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燕王府。


    蕭政騎著馬返迴府中,已是戌時,夜涼如水,微風習習,一身玄黑的光明鎧、再加一身紅袍,帶著一定麒麟頭盔,看起來英武不凡。


    至此,大乾和北燕兩國算是交好,北燕出兵伐金,保定關也就不必繼續戍守,聽聞父皇病重在床,這兩天就迴京。


    蕭政將馬交給小廝帶入馬廄,旋即,一邊吩咐著從前廳迎將出來的仆人準備熱水,一邊兒前往書房。


    果然,書房中的燈火還亮著,一位老者正在等著他。


    “讓袁老先生久等了。”


    袁田罡放下手中的書冊,轉臉看向那少年,拱手道:“見過殿下”


    蕭政大步走上前,坐定道:“嗯,袁老先生,京師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袁田罡把最近京師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簡要地說完。


    蕭政喝了一口香茗,說道:“本王的這位大兄,當真是讓本王出乎意料,也讓所有人出乎意料啊!”


    說著,放下手中的茶杯,熠熠目光中見著認真之色,道:“此番迴京,本王打算和大兄一起解決內憂外患,以防宵小最後搶了功。”


    “如此一來,不管是本王贏,還是大兄贏,這天下還是大乾的天下。”


    “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還是蕭家之人。”


    “還請袁老先生能夠助本王一臂之力。”


    他是一個有信心、有野心、且目光長遠之人,在了解到了蕭奕的所作所為之後,就感覺到,監國太子將會是他最大的敵人。


    那麽,在對抗這位最大的敵人之前,那就要解決那些個豺狼,以免他最後慘勝之時,還被這些豺狼給偷了家。


    古往今來,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過。


    袁田罡稍微有一些猶豫,開口道:“殿下就這麽相信太子會答應你?”


    蕭政笑了笑,迴道:“會的,大兄可不是一般人,觀其政、知其人,如今這天下英雄,隻有大兄和本王二人。”


    “什麽蒙元、完顏午乞買、慕容胤,還是這大乾的幾位戍邊親王,以及開始擁兵自重的太守,都不過是宵小之徒,不足為慮。”


    “以前,本王就已經有底氣和信心對抗他們,現在,再加上一個大兄,清理起來也就更加方便了。”


    他此次迴京,可不是奔著那個位置去的,而是想要攘外安內,然後和大兄來一場最終的對決。


    袁田罡目光看向首座上的少年,心頭有些觸動,點了點頭。


    既生奕何生政。


    當初,他就很看好蕭政,有著大乾軍神之弟子的身份,再加上這些年來戍邊保定關有功,手中還有一支精銳鐵騎,共二十萬大軍的兵權。


    一旦天下大亂,完全可以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直接橫掃天下。


    蕭政見到袁田罡點頭,也就放心下來,問道:“最近聽聞,江東的董琢好像不太老實?”


    袁田罡道:“董琢讓十三連環塢的水匪出動,在江夏和徐州等地劫掠,他則是以此為借口出兵鎮壓。”


    “現在已經逼近了江夏城,沿途不少縣城都被拿下,以鎮壓水匪唯有,大肆征兵、征糧。”


    蕭政微微蹙眉,問道:“京師那邊可知曉?”


    這時候的消息傳遞還是非常慢的,就算是飛鴿傳書,那也需要幾天時間,況且,有時候,獲得消息的渠道以及手段,也並不是那麽的好、那麽的快。


    袁田罡思索了一下,道:“我們的人沒有打探到,江夏和徐州兩太守倒是送上了奏章,但是直到現在,京師那邊似乎並無什麽動作。”


    蕭政想了想,開口道:“大兄肯定是知道的,隻不過,他現在手中的兵權不多,師傅年事已高,早就已經不領兵了。”


    “師妹還在隴右道平匪,可能已經得到大兄消息,開始收攏兵力迴京,以謀對抗董琢一事。”


    “也有可能,會讓安梓鈞的驍衛營前往江夏吧。”


    他離開京師已經六年了。


    當初也很少見到蕭奕,那時候,太子懦弱無能,他是不屑於和那樣的大兄見麵交談。


    再後來拜師嶽山,一直都是學習兵法韜略,又或者是在軍營操練。


    關鍵是,幾個月之前,得知病重的父皇竟然讓太子監國,有些出乎意料。


    再到後來聽到皇太子的所作所為之後,蕭政才開始重視起來,且慢慢地把皇太子當做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開始慢慢地研究自己的大兄,想要了解他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蕭政幽幽地說道:“還有三天就要離開保定,這裏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等到了京師,便是要走一步看一步。”


    “畢竟,本王離開京師已經六年之久了啊!”


    ……


    這一日,保定城外人山人海,城中的官員已經得知蕭政要離開保定,都有一些不舍。


    這些年來,蕭政在保定外拒北燕,內安民心。


    又是出錢、又是出力,大力整頓保定,還養出了不少商號,讓保定之地逐漸繁華起來。


    保定的官員也都是蕭政一手提拔起來的,一個一個,也都還算是有才有德,而保定的百姓那更是打心眼兒裏感恩感謝燕王殿下。


    因為燕王殿下來了,青天大老爺就來了。


    他們的好日子也終於有了一個盼頭。


    現在,燕王殿下要離開保定,要迴到京師,此去……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迴來。


    已經有了不少傳聞,所以,燕王殿下可能再也不會迴來了。


    他們倒是很希望燕王殿下能夠成功,因為隻有燕王殿下坐在那個位置上,保定的日子會更好過,大乾的百姓們也會過上好日子。


    蕭政也早早地為返京做準備,首先是促成北燕出兵伐金,這樣一來,他就不必定要負責鎮守保定關的任務,再以迴京看望父皇為由,就可以離開保定關迴到京師。


    當然,保定關現在算得上是他的大本營,是他的根基所在之地,以後的龍興之地,這個家,不能就這麽放棄了。


    所以,還是留了一部分精銳,還有兵權等,也都安排好了,以及日常作訓事務交自己帶出來的部下統領。


    因為後麵帶兵作戰的次數會非常多,也就會出現傷亡,需要兵力補充。


    他本人則是領著當初規定的十萬兵馬,以及幾個幕僚,輕裝返迴京師長安。


    此刻保定城外,一眼望去,人頭攢動。


    保定太守、通判、郡丞、士紳等等,還有十幾萬百姓,一雙雙目光都眺望著那懸掛著“蕭”、“燕”字帥旗的車輦之上。


    他們很清楚蕭政此番迴京是為了什麽,自古以來,奪嫡之事都將伴隨著流血和死亡。


    蕭政一走。


    輸贏難料。


    若是贏了,那便是保底之福。


    蕭政以後必然會對保定特別關照,這裏可是他的龍興之地。


    若是輸了。


    整個保定以後可能就要被新皇記恨。


    整個保定的未來也就綁在了這位燕王的戰車上了。


    蕭政拜別了太守等人,又將目光投向城外百姓,此去京師,便是潛龍出淵。


    “啟程!”


    隨著蕭政下令,全軍上下整齊劃一,開始調轉馬頭。


    秋日的陽光還是有一些炎熱,一條長龍從保底出發,到真定府休息,再一路南下,到達鄭州,過洛陽、潼關,進入京師之地。


    六天之後


    蕭政手中也拿著一份邸報,閱覽著其上的文字,目光凝了凝,麵色微沉。


    果如他先前所料,師妹已經帶著羽林衛迴到了京師,得到太子親自出城迎接。


    看著上麵描述的師妹在隴右道的戰績,又頗為感慨,當年那個刁蠻任性的師妹,如今竟然能夠獨自帶領一軍,成為了大將軍。


    又想到師妹那一身神力,心下苦笑。


    他也沒想到,自己的大兄竟然也是天生神力,連那銅鼎都舉的起來。


    北燕的那個勇士,他見過,並且兩人也比較過力氣的大小。


    他輸了。


    然而,他的大兄卻贏了。


    師妹當年就有言,要找一個能夠打敗她的男人。


    難道說,這上天真的是有意安排好的?


    大兄真的是真命天子?


    而就在這時,外麵傳來了聲音,袁田罡求見。


    蕭政收了心思。


    “袁老先生,請進。”


    袁田罡走進來,拱手道:“殿下神算,太子果然有意安排嶽將軍對抗董琢。”


    蕭政點點頭,目光深幽,道:“所以說,本王最大的敵人便是這位大兄。”


    “他想到的,本王也能想到,本王能想到的,或許他也能想到。”


    “而且,他比本王還要強一些。”


    說到這裏,他微微歎了一口氣,接著道:“大兄不僅天生神力,勇猛過人。還能治國理政,有著很長遠的眼光,以及獨特的思想。”


    “一個以工代賑,就不是本王可以想到的。”


    袁田罡連忙道:“殿下不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太子有勇有謀,殿下也不弱。”


    蕭策感慨說道:“這迴京以後,也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師妹,如何麵對師傅。”


    袁田罡迴道:“殿下,謀大事者不拘小節,永安郡王心中隻有大乾,嶽將軍的心中也有著師兄妹之情,這也是殿下的優勢之所在!”


    蕭政點點頭,不再說什麽。


    最是無情帝王家嘛。


    可是,他好像無法做到絕情。


    袁田罡也換了一個話題,繼續道:“殿下,某以為,若是太子當真答應了殿下的提議,這第一戰,應該就從江東開始。”


    “江東之地乃是魚米之鄉,是大乾最為富裕之地,要是能夠拿下江東,不僅能擁有一座糧倉,還能擁有一支水師。”


    “有了水師,我們便是進可攻、退可守。”


    蕭政端正了態度,沉聲道:“本王也正有此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