺的商賈們,可是有十幾號人,其中不乏一些東南頂級富商,手中商號不少,商隊幾十支,海商商號也有好幾個,船隊更是四五支。
聽聞,這一次的齋宴,他們可是得了不少的好處。
當然啦,他們在得到好處之前,那可是也貢獻了不少家財,比如一個大鹽商,竟然直接承包了一段運河。
須知道,前朝時期就在想辦法開鑿運河,以聯通南北水路。
隻不過嘛。
那時候是勞民傷財,最終引起了民憤,而使得王朝分崩離析。
如今,想要繼續開鑿運河,那是要拿出很多錢財來的,一個工人一月最起碼是要給到最低工錢,一天還要吃上一頓飯。
工錢給不到位,飯吃不飽。
是可以直接告到官府,到時候,監察禦史、錦衣衛兩個衙門稍微一調查,是要抄家,給付工錢和遣散費的。
修一段運河,可不簡單。
卻不想,那人竟然有這等魄力。
而太子殿下更是讓此人直接揚了名,當即就寫下了三個字,用此人的名字來命名這一段運河。
趙穀渠。
可想而知,此人得了多大的好處。
這是為何沈萬三、王可久這些富商坐在這裏的原因。
羨慕嫉妒恨呐。
當然了,這話不可能當麵說出口的。
沈萬三直言道:“王老弟說的對,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歪,沒有齋宴,也有中秋佳節座談會,就算是中秋佳節座談會之時,我們沒機會開口,也可以找人嘛。”
“畢竟,我們要做的事情,本就是利國利民之事。”
“太子殿下能讚同趙穀這個老賊,難道會拒絕我等不成?”
眾人連忙拱手以對,開口道:“還請沈老大指教。”
沈萬三喝了一口西湖龍井,才開始侃侃而談。
“我們也可以直接上奏,表示可以出錢做一些好事兒。”
“我也想好了,那趙穀出錢修一段,我就直接把剩下的給修通了!”
眾人一時愕然。
而王可久怔了一怔,幾乎難以置信:“沈老大當真是大氣,我服也!”
沈萬三自是笑了笑。
他現在有這個財力,根本就不虛。
因為海商發展壯大起來,他擁有的船隊會越來越多,來錢也就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快。
如今,他可是在江南這邊建立了五個養殖場,用大乾邸報上當初提到的一點,搞雞鴨豬養殖。
還別說,第一年就見到了成效。
江南鹹水鴨賣到了東瀛那邊,一隻鹹水鴨的迴報,抵得上他在大乾賣十隻。
這之間的利益,可想而知。
特別是豬肉幹,這東西吃起來味道也還可以,直接就當做是牛肉來賣。
商船到了東瀛那邊的碼頭,不過幾天,就被搶光了。
而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安東都護府這些地方,也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如今,他已經開始加大投入,建立更多的養殖場,然後還要從大乾江東造船廠那裏購買更多的船隻,組建更多的船隊,去往更多的海外之地。
特別是天竺、身毒、越南這些地方。
因為這幾個地方的玉石實在是太多了,遍地都是黃金啊!
有錢。
沈萬三完全可以說一句,我對錢不感興趣。
當然,這樣豪橫的話,他是說不出口,還是有一些涵養,要麵子的。
“太子殿下是做大事兒的,如今為何要巡視江東,想來你們也都明白,太子殿下還很年輕,卻已經平定了北地四個藩屬國,那可是蠻夷啊!”
“也隻有漢朝時期,冠軍侯有過一次封狼居胥,自此之後,還有誰有這等實力?”
“而太子殿下掌權不過三年的時間,除奸相、震四方。”
“如今必然是要大有所為,也必然是要中興大乾的。”
“從奸相李林甫,再到大乾的五個太守,北地的四個國主,他們的實力比我們定然是綽綽有餘,甚至是我們再怎麽有錢,那也到不了他們的高度。”
“然而,他們這些人和太子殿下敵對的下場是什麽?”
“順者昌、逆者亡。”
“諸位不要把眼光放的太低,隻是看著眼前這一點錢財,卻忘了,若是人沒了,以後再多的賺錢門道,再好的盛世,怕是也看不到了。”
聽了沈萬三的話,王可久也忍不住加入到了侃侃而談之中。
“沈老大所言當真是指路明燈,我們都是商人,商人本就是追名逐利。”
“如今,誰能讓我們賺更多的錢?”
“是東南這些宣撫使,還是說,是那些個世家大族的家主?”
“都不是。”
“是太子殿下。”
“是太子殿下提出了航海,要出海經商,要發展海商,要發展養殖業。”
“而海外交易的利益,你們也都看到了。”
“一船在大乾可能賣不起價的貨物,到了海外,能拉迴來幾箱子白銀。”
“再用白銀換成銀幣,能讓一個普通之家從此之後衣食無憂。”
“我們怎麽能和錢過不去?”
“沈老大既然打算承包了剩下那段的運河,那我就隻好選擇其他的工程了。”
“聽聞,朝廷如今在修建拓寬全國的官道,我直接就承包三條吧。”
眾人一時歎服,隻覺得這沈老大、茶老大當真是家大業大、財大氣粗,不愧是東南第一富商。
比不得。
當真是比不得啊。
然而,這邊兒的富商們後悔沒去參加齋宴,便想著法兒來補救,那邊,在金陵行宮,太子蕭奕揮著手中文書直接放聲質問:“房宣!這便是你做的調查嗎?!”
說實話,不少人以為這又是一場鴻門宴。
畢竟在金陵城遊山玩水好幾日,似乎並非是南巡,完全就是為了來秦淮河玩耍的,誰知道,就在所有人都放鬆下來,都覺得太子殿下也不過如此的時候,太子殿下突然動了。
這一動,自然是嚇了很多人一跳。
所以這一次的齋宴,不少世家家主都沒敢參加,不少學士、書生也沒敢去,就在大報恩寺山下逗留,以作觀望。
當然啦,大報恩寺地方比不上白馬寺,所以蕭奕為了先親近一下東南的富商,也專門讓陸衝等人把門。
能夠參與這一次的齋宴的,大部分也都是江南的富商。
這叫做什麽?
這叫做近水樓台先得月。
也叫做先給個甜棗,拉攏一批人。
免得後麵下手的時候,一個一個戰戰兢兢、如驚弓之鳥,被人給蠱惑、利用了。
所以嘛,很多錯過了大好時機的人,自然也就後悔不已。
此時說話的,赫然是江南第一富商、第一海商的沈萬三。
“是啊,我們一開始就想多了。”
接話的乃是這江南最大的茶商,祖上從東晉之後,就開始賣茶,人稱茶老大的王可久。
“錯過了就錯過了……說一千道一萬,太子殿下並非是暴君,能說出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般話來,就說明,他心懷萬民。”
“江東這一次出了這樣的事兒,肯定是要整頓一下,殺一些貪官汙吏、為非作歹的人安撫民心。”
“我等又未曾做過那等枉法之事,何必擔驚受怕?”
其他富商們聽了,也都是“哦”了一聲,一時恍然,也不知道是真支持這說法,還是另有心思。
且說,在那大報恩寺的商賈們,可是有十幾號人,其中不乏一些東南頂級富商,手中商號不少,商隊幾十支,海商商號也有好幾個,船隊更是四五支。
聽聞,這一次的齋宴,他們可是得了不少的好處。
當然啦,他們在得到好處之前,那可是也貢獻了不少家財,比如一個大鹽商,竟然直接承包了一段運河。
須知道,前朝時期就在想辦法開鑿運河,以聯通南北水路。
隻不過嘛。
那時候是勞民傷財,最終引起了民憤,而使得王朝分崩離析。
如今,想要繼續開鑿運河,那是要拿出很多錢財來的,一個工人一月最起碼是要給到最低工錢,一天還要吃上一頓飯。
工錢給不到位,飯吃不飽。
是可以直接告到官府,到時候,監察禦史、錦衣衛兩個衙門稍微一調查,是要抄家,給付工錢和遣散費的。
修一段運河,可不簡單。
卻不想,那人竟然有這等魄力。
而太子殿下更是讓此人直接揚了名,當即就寫下了三個字,用此人的名字來命名這一段運河。
趙穀渠。
可想而知,此人得了多大的好處。
這是為何沈萬三、王可久這些富商坐在這裏的原因。
羨慕嫉妒恨呐。
當然了,這話不可能當麵說出口的。
沈萬三直言道:“王老弟說的對,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歪,沒有齋宴,也有中秋佳節座談會,就算是中秋佳節座談會之時,我們沒機會開口,也可以找人嘛。”
“畢竟,我們要做的事情,本就是利國利民之事。”
“太子殿下能讚同趙穀這個老賊,難道會拒絕我等不成?”
眾人連忙拱手以對,開口道:“還請沈老大指教。”
沈萬三喝了一口西湖龍井,才開始侃侃而談。
“我們也可以直接上奏,表示可以出錢做一些好事兒。”
“我也想好了,那趙穀出錢修一段,我就直接把剩下的給修通了!”
眾人一時愕然。
而王可久怔了一怔,幾乎難以置信:“沈老大當真是大氣,我服也!”
沈萬三自是笑了笑。
他現在有這個財力,根本就不虛。
因為海商發展壯大起來,他擁有的船隊會越來越多,來錢也就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快。
如今,他可是在江南這邊建立了五個養殖場,用大乾邸報上當初提到的一點,搞雞鴨豬養殖。
還別說,第一年就見到了成效。
江南鹹水鴨賣到了東瀛那邊,一隻鹹水鴨的迴報,抵得上他在大乾賣十隻。
這之間的利益,可想而知。
特別是豬肉幹,這東西吃起來味道也還可以,直接就當做是牛肉來賣。
商船到了東瀛那邊的碼頭,不過幾天,就被搶光了。
而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安東都護府這些地方,也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如今,他已經開始加大投入,建立更多的養殖場,然後還要從大乾江東造船廠那裏購買更多的船隻,組建更多的船隊,去往更多的海外之地。
特別是天竺、身毒、越南這些地方。
因為這幾個地方的玉石實在是太多了,遍地都是黃金啊!
有錢。
沈萬三完全可以說一句,我對錢不感興趣。
當然,這樣豪橫的話,他是說不出口,還是有一些涵養,要麵子的。
“太子殿下是做大事兒的,如今為何要巡視江東,想來你們也都明白,太子殿下還很年輕,卻已經平定了北地四個藩屬國,那可是蠻夷啊!”
“也隻有漢朝時期,冠軍侯有過一次封狼居胥,自此之後,還有誰有這等實力?”
“而太子殿下掌權不過三年的時間,除奸相、震四方。”
“如今必然是要大有所為,也必然是要中興大乾的。”
“從奸相李林甫,再到大乾的五個太守,北地的四個國主,他們的實力比我們定然是綽綽有餘,甚至是我們再怎麽有錢,那也到不了他們的高度。”
“然而,他們這些人和太子殿下敵對的下場是什麽?”
“順者昌、逆者亡。”
“諸位不要把眼光放的太低,隻是看著眼前這一點錢財,卻忘了,若是人沒了,以後再多的賺錢門道,再好的盛世,怕是也看不到了。”
聽了沈萬三的話,王可久也忍不住加入到了侃侃而談之中。
“沈老大所言當真是指路明燈,我們都是商人,商人本就是追名逐利。”
“如今,誰能讓我們賺更多的錢?”
“是東南這些宣撫使,還是說,是那些個世家大族的家主?”
“都不是。”
“是太子殿下。”
“是太子殿下提出了航海,要出海經商,要發展海商,要發展養殖業。”
“而海外交易的利益,你們也都看到了。”
“一船在大乾可能賣不起價的貨物,到了海外,能拉迴來幾箱子白銀。”
“再用白銀換成銀幣,能讓一個普通之家從此之後衣食無憂。”
“我們怎麽能和錢過不去?”
“沈老大既然打算承包了剩下那段的運河,那我就隻好選擇其他的工程了。”
“聽聞,朝廷如今在修建拓寬全國的官道,我直接就承包三條吧。”
眾人一時歎服,隻覺得這沈老大、茶老大當真是家大業大、財大氣粗,不愧是東南第一富商。
比不得。
當真是比不得啊。
然而,這邊兒的富商們後悔沒去參加齋宴,便想著法兒來補救,那邊,在金陵行宮,太子蕭奕揮著手中文書直接放聲質問:“房宣!這便是你做的調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